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农学大佬穿成柔弱小夫郎【完结番外】>第14章 端午到—吃粽子咯—

  端午前几天,姜勤就跟陈霁一起到河边摘芦苇叶,这个时节芦苇叶长得漂亮,片片又绿又亮。

  姜勤背着竹篓子一片一片摘下来,他准备每个口味做五十个,估计得用到上百片粽叶。

  随着日头渐大,芦苇荡里的芦苇摇晃,几个小孩摘着芦苇从里面钻出来,几声叫喊紧跟其后。

  “别乱跑!”

  “知道了娘~”

  小孩笑着叫起来,呼声一阵一阵。

  姜勤手摘着芦苇叶也笑起来,忽得一个小人从叶子中间钻出来,手握着青青的竹竿,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他。

  “怎么了小孩?”姜勤看他虎头虎脑的样子,蹲下来问。

  小孩继续直溜溜地看着他,也不说话。

  “成哥儿。”一个声音钻出来,小孩往后看了眼大声叫道:“哥哥,这里。”

  身着布卦的男孩跑过来,警惕地扫了眼姜勤拉起成哥儿的手,后面似乎认出来了,礼貌地打了声招呼,“姜叔,我先带我弟弟走了。。”

  “好。”姜勤笑着应答。

  “哥哥,他好漂亮。”

  “嘘,姜叔成亲了不能这么说。”

  姜勤听着两个人自以为小声的话低头笑笑,把剩余的粽叶摘完回家。

  于策在家洗米,看他来放下手中的桶走过去帮他拎竹筐。

  “我先泡粽叶,你淘好米放我旁边。”姜勤揉了揉酸痛的肩膀,洗了个手道。

  “好。”

  鲜粽叶要用水煮大约十分钟在浸泡冷水留用,淘米也很有讲究,姜勤看了几眼确认于策步骤没错,放心地将粽叶捞出来。

  一大桶米搁在他身侧,他手拿两片粽叶,顺着叠在手心旋转成漏斗状,加米填满,用手压实,接着用线条捆绑好丢到桶里水沉一会。

  粽子不难包,姜勤上辈子就经常在家帮忙一起包粽子。他总共做了三个口味,甜粽子里面加了红枣,咸粽子加了点卤好的肉,以及蛋黄粽子。

  姜勤提前两天全部做好,准备端午当天早上蒸。

  正巧今年不仅天热得早,冷得也十分早,大树底下的老人说这天气不寻常怕是有灾情,被绣线的大娘追着骂让他呸三下。

  姜勤感受着这一丝凉风,跟着于策一起上山砍柴,当然砍柴他是不行,捡点松针树叶和松树枝点火用就不错。

  大伙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冷空气震住,拖家带口上山砍柴就怕一到冬天不够用给冻出个好歹。

  男人都在山上砍,姜勤便随着哥儿们一起在山下捡树枝,陈霁朋友多,一见他老远就叫。

  遖颩噤盜

  姜勤只是挥挥手应道,并没有过去,以他这个捡拾的速度去那里也是被虐,还不如守好自己的一小片。

  山下的人实在多,姜勤捡了一半就换了块地方,好在枯树枝也多。他弯腰捡了半箩筐才舍得直起身子松散一下。

  正一抬眼,就看见不远处一个老妇人背着几根硕大的木棍,手里又抱着一大捧松针树叶,动作吃力。

  姜勤见她起身时晃悠了一下,急忙跑上去扶住,“大娘,我来帮你背吧。”

  “谢谢啊,不用了。”老妇人借力站起笑着拒绝,“别小看我老太婆,前几年冰封的时候我还扛过半棵树呢。”

  “姜勤,你傻站着干嘛呢。”陈霁不知什么时候跑过来,看他傻愣着顺着他的目光向前看,“哦,你见到阿兰奶奶了?”

  “阿兰奶奶?”姜勤远瞧着蹒跚远去的老妇人问。

  “是啊,阿兰奶她一个人住在西边的山脚下,平日里你也见不着。估摸着也是听说寒冬要来赶紧来捡柴火。”

  “一个人?”

  “是啊,阿兰奶一生未嫁,村里人觉得她不详就将她挪到西边的山脚下去了。”说着陈霁话风一转,“不过阿兰奶人可好了,小时候还给过我糖吃呢。”

  姜勤无意听后面的话,只望着越来越小的人影陷入沉思。

  端午当天,两人天还冒着黑就起来。于策刚做的两个大蒸笼已经搁在大锅上,灶炉烧着柴火不久就冒起浓雾。

  姜勤看了两眼火,起身热了两个饼,准备一会泡水吃。正巧鸡鸣刚起,趁着热饼的空隙,他走到外头,于策正拿着钟馗像往堂间挂。

  “左边一点。”姜勤说着过去扶凳子。

  “没事,你去烧艾草熏一下家里。”

  “好。”姜勤应道,到墙角拿出割来的艾草,抽出灶炉里冒着火的柴点燃,四处走走,晨间的冷气里瞬间弥漫起一股淡淡清香。不止是他们家,隔壁也燃起了艾草,村里一下子像掉入了艾草丛。

  粽子差不多好了,姜勤挑出一吃尝了下确定是熟了后留几个晚上吃,剩下的都放进他做好的预备保温箱,实际上就是稻草围着的竹篓。

  “姜勤,阿兰奶找你。”于策忽然叫道。

  “来了。”姜勤洗了把手跑过去,看见阿兰奶穿着略新的衣服有些拘束地站在门口,到他来才露出几分笑。

  “你叫姜勤?”阿兰奶笑着,“好名字。”

  姜勤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笑了声问:“阿兰奶找我?”

  “哦对。”阿兰奶从口袋里拿出两个用线勾成的香囊,模样精巧漂亮,“前几天做的,想着你们两个男人肯定不会编,就赶巧送给你们。”

  “就是许久未做,有些生疏了。”

  “怎么会,我们喜欢地不得了。”姜勤赶紧接过去,分给于策一个,憨笑道:“我女红最差,在家也时常挨训,若不是阿兰奶我还真愁今个儿怎么办呢。”

  “喜欢就好喜欢就好。”阿兰奶笑着看向两人,“我就不耽误你们了,回去了。”

  “好。”姜勤陪着阿兰奶走了一段距离后回来,把热粽放进篓子里,整整装满了两个箩筐,上面拿大荷叶盖着。

  今天去镇上的人多,两人各背着一个竹篓在村口租了辆驴车去城里,他们到时候驴车上已经坐了好几个人,手里均抱着东西,见他们两个大竹篓,一时间有些后悔没多拿点。

  “走咯!”人上车后,驾驴车的师傅长鞭一甩,清脆的鞭声开启了端午的热闹。

  一到城门口,人乌泱泱一片,驴车师傅让人下来在这排队等搜查进去就行。

  众人闻言下车,姜勤调整了一下麻绳带,跟在队伍后面进城。这次是他第一次来城里面,看着高耸的围墙和高悬的匾额,匾额上写着‘耘城’的字样。

  排到了日头出来,队伍才到他们,于策拿了四个铜板递过去,穿着号服的士兵收下后随意掀开荷叶看到里面的东西后挥手放行。

  姜勤背起来往里走,一走进来,木楼鳞次栉比,和镇上的零落萧条不同,城中热闹非凡,呦呵声绵绵不绝,路上的青石板也干净整洁。

  光是一座小城就这般景色,不难想象都城的软红香土。

  于策来过几次,没有姜勤的惊讶,只拢住他的肩膀熟门熟路地带他去货摊上。

  “城中有节日的时候,这条街摆摊都是不收钱,只要不占道就成。”于策将两个篓子放在一个空地方,擦了把汗,“还要摆点什么吗?”

  “不用。”姜勤观察了一下人流量,将腰间的水壶递给于策,“先喝口水,应该会卖得很快。”

  “嗯。”于策来城里没有别的事情就是来帮姜勤,看他不需要,就走到后边的墙角坐下等。

  姜勤看着漫天遍地卖粽子的,酒楼挂的,摊位上吆喝的,‘益智粽’和‘筒粽’不绝入耳。

  姜勤把自己做的牌子拿出来挂在篓子上,掀开荷叶,摸了下粽子的温度,还算热。随即拿出三个口味的粽子,撕开芦苇叶露出里面白嫩的糯米,拿小刀各切开一半,夹心赫然显现。

  “红枣粽子,延年益气!卤肉粽子,强身健体!蛋黄粽子,高中头名!”姜勤打着拍子大声呦呵,和普通的呦呵词不一样,他的节凑感耿强强更朗朗上口,不一会,围在旁边的小孩也跟着他一起唱起来。

  这个时代哪有人见过卤肉粽子和蛋黄粽子,吃甜粽和碱水粽都要吃腻味了,这会见到了不同的粽子,人流都跟着涌过来。

  姜勤定价不过分,但比平常的粽子要高些,不过恰逢节日,大家都舍得些。卖得最快的是蛋黄粽子,还好他做的多,没出现一瞬就卖空的情况。

  还没过晌午,篓子里的粽子全空。也只有这会他才有时间喝口水。于策见差不多了,走过来帮他收拾篓子,“卖完了?现在去看龙舟赛吗。”

  “好,我赚了不少呢。”姜勤笑着摇了摇手中的钱袋子。

  “看见了。”于策低头瞧着姜勤白净的脸上布满了汗珠,两只黑黝黝的眼睛亮得漂亮,两个小酒窝若隐若现。

  “怎么了?”姜勤以为自己脸上有东西,揉了揉脸。

  “没事。”于策慌乱地移开视线,低头轻咳一声,付了点钱把竹篓借放在一个店铺里,带着姜勤去府城的河道边看龙舟赛。

  龙舟赛是传统,每年每镇都会出一支龙舟队,那场面称得上是火爆,人别说挤进去,屋顶趴着得比比皆是。

  姜勤只听说过,离河边越近人越多,不小心踩到人的脚简直家常便饭。他不知道说了几声道歉后,手牵着于策的衣袖低头左绕右绕来到一个高地,这里也有些人,但是相比来说少了一半,而且风顺着杨柳吹过来,闷热一扫而空。

  “抓小偷了!”一声惊叫破云霄,下面的人群立刻传来骚动,姜勤下意识摸向自己的胸口,脑袋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