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第71章 你不也想一统吗?

“恭喜萧公子得偿所愿,进境武道大宗师!”

嬴玄一回到小圣贤庄伏念便领着颜路等人行郑重行礼。

一位大宗师高手这就意味着诸子百家再出一门,或者说天底下再添一位凌驾于王权之上的绝世强者。

荀夫子不想暴露自己本身的实力,其实也是担心自己会被齐王室或者其他王室忌惮,他们虽然对付不了他,也不敢对他产生不利,但这些人胜在恶心,他们都会派遣人手来盯着自己,这才是荀夫子不想看到的事情。

“不必这般行礼。”嬴玄衣袖一挥,一股真气将这些行礼的人扶了起来。

礼节这玩意他本身就厌恶,而儒家的礼节更繁琐,也更令嬴玄厌恶,甚至就连在咸阳街头都能听到嬴玄不待见儒生的传闻。

嬴玄问道:“伏念先生方才的问题,可有答案了?”

伏念有些无奈地说道,“儒家无心参与七国纷争,故对七国局势并不是很了解。不过从此次诸国合纵伐秦失败,几国之间的关系已然发生改变.......”

说句实在的,他到现在还是没有想清楚到底该怎么回答嬴玄的问题,天下大势这东西很复杂。

尽管之前荀夫子跟他们说过,秦是将来一统天下的国家,现在几国合纵伐秦的事情也落下帷幕,秦国却是保住了。

但天有不测风云,秦国都还未准备举兵开启征伐,他们儒家就急着下注押宝,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当然伏念也做好了自己入秦为士的想法,这也是为了能在关键时刻解救儒家的可行性方案。

“儒家确实没有明确表明支持那一国,但正如我所说的,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七国的朝堂之上可是有着不少儒家弟子,尽管他们可能很少是小圣贤庄一脉,但他们终归还是儒家。”嬴玄说道。

这个年代读书人的嘴可是,能让是非黑白颠倒的,而儒家每一位在朝野的弟子,都极有可能成为这种人。

儒家有好几个派系,影响力最大的有三个,一是小圣贤庄,二是孔系,三则是孟系。这其中小圣贤庄被称为儒家圣地,原因在于荀夫子身上,他是现如今整个儒家辈分最高,成就最多的人,三任祭酒这身份可不是开玩笑的。

其次便是孔系,他们是儒家开创者孔圣的嫡系宗亲,他们自诩是正统儒家传人,他们在对待孟系的时候大多都是抱有些许敌意或是轻视的。

孟系是亚圣孟子开创,继承的也是亚圣孟子的思想以及传承。

“萧公子,难道这天下局势真的已经到非天下凝一不可了吗?”韩非问道。

诸国合纵失败这件事他很早就知道了,韩国派遣参与合纵的联军一个不剩全死了,这对于国土面积本就狭小,国力也不强盛的韩国来说简直就是一次有力的重创。

“韩非,我曾听闻你在这桑海城的芳菲苑当中放出过豪言,七国的天下,你要九十九。这难道不是想扫灭诸国成就一统吗?”嬴玄反问道。

“啊这...”

韩非脸上写满了尴尬,他没想到自己在风月之地说的话会被传到这个地步,就连从异国他乡来的人都知道了。

尽管如此,韩非的野心依旧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个野心勃勃,意欲使韩国走向强大的韩国九公子。

“韩非莫要胡言!且听你师兄把话说完!”

这时,荀夫子也回来了。

“萧公子你说的确实是事实,但这是他们自己做的选择,与儒家的联系并不大,儒家也没有干涉门内弟子做出选择的权利,所以....”颜路说道。

他的意思很明显,真发生了乱法之事,那是犯事者自己做的选择,和儒家没有关系。就像是一个人买了一把刀杀人,没道理连同卖刀的人也一并定罪。

颜路说完,伏念也没有解释的想法,反而是默许性的微微点头。

这个结果也在嬴玄的意料之中,这两个人都不想成为儒家的罪人,所以天下局势未定之前,他们是不会轻易下注押宝的。

不过他也试探出了儒家的态度,只要局势明朗儒家会做出相应的选择。

“如此,两位先生又是如何看待天下归一呢?”嬴玄问道。

“天下归一,于百姓而言或许是一件好事,起码能让他们摆脱战乱苦楚。于天下士人而言,这或许是悲哀......”

伏念话还没说完,嬴玄便打断道:“怎么,伏念先生是觉得天下百姓所受的战乱之苦,没有那些士人的悲哀重要吗?”

“伏念,并无此意,百姓是王朝的根本,王朝若只顾着贵族士人的利益,罔顾百姓利益,那王朝便距离灭亡不远了。

正如萧公子此前所说天下有七套律法,倘若天下归一了,那又该以哪一国的律法庇护百姓的利益呢?他们都习惯了自己本国的律法,若是改法易令,恐怕不是一朝一夕间就能完成的。

还有便是天下归一后,萧公子能保证天下便不再有战事发生吗?”

“伏念先生,天下大多数百姓毕生的追求都很简单。无非是吃饱、穿暖、家中有余粮、能延续血脉传承,其他的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浮云。

或许伏念先生应该出去走走,多见识一下底层百姓的生活有多艰苦。你口中的士人有了权利之后,只会拿起屠刀对准百姓。

本少爷至魏,经燕,到如今访齐,这一路上看到的百姓大多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那些王公贵族、士人官宦鲜衣锦袍、食日万钱。

他们哪来的资本享受,无外乎是用手上的权利鱼肉百姓所得?

你们都说百信罹难多为战乱所致,但你们又知不知道被权势欺压的百姓过得有多苦。战争是夺走了他们的性命,滋生了仇恨,但远没有那些被欺压的百姓痛苦,他们被欺压只能独自承受而不敢有怨言。

你们见过那一位君王愿意离开他们安于享受的王宫,去看一看自己本国百姓过的是何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