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裂竹帛【完结】>第085章 战士军前半死生(三)

  正北面不远就是狄迈的大军,刘绍却取道向西,往亦集乃而去。

  他骑在马上,拿着两军布防图,算了一算,最近时两人离着只有五六十里路,如果他愿意,又有本事绕开陆元谅所率的大军,不出今日就能与狄迈相见。

  大概是离着近了,他最近时常不自觉地想起狄迈,夜里也梦到过几次。

  梦里大多都是些零零碎碎的片段,醒来后过了片刻就想不起来,只模模糊糊地觉着还挺开心,余韵悠长,能持续到吃早饭的时候——只除了今天早上的这次,与其说是梦,倒不如说更像是回忆。

  狄迈抱着他,问:“你会一直在我身边吗?”

  刘绍并不是记性多好的人,两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不是桩桩件件都能记得起来。

  如果不是忽然梦到,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还记着狄迈说过这话。当时自己如何回复,他也已经忘了,可自从做了这个梦醒来,一整天都觉着心里阴沉沉的。

  算算日子,他和狄迈分开已有一年之久,当日阵前一别,竟然至今再没见过一面。

  自从两人十四岁相识以来,还从没有分开这么久过,在此之前,最长的一次也不过就是三个多月。

  这一年里,不仅面见不上,因为他的身份原因,加上两国交恶,两人间至今连一封书信也没。狄迈现在怎么样了?

  他统领着十来万大军南下,听说在朝中也渐渐地说一不二,早把贺鲁苍挤得没边了,怎么看怎么是春风得意之时,谁不称羡?

  但刘绍对他总有点担心,虽然这担心让别人听了,多少显得有些自恋——他偷偷地想,分开这么久,连他都有点受不了,狄迈那么黏人,不会难过死了吧?

  偶尔会有夏国的情报传来,狄迈身为辅政王爷,自然在每一份情报当中都会出现。

  他做了什么大事,提拔谁、打压谁,军中又有了什么变动,刘绍都能知道,可狄迈究竟如何,从这里面看不出来。

  不过十分顺遂是肯定的,显得他有点咸吃萝卜淡操心。刘绍摇一摇头,把地图卷起来放进怀里。

  他没用多久就赶到亦集乃,刚一下马,就见周宪笑容满面,带他登上城楼,对他指点山河形胜,几乎把奏章里的话又说一遍。

  刘绍怀疑他特意叫自己来,是因为看中了自己拍马屁的功夫,也不让他失望,当下六个指头瘙痒,对他格外奉承。

  周宪大笑,笑声发尖,听得刘绍两耳嗡嗡,却也跟着微微一笑。

  谁知耳鸣声还没过去,就见远处扬起尘烟,刘绍眼尖,收敛了面色提醒道:“大人请看,似乎是有军马来了。”

  听他这么一说,周宪笑声戛然而止,像是让人掐住了脖子,忙扶着城砖向外探身,眯起眼睛看去,先见到一道烟尘,随后不久就远远看到一支人马,这会儿离着太远,看不清是谁,只能看出黑压压的一片。

  他一惊非小,忙叫道:“城门关上没有?快!”

  军士回报:“大人,城门已经关了!”

  周宪脸色发白,在他的设想当中,大军都在东边,亦集乃不该成为战场,这是谁的人马过来?意欲如何?

  这会儿城头上没有旁人,他只能回头去看刘绍,见刘绍面色沉静,稍稍宽了宽心,暗道:他毕竟是从战场上回来的。

  这么一想,他像是找到了主心骨,问刘绍道:“你看会是什么人?”

  谁知刘绍竟对他摇摇头,“属下猜不出来。”

  他来时路上就已得报,吴宗义已与狄申所率人马交上了手,人数虽然不算多,可都是精兵,加上又有曹子石所率号称有三万人的禁军在后支援,虽然不指望他们能派上多大用场,可是壮一壮声威总是可以的。

  吴宗义不会轻易让人杀败,即便败了,也不会牵制不住狄申那几万人马,让他们全军奔到这里。

  正思索间,来人离近了些,人马杂乱,丢盔弃甲,旗帜东倒西歪,勉强能看出一个“雍”字,再仔细一瞧,身上是禁军装束。

  周宪同刘绍对视一眼,心咚地一沉:后援都让人杀败,吴宗义怕不是已经全军覆没了!

  刘绍问:“大人,不下令开城门么?”

  他说话时,禁军当中跑得快的已经到了城根下面,抬头向着城上大叫。

  周宪如梦初醒,喊道:“把城门堵死!都堵死!别放一个人进来!”

  刘绍吃了一惊,又仔细看看,“大人,我看附近没有夏人,何不放他们入城?”

  看城下禁军这幅模样,一旦一会儿被夏人赶上,哪还有半点一战之力,还不让人像杀猪屠狗一样给宰了?这会儿把他们留在城外,就和杀了他们没有两样。

  周宪摇头,脸色变得愈白,“你看附近没有夏人,殊不知这是他们的诱敌之计,等咱们打开城门,他们马上就会一齐杀出,抢进城来!”

  禁军已蚁附上来,把这座小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人架着人,拿手扒着城墙,似乎想往上爬,但往往爬不一尺就掉下去,更多人拍打着城砖,怒骂夹杂着哭喊,此起彼伏地叫门,听着让人好不牙酸。

  周宪的一个姓辛的下属也匆匆登上城头,劝道:“大人,开城门吧!禁军已经都围上来了!”

  周宪不住地向远处张望,寻找夏人踪迹,恍惚间觉着四面八方都有来人,定眼一看,又似乎没有,闻言怒斥道:“他们这幅样子,一拥进来,都不用夏人,这小城马上就要失守!”

  曹子石打马飞奔赶到,却始终无法靠近,被堵在人堆后面,拿鞭子左右猛抽,艰难分开一条道路,挤到城下,抬头高喊道:“大人,快开城门啊!再不开门,一会儿夏人就要来了!”

  周宪一听,更不肯开,只催促道:“你快整顿兵马迎敌!”

  曹子石几乎哭出来,“大人快打开城门,我进城之后才好整顿兵马啊。”

  周宪只是摇头。

  曹子石见劝不开城门,大怒道:“你想见死不救是不是?”话音刚落,竟然指挥禁军开始向城头射箭。

  周宪忙往后躲,过了一阵,见禁军疏于训练,射出的箭歪歪扭扭,没有一杆能射到城头,才渐渐大起胆子,走到离墙边几步远的地方,不敢再靠近了,对着下面怒喝道:“曹子石!你要造反不成?一会儿我就写奏章弹劾于你,到时你自己去对陛下分说!”

  曹子石看不见他的脸,只能听到他声音,也高声道:“命都没了,还怕你弹劾?给我射,往高了射啊!混账东西!”

  刘绍懒得听他二人狗咬狗,站在墙边观望形势,的确瞧不见夏人,又劝:“禁军军心已乱,不放他们进来,几万人马怕是都要平白折损。大人,若再推迟,一会儿夏人赶上,就什么都晚了!”

  周宪看他一眼,“夏人来了,他们正好背水一战。”

  刘绍气得笑了,“眼下是大人不放他们进城,到时他们不帮着夏人一块攻城就算不错,哪里还能指望他们力战?大人担心打开城门,夏人有机可乘,固然没错,可眼下若是不开城门,一会儿同样守不住!城里守军只有不到千人,如何能应付夏人大军?”

  他自以为已把能说的话都说尽了,没想到周宪仍是摇头,一会儿说担心禁军中已混入夏人奸细,入城后定要里应外合打开城门;一会儿说禁军眼下大乱,会影响城内军心;一会儿甚至还说,禁军你拥我挤,会挤坏城门。

  刘绍平生极少生气,这会儿形势紧急,只觉着一股火往头上窜,忍不住冷笑威胁:“大人不听良言,恐怕一会儿追悔莫及!”

  周宪见他一向对自己谄媚,今天竟敢这样和自己说话,大怒道:“你这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莫非也知兵吗?城门绝不能开,休要再言!”

  刘绍蹭地拔出佩剑,一剑砍在墙砖上,但听“铮”地一响,剑身下面擦出一星火花,吓得周宪脸上半点血色也看不见了,哆嗦着嘴唇不敢说话。

  “见死不救,与禽兽何异!至于我知不知兵,等日后见了大将军、见了陛下,咱们自有分说!打开城门!”

  他倒提着长剑,绕过周宪,自去下令。

  守城的兵士乃是北军士卒,对周宪这幅畏敌如虎,见死不救的作态本就厌恶至极,没等刘绍话音落地,马上就打开城门。

  禁军争相进城,你争我抢,竟至于大打出手,互相踩踏。原本可以快速入城,可情急之下,居然堵住了城门,一时动弹不得。

  曹子石本就已在最前面,还嫌前面有人,仿佛有那一二百人,自己就进不去城了,于是奋起马蹄,从他们身上踩过,一时哀嚎声大起,前面的人跌倒,后面的人又跌在他身上,眨眼间就踩死数十人,场面愈发混乱,几乎不可控制。

  就在这时,远方又扬起烟尘,周宪拿手指着,胳膊发颤,尖声对刘绍叫道:“你干的好事!”

  刘绍冷笑:“大人放心,若是夏人冲进城来,刘绍第一个提剑迎敌。”说着将手中宝剑一晃,周宪就不敢做声,心中大恨。

  禁军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内,烟尘落处,来人现出身形,仍是一支雍军。

  见了他们,刘绍才忽然反应过来,城下这支禁军身上竟然没见一点血,不像和人交战过的样子。

  就在这时,曹子石登上城头,第一眼瞧见刘绍,对他千恩万谢,却假装没看见周宪。

  刘绍无暇顾及他,快步下城,一眼瞧见禁军中的秦远志,同他一道尽力约束士卒,让他们不要互相推搡,快些入城,但乱得太过厉害,已经约束不住,无法,他只得又登上城楼。

  周宪已不知往哪跑了,曹子石也犹犹豫豫地想要下城,刘绍一把拦住他,“将军往哪里去?”

  曹子石期期艾艾,答不上来。刘绍攥着他胳膊,“将军若是信得过我,暂将禁军交于我指挥,如何?”

  曹子石犹豫片刻,一咬牙道:“好!”他想刘绍对自己毕竟有救命之恩,应当不会坑害自己,再加上他自己这会儿一个头两个大,恨不得肋下生翅,飞回雍国,不敢管这烂摊子,忙不迭答应下来,召集已挤进城来的零星几个将领,对他们道:“你们先听宣抚副使指挥,不要问我。”

  刘绍见他只是口头传达,才知他把兵符印信都给丢了,心里愈发鄙夷,瞧他一眼,匆匆走到城墙边上,往下一看,却原来是吴宗义赶到。吴宗义对着城上大喊:“抓紧布置城防,夏人就在后面!片刻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