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第275章 杨氏的谋划

自古成大业者,必须心硬如铁。

虽然杨一笑是个心性柔软的人,但是他也在慢慢学习和成长。

关于唐青云的谋略和提议,他深知肯定会伤害到百姓,然而他心里同时也明白,长痛确实不如短痛的道理。

所以……

他沉吟良久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

“诸位,请听令!”

在他的肃然声音中,在场众人全都起身。

这时候可不能讲究岳父与女婿关系,也不能讲究师兄和师弟情谊,而是要遵守上令下奉的规矩,每个人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故而哪怕唐青云是岳父,宋老生是师兄,刘伯瘟日常喊杨一笑兄弟,顾老大等人是杨氏正妻的亲兄长,但是当杨一笑准备下达命令时,所有人全都以下属的姿态恭听。

众目睽睽之中,杨一笑轻轻吐出一口气,他声音颇为迟缓,语气则显得凝重。

命令终于发出……

“我已决定,采纳唐大人谋略,凡是杨氏核心之人,皆要为这份谋略出力。”

“为天下计,为苍生计,为了百姓长痛不如短痛,为了让昏聩的朝廷加速灭亡,我杨氏,将施展手段促使朝廷议和。”

“现在,我命令如下!”

听到命令两个字,在场众人越发严肃,每个人都屏气凝息,细听关于自己的那份任务。

只听杨一笑语速不紧不慢,显然是边下达命令边思考,开口第一个任务,先下达其中一个。

“我命令,负责掌管京师消息打探者,王乐相,由你即刻发出飞禽传书,告知京师之地的杨氏学子……”

“让他们运用各种手段,游走于高门大阀之中,或是送礼,或是游说,或是动用心理暗示技巧,或是采用旁敲侧击言论……”

“总之不管什么办法,达成的意图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那些朝廷权贵继续议和。”

“在这个谋略的实施过程中,朝廷很可能会出现忠臣义士,那种人为了家国民族的未来,肯定会以死相谏并且极力主战,从私人角度而论,这种人值得我们尊敬,但是,这与我们杨氏的谋略不符。”

“更何况,朝廷的议和派和投降派也不会放过他们。”

“我猜测,这些忠臣义士的结局会很惨。”

“他们或者被下狱,或者被罢官,甚至云朝皇族为了尽快议和,有可能拿他们的人头向狼族示好。”

“我在想,忠臣义士的结局不该如此。虽然彼此不在同一阵营,但是他们的忠贞值得敬佩。”

“古语有云,为众人负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固然眼下我们为了让百姓长痛不如短痛,所以不得不用阴谋策略去坑害当朝权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顺带着害死一批忠义之士。”

“在我杨一笑看来,哪怕他们将来成为我的敌人,然而由于他们的胸怀胸襟,所以我当尽力保留他们一命。”

“故而,我再下一命令,让京师杨氏弟子在施展谋略同时,对此等忠义之士多加关注和保护,若能救其一命,那便尽力救之……”

“此令,如上,王乐相,你可愿意领之否?”

不得不说,杨一笑的思维确实和很多上位者不一样。

他哪怕是下达命令,也不会用强令口吻,而是在下达命令的同时,把这个命令的缘由说清楚。

而杨氏核心层之所以不断的加入,各种能人志士纷纷押注在他身上,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杨一笑的这份特殊。

比如在唐青云的眼中,杨一笑有着隐忍负重之坚毅,所以早在三年半以前,这位曾经的泾县县令便投注了杨一笑。

在宋老生的眼中,杨一笑又是另一种情况,宋老生看重的是杨一笑仁义,欣赏的是杨一笑善待穷苦。

宋老生这种精研典策的智者,深知逐鹿之人必须拥有一个首要前提,若是不得民心,终究走不到最终一步。杨一笑心怀仁义善待穷苦,恰恰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美德。

至于其他杨氏核心层,对于杨一笑的认知也各有不同。

比如刘伯瘟,这货纯粹是因为知遇之感。

如果说刘伯瘟是注定要生活在阴暗中的毒蛇,一辈子都是人人躲避人人厌恶的恶鬼瘟,那么,杨一笑就是这世上唯一的白月光。

三年半前在泾县城门口的那一幕,宛如一缕柔和月光照射在刘伯瘟心中,于是让这个恶鬼瘟感受到温暖,让他知道这世上还有不厌恶他的人。

除此之外,顾氏兄弟,这是最亲近的姻亲,顾小妹的亲兄长,他们对于杨一笑的力挺,更多是因为落魄时已经定下的亲情。

总之,杨氏这些核心层的心思各不相同。

虽然他们不姓杨,但是他们都属于杨氏,这个杨氏已经不是杨一笑独自的杨氏,而是他们这一批人为着共同目标奋斗的团伙。

没错,暂时只能称之为团伙。

抱团努力,搭伙创业,称之为,团伙也。

将来如果能够创业成功,称呼自然会变成开国群英,但是眼下他们这一群人,只能算是脑生反骨的团伙。

杨一笑的第一个命令,下达给的是王乐相,这位勉强也能算是杨一笑岳父,因为他闺女是杨一笑的小妾王幼娘。

实话实说,老王也是个胸有城府的老辣人物。

想当初,老王担任的是泾县二把手县丞之职,由于他没能第一时间加入杨氏,所以深知已经错失了最开始的良机,于是故意搞了一手以退为进的把戏,趁着周县尉和刘伯瘟登门威逼的机会送出了闺女……

那一手玩的很帅,连刘伯瘟都忍不住赞叹,事后曾经连续骂了一年多,认为是三十多年上的第一当。

老王送了闺女之后,成功跻身杨氏核心层,于是在唐青云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去了云朝京师谋取到官职。

只可惜才刚刚在那边站住脚,哪知道世事忽然发生了变化,老皇帝退位,新皇帝登基,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肯定不想用旧人,尤其是,老王还是泾县杨一笑的人。

所以,老王又被撵了回来。

只不过新皇帝毕竟没有在明面上撕破脸,在撵走老王的时候专门给了一个五品官的待遇,现如今,老王担任的乃是青州通判。

通判,云朝特有的官职,属于州级第四把手,妥妥的算是实权派。

只不过这是明面上的官职,其实老王暗地里还有负责的事。

由于他曾经在京师做官,对于那边的掌握比较谙熟,故而现在负责京师之地的暗线事务,所有在京师的杨氏学子全都受他执掌。

按照后世的说法,这是京师地下工作者的总上线。

凡是熟悉开国创业的都明白,这份差事可是了不得的资历,如果说沙场厮杀是逐鹿天下的明线,那么地下工作就是不可或缺的暗线,如果杨氏真的走到最终一步,到时候老王的功劳必然排在前列。

最起码一个开国国公是稳稳到手的!

不愧是老王,闺女送的好,不但让闺女跟着杨一笑享福,而且自己还跻身杨氏核心层,难怪周县尉一直羡慕不已,每次见面总是忍不住骂骂咧咧。

而杨一笑能把第一个命令下给他,显然也是从侧面印证了老王的能力,如果是无能之辈,仅靠着闺女姻亲,那么即使杨一笑任人唯亲,这第一批杨氏核心层也会不服。

既然大家都服,说明老王有本事,如此又从侧面再一次印证,老王确实是个有能力的家伙。

能让刘伯瘟和周县尉吃闷亏的人,怎么可能是个没本事的人呢……

现在,杨一笑把京师的任务交给了他,接下来,京师那边必然要开始风起云涌。

云朝那些投降派的权贵们,还有急于求和保住皇权的皇族们,原本就盼着能够议和,现在又有杨氏暗中谋略,这一场议和求饶的大戏,很快就要拉开它的帷幕了。

一旦议和成功,就要赔偿财富……

所以杨一笑的第二个命令,针对的就是云朝赔付的财富。

五百万黄金,五千万白银,狼族在运回的途中,是个很适合下手的机会。

“顾老大,听令!”

这是杨一笑下达的第二命。

现如今的顾老大,乃是杨氏军方第一人,除了杨一笑身为主帅之外,顾老大拥有着军中最大的权限。

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涉及天大一笔黄金白银的巨资,这个抢劫的重任肯定要交给最亲近的人。

毕竟那是五百万黄金,五千万的白银啊,况且不止于此,狼族肯定还要勒索别的物资。

杨氏趁机弄一点到手,很合理,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