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郁越是好奇,秋羲越是蔫儿坏地不告诉他,只是让人买了些铁粉和牛皮纸袋回来。

  没办法,柳郁无奈地笑笑,宠溺地捏了捏秋羲柔软的耳垂,任由他保持神秘。

  两人一起去了凉亭里,柳尘将秋羲之前要的东西放在亭中的石桌上,也守在旁边想看看这“暖宝宝”究竟是何物。

  “含章帮我兑点盐水,这个一会儿要用到。”秋羲把桌上的一只碗和他已经分好分量的盐巴递给柳郁。

  柳郁之前秋羲教他做化学实验时没少用到盐水,他现在给秋羲打下手的动作已经十分熟练。

  “是要用这些铁粉、炭粉和盐水做暖宝宝?”柳郁问道。

  秋羲点点头:“你看看这三样东西能发生什么反应?”

  柳郁想了想,道:“生成铁锈,氧化反应?”

  “没错,”秋羲取了些铁粉和活性炭粉装进同一只碗里,拿起筷子开始搅拌,“就是利用这个氧化反应来做暖宝宝。”

  活性炭是秋羲之前在清阳县的醉鲜楼做的,一部分给了他师父研究怎么解毒,一部分他自己留着放在系统的储物格里了,这次用到的就是储物格里的。

  柳郁反应很快:“氧化放热,所以月白是要借助反应中放出的热量?”

  “对!”

  学生能自己举一反三,秋羲很是欣慰。

  柳尘在旁边听着他家公子和秋公子一会儿一个反应一会儿一个放热的,好半天都没听明白这两人说的是什么。

  这几月他家公子跟秋公子在一起时经常说这些云里雾里的话,两人常常还会让他买一些道士炼丹用的东西,要不是他家公子和秋公子没用上炼丹炉,他都要怀疑两人真跟道士学过炼丹呢。

  柳尘挠挠头,就看见秋羲从他家公子手中接过兑好的盐水倒进那只装着铁粉和炭粉的碗里,又开始用筷子搅来搅去。

  秋羲一边搅拌混合铁粉、活性炭和盐水,一边朝柳郁问道:“对了,师父是不是寄了解毒药过来?”之前贡院着火那天,系统跟他说东西已经寄过来了。

  柳郁眨了眨眼,看向柳尘。

  “秋公子不提,我差点给忘了,”柳尘一拍脑袋,道,“老爷子前几日就把东西寄过来了,就放在公子屋里,我这就去拿过来。”

  “快好了,”秋羲把混合均匀的铁粉和炭粉倒进牛皮纸袋里,又用浆糊把纸袋口给糊上,“再给纸袋留出些透气的小孔就成。”

  秋羲说着拿针在纸袋上扎出些许气孔,又捏着纸袋反复搓揉,等摸着纸袋温度升高后,朝柳郁笑道:“暖宝宝做好啦!”

  “这就是暖宝宝?”柳郁接过暖宝宝,果然触手生温,掌心中传来一阵暖意,“没想到这些许东西竟有如此奇效。”

  “嘿嘿,”秋羲乐滋滋将柳郁手中的暖宝宝放进他的衣袖中,又将衣袖贴在柳郁腹部,“等冬日严寒的时候才知道此物的妙用呢,前胸后背都放上一枚,保准暖和。”

  秋羲取出暖宝宝在手中转了一圈:“只是不能把纸袋弄坏了,明年如果会试想用上,还得在皇上那边想办法。”

  柳郁微微蹙眉,想了一会儿,道:“考生自行带进去的东西搜子都需要拆开检查,但若是朝廷统一派发的话兴许能成。”

  秋羲双眼一亮:“含章的意思是让朝廷直接把暖宝宝当做考场物资发放,就像试卷一样?”

  “不过若是朝廷发放的话耗资巨大,陛下多半不会同意,”柳郁思忖片刻,又道,“若是考生自费再由朝廷来准备或许可行。”

  “这样的话只需要考生提前上报是否购买暖宝宝,要购买的数量是多少,那朝廷这边就完全可以安排过来。”

  秋羲觉得贞元帝说不定还真能答应,至少推广出去的话考生在号舍里不用冻得那么惨,肯定少不了给贞元帝写诗写文夸他是个体恤天下读书人的仁君。

  柳郁点点头,笑道:“不过也不能把这生意全给朝廷,至少要把月白的利保住。”

  柳含章是个不爱吃亏的,他当然也不会让秋羲吃亏。

  两人正说着,柳尘就拿着吴老爷子的信件和一只药瓶过来。

  “公子,东西都在这儿。”柳尘将手里的东西交给柳郁。

  柳郁把药瓶转给秋羲,自己拆开信封,见他外祖父草草写了一页纸,笑道:“外祖父这是想念月白做的燔炙了,特地写信来催你。”

  秋羲乐了:“回头给他寄些调料过去,让府上的厨娘给他做。”

  他说着揭开瓶塞,一股浓郁的药香从内飘出,只见里面装着满满一瓶黑色的药丸。

  “这些真的直接给安王?”

  “嗯,”柳郁道,“他那边知道试药,有什么用一试便知。”

  “成,那就让安王自己试药吧。”

  秋羲把药瓶重新塞好交给柳尘,柳尘立刻拿了药给安王府送过去。

  第二日一大早,柳尚书拿着一只大纸袋去上朝,路上遇到他的官员只闻到一股令人食指大动的香气从柳尚书那边的马车上传来。

  “柳尚书拿的是何吃食,当真是一嗅便觉府中饥辘难耐。”爱在京中寻摸美食的户部马尚书掀开窗帘问道。

  “马尚书不知,这是桃花源新出的烤肠,”柳尚书让人停下马车,拿出一串香气喷喷的烤肠递给马尚书,又分出两串给另外两位遇上的官员,“今天才出的,犬子特地让人提早给我送到府上,正赶着上朝路上可以充饥。”

  “竟是桃花源的新吃食?”马尚书一看便是桃花源的常客,听说有新吃食出来,迫不及待地从柳尚书那儿拿来烤肠一试。

  一口咬下去,酥香的肉味混着番椒粉的辣味在口中横冲直撞,马尚书眯着眼睛唇角疯狂上扬,三两下解决整根烤肠后还意犹未尽。

  “皮酥肉嫩又香辣弹牙,当真是妙极!”

  另外两位官员也坐在马车里吃着烤肠点头赞同。

  柳尚书深以为然,这人上了年纪,平日里吃燔炙塞牙,这软嫩香酥的烤肠就正好。

  他一路上吃过来又分出去一些,纸袋里还剩三支,柳尚书连忙抓紧时间动口,免得一会儿再被人给分去。

  今日是八月二十,国子监重新开课,秋羲和柳郁一早便去了监中。

  每月二十是中旬考试的日子,监中不少学子前几日才刚考完乡试,这又接着要考旬试,着实有些吃不消。

  秋羲进修智堂的厢房时,见顾青书等人已经坐在各自桌案前背书了。

  众人一见秋羲进门,纷纷侧目头过来,不少此次还没参加乡试的同窗更是眼里八卦满满。

  他们可是听说了,那日乡试考完出考场时,他们秋兄可是被对面明智堂的柳含章给抱回马车上的!

  秋羲发现同窗们正齐刷刷地看着自己,有些疑惑地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纸袋,笑道:“诸位这是大老远就闻见味儿了?”

  说着,他便把带来的烤肠给厢房里的人一一分去。

  “秋兄竟带了此物来!”

  顾青书第一个接过烤肠,他在号舍里自己烤过一回,虽然厨艺不佳给烤糊了一些,但香是真香。

  只是秋羲今天带来的这个烤肠怎么能比他那日烤的还香,当真是人间美味!

  等着听八卦的秀才们闻着纸袋里飘出的香辣味也立刻坐不住了,这难道顾兄念叨的烤肠。

  “诸位慢点来,都有的,”秋羲乐呵呵地把烤肠分出去,还不忘给桃花源打广告,“这是桃花源今日推出的新款,一起出的还有方便美味的炸面片,有辣口和甜口两种,每种还分另外好几样不同口味,诸位得空去试试。”

  “居然今日就出了!”顾青书吃完烤肠用手帕擦了擦嘴,“我昨日和几位同窗去问时还说没有呢,那炸面片能放好几日,我要给锦之寄些回去,让他也尝尝。”

  秋羲笑道:“沈兄偏好什么口味的,到时候让庖厨多准备些。”

  “秋兄,”一位坐在窗边的秀才终于忍不住开口,“出考场那日是柳含章把你抱出来的,可是真的?”

  众人听见终于有人问出他们牵肠挂肚已久的八卦,纷纷望向秋羲等着听当事人开口。

  “咳,”秋羲没想到这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秀才竟然还能这么八卦,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到,“那什么,我之前在考场内淋了雨,出考场那天在发热,含章怕我晕倒所以才送我出去。”

  “原来如此!”问话的人恍然大悟。

  “唉,我怎么听说安王芙蕖宴那日秋兄和柳含章在湖中小舟上对唱《越人歌》来着?”有人朝身边的人问道。

  秋羲耳朵一动恰好听到这句,他干咳一声转移话题道:“有劳坐在窗边的几位同窗开个窗,把烤肠的香味儿散出去,免得一会儿张学正进来给发现了。”

  “是极是极!”坐在窗边的人纷纷将还没打开的窗户推开。

  秋羲本以为那两人这下不会再关注他和柳郁的话题,谁知他刚在自己的桌案前坐下,就听见坐在刚才那人旁边的人得意地朝他说道:

  “还用听说吗,我那日去安王府的芙蕖宴亲眼看见了,柳含章亲自抚琴与秋兄对唱《越人歌》,那叫一个郎才君貌,般配得很!”

  秋羲干咳一声,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头,随手拿出一卷《春秋》开始背书。

  以前听别人八卦的时候他还觉得有意思,现在自己成了八卦中心反倒有些羞耻了是怎么回事。

  一会儿还有旬试,厢房里的众人没聊多久便自觉安静下来背书。

  忽然,学堂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秋羲朝外看去,只见一群人簇拥这一个趾高气昂的男子朝明智堂走去。

  “那人是谁?”他好像没在国子监看到过。

  顾青书朝外扫了一眼,低声道:“是庆王来了。”

  庆王?

  “之前庆王被禁足,这应该是解禁了。”

  听到庆王被禁足,秋羲立刻反应过来,这是派人刺杀柳郁的大皇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