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玄幻奇幻>环球金榜,诸天传奇大佬>第93章 继续改革

三天后,

方牧买了辆马车,带着天山童姥的尸体离开了西夏,马车上放着大量的冰块,防止尸体腐烂发臭。

离开西夏前,他还做一件不太道德的事情,那晚将李秋水送回西夏皇宫后,方牧扭捏着对她道:

“前辈,你快要死了,不如将一身的内力交给我如何?我会北冥神功,可以直接吸。”

李秋水闻言,倒是没什么意见,

“也好,现在我受重伤,体内的真气太盛,算是一个负担,你可以吸取大半去,莫要吸干了,否则我立马死。”

方牧照做了,爽!

此刻,鸠摩智一路跟着他,神情忐忑。

“小友,你研究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给贫僧解符呢?”

他生怕对方以此拿捏自己,所以将态度放得特别低。

生死符实是武林中第一等的暗器,是利用酒、水等液体,逆运真气,将刚阳之气转为阴柔,使掌心中发出来的真气冷于寒冰数倍,手中液体自然凝结成冰。

发射生死符更有学问,在这片薄冰之上,如何附着阳刚内力,又如何附着阴柔内力,如何附以三分阳、七分阴,

或者是六分阴、四分阳,虽只阴阳二气,但先后之序既异,多寡之数又复不同,随心所欲,变化万千。

唯有童姥的镇痛止痒之药,方能保证生死符一年之内可不发作。

这生死符一发作,一日厉害一日,奇痒剧痛递加九九八十一日,然后逐步减退,八十一日之后,又再递增,如此周而复始,永无休止。

初中生死符者,会觉得伤处越来越痒,而且奇痒渐渐深入,不到一顿饭时分,连五脏六腑也似发起痒来,不论功力多高,也受不了这煎熬之苦,实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而破解生死符,则唯有天山六阳掌,同时还要配合灵鹫宫的医典,以便掌握每一粒生死符的阴、阳,虚、实方可救治。

“放心,贫道已有所得,待安葬童姥之后,方有把握替大师解符。”

十天后,方牧重回沧山,

将天山童姥安葬在了无涯子坟墓旁边。

“老东西,不管你愿不愿意,这事儿我都干了,你们俩就在下面好好的掰扯掰扯吧。”

说完后,方牧便离开了这里。

“小友,这下该给贫道解符了吧?”

“放心,解符之法我已学会,只是还需要一味药,方能解之,大师且随我去一趟天山缥缈峰灵鹫宫,取药。”

又是十天,方牧来到了缥缈峰,

此刻这里已是一片萧条,还有不少在这里自杀的人。

这些人应该是生死符发作了,忍受不了,想要来找童姥,可惜她已经死了,这些人左等右等,等不到,浑身难受至极,绝望之下,便自杀了。

方牧按照天山童姥死前所说,在灵鹫宫某个不起眼的柴房灶台之下,果然找到了一个地下通道。

进入后,里面是一个密室。

密室空旷,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

桌子前面还有半根没烧完的香烛。

方牧撬开床底下的石砖,从里面拿出了一个盒子。

打开后,里面果然摆放着天山折梅手和天山六阳掌的武功秘籍。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玉瓶,以及几本医典,瓶中放的是生死符的镇痛之药,一年服用一次,但无法解符。

“小友,药你找到没有,什么时候给贫僧解符?”鸠摩智愈发的急躁。

“放心,待贫道熟悉熟悉解符手法,再来为大师解符,万一出了事,对大师而言,绝对是个晴天霹雳,在下定当全力以赴。”

方牧说完,便带着鸠摩智回到了开封府。

……

三个月后,

方牧在自己的府中,赤裸着上身,任由下人用铁锤击打身体。

“当,当,当!”

相比于三个月前,方牧运气之下,全身皮肤坚硬无比,铁锤重击之下,已然毫发无伤。

“金钟罩铁布衫这门武功快要大成了。”

方牧欣喜万分。

挥退了下人后,对一旁的侍女道:

“准备为贫道沐浴!”

开封府的冬天特别冷,

本来可以不用每天洗澡的,

可因为要练习铁布衫的缘故,每次身上都脏兮兮的,所以日常洗澡是必须要做的。

方牧的这个习惯,甚至引来了朝堂上下的鄙视:这么冷的天,还每天沐浴,早晚得死。

你看我们,一两周洗一次,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多省事?

方牧对此毫不关心。

“我的天山六阳掌也大成了,鸠摩智这厮天天来烦我,要不就放他离开算了?”

鸠摩智也是倒霉,被他诓到了开封,以解生死符为条件,让他帮自己做了不少见不得人的事情。

这段时间,他过得还算舒服。

而新法的推进,仍在继续。

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以有效的监察手段和强力的武力压迫,让下面的官员不敢阳奉阴违,特别是对那些地主土豪,更是重拳出击,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而家破人亡。

由于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宣传工作,就算是有人想要造反,得到的响应也是寥寥无几,很快便被镇压下去了。

这一阶段,主要是商业和税收方面的改革,而现在,方牧和另外两位已经在酝酿着土地和教育方面的变法了。

由于有之前王安石方田均税法的基础,这一次对土地进行清查,过程和难度都要小了很多。

不过按照方牧的设想,限制地主和豪强继续兼并土地,才是最重要的,为了避免强烈的反弹,朝廷甚至出台了保护自有土地的法令,将地主豪强的现有土地也纳入到了保护之列。

至于教育改革,

有王安石的珠玉在前,方牧也是结合时代背景以及现有的条件,作了小范围的修改以及新学目添加。

王安石的变法,在教育方面主要为以下几点:

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三舍法是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依据成绩依次升舍的制度。

2.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设置学官全权负责管理当地教育,地方当局不得随意干预学校事务;朝廷为地方学校充学田,从而在物质条件上为州县学校的维持提供了保障。

3.恢复与创立式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4.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为了统一经学,宁六年设经义局王安石亲自修《诗经》《书》《周礼》三经义,由朝廷正式行成为官方考试、讲经所依据的标准教材。

方牧的改动主要也是集中在第一点和第四个方面。

将“三舍法”变更为小学、中学、大学,依据年龄和知识的接受层次,设立相应层次的教学内容。

而且,将原来太学的内容,统称为国学,除了原来加入的律学、医学、农学外,还新增了格物学、数学、工学等新的学科。

特别是在统一的教材方面,大大削减了有关经义的数量,并优化了朝廷选官的流程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