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凌云志>第224章 召回京城

徐啸铲除了岭南的王家后,把王家所有的田财收进衙门,然后再把部分田产分给地方上一些比较贫困的农户,把一些钱财用于衙门的日常开销。

衙门里当然也换了新的师爷,徐啸让师爷把王家人员在押往京城的路上,如何出逃,又如何被抓到当场处决的事写成奏折送往了京城。

至此,岭南之地由原来的王李争霸变成了一家独大。

徐啸不在乎岭南是一家独大,还是二家,他要的就是在他在任期间,这里的百姓生活安定,边界无外族来犯。

徐啸之前之所以要对付王家,实在是王家对外通敌的行为,让他所不耻和深恶痛绝!

徐啸收拾了王家后,不免也要对李家进行一番敲打。

李家虽然没像王家那样通敌,但也因是一方势力,之前也免不了不把朝廷所派来的地方官不当回事,甚至也做出过一些欺压地方百姓的事来。

好者李家还算能看清形势,最终帮自己铲除了王家势力,让自己能够真正的成为一方的父母官,功过相挤,徐啸对李家也就没有再太苛刻,只是做了一些警告。

处理完王家,又警告敲打了一番李家后,徐啸算是在岭南这个地方真正的驻扎了下来。

之后的日子里,徐啸以朝廷官员的身份,借助李家的帮助,以及前世的经验对岭南进行了管理。

因为徐啸有着前世的经验,对岭南的农业工业都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升级,使得岭南人所种的粮食有了大幅的增加,所造出来的一些机械工具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岭南人不但粮食已可以自给自足,还能有所剩余,而纺织机所造出的布匹,以及铁制的刀具之类的东西不但质量好,受到当地人的喜欢,然外地人也抢着购买,形成来往的生意后,也增加了岭南人的收入。

徐啸来了岭南二年后,不但在岭南增强了自身的官望,而且也帮大明朝廷真正的管理好了这片地区。

然而正当徐啸把岭南之地管理得井井有条之时,京城那边传来一道调令,令徐啸速速回京,有新任用。

随调令而来的还有一名接替徐啸的官员,姓吴,叫吴有才。

徐啸见到吴有才后,没有时间与他多加寒暄,二人相互验明了身份后,徐啸交了官印,便连夜出发,向京城而来。

那吴有才被朝廷派来岭南时,最初他是不高兴的,他认为朝廷把他派来岭南任地方官,与其说是来派来做官的,还不如说是贬来受罪的。

直到吴有才真正接手了岭南,发现岭南被前任地方官徐啸管理得井井有条,岭南的生活质量也并不像传闻的那般苦闷时,他这心里才算有所高兴。

吴有才的这些心理变化,徐啸当然并不清楚,他所要做的是尽快赶到京城,因为大明朝廷调他回京的调令,在时间上实在是太仓促了。仅仅只有十天时间。

十天的赶路时间,徐啸当然不能带上很多东西,于是徐啸只好选择和来时一样,只带上王老汉和自己的妹妹怀柔,三人骑上快马赶路。

徐啸不知道京城为何召他回京召得那么急,但他已隐隐感觉到朝廷那么一定是发生某种变故了。

“朝廷发生变故,为何要急着召我这么一个小地方官回京呢?”一路上,徐啸心中始终存着这样的一个问题。

直到九天后,徐啸等三人快马加鞭终于赶到京城之时,这才弄清楚大明朝廷出了什么变故,原来是大明边关上的辽东军大败,被召回来的败军之将熊廷弼也已被关押了起来。

原来三年前再次被启用派往辽东任经经略后与辽东的另一位将领巡抚王化贞并未能搞好关系。

巡抚王化贞为人迟钝而且刚愎自用、不熟悉军事、轻视强敌、好说空话。文武百官的规劝一点也听不进去,与熊廷弼尤其格格不入。

对于如兵马、盔甲、粮草、营垒等一切事物都不过问,只是说大话蒙骗朝廷。兵部尚书张鹤鸣很相信他,对他的请求一概应允,因此熊廷弼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广宁有十四万军队,而熊廷弼驻守的山海关上却没有一兵一卒,只是有经略这个虚名而已。

这日后金来犯,王化贞欲率兵出战,熊廷弼得知后忙加以阻止,然王化贞坚持出战,留少许人马给熊廷弼后,自己率大部人马出战。

出战不久,王化贞所率兵马惨败,败逃了回来。

这时的王化贞认识到自己之前的错误,已愿听从熊廷弼的调动,然而此时器量狭小的熊廷弼却只顾计较个人恩怨,刚愎自用起来。

熊廷弼不但未听从王化贞的建议,并且也是他自己所认可的防守方案,反而主动的把兵力向后退出了一大截,撤出了原可用来防守的关囗,导致了后金人马不费一兵卒就又占据了大明的一大片土地。

辽东大败的军情再次传至朝廷,就让一向不怎么大明皇帝朱由校都气不过了,立即下旨把熊廷弼给抓捕入狱了。

熊廷弼入狱后,明熹宗朱由校不得不召帝师孙手承宗入殿想办法来解决辽东的困境。

孙承宗接手处理辽东事务后,正准备去辽东调查一番,再来好好的研究一下辽东边关的阻敌之法。

就在这时,他突然收到了辽东边关一名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的奏章。

袁崇焕在奏章中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孙承宗看后,认为袁崇焕反对现任的边关统帅王在晋于在山海关外修筑重城有所不妥,建议镇守关外要地宁远(今辽宁兴城),与自己的想法吻合,于是便有意在去辽东之时认识一下这个人。

在孙承宗决定去辽东之时,他忽又想起了他很是看好,已被外放岭南任地方官的徐啸,于是就打听了一下徐啸现在的情况。

在得知徐啸在岭南不但成功的处理了王李二家的争霸问题,还把王家私通外敌的事弄得明明白白后,心中很是欣慰,认为自己总算没看错人。

又一想到辽东边关情况错综复杂,徐啸将来要担当重任,此时应该带他去边关见识一番才好。

于是是帝师孙承宗就奏请皇上把徐啸给调回京城,与他一道向辽东一行。

帝师请求,作为对恩师很是尊重的皇上朱由校当然表示应允,于是徐啸就这样便调了回来。

徐啸刚到京城,就听说了熊廷弼便下入狱的事,他想看在以往的交情份上,去狱中探望一下熊廷弼,又怕此人多心,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正在徐啸忧虑不决之时,狱中的熊廷弼却让人给他送来了口信:熊廷弼想见他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