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羲和柳郁定下要研习量子物理相关内容后,这日便都没出门,两人在书房里窝了一整天也不嫌烦闷。

  一整天的时间,秋羲在系统的课程页面解锁了好几门相关课程,柳郁看不见系统界面,他便把课本内容一一抄录下来。

  眼看天色不早了,柳郁握住秋羲执笔的手,取出他手中的笔放到笔架上,又舒缓地替秋羲按揉着手指和手腕。

  柳郁抬眸说:“明日再写,该休息了。”

  “好吧,明天再继续。”秋羲顺从地应下,写了一整天的字,他确实有些累了。

  秋羲意犹未尽地回忆了一下抄录的内容,他以前上高中时虽然也粗略看过一点相关内容,但并没有深究,因为那段时间安排给了数学。他本想着高三毕业的暑假再来学这个,结果谁知道一眨眼就穿越了,后来又忙着考科举,这才一直耽误到现在。

  好在现在有柳郁陪他一起学,以后也好有个能互相讨论的人。

  用过晚饭后,秋羲和柳郁坐在屋外的石桌边赏月消食。

  秋羲抬头望着时而躲进云后的时而又悄悄出现的月亮微微出神,有一搭没一搭地舀着碗里的桃酱芋乳。

  “含章,我总感觉陛下在想法子拖延咱们的婚事。”秋羲轻轻咬着白瓷勺,忽然开口道。

  柳郁放下手中的杯盏,思忖片刻,说:“确实久了些。”

  原本按他的推测,这两日赐婚的圣旨就应该下来了才对。

  到现在为止,柳尚书那边都还没在朝堂上听贞元帝提起过这事,确实有些出乎柳郁的意料。

  柳郁顿了顿,突然想起什么,说:“今日父亲下朝后派人送来消息,说渝州府那边遭了水涝,”他微微皱起眉头,指腹摩挲着光滑的杯壁,“如果陛下还想继续拖延下去的话,那么只能从渝州府着手了。”

  秋羲一愣,问道:“含章的意思是,陛下可能会把我们派去渝州府赈灾?”

  柳郁面色微沉地点点头,皇帝不可能把他和秋羲同时派去渝州府,到时候必然要在朝堂上拿此事询问百官。

  渝州府的府城是杏阳,而杏阳的知县是曹相的人,专门替曹相做搜刮民脂民膏的勾当,曹相势必不会让能轻易面见皇帝,又在柳尚书的教导下深谙官场之道的柳郁前去赈灾。否则他在杏阳埋下的棋子这次不光不能借机吞没赈灾银粮,还有被连根拔除的风险。

  那么曹党这次会谏言派谁去赈灾已经很明显了。

  “沈家商行在杏阳人脉广博,”柳郁对秋羲道,“这次说定要找沈家相助,明日月白与我去顾兄府上拜访一二。”

  秋羲点头应下,他明白柳郁这是要和他去找沈锦之提前打个招呼,如果他们之中真的有人被派去赈灾,到了当地人生地不熟总会寸步难行,如果有沈家商行帮衬,那办起事来肯定容易很多。

  再加上当初沈锦之提到杏阳知县的事,秋羲总感觉这次如果被派过去,麻烦事一定不会少。

  乾清宫里,贞元帝叹了口气:“唉,你说这小舅子怎么突然就给朕找起麻烦来?”他负手在殿中踱步,眉头紧锁,“这小舅子想和谁成婚不好,偏偏是他。”

  孙公公恭敬地伺候在贞元帝身边,半点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接话。

  这位身世存疑的事他是知道的,伺候贞元帝这么多年,贞元帝的性格他也是知道。既然贞元帝得到这位身世的消息后,既没有派人暗中处理他,也没有将他认回,那就说明贞元帝既想认下这个儿子,又怕这个儿子是假的。

  更何况那日在琼林宴上,这位所言非凡之事深得圣心,孙公公估摸着贞元帝现在其实已经动了心思想认下这位,所以现在才会这般恼火国舅爷和这位一起请旨赐婚的事。

  毕竟这位如果是皇子,贞元帝怎么会同意他与一名男子成婚,更何况这要婚配的男子还是国舅。

  孙公公正琢磨着,就听贞元帝问道:“孙设,你说可有什么办法?”

  听到贞元帝叫自己的名字,孙公公只道这回贞元帝是正想让他答话了,他脑瓜飞快地转动,恭敬地答道:“回陛下,今日渝州府传来的急报说沿河数地早了洪涝,但情况尚能控制,奴婢以为,这正是国舅爷和探花郎可以去历练的地方。”

  贞元帝挑眉看向孙公公,半晌后捋着胡须指着孙公公笑道:“就属你点子多。”

  孙公公忙道不敢。

  第二日,早朝上,文武百官恭敬地列在殿中。

  贞元帝坐在龙椅上,扫视一眼群臣,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以为此次渝州府水灾,该派和人前往?”不等众臣搭话,贞元帝又道,“朕以为,状元郎和探花郎在乡试所答赈灾对策便颇有可取之处。”

  满朝文武都是人精,谁听了会不知道,贞元帝这是想破格从这二人中点一名钦差去渝州府主持大局。

  历来赈灾之事便是个捞油水的差事,更何况这次遭水灾还是渝州府,渝州府可是整个大齐每年赋税最多的州府,而府城杏阳更是富庶至极。加之渝州府来报说情况尚能管控,这不就意味着此次前去的钦差纯属走个过场好捞资历么。

  贞元帝有此一问,看来是想给柳郁这个国舅开始铺路了啊。

  满朝大臣心里门儿清,都像串通好了似的默不作声。曹党是在等曹相给出指示,中立派系则是不想掺和两边的明争暗斗,柳尚书这一边则是他提早收到柳郁派人送来的消息,知道贞元帝极有可能有此一问。

  就在贞元帝欲再次发问时,柳尚书气定神闲地出列:“回陛下,臣以为新科状元柳含章当得此任。”

  众人没想到柳尚书居然会亲自出头为柳郁揽这个差事,这不符合柳尚书一贯的中庸做派啊。

  贞元帝捋了捋胡须,正要点头,就见曹相又出列一步。

  “禀陛下,臣以为探花郎秋月白更为适合此次赈灾,”曹相甚至还煞有其事地分析道,“探花郎不仅在乡试的赈灾对策中提出详尽的赈灾之法,更是在年少时梦游神国,想必探花郎定是福泽深厚之人,有他去赈灾,定能为渝州府百姓早日带来安宁。”

  贞元帝听得双眼微亮,拍案道:“善!便擢探花郎秋月白为钦差,前往渝州府赈灾。”

  秋羲和柳郁刚从顾府回来,没一会儿圣旨便传到府中。

  领旨后,秋羲和柳郁对视一眼,贞元帝果然选择用外派的方式来拖延他二人的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