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饥民起步:开局一个挂>第103章 上钩

手中所拿之物就是前世的煤炭,而且林文已经认出,这还是高质量的无烟煤,想要发展工业,这缺一不可。

“陛下,郑国与我国交好,贸然出兵,怕是师出无名。”

“陛下,臣附议,新占领原吴国四州之地,不少人还心向故国,确不是出兵的良机。”

……

看着站立面前的众人,皆是不认可现在出兵,林文有些头疼,正准备说服他们,余远突然起身说道。

“陛下,前不久,与郑国边境的县令上奏,郑国士卒屡屡跨越边境,前来掠夺吾百姓牲畜,多次警告无用,臣恭请陛下发兵伐郑。”

有些欣喜看着余远,出兵的理由有了,如今就是让这些将领,重新焕发征战的勇气。

“此战,由朕御驾亲征,留余远、林虎二人留守京城。”

听闻此话,众人顿时呆立当场,而后纷纷劝说,此举不可。

帝王御驾亲征,几百年大陆来,已是少有的情况,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要是把皇帝都折损进去,那可是动摇国本啊。

“大家不必再劝,此战交给你们谁,朕都不放心,唯有朕亲往方可。”

粗暴打断众人,林文下令,今日所议之事,务必保密,胆敢泄露者,诛三族。

皇后寝宫内,林文如往常那样,来看望婴儿,看着日渐长大的孩子,露出喜悦的笑容。

这是林文与宋妙涵的首个男婴,林文对他寄予厚望,取名为林封,如无意外,将会是以后帝国的继承人。

“这种事情,你就不必亲自来了吧。”看着亲手收拾婴儿物品的宋妙涵,林文忍不住出声说道。

因为孩子的出生,林文已能明显感觉到,宋妙涵对他的态度,比之前好了不少。

“小祖宗,你别乱跑了,我追不上你呀。”

正在与宋妙涵说话的林文,突然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看到小慧正追赶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眼神闪过一丝冰冷,而又恢复常态。

林虎不止一次希望斩草除根,但都被劝阻,看着日渐长大的孩童,林文有足够的自信,有他在,就翻不起什么浪花。

半个时辰后,林文前往其他妃嫔处看望婴儿,现在他已有好几个孩子,只不过最宠爱的,还是林封罢了。

武定五年,九月初,天气已经逐渐变冷。

交代好最后的事情,林文率领牛和、关旗等将领,星夜兼程往郑国交界处赶去,三万精锐早已在此地等候多时。

大雾逐渐散去,郑国与如今宁国交界的密义镇,守关士卒正在等待换班的人前来,一夜值守,早已困得不了。

“轰轰轰……。”

突然的雷鸣声响起,瞬间消去郑军士卒的困意,天上突然砸来硕大的石头,而后在众人惊诧的眼光中,无数马匹缓缓冲锋而来。

“咻咻咻……”

漫天箭雨袭来,不少并未披甲的士卒,顿时中箭倒地,躺在地上痛苦的哀嚎。

密义镇的将领们,听闻帐外巨大的动静,纷纷跑出来查看,而后便是见到宁军正在营地内,疯狂屠戮。

此役,清晨开始,到中午便逐渐结束,密义镇的三万士卒在宁军的突然袭击下,大多被俘,只有少数将士趁乱跑掉。

郑国都城富原城内,皇帝郑星渊紧急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如何应对。

此前吴国与郑国是世仇,吴国被宁军打击,他们是乐见其成,甚至还私下没少帮宁军,由此与宁国关系良好。

且已到九月,到冬天也就个把月时间,运粮将会是难以预料的损耗,郑星渊是怎么也想不到,宁军会突然发难。

“陛下,臣已打探清楚,宁国突然出兵伐我国,是由于边境士卒屡屡去掳掠宁国百姓的牛羊,只要陛下派人前去赔礼求和,必定能使其退兵。”

看到面前蠢到家的中年男子,郑星渊眼神不耐烦一瞅,身后的禁卫,马上就将此人拖出去。

“陛下,宁军此番前来,虽只有三万,但由林文亲自统帅,不可小觑,臣提议分兵固守,待天气转凉,其自会退兵。”

“胡说,如此,岂不是让宁军挨个击破我军城池,难道我军仓库里堆的不是粮食嘛?”

…………

朝中的文武大臣,逐渐分成两派,主张主动集结兵力出击的,还有就是分兵把守,拖延宁军,吵得不可开交。

吴军集中全国二十万主力战兵,被宁军一举击败后,割地求和的情况,让郑星渊眉头紧皱,最后才定下方略。

“令大皇子郑源芥与大将军戴器右,率军阻挡宁军前进,在各个城池分兵防守,同时尽快派人出使吴国,商议从后方切断宁军粮道,逼他们退兵。”

密义镇乃郑国北边的门户,林文夺下后,马不停蹄开始向南方逼近,原以为郑军会集结兵力与之决战。

万万没想到,接下来遇到的城池,纷纷闭门死守,丝毫不与宁军交战,只求自保。

宁军大营内,林文面色担忧询问道:“我军粮草如何,是否还可供应?”

闻言,牛和赶忙上前回道。

“回陛下,天气转凉,后方粮草运输太远,哪怕只有三万战兵战马,损耗也太大。”

“每次我军攻破城池,敌军仓库里的粮草又少之又少。”

“若下一批粮食再不运来,我军最多也就只能支撑十天左右。”

有些无奈叹口气,林文令众将都先出去,留他好好想想。

此番攻郑,林文本想的是取粮于敌,结果郑国皇帝似乎看穿他的谋划,攻下的城池粮食几乎所剩无几。

拷打粮仓的官员,才得知早就被郑军运走,仅留下士卒的口粮。

摆在林文面前的选择,只剩四条。

要么就此退兵。要么令士卒真正就粮于敌,去抢掠百姓。要么用系统兑换部分粮食,但人和战马太多,这压根不够吃。要么就令后方不顾一切运粮。

正思考该如何是好时,杨宇派来的下属突然求见,而后进来说道:“陛下,吴国的鱼儿已经上钩了。”

闻言,林文脸色浮现喜色,他留下这个后手,还担心吴国的四大权贵会不会识破此计,哪知还是贼心不死,那就送他们上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