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第294章 老皇帝亲口承认,杨一笑是帝星转世

幽州,州城,城南四十里,一座小村庄。

杨一笑推着一辆特制的双轮小木车,车上坐着一位暮霭沉沉的老爷子。

老皇帝退位已经一年多,离开京师也已经一年多。

当初老人刚到泾县的时候,曾跟杨一笑说他活不过一年,然而也许是因为心情开怀缘故,又或者是出身道门的柳老先生医术不凡,竟然保住了老皇帝的命,这一年之中并未驾鹤西去。

身子骨看起来虽然不比从前,但是远还没到死气沉沉的境况,甚至这阵子气色有所好转,太医们经过会诊之后特意减少了一次药。

杨一笑意识到,也许这就是心境的好处,老爷子不再皇宫里憋着,能够生活在泾县中悠闲,故而,命数才会加了一些。

于是他想,也许可以更进一步,比如带老爷子出来走走,说不定效果会更加喜人。

大约半个月前,他把这番心思跟老爷子一说,想不到老爷子心怀大慰,立马就乐呵呵的答应下来。

并且表现的像个小孩子一般,不断催促杨一笑赶紧带他出游。

一天甚至能催二十多次。

只不过,带这位老爷子出来毕竟不能随便动身。

虽然老爷子已经退位,但他曾经乃是九五之尊,哪怕眼下三州之地已经稍微安定,然而该有的防备还是不可疏忽大意。

帝王出游,当有防护,况且就算不为了老爷子,现如今杨一笑自己的身份也需要注意,他是整个杨氏的核心,说不定就有哪方势力在暗中一直盯着……

刺客!

刺杀!

这种事情在古代可不是传说,而是经常会发生的真实事件。

所以足足准备了十天,终于才在五天前动身。

第一站,先来幽州,老爷子虽然做皇帝不算合格,但却是华夏最后一位有风骨的文人,他做皇帝一辈子对狼族示弱,心里其实一直惦念着汉家失去的幽云十六州。

现在既然孙女婿收复了两州,老皇帝说什么也要亲自来看看。

他虽然退位,成了太上皇,但是并非放弃了所有执掌的力量,当初在离京之时还带了一队兵马。

现如今,这队兵马的番号叫做太上皇金吾卫,兵力足足五千,士卒个个精锐。

再加上从小贴身侍从的那位老太监,以及多达一百余人的大内侍卫,这样一股强大的护卫力量,即便是拥有三州之地的杨一笑也比不上。

毕竟是在位几十年的帝王呐,哪怕退位也不可能变成平头百姓,手里该攥着的力量,老爷子一直还攥着。

所以此次出游,用的便是这些防护。

到了幽州之后,兵马驻扎下来,由于接下来是就近出游,所以不需要再跟随着大军,但是,该有的贴身防护不能少。

比如老太监和大内侍卫们,全都化妆成百姓一直跟随。

又比如杨一笑的麾下,也出动了五十名亲卫,不单是为了保护老皇帝,同时也是保护杨一笑。

说实话,无论老皇帝还是杨一笑都不喜欢大张旗鼓,但是手底下人不行,手底下人在这件事上宁愿抗命也要干。

尤其是杨氏核心层的几人,对于老皇帝的存在极为重视,只要老皇帝还活着一天,只要老皇帝还住在杨氏一天,那么,杨氏便比任何势力都多了一份大义。

比如唐青云连续多次说过,老皇帝乃是杨氏的天大助益,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让这位老爷子多活几天。

刘伯瘟的出发点比较阴暗,多次曾言狭天子以令诸侯,这货同样认为老皇帝必须活着,也在想方设法的让老爷子多活。

宋老生,王乐相,周县尉,等等等等……

所以杨一笑提出带老皇帝出游,大家才会表现的又是热衷又是上心,只因这一批心怀大志的杨氏团伙,全都想要老皇帝能够多撑一阵。

出游,可以让心情变好。

柳先生和御医都说过,老爷子能活过一年还没死正是因为心情好,所以,这必须得是整个杨氏的大事啊。

……

刚割完麦子的季节,在北方是最炎热的季节,哪怕偶尔有一丝微风,但是风里面也带着燥。

吹在人身上,汗浆哗哗冒。

老皇帝却兴致盎然,丝毫不在意炎热,他坐在特制小车上,由杨一笑亲自推着,走过田间地头,走过小小村庄,时时发出爽朗笑声,时时又发出好奇的惊叹。

“乖孙,看,那个莫非就是水车?”

“汉代典籍有言,水车也,木质龙骨,制巨木以成轮,周镶三十六踏板,民以脚力踩之,可翻河水入渠,此灌溉之器,民生之利也。”

不愧是饱学大家,老爷子并非只是诗文书画厉害,对于历代文献,比如这种偏门的工匠典籍,竟然也能熟记于心,看到实物之后瞬间便能脱口而出。

杨一笑听出老爷子语气欣慰,于是停下推动的小木车驻足,他站在老爷子身边,陪着老人一起遥望水车,听着老人的开怀之声,杨一笑脸上不由也流露出温雅的笑。

他俯下身子,凑到老皇帝耳边,笑着介绍道:“爷爷,您刚才说的那是汉代水车,眼前这一架水车,则是咱们杨氏的水车……”

老皇帝何等智慧,顿时急急开口而问:“有何不同否?”

“确实有所不同!”

杨一笑声音温润,语气故意像个邀功的小孩子,道:“眼前这种水车,乃是经过我的改良,虽然制作不是出自我手,但是提议却是由我而提,爷爷您看,这水车不需要人力,它仅凭河水流淌,就能借力而转动……”

老皇帝不由再次眺望水车,果然看到水车上没有百姓。

顿时,老爷子语气十分好奇:“这却是何等缘故?竟然不需要人力?”

“朕在汉代典籍中读到,水车需要民夫踩动才行,为何孙儿你这里的水车,竟然可以自己就转动。”

“看,看,它真的一直在转呐……”

人老了,如同小孩,所以老爷子越发感觉神奇,眼巴巴的等着杨一笑解释。

杨一笑用了很大一阵功夫,才让老人听懂了什么叫做水流贯冲力。

于是,老皇帝由衷的发出赞叹!

“孙儿啊,朕有时候真是感觉不可思议,莫非你这孩子真如流言中所说,乃是上苍刻意降下来的一位谪仙,否则的话,世人怎会有如此奇才。”

“诗文一道,你堪称天下第一,那一首一首诗词,或是磅礴大气或是秀雅绝伦,朕曾经想,这该是诗仙下凡……”

“然则到了泾县之后,住在你小子的家里后,随着你不再隐瞒秘密于朕,让朕又知晓了你其它的本领。”

“炼铁,此乃朝廷严控之术,你小子却凭借简易的小土炉,炼出来超过朝廷工部大匠的精铁。”

“神药,你从发霉的馒头和水果中提取,竟然能抑制烂肉发炎,救活号称阎王催命的烂肉伤。”

“前阵子,你又改革农具,那一样一样器械,据说连最懂种田的老农都惊叹。”

“现在,你又告诉朕,你改良了水车,让水车自己可以动……”

“孙儿啊,朕的好孙儿,你实话告诉朕,你是不是真的天人转世。”

老皇帝这一番话,明显是有感而发,但是提及流言之事,却让杨一笑颇为尴尬。

他面色有些讪讪,带着一些羞赧,小声道:“爷爷,您应该明白的,历朝历代一些势力的崛起,都需要搞出一些神神叨叨的名头,我麾下那些人,也喜欢这么做,故而,故而,咳咳,他们编造散播了关于帝星下凡的流言……”

编造帝星下凡,这事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什么意图,谋反嘛,无非是想要谋反。

偏偏眼前这位老人,却是现在皇朝的太上皇,哪怕已经退位,毕竟曾是帝王。

这等于是贼偷遇到家主人,杨一笑肯定会感觉到尴尬。

反倒老皇帝不知为何,竟然看的十分开明,忽然笑呵呵的摆摆手,语带深意的道:“朕却认为,这不是你麾下编造的流言……”

说到这里时,老皇帝目光悠悠,眺望着远处那一架水车,似乎在惊叹于水车的不靠人力一直旋转。

然后,老皇帝再次大有深意的道:“天生帝王者,生来有神异,泾县杨一笑,自幼多坎坷,初从文,三年不中;改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又从商,一遇盗,二遇骗,三遇匪;家贫无以为继,遂躬耕,一岁大旱,一岁大涝,一岁飞蝗;乃学医,自撰一良方,服之,昏……”

“此后觉醒,神异显现,诸般奇术,无师自通!”

“孙儿啊,你说说,你这难道不是天人下凡的情况吗,你这难道不是天生帝王的生来神异吗?”

“朕这位云朝的太上皇认为,你应该是……”

……

【第二章到,要开始造反大剧情了,由老皇帝口,作为承接剧情的引子,这个写法帅不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