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九千千岁【完结】>第137章 【叁拾叁】屠(剧情)

  汉州的百姓在哪里?汉州的百姓就在脚下。

  当洪水退去、顺着河道流入下游的时候,李浔和韩元嘉等人才发现这个的真相。

  水一冲过,泥地当中漫出了不可忽视的血腥气和腐臭味,缠着军中的将士饭都吃不下,原先还以为是被泄下的水冲死的动物,哪知第二日,就有人在平地当中发现了被冲出来的半截、还粘着血肉的白骨。

  众人先是以为是何人被冲了坟,也没太在意。但独独李浔即刻下令,让一些士卒顺着那白骨的位置继续往下挖。

  没想到,最后竟然挖出了一亩地的碎尸。

  原来他们早先苦苦寻找的人,已经成为了坑中白骨,被南夷屠杀,又被南夷埋入了黄土中。

  尸身姿态扭曲,不少都是断臂残肢,小到尚在襁褓的婴儿、大到两鬓斑白得耄耋老人尸首,都可在坑洞当中见到。大抵是埋下去的日子不久,故而不少的尸体只腐败了一半,从那血尚存的血肉中可见死之前的惨状,有惊恐的还未闭上眼,更有甚直插入地,手指抓握痉挛,像是被活埋入土又不甘挣扎的。

  不知他们死前,经受了多少非人的折磨。

  李浔见过不少活人、见过不少死人,甚至见过活死人,可那的坑洞还是让他不忍多看一眼。

  “这可都是……”韩元嘉踉跄了一下,像是双腿发软一般直直地跪了下去。“活生生的人啊——”

  活生生的人,也还是被当作了畜生。

  畜生尚可算有用,一刀得了痛快后能摆餐上桌,可人却分文不值,只能算作是消遣的玩物,要生则生、要死则死,然而死也不能死得干脆利落。

  韩元嘉撑在地上大喘了几口气,似乎是想平复自己的情绪,却还是不能抵挡,抬头看着李浔崩溃地问:“李浔,李浔,我们该怎么办?”双眸已然通红。

  这个时候的李浔其实很难快速地给出一个答复,因为汉州的百姓都死了,所以怎么回答其实都算不上一个好。而其实韩元嘉真正想问的也不是要怎么做,而是如何才能让这些死去的百姓活。

  可他做不到这些。

  但也无法逃避回答,所以只能硬着头皮。

  深吸一口气后,他对韩元嘉说:“让将士们再将方圆十里搜寻一遍,若无存活者,那我们便离开继续西行。”又说:“你将汉州此事上报给陛下,莫要有隐瞒。”

  “那这些枉死的百姓呢?”韩元嘉问。

  “再用黄土就地埋上。”李浔答。

  韩元嘉并不满意他的回答,“他们理应有冢,而非像现在这般!活着被恶人折磨流离失所,死了也没有安身之处。”

  京都坊间一直有这么一段话:人死后尸首不全、没有坟茔,那便不能轮回,永生永世都要飘荡在人间做孤魂野鬼,野鬼也没有灵智,只会不停地寻找自己散落的尸骨。

  所以韩元嘉在意。

  李浔理解,可李浔不能应允。

  “韩元嘉,活着的人比死了的人重要。”他几乎是冷静到刻薄地说出了这些话,“你也看到了这坑洞现状如何,你可知道将他们的尸身拼凑起来我们的将士要忍受些什么吗?他们大抵要做许多夜的噩梦,大抵这段时日嗅见血腥气就会回忆起这一幕,大抵会害怕、会胆怯、会无措。”

  “我不能,不能让他们经受这一些。”

  这个时候的李浔面上一点笑意也没有,所以十几年来催生而出却又被掩盖的阴郁都浮在了面上。

  “而且你知道这要花费我们多少时间吗?南夷一日不解决,就一日会作恶,你还想看到汉州百姓的惨剧重演吗?”

  “所以趁现在,趁我们还未浪费太多的时间,也还未让将士们接触太久这尸身,将黄土重新盖回去。”他说。

  韩元嘉沉默了,双手手掌撑着地,垂着脑袋看着泥泞的黄土,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李浔就权当是同意了,直接对将士下了命令。

  看着那被掘开的、掺合了鲜血的、带着腥臭味道的黄土又重新被铲起,而后一点一点地重新盖回了那些破碎的、扭曲的尸体上,仿若真相、苦痛、仇恨、愤怒都重新被掩盖,但其实不会、永远不会,因为浓郁的味道顺着鼻腔融入了他们的皮肉、骨髓里。

  韩元嘉捂着嘴呕了一声,面色煞白。

  当夜不少的将士都没能吃下饭,硬压入腹中的也重新给吐了出来。

  第二日,众将士在方圆十里去搜寻,仍旧一无所获,别说是人,便是活物都没能发现几个。一场屠杀、一次人为的洪水,让汉州遭受了灭顶之灾。

  搜寻无果,他们继续启程赶路。

  此间韩元嘉也没有再找过他说话。

  -

  炸大坝的人是自刎在了坝旁的,但他们还是能在赶路的途中搜索到一些南夷留下的痕迹,或者说并不用搜寻,因为那些痕迹虽然有隐藏,却还是十分明显。

  与其说这是一种蹩脚的掩盖,毋宁说是刻意的引诱。

  而那些痕迹直指西南,正是南夷大王子耶律冲所带的那一支队伍。这便是说,南夷主力兵马在西南,也希望他们往西南而去。

  李浔沉思片刻,便猜是对方想要用主力与他们做纠缠,给西北草原的南夷大将军拖延时间。

  他们若顺了耶律冲的意,那极有可能让大将军冲破上阳边防线与大晏外的南夷汇合,集合一众兵马后再回攻包抄他们,最后一举拿下整个大晏;若他们仍旧往西北而去呢?或许耶律冲会北上夹击他们,或许回直指京都,毕竟兵马众多主力在耶律冲那里。

  不论选哪一个,都是致命的选项。

  猜到这些之后,对于后续该如何,他的心中也就另有了打算。

  带着队伍匆匆地赶路,在彻底出了汉州地界之后,他便让队伍放慢了速度,最后找了个安静的地儿驻扎休息。

  “韩指挥使,你我计划应当变上一变。”李浔仿若这段时间什么事儿没有发生过一般,又找上人去说话,韩元嘉面上的神情可见的有几分不自在。

  嘴巴翕张了几下,最后还是问:“怎么变?”

  李浔暗自勾了下嘴角,“原先是打算先出南夷不意往西北草原而去剿南夷大将军,但按照你我如今搜寻到的这些信息、又遇见的这些事情来看,再整军往西北而去,不是一个好的做法。”

  韩元嘉的眸子颤了颤,应该是想到了汉州百姓的事,与李浔谈话时也显得积极了一些。“那你的打算是……”

  “你我各领一支队伍,你往西南而去,而我去西北,主力在我。”

  韩元嘉摇头了,“你先前说的那些不错,可……可你我兵力不足啊!”他叹了一口气,“晏鎏锦仗着他那个外祖父和姑父,带走了大晏不少的兵马,耶律冲肯定也是知道这一点,知道我们即使追逐也不敢分散兵力,所以才会如此兵分两路,让你我左右为难。”

  “而事实也确实是他所想的那样,倘使你我分开了,哪里还能打得过他们?只怕……”

  只怕什么韩元嘉说不出来了,再次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李浔,我知你是想要万无一失,也知你能力强大,可双拳难敌四手,带兵打仗也不是靠一个人就能赢。”他垂首捧着头,扯了一把头发。“李浔,南夷比我们想像中还要难缠,也比我们想像中的要残忍。”

  “太难了——”

  人心不齐、兵马不足、内争外斗,就是很难,可难也没办法,他们并无任何退路可走。

  李浔走上前去拍了拍韩元嘉的肩膀,“别怕。”

  又说:“所以我们不跟他们打。”他也知道难,故而要谨慎小心、战策先行。“南夷想要拖延时间,因此极大可能不会一举将所有兵马歼灭。”

  就好比在汉州之时南夷炸坝放水,这确实能让他们损失,然而人不是死物,懂得躲也知道逃,如果这是南夷将他们一网打尽的计谋,那他只能说南夷太过狂妄自负。说到底,也只是一个拖延时间的计谋。

  “可用兵力压制将你我一网打尽不是一劳永逸吗,那时才算是真正地给了大将军时间。”韩元嘉问。

  “不。”李浔笃定地摇了摇头,“他人在西南,步步逼近京都,若他将你带去的兵马都除尽了,此时京都必然不会坐视不理,哪怕为了自保,京都也会孤注一掷,派出大量的兵马去与他交锋。最终结果,赢或者不赢,他都将折损良多。

  “面对这样的残军,即使南夷大将军那边成功地打开了边境大关,也成功回头与耶律冲会合了,可最后效果也势必与他们预期相差甚远。

  “这样的情况,能不能顺利拿下京都是暂且不提,北边儿还有个兵马众多的晏鎏锦呢。他们现在是被南夷蒙骗了不错,可等时间一长回过了味儿来了,哪能不与其相战,晏鎏锦的那些人,哪怕是耶律冲也承受不住的。”

  说了好长一些,李浔最后又用一句话概述道:“总而言之,他们要在最短的期限内,拖延最长的时间。”

  “依你之言,我们不是应该要和他们打才对?”韩元嘉接上了上头李浔说的不和南夷打,“毕竟不能让他们的计划得逞。”

  “非也。”李浔摇头,“顺了他们的意,因为就像你说,我们打不过,而且我们也不是为了打,而是为了不让其再逼近京、残害大晏百姓。”

  “那……”

  他抬手让韩元嘉稍安勿躁,又继续说道:“不要只看他在做什么,而是要看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既然从上阳边境外带兵马进来才是他们的根本目的所在,那我们直打痛点便可,最终的目的都失败了,那他拖延的时间再久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说,主力让我。”

  一番话下来,韩元嘉的面色变了好几变,最后又沉默着垂下了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李浔佯装未感受到对方的迷茫,又说:“我曾读过一本鲜为人知的兵书,上头写过一种打法,从前没记起来也就没用得上,如今似乎能赠与你做个锦囊妙计。”他又拍了几下韩元嘉的肩膀,作安抚之意。

  “什么?”韩元嘉抬起了头。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李浔说。

  作者有话说:

  李德胜爷爷的十六自诀!他老人家用兵如神。

  (不好意思,又记错时间了,所以迟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