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之秦皇后裔>第189章 回家

话别贾诩后,黄江去了黄府。

今日是小年,络绎不绝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之前这个时代是没有鞭炮的,只是靠着火烧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随着他的到来,劣质鞭炮、烟花已经远销全国各地。

黄江的马车到来时,家丁已经派人传讯了。

“将军,您回来了,老爷在里面等你。”

“嗯,我稍后便到。”

随后他看向一旁的祝猛,淡声道:“让弟兄们都回去休息吧,你安排下,待会过来吃饭。”

祝猛此时已经变得深沉,话语也少了很多,只是点了点头。

“苦着脸给谁看?我知道你担心南中,忧虑你的家人,年后,你便回去一趟吧。”

“真的?”祝猛有些开心。

“怎么?我之前一直拦着不让你回去吗?”

“没有……没有,只是我有些舍不得主公,此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迟早要回去的,恰好南中已在我们掌控之中,不然我也不放心你回去。”

“多谢主子。”

“时候不早了,去安排吧,记得洗个澡,身上味太大。”

祝猛闻了一下自己的衣领,又拉着黄江的衣袖闻了闻,顿时咧嘴一笑:“咱们也差不多嘛,哈哈哈。”

周围的侍女都在一旁偷笑,只见黄江一脚踢在他的屁股上。

“滚滚滚,赶紧滚!”

……

祝猛走后,黄江闻了闻自己的衣袖,好像确实有点酸味了,这开了十天的会,一堆人挤在一起,身上能没有味么。

沐浴更衣一番自然不在话下。

“公子,要不要先去看看小公子?”侍女晴雯在一旁低声道。

“算了,来日方长,先去见父亲。”

“公子在外面打仗应该很辛苦吧。”

“大家都辛苦,有些人甚至都回不了家。”

二人随便聊了几句,感觉一段时间不见又生分了不少。

……

穿过花园,只见厨房那边热闹的很,一名管事正在不停安排工作,混杂的声音,听得也让人安心不少。

此时一名美妇带着一名妙龄少女正笑呵呵看着黄江。

“三哥,你回来了,想死我了。”

美妇正是四妹黄芸,只是此时已嫁为人妻,而一旁的正是已经长开了的五丫头。

“都快当母亲的人了,怎么还这般没有分寸。”黄江教育了一声。

“这是我家,要什么分寸。”

“依你!”黄江呵呵一笑。

只是看着远处一声不吭的老五黄茵,咧嘴一笑:“五妹,还生我的气呢?”

之前因为张机一事,黄茵又是检讨又是禁闭,老夫人之后对她的监管又严了不少。

“三哥。”黄茵只是应了一声。

“来,三哥给你带了礼物。”

说完,晴雯便将两个礼盒递了过去。

“一个珠钗,一个是珠链,你们谁先选。”黄江拿着礼盒看向二人。

“三哥,你真没劲,我本想猜一猜的,你倒好,直接说出来,我要珠链……”黄芸伸手就要来拿。

“每次你先挑,这次让五妹先,来……”

五妹黄茵这才缓缓走来,露出一丝微笑:“我也要链子,钗子就留给姐姐吧。”

“行,就让你一回,可不许再生三哥的气了。”

“嗯。”

黄茵点了点头,将盒子抱在怀中,随后低声道:“三哥,之前的事,我真的知道错了,脾气已经改了很多,不信你问姐姐。”

黄江则是摸着她的头,轻轻抱了抱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过去的事,就让它如这道炊烟一般,随风消散吧。”

“只是……”

“什么?”

“能不能让嫂嫂别给我留那么多作业,我都写不完,也没时间出去好好看看风景。”

“竟有此事,回头我给她说说。”

“走了,再聊,父亲等久了估计都要睡着了。”黄芸在一旁催促着。

“走吧,父亲身体进来可好?”黄江拍了拍一旁的五妹。

“还算硬朗,只是华太守说父亲要少饮酒,不然会很麻烦,家里也没人劝得住,哎!”

“别看我,让我打仗还行,劝人,我不行。”黄江摆了摆手。

……

黄江很快见到在练字的黄琬。

“父亲!”

“哦,回来有几日了吧。”黄琬手中的笔未停。

“一直在中军议事,这马上过年了,大部分人都要开始休沐了,该安排的事情得提前安排好。”

“你等我会,写完这几个字。”

“嗯!”

黄江就这样看着他一直把一张纸写完,帮他放置在一旁的空地上晾干。

“听说你上次喝多了,口里都冒血了。”

“这群多嘴的家伙,不是老四就是老五说的。”

“那倒没有,是华太守亲自给我写了书信,里面就讲到你如今不宜大量喝酒,务必自己珍重。”

“知道了,知道了。”

“文渊那小子怎么样,用的还顺手吗?”

“还行,比他父兄都要稳重,只是为人处事还需要历练。”

“如今益州已经安定,刘家几兄弟,应当如何处置,还请父亲教我!”

“你处理的很不错,留着比杀了更有益处,虽然麻烦了点,但离开领土的人就像拔掉牙齿的老虎,不足为惧。”

“刘璋看似羸弱,实则骨头可不软,手段也不会少,但在襄阳,他想翻出浪花来,怕是不容易。”

“是的,对付一个人很简单,那就是不断迎合他,喜欢什么就给什么,一旦深陷其中,想自救已经来不及了。”黄琬抚须一笑。

“儿近来研究了一物,名香烟。”

黄江将如何研制香烟,如何制作,会有哪些影响,哪些危害,一五一十全部告诉黄琬。

“你在犹豫是否在大汉范围内施行。”

黄江点了点头。

“这算是一把利刃了,用的好,可充军资,用不好可是要遗臭万年的。”

黄琬叹息一声,缓缓开口道:“欲速则不达,现在各地都五粮可吃,反观荆州,已经粮马充足,百姓丰衣足食,何必急于一时呢。”

见黄江默不作声,他再次开口道:“找时间拿点我亲自试试,到时候再给你意见。如果军资确实匮乏,老父我还是有点人脉,可以募集一些。”

黄江连忙摆手,呵呵一笑:“虽然荆州扩军一倍有余,但尚且在可承受范围内,只是要想再次远征,已是不允,益州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富裕,再说,我想得到的是一个完整的益州,而不是一个残破的益州。”

“来,喝茶,今天过小年,这些事情暂且不提,荆益两州刚经历战乱,是时候休整一番了。”

“目前已经定了三年修养,只是又要让其余各州郡百姓再受煎熬。”

“确实,如今天下,除了荆州,就没有一处安生之地,更有外寇扰边,公义,我知你心,还是那句话,急于一时,必受反噬,还是要稳扎稳打,百姓有百姓的命运,不要强加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