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第18章 强征郑家的读书人为教书先生

“耶耶耶~,我能读书了~”

听见能读书,村妇的小孩顿时高兴的跳起来。

大户人家的私塾,不是他们这些贫寒人家想上就能上的,这必须得得到他们的同意。

百姓中的其他小孩,更是一脸羡慕的看着那个小男孩。

从此以后,他们与他,可能从此就天各一方了。

像他们这种贫寒子弟,没有书读,只能一辈子窝在山村中,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与泥土打交道。

又或者,去参军,只是那样一来,九死一生。

“想让家中小孩读书的,可报名参军,每参军一人,入学名额一个。不参军者,家中小孩不得入学,包括她的小孩。”

庞统指着村妇,对着一众百姓大喊。

“大人,教书先生可是郑家请的,你说得可不算。”

村妇大着胆子说道。

“我说了算,那就算。郑老爷子,是与不是?!”

庞统歪头看着郑老爷子,说道。

“是是是,大人你说是,那就是。”

郑老爷子忙不迭的答道。

村妇顿时傻眼。

这教书先生都没了,她的小孩还怎么入学?

“大人,你军中有先生吗?该不会是诳我等的吧~”

有村民疑惑发问。

“谁说没有。”

庞统顿时怒了,指着郑家族人一方,说道:“我把郑家的私塾先生征用了,不就有了吗?”

郑老爷子和郑家之人面面相觑。

他们没想到,庞统竟是如此强横,竟要强征他郑家的教书先生。

“大人,这不合适吧,先生可是我家从雒城请来的~”

郑老爷子大着胆子,向着庞统诘道。

“你家请的又如何?”

庞统冷声回道:“别说是你家的教书先生,就是你们全家,有一个算一个,只要能读书写字的,我做主,统统充作我军的教书先生!”

“大人,你这是横征暴敛、强取豪夺,老朽不服!!!”

郑老爷子气得身躯发抖。

“不服是不是?”

“好,魏延,将他们全家就地拿下,若有反抗者,就地格杀!”

庞统铁血无情的说道。

“末将遵命!”

魏延即刻领命,率领士卒向着几十名郑家族人抓去,郑家族人稍许有些反抗,便即刻遭遇到魏延等人的一顿拳打脚踢。

“啊啊啊~,救命啊~”

郑家族人哀嚎不已。

“锵锵锵~”

突然,一阵刀剑出鞘声响起。

众人一瞧,却是张任和他的几十名手下从腰间拔出了刀剑,对准了庞统。

“丑梆子,你欺我益州百姓,不尊主公号令,当真以为我张任不敢动手?你若再不让他们住手,我即便身死,也定会让你血溅当场!”

张任看着庞统,冷冷说道。

“锵锵锵~”

孟达亦是做好了准备,率兵挡在了庞统身前。

魏延也回望着张任,杀心顿显。

然而,庞统看着张任,却是笑了。

他看着张任笑说:“张将军,你何时看见我欺压益州百姓,不尊主公号令?”

“光天白日,你当我眼瞎?”

张任指着魏延手下的郑家人。

庞统却是不理他这一茬,继续向张任询问道:“你奉谁的命令而来?”

“当然是刘备刘玄德。”

张任答。

“那好,我且问你~”

庞统追问:“主公是怎么传你命令的?”

“主公说,不得对百姓用强!你对百姓动武,自然是违背了主公的意愿,我有权杀你!魏延、孟达,你二人也要违背主公之命?”

张任反问道。

魏延、孟达迟疑着,不说话。

“哈哈哈~”

庞统大笑。

“刚才郑老爷子说,他家全家都是读书人,张任,我请问你,读书人是百姓吗?”

庞统指着郑老爷子说。

“将军,郑家除了老弱妇孺之外,其余人皆有益州官职在身,最低的,也是县衙书佐一类。”

一对郑家不满的长工高声喊道。

“这...”

郑老爷子想争辩来着,可却无从出口。

有官职在身的读书人与百姓还是有区别的,至少是功名在身。

“他们既不是百姓,我庞统又何曾违背主公之令?张任,莫不是你想以下犯上?”

庞统冷冷看着张任。

张任一时懵了。

有官职在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不能算做百姓。

庞统对读书人动手,勉强的说,是没违背对百姓用强的命令。

可张任,始终觉得,很是别扭。

这是让庞统钻了一个空子。

张任很是无奈。

他想名正言顺的击杀庞统,可庞统却并没有违背刘备的命令。

“收刀!”

他向着一众手下下令。

几十名手下只能恨恨的收起手中的大刀长剑。

“抓人!”

庞统再次下令。

“得令!”

魏延兴奋异常。

他令士卒一个一个的抓起郑家的男子,包括郑老爷子。

郑老爷子在雒城还谋了一个闲职。

张任默然,不再说话。

“诸位,教书先生有了~”

庞统指着一众郑家男子说道。

一众百姓短暂的沉默后,突然爆发出强大的吼叫声。

“我算一个。”

“我也算一个。”

“还有我我我...”

庞统的话刚出口,一些性急的汉子便大喊出声,高声回应庞统。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他们渴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

还有,平日里高高在上的郑老爷子一家,都被庞统拿下了,这令他们感到极为震撼。

对于庞统,他们又不禁高看了几分。

人群中一阵混乱,几十人便走了出来,在蒋琬那排队登记。

庞统很是满意。

一众百姓中,几乎所有的精壮汉子都走了出来,愿意登记参军,成为荆州军的一员。

这个兆头很好。

“娘亲,我也要读书,呜呜呜~”

一男孩朝着一女子哭诉。

女子无奈,神情紧张的向庞统呼喊:“大人,我家中没男子,找其他村的亲戚过来登记参军行不行?”

“当然。”

庞统点头。

这可是送上门的生意,岂能不做。

女子听闻,撇下孩童,快步跑了出去。

庞统是高兴了,可却苦了郑老爷子一家。

郑老爷子年纪大了,一番折腾之下,竟是有些劳累,颇为辛苦。

他抬起头,对着庞统说道:“大人,我孙儿是郑度,还望大人看在他的面上,放我郑家一条生路,不做那教书先生之苦!”

郑度?

郑度是谁?

庞统一时想不起这人。

“军师,郑度是刘璋的从事,听说因献坚壁清野之计,被刘璋罢黜了!”

孟达在庞统耳旁说道。

“什么?!”

郑老爷子听闻,一个趔趄倒地,伤心欲绝。

这可是他郑家最大的倚仗。

如今郑度被罢黜,这叫他如何去哀求别人给他家面子。

然而,庞统听到孟达这一番话,立时对郑度起了兴趣。

这郑度居然能提出“坚壁清野”的计策,说明此人不凡,是个人才。

若是刘璋听从了郑度的建议,只怕刘备早就因无粮而回归荆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