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喝声响起,孔鲋和淳于越二人皆是吓了一跳。

等看到来人之时,更是吓得魂飞魄散!

因为来人....正是扶苏!

这位大秦长公子猛然下蹲,从地上捡起一个石块,而后便是走向二人。

那双目之中的愤怒,宛若实质性的熊熊烈火,要将二人彻底焚烧!

“公子!不是你想的那样...公子!”

本来还在阴谋策划着毁去神粮,甚至将这位大秦长公子作为工具的孔鲋,直接跪下,眼神之中满是慌乱!

有什么是比在背后阴人还被正主发现更为惊恐的嘛?

“我们是在...对!我们是在商议帮助公子夺得储君之位的事情!”

孔鲋灵机一动,扔出了自认为最有把握的一个筹码!

如今大秦统一天下,朝堂上又不似昔年始皇陛下豋位秦王一般,各国贵族势力盘根错节。

按理说,社稷欲安,必立储君。

然而,至今为止,始皇陛下甚至都没有流露过半分想要立储君的意思。

孔鲋觉得,这就是最能打动扶苏的筹码。

而这句话说出,扶苏的脚步为之一顿。

紧接着,扶苏面上愤怒的表情消失了。

正当孔鲋和淳于越以为终于说服了这位公子,甚至能让这位公子按照他们的计划行事之时。

扶苏抬眸,目光直视二人。

眼眸之中,只有浓浓的失望!

“我本秦人,天下于我何加焉?”

“储君之位,本公子之前不在乎,如今也不在乎,更谈论补上什么争夺与否!”

扶苏看向淳于越,手中的石头举了举,又放下。又举起,又放下。

这位向来以语气和煦,待人如沐春风着称的咸阳玉公子,此刻脸上表情复杂无比。

有愤怒,有纠结,有不忍,亦有杀意!

“扶苏公子,您务必相信,为师是你老师,我们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好,绝不会害你的!”

淳于越看到扶苏这幅神情,也是心头一跳,连忙开口。

他教导扶苏儒家思想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在扶苏的面容上看到这些神情。

而这些神情,无疑是在扶苏的心中,深深挖下沟壑的表现!

“柳师所言不虚,儒家假仁假义,满口仁义道德,实则心中龌龊!”

“神粮归秦,事关我大秦万万子民生计,更关乎我大秦国运,在尔等眼中,不过就是....苦一苦百姓!”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儒家先贤之言,音犹在耳。然再无儒家贤人!”

扶苏感觉自己的心口一阵疼痛,忍不住松了手,石头掉落在地。

这种对于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的冲击,在短时间内想要接受,何尝不是一件极为耗费心力之事?

“扶苏公子,为师...”

淳于越见状,连忙想要上前搀扶,展现自己这位慈师的关怀。

然而,扶苏却是猛然抬手,将淳于越一把推开:“扶苏才浅德薄,当不起淳于博士的师生名分!”

“自今日起,你我师徒情分,有如此玉!”

说罢,扶苏将自己腰间的一块玉佩猛然扯下,狠狠摔掷在地上。

这是他拜师之时,淳于越所赠,虽不名贵,扶苏却将其视若珍宝!

外圆内方,比德于君子,扶苏也时刻以此玉警惕自己。

今日看穿了儒家的虚假面目,那所谓‘君子自省’的话语,就如同笑话一般,在铺天盖地得嘲讽自己!

怪不得父皇多有不悦!

怪不得自己在朝堂上提出意见,朝臣多是默然!

怪不得....柳师在第一次教导自己之时,也显得不冷不热!

一切...都是因为他被蒙蔽了!

淳于越的玉佩碎了,淳于越的心碎了,扶苏这么些年都是他教的,儒家经典贤人典故都是讲解过的,哪怕有人说他淳于越误人子弟他也认了。

淳于越痛心疾首,

淳于越咬牙切齿,

淳于越看到了自己失去了最为宝贵的政治筹码,几乎要含恨而死!

都怪柳白!这都是柳白的责任!

“两位好自为之,当真胆敢出手...”

扶苏起身,而后侧身回眸一半,目光冰寒:“本公子定让尔等....九族尽死,儒家学说,消亡世间!”

脾气好的人生气,最为可怕!

扶苏的这一句话,竟是杀意弥漫!

孔鲋虽是跪倒在地,依旧两股颤颤不能言。

说狠话,和要杀人...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看着扶苏扬长而去的身影,淳于越真的哭了!

老友死了,学生没了,还有柳白不知道何时会出手,他真的恨不得上吊自尽算了!

....

“老师...您是对的!”

走出淳于越府邸,扶苏心中悲苦至极!

甚至,他都有去丞相府找柳白哭诉一番的冲动。

但...他又如何能拉得下这个脸?

认错容易,但是...自己信了儒家这么多年,蠢了这么多年,甚至阻挠了父皇这么多政策....对于大秦的危害,是认错能弥补的嘛?

“公子,方才那丞相府的龙且过来,给了一封信。”

车夫上前,将一封信递给扶苏。

他的表情有点古怪,因为...怀里有十个大钱。

龙且将信给他的时候,特意嘱咐,若是扶苏公子从淳于越府邸出来心情不好就给,要是心情好,那就直接焚毁。

车夫努力说服自己,这不算收受贿赂,毕竟也没人敢收当朝左丞的贴身卫士的贿赂!

扶苏微微一愣,结果信封而后连忙打开。

咸阳玉公子,大秦长公子扶苏,泪流满面!

这个自出生之时,便被天下人认为将会接掌大秦的幸运长子,这个在朝堂上敢于跟自己那位千古一帝的父亲说‘不’的无畏男子,这个从头到尾只想着大秦昌盛百姓安乐,这个分明最有可能继承天下却对储君之位不屑一顾的玉公子,生平第一次哭得毫无顾忌。

信纸之上,寥寥六字,一丝不苟,字迹认真:

别哭,都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