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什么交易?”英格索尔瞟了一眼戈德史密斯的位置,退后两步问。

  郎誉见状暗自笑了笑,却也没让戈德史密斯离开,只暗做不知:“一项长久互惠共赢的合作,以及一份小小的请求。”

  合作?请求?

  英格索尔这几天都混迹在三月城中,倒也发现不少三月城存在的问题。

  可这请求,会是哪一种呢?

  派遣蔷薇帝国的贵族入驻?还是让他拿活禽来交换?又或者……

  “你想和蔷薇帝国通商?”英格索尔问。

  郎誉看英格索尔的目光充满赞赏:“没错,你在三月城待过几天,应也清楚目前三月城的状况。城市内销能力太差,如此下去不是长久之计,想养活整座城的人,必须依靠外贸。可如今三月城中之人,多来自鸢尾国,其他国家一时间很难接纳我们。”

  英格索尔沉思了一会:“也许你考虑错了一件事情,其他小国之所以不愿往三月城来,不是接纳不接纳的问题,而是他们与三月城有距离。

  “即便我答应你与三月城通商,你们真正能交易的物品也不多,在接触下来后我发现,你们真正能有一争之力的东西,大多是各类小吃和三月城随处可见的鲜果蔬菜,可这些东西不便保存,也很难经受长久运输。即便你能让冰系法师为这些果蔬保鲜,这同时也会造成成本增加,本来能消耗蔬果的大多就是法师和贵族们,这些人家中早已有相关法师从事工作,鲜果到了蔷薇帝国,并没有竞争力,而小吃经过运输之后,口味应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挑剔的法师贵族们,吸引力成倍下降,实话说,这个想法有欠考虑。”

  郎誉笑了起来:“非常感谢王子为三月城所做的考虑,但这些对于三月城来说不是问题。”

  英格索尔沉默了一会,主动问:“你能用什么和我交易?”

  郎誉胜券在握:“魔法。”

  英格索尔尽管很奢求学习魔法的机会,可他依旧没有马上答应下来:“我并没有魔法天赋。”

  “我们已经确认,水晶球的魔法测试并不完善,会有遗漏。”郎誉道:“口说无凭,此事原也不急,你可以先学习魔法,待确认我没骗你之后,再来思考是否答应我的请求。”

  英格索尔的目光一下子变得奇怪起来:“你就不怕我学会魔法之后,不承认曾有这交易?”

  “我相信自己。”

  英格索尔有那么一瞬间,感觉眼前这位城主,似乎有那么些自恋。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一直悬着的心,确实松懈了不少:“既然城主愿意交付信任,待确认我能学习魔法,我自不会让城主失望。”

  #

  事情暂时就这样商定下来,尽管英格索尔还没能学习魔法,可他还是在回到自己在三月城的小别墅之时,立刻派了一位风系法师回国去为办理这些事情做准备。

  而另一边,郎誉又有了新的工作——编写教材。

  是的,没错。

  他一个不会魔法的人,要开始教导两个准亡灵法师学习魔法了,为此他还特地去上了几节薇尔莉特小姐在任课的魔法课程。

  怎么说呢,他听完课程的感受大约就是——道理我都懂,可是那魔法元素……它不听我话啊!

  也是这上课让郎誉发现,这魔法世界的魔法咒语和他所看过的魔法相关小说中,有那么一点点差别。

  当然,说的不是咒语本身的差别,毕竟一个是作者编的,一个是法师们真正使用的,有差别再正常不过。

  郎誉所发现的差别,并不体现在咒语的不同上,而是咒语传递内容的差别。

  举个例子。

  譬如比较基础的冰墙术的咒语:“至高无上的冰雪女神啊,您永恒的信徒向您请求,请赐予我召唤冰雪力量,艾斯沃!冰墙术!”

  郎誉向莱尔、卢求证过,这咒语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只有最后那句“艾斯沃!冰墙术!”

  前面一大段的咒语并不固定,甚至可以随意变换,但无论怎么变换,所要表达出的语义都是同样的——赞美所属之系神明,向神明表忠心,再请求对方赐予能量。

  也就是说,同样的冰墙术,你甚至可以念:“尊敬的冰雪男神,我将永远拥护您的存在,请把您的力量借我用用”然后再接上“艾斯沃!冰墙术!”

  这也是为什么越是魔法修为高深的法师们,用出魔法的速度越快,一来是熟能生巧,二来正是因为,他们压根不用念前边那一串,只要心里有这么个念头就成,要是修为再高深一些,甚至不用念出咒语,心念一至,魔法就用出来了。

  而不同,正是体现在咒语上——郎誉看过那不少的小说中,要使用魔法的时候,可没什么向元素魔法女神或男神们表忠心的前缀,因为那些主角修习魔法,可不是为了当相关法神的小弟,而是自己成为法神。

  所以他们的魔法咒语,不会有前面那一串前缀,只会有最关键的沟通元素那一句“艾斯沃!冰墙术!”

  郎誉也在思考,这是不是说明——这世界的魔法之所以停滞不前,正是因为学习魔法的法师们在初学魔法之际就开始信任本系的法神,而从来没有取而代之的念头,换算在他所阅读的小说中,借助神明力量来使用魔法的法师,甚至不能被叫做法师,只能叫做——魔法术士。

  没有人能给郎誉答案。

  郎誉也只能安慰自己,这是小说和现实的区别,没必要放在心上,可不知怎的,他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也因此,在编写亡灵法师教材时候,他省略了所有有关亡灵法师来源讲述这一块,一来是因为他也不知道,二来正是出于此考虑。

  所以最后这本教材,其实只能算得上是一本咒语集成。

  咒语的确认——真正依靠的也不是他,而是小骷髅。

  他确实能够和骨头架子们交流,可他发现,小芭芭拉尽管和他当时一样能看见骨头架子脑袋里的灵火,可他当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怎么和黑暗使者交流,压根也没什么诀窍,他就是和人说话一样,甚至他都不需要说,只心念一动,骨头架子们就知道他的意思了。

  比起小骷髅,他差的是和骨头架子们远距离交流的方法。

  所以他以为小芭芭拉应该也如此。

  可几次试验后他发现,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小芭芭拉在骨头架子面前交流的时候,骨头架子确实会有点反应,可那反应——大概就和一个认真工作的人听见身边有苍蝇的声音一样。

  骨头架子只能听见小芭芭拉的声音,并不能识别她在说些什么,或者说,并不会搭理小芭芭拉说的话。

  所以郎誉肯定——灵火就和其他系的魔法天赋一样,只是架起和骷髅沟通的桥梁,真正能沟通的方式,应该还有一个类似于咒语的东西。

  为此,他和小骷髅表明自己的意图后,由小骷髅来对黑暗使者们说话,由他来“听”这其中的咒语。

  理想是美满的,真正上手郎誉才发现——哪怕小骷髅多此一举地增加了和骨头架子们传递命令的方式,他所能看见的,也只有小骷髅张张合合的上下颌,要从这张张合合的“唇语”中读出小骷髅到底在说什么,无异于天方夜谭。

  此时,就不得不感谢文字的存在。

  文字是有读音的,虽然现在他们使用的是种花字,可发音却是当地的本土语言,郎誉当时做下的工作不仅仅是写下文字,还是一种翻译,将种花字和本土的语音对应上。

  一直跟在他身旁的小骷髅自然而然也一同学习了,所以郎誉搬来了所有字典,其中包括精灵文、法师文、以及一些很少见的文字,还有现在正在使用的种花字。

  由他向小骷髅传达意思,再经由小骷髅传达给骨头架子,小骷髅又从字典中指出指令的对应的咒语发音文字,郎誉又将文字和其对应的指令记录下来。

  当然,这样的交流方式比之郎誉自己的交流方式,效率、流畅和完整都大大降低。

  如果说他和骨头架子们是双向交流的话,这种方式所学习的,只是亡灵法师单方面对骨头架子施加命令,至于骨头架子们听还是不听,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在得到小小一本咒语后,事情还不算完。

  因为——就算给你一本武功秘籍,哪怕上面的字和画你都能看懂,也不代表你就真能学会。

  咒语是要吟唱的。

  既是吟唱,那自然代表,咒语的声调有高低起伏,有悠长短促。

  郎誉只能一句句试。

  好在他也是能看见灵火的一员,经尝试后发现,他也能用这些咒语和骨头架子们交流。

  但这样试验的效率实在太低。

  很快,郎誉又想起一个法子。

  种花字的声调除了“阴阳上去”外,还有一个更细致的划分,也就是加上声调的调值,常用的就是赵氏的五度标记法。

  因为每个人说话的音调,都能分出1,2,3,4,5五个相对的高度,也就是最低、次低、中、次高、最高。

  而最基础的阴平调,就能用这方法记为55,阳平则是35,上声214,去声51。

  比如在弟弟、妈妈、爷爷、姐姐四个词组中,后一个字的读音都要轻声,但这四个词组后一个字轻声的调值其实有所不同,详细区分后可以知道,这四个轻声字的调值分别是1、2、3、4。

  经由这样划分后,这项工作的效率又提高了不少。

  见这方法有用,郎誉又引入了音乐的乐谱,当然,他对音乐的了解远远不足了,但基础的谱号、音阶音级啥的,还是有所认知。

  所以,在咒语基础上小骷髅进行初次标记,郎誉再一次次地吟唱咒语试验,确认咒语比较正确的吟唱法,将之记录下来。

  吟唱过程中郎誉发现,不同的骨头架子对同一个咒语的喜好程度不一,也就是说,所谓咒语并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吟唱之法,只有一个相对比较广泛起作用的区间,至于其中细微的差别,得每个亡灵法师去发现和发掘。

  正所谓,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嘛。

  一句咒语至少得试验几十次,多一些的几百次。

  等弄完这些基础咒语,郎誉只感觉自己对魔法已经没有世俗的欲望了。

  爱谁谁学,瘫着不好么?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