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玄幻奇幻>环球金榜,诸天传奇大佬>第169章 菅原道真

就在方牧与平将门勾搭上没多久,

一件意外之事,引发了京都城的恐慌。

特别是皇室的恐慌。

因为有人举报从东土回来的一艘大船中,曾见人藏有《孟子》一书。

藏书者,正是菅原道真的后人,乙骨忧太,此人刚刚从东土学成归国。

按理来说,仅仅是一本书而已,怎么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呢?

这就要从两个层面来说了。

第一,在东瀛,《孟子》属于禁书;

第二,菅原道真化为怨灵,人尽皆知。

先说第一点,东瀛虽然受东土影响极深,慕华学夏,全盘接受了来自东土的儒家、佛家思想。

这其中,却有一个异类,那便是孟子。

为何《孟子》一书会在这里受忌讳呢?

这就要从孟子的内容来说了。

比如,《孟子·梁惠王》中汤武放伐的典故中,周之创业,武王一怒而安天下,却不能说是以臣弑君,因为《孟子》云:“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吾闻诛一夫纣已,未闻弑君也。”

意思是: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

毁仁害义的残贼,我们就称他为“独夫”。

我们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在孟子看来,如果当政者不施仁道,那么底下的人就应该去推翻他。

所以,汉土经典、史籍、诗文无不传入东瀛,唯有《孟子》一书难传至极,凡运有此书者,必遭风暴而沉没。

当然,风暴而沉这种说法,乃是官方借鬼神之说,警告那些留学生不要铤而走险。

这样的书籍,一旦在东瀛广为流传,势必会对天皇的万世基业带来致命的威胁,后果可想而知。

另外一点,那就是乙骨忧太这个人,他是菅原道真的后人。

菅原道真是谁?东瀛三大怨灵之一。

此人在平安时代的公卿,由于左大臣藤原时平的谗言,他被贬为大宰权帅,并被调往偏远地区,不久之后,他在贬所去世。

菅原道真死去没多久,东瀛各地便发生了众多异常事态,最出名的,当属清凉殿落雷事件。

朝廷对此相当惊恐,认为是道真的怨灵在作祟,因此赦免道真的罪名并追赠官位。

因为害怕道真的怨灵,为了祭拜他,而在京都的北野兴建了北野天满宫。

如此,各地的异常事态才慢慢消除。

多少年过去了,菅原道真的子孙虽然远离朝堂,却因此而受到敬畏。

如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朝廷该如何处置乙骨忧太,就成了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如果不将他治罪,何以显示天皇的威严?

若要治罪,谁敢保证菅原道真的怨灵不会再次出现?

……

方牧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

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却又说不上来是何秘密。

菅原道真精通汉学,还曾做过遣唐使,作为他的后人,乙骨忧太不可能不知道私藏《孟子》一书的罪名,那么他为何还要这样做呢?

更何况,只要花些精力,将此书内容记在心上,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为何还要冒这么大风险将此书漂洋过海带回东瀛呢?实在是说不通。

想了半天,方牧没想明白。

于是又找到了平将门,询问此事。

平将门听完后,沉默片刻,说道:“你可知当初菅原道真因何而被贬斥?”

方牧摇了摇头,他虽然打探过原因,却因为年代久远,而且隐约还有人故意隐瞒真相,所以各种说法都有,难以判断。

“当年朕出生后没几年,菅原道真便死了,虽然没有见过他,但当时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菅原道真向自己的族人私授孟子,被人发现,这才有了被贬一事。”

“你可知,朝廷为何不治他死罪?”

平将门问道。

“因为菅原道真也是阴阳师?”方牧回道。

“然也,菅原道真敢私授孟子,又是阴阳灵王之境,朝廷根本不相信他会引颈就戮,迫于压力,只好将他贬斥,一来对皇室有了说法,二来也并没有将此人得罪死。”

“那如今这件事情,又是何种说法?”

乙骨忧太已经回到东瀛了,私藏禁书的罪名可不轻。

平将门看了方牧一眼,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可知,之前朕为何愿意考虑做你的式神?”

“你还有别的选择吗?”方牧眉头一挑。

平将门扭了扭脖子,发出咔咔的声音,继续道:“寻常人经过神社,总是小心翼翼的,朕透过结界溢散出去的怨气,一旦长时间接触,便会沦为朕的傀儡,受朕所制。”

“后来阴阳寮发现了我的目的,便渐渐限制他人接近神社。”

“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朕的力量会慢慢的成为无根之萍,难以为继,陷入长眠。”

“而朕,也不希望永世困在这一方坟墓之中,还有仇未报,还有无尽的精彩没有经历,朕不甘心,也不认命。”

“所以,朕需要你的帮助!”

方牧听罢,并没有意外,当初他正是从这些微弱的怨气中体会到对方的意难平,这才打了将其收为式神的念头。

唯一让他不满的是,这个家伙一口一个朕,还真当自己是天皇了?

更何况,他造反没有成功!

“当然,只要你肯当我的式神!”

方牧的态度一直很明确。

“先说说乙骨忧太的事情。”

他没有在这个事情继续纠结。

“传闻菅原道真能够成为一个强大的阴阳师,是因为他曾得到了一条蛟龙的内丹。”

“什么?蛟龙?”

方牧有些惊讶,这个世界真的有龙?

“服用蛟龙内丹之后,此人的境界暴涨,听闻他死之前,将毕生的法力和境界都凝聚成了一枚人丹,藏在某个地方,藏丹之地的答案,就在《孟子》一书中。”

“可是,《孟子》的内容,东瀛不少遣唐留学生都应该知道吧?乙骨忧太没必要冒着如此大的罪名,从东土带回实书啊?”

平将门点头,“的确如此,可现在的《孟子》,和平安时代的《孟子》是不一样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出入,被人为修改过。”

“乙骨忧太从东土带回来的,极有可能是数百年前的古本,而且此古本,应该不是一般的书籍,让他记下内容后,仍不愿意销毁。”

方牧闻言,陷入了沉思。

如果是这般,看来这一部古本《孟子》里很有可能存在人丹的位置信息。

“谢过平将门为在下解惑。”

方牧朝对方拱手道。

“希望你能尽快兑现助我脱困的承诺。”

平将门深深看了他一眼,便消失无踪。

助他脱困不难,难的是如何面对整个阴阳寮的攻击,而这也是方牧暂时不愿意动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