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第306章 你们谁把官位让给杨一笑?

次日早朝,满朝哗然。

只因皇帝发出一道圣旨,并且当庭让太监宣读了一番。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河北路青州知州,杨一笑,允文允武,忠君爱国,有大功,当嘉奖。”

“第一功,其为朝廷驻边,收复中原失地,历一百三十二年之后,幽云诸州终有州域回归,此等功勋,开疆拓土也。”

“第二功,其领大军拒敌,扬我云朝之威,于河北路相州设下战阵,鏖战半月绞杀八万狼族,又亲率大军驰援收复之地,于幽州一战绞杀狼族十四万,打出赫赫威风,强势逼退狼族,此等功勋,守土保国也。”

“朕于圣贤古训听闻,臣有大功,不可不赏,圣天子当以丰厚之赐,酬劳国朝功臣之辛劳。”

“故,颁旨传抄天下,之于杨一笑,赏功咸闻之。”

“第一赏,拔擢杨一笑爵位,去泾县县男之爵,改加泾县县伯封赐,食邑一百八十户,承袭两代而递减。”

圣旨上的第一份赏赐,大臣们全都不出意料,毕竟昨天早朝的时候就商量过,可以给杨一笑这种虚头没实际的封爵。

爵位而已,从县男拔擢为县伯,虽然升了一级,但是毫无意义,仅仅食邑一百八十户,也就是说这种爵位可以享受一百八十个老百姓的供养,这点小小的好处,几乎和没给一样。

这份封赏唯一的意义,估计也就一个‘县伯’称呼,以后任何人见了杨一笑,都要按规矩称呼一声泾县伯。

除此以外,别无好处。

故而满朝文武大臣听到这里时,基本上全都表现的宛如沉稳老狗,甚至在心里还暗暗得意,认为这种爵位是对杨一笑的嘲讽。

紧接着,圣旨继续宣读,这一下,满朝文武有些发懵了。

“第二赏,通传天下之嘉许赏,盖因杨一笑功劳颇大,于国于民皆有提振,朕感其劳苦功高,又思其乃外戚晚辈,故于皇后相商,请皇后凤足北上,亲至青州之地,当面予以嘉许。”

嗡嗡嗡!

偌大朝堂瞬间响起杂乱的议论声。

皇后北上?

亲自嘉许?

这这这……

陛下这是搞的哪一出戏码啊。

自古以来奖赏功臣,从未听说派女人出面,尤其是皇后这种身份,尊贵程度号称后宫之主,世所周知,所谓天子之足不轻易出京,其实还有一个潜规则,皇后之尊贵也不能轻易出京。

然而现在,陛下的圣旨却宣告说,要让皇后凤足北上,亲自去嘉许那个杨一笑。

这简直是荒唐啊!

“陛下,不可……”

立马有大臣站出来,据理力争开始进谏,大声道:“微臣以为,此事不可行之。皇后乃天下女性尊贵之首,岂能亲自去给一个小儿嘉许?”

“即便那杨一笑稍微有所薄功,但是朝廷按照相应规定予以奖赏就是了,岂能让皇后亲自动身,风尘仆仆的长途跋涉。”

“故而微臣力谏,请陛下收回圣命。”

对于这大臣的进谏,朝堂里顿时一片附和,其实这倒不是大臣们忠心,而是心里对杨一笑有嫉妒,小小一个外戚,仗着私兵建立一点功劳,竟然让皇后去亲自前往嘉许,这种待遇岂不是告诉天下人功劳很大。

然而不管大臣们如何进谏阻拦,龙椅上的皇帝始终装作耳旁风一般,同时,朝堂里那些皇族则是心知肚明怎么一回事。

这些皇族宗室为了私利卖出皇后,岂能让良好的算盘被大臣们打翻?

于是只见几个老头子站出来,之乎者也的大肆诡辩一通,说来说去只有一个道理,那就是皇后去嘉许杨一笑很有必要。

如此一幕,渐渐让大臣们心中有所领会!

能跻身朝堂的都是老狐狸,几乎个个都是阴柔狡诈老谋深算,虽然大臣们猜不透这件事的内幕,但却能看出来皇族和陛下已经达成共识……

也就是说,让皇后北上是无法更改之事。

只不过虽然无法更改,但是大臣们仍旧故意添堵,所以继续不断进谏,装出一副据理力争的忠臣姿态。

说白了,还是想在这事上恶心恶心杨一笑。

然而当皇帝终于开口时,仅仅只说了一句话就让大臣们闭嘴……

“朕,问问诸位爱卿,倘若按尔等的谏言,不请皇后去北上嘉许,那么按照朝廷律例,就该拿出实质性的封赏。”

“户部尚书,你说,你户部现在能拿出多少金银,用于一个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功臣赏赐。”

“你拿不出吧,就算能拿出你也不愿意拿吧?因为几十两金银肯定不行,此等封赏最起码也要几千两。你这个掌管国帑的户部尚书不舍得,朕这个皇帝同样也是不舍得……”

“吏部尚书,你也说说,如果让你吏部舍出来一个高官厚职,你们哪一位能心甘情愿的把自己官位让出,如果有人愿意让出,朕就打消皇后北上之意,因为朕可以用你们让出来的官位,去犒劳杨一笑开疆拓土的大功……”

“说啊,都说啊,谁肯,朕等着听信!”

涉及实际利益的时候,大臣们忽然全都闭嘴,刚才还义正言辞的进谏,这一刻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都是墙头草,喜欢干的是望风落井下石,现在发现有可能让自己吃亏,于是再也没有人愿意阻拦进谏。

不但不阻拦,反而开始变着法的催促,只见刚才那个还大声反驳的大臣,第一个领头改口道:“陛下,微臣认为陛下的决断圣明。”

“皇后乃尊贵女性,亲自嘉许意义极大,虽然一路北上颇为艰辛,但是有功之臣不得不赏,故而,微臣拜谢皇后为家国大计的牺牲……”

这一句牺牲,其实是句场面话,这个大臣也根本不知道,皇后这一去真可能是牺牲。

但是皇帝知道,在场的皇族也知道,所以这句话听在皇帝和皇族耳中,所有人都感觉有种扎耳朵般的嘲讽。

“够了!”

皇帝直接一声低吼,声音隐隐带着怒气,道:“朕已明白爱卿的谏言,就不需要爱卿继续论述,退下吧,圣旨之事就这么办。”

……

早朝一份圣旨,算是今日唯一大事,接下来朝堂又议论了一些小事,这一日的早朝便到了退朝时。

皇帝的圣旨是要通传天下的,所以消息渐渐从京师开始往外传。

于此同时,皇后的凤辇也在同一日出京,在偌大京师无数人的啧啧称奇中,皇后的车队真的出城向北而去。

说是车队,其实寒酸,堂堂一国皇后,北上竟然只有五百个护卫,而同行的所有车马加起来,满打满算竟然也只有八车。

想当初济王那么落魄,派王妃北上的时候尚且有十二车,然而堂堂一国皇后,车队竟然只有八辆车。

京师百姓们都在感慨,朝廷这是真的在省俭过日子啊,北方的杨相公建立那么大功劳,按说即使赏赐两三百车的财物也不为过,然而看看皇后车队的寒酸,满打满算只有八两车。

底层百姓根本不知道,甚至就连满朝文武也不知道,皇帝虽然不舍得赏赐财物,但却把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送出,这事如果被人得知,恐怕所有人都要瞠目结舌……

自带龟帽,古往今来第一帝王也!

……

【第二章到,这两章是杨一笑和朝廷斗争的过渡描写,情节是以朝廷和皇帝为视角,接下来咱们写写杨氏那边的视角,这不算分支剧情,而是主剧情脉络,属于造反路上的斗争,大家应该感觉很有趣吧】

【话说,不管皇帝和皇族这边算盘打的多响,杨一笑那边愿意上当才行,对不?一个皇后当诱饵,可比不上杨氏亲口撕咬云朝的肥肉香,对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