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权臣【完结】>第61章 闹事

  61

  西州战乱发生的突然而迅速,肖晖把大邺西侧的布防全部供出,即便有肖玲儿收拢旧兵冲杀在前,姜青禾父子十万守备军在后拦截,十六州依然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破了。

  姜青禾带着河池守备军弃了西州退守峡安府,让姜世岚搬空国库辛苦经营的“虎狼之师”成了笑话。

  峡安府成了外敌踏破京都门的最后防线,朔北同时也在面对边阗人的趁火打劫。

  在大邺生死攸关的关口,京都也乱成一锅粥。

  肖玲儿没能力挽狂澜,没逃掉的西州人尸骸填平了丘陵的斜坡,京城的肖家余孽要为这笔血迹斑斑的账负责。

  五服之内的肖家人都被砍了头,血留在春雨里,沿着官沟往外流。

  而在此之前,春雨先冲破了慈济寺,受人供奉的佛祖被冲下了山,里面的晋王手书现世,点明了先皇后宁玉瑶和先太子夏禛的冤屈。

  十七年前南宁府十万难民冤魂不散,救助十万难民的宁远侯府和先皇后母子死的太惨。

  隔着十七年的时间,历史惊人得相似,只是没有了愿意收留难民的南宁府。

  好人没有好报,这世道置身事外才能安然无恙,于是无处求生的人聚成了越来越庞大的土匪,他们一路烧杀,被怨气包裹着叫嚣要冲破这繁华冷漠的京城大门。

  会试跟着皇帝选秀一起被延期。

  书生看见了乱世,共情能力最强的年轻人率先开始慷慨激昂地伸张正义,抨击天家的无情镇压和对难民的不作为。

  他们指责上位者只顾争权夺利,对能臣打压,纵容无能外戚滥权谋私,是他们的不作为才导致了民怨沸腾。

  百姓们在雪灾里积攒下的对朝廷的失望像是干了一季荒草,在春耕种下希望前,被西州□□点燃,民怨像野火一样从四面窜起来,跟着春风与战报迅速逼近邺都,让被蛀空的大邺王朝更加摇摇欲坠。

  舆论开始碾压司法,京都的书生开始自发地跪在皇宫正殿宣德门前,在春雷里大喊。

  “安抚难民,停止杀戮!”

  “蠢将误国,太后还政!”

  他们乌压压的聚在一起,喊声盖过了春雷的闷响,带着文臣死谏的决心,想要挽救这个誓死效忠的王朝。

  这一跪,连着三日未起纹丝不动,脏了几千书生的衣袍,却也将姜世岚垂帘执政的威仪彻底砸进了尘泥里。

  朝堂之上不是女人发号施令的位置,风平浪静时或许世人还能容忍她享受尊荣,可风雨飘摇时,世人就会先拿她祭旗。

  国运不昌,也是女人的毛病,尤其这还是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姜世岚躲不开这份压到她头上的罪责。

  这帮书生久劝不散,苏锐带人过来时,看他们已经被雨水淹透了,雨水渗进袍子里,风一吹,这群人就打起摆子来。

  看见羽卫乌泱泱地围住他们,这帮书生顿时骚动起来。

  “别怕,我们都有功名在身,他们不能奈何我们!”程刚跪在书生中间高声喊。

  “国家动荡,你等都是未来的国之重器,在这时候不想着为国献策,反而在这里威逼太后娘娘,白白读了那么多书,与贼何异?”苏锐勒马坐在马上,声音清楚地传进人群。

  他上来就词严义正,把居心不良趁乱生事的帽子扣到书生身上。

  “忠言逆耳,我等在这里死谏就是想让太后安置西州同胞,放白相公出来主理西州乱局,西羌毁了西州的土地,让他们流离失所,而苏大统领把刀对着那群一心想求生计的百姓,又是什么居心?”年轻的书生在人群里言辞激愤,“护国长公主为什么被幽禁深宫,肖夫人在西州奋勇杀敌,正在无人主持大局之时,白相公凭什么被褫夺相印?”

  苏锐眉间冷然,道:“肖家叛国,九族之罪,他白子瑜早该死了,你煽动这帮人来闹事,到底是为了西州还是为了白子瑜?”

  “苏统领,”人群里程刚仰头,“如果处处要讲律法,那么姜青柏偷空了国库也是九族之罪,又该怎么算?”

  阴郁的天空又滴起了雨,书生皆面露坚毅,苏锐的手已经扶在刀上。

  “苏统领这是要拔刀杀人吗?因为我提到了你的痛处?”程刚说,“原来苏统领可以讲律法,我们却不能讲律法,因为姜家不受律法辖制,对吗?”

  春雷又响了起来,风起吹在苏锐脸上,他突然抬手隔空点了程刚,说:“既然想问,就过来,太后娘娘可以给你答案。”

  “凭什么,你要说就现在说,休想把人带走!”年轻的书生护着程刚。

  “我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十个数后若是不散,也别谁护着谁了,违抗皇命都是死罪。”苏锐抬臂抹去脸上的雨水,手再落下,扣紧了腰间的刀鞘。

  “一!”

  “太后昏聩,任用外戚,延误战机!”

  “二!”? “囚禁护国长公主,对先皇遗脉不慈!”

  “三!”

  “借肖家叛逃排除异己,废除政事堂违背祖制!”

  “四!”

  “于万民不顾,弑杀残暴!”程刚激动之下,决然起身,声音激昂的大吼,“你还要不要数!数一数太后当政的’政绩’,朔北的军粮军饷,江南的层层剥削,雪灾里四城之外的饿殍遍地,河池的刺杀他秋明到底奉了谁的令,晋王的毒丹案到底谁杀了提供供词的道童,又到底是谁把罪名甩到了晋王身上?”

  “唰”地一声,羽卫皆拔刀而出,苏锐眼里已是杀意一片,喝令:“太后懿旨,挑拨生事者,格杀勿论!”

  “来啊!我等行的是忠义之事,说的是忠君之言,你们这些姜家的狗杀了我一人,还有千万人会唾你骂你,大邺王朝的千秋社稷就毁在尔等手里,你们姜家的走狗遗臭万年,背君叛国的就是你们!”

  程刚身姿傲然,霸气叱骂,已经是把生死置之度外。

  这份气度,让他四周的书生皆心潮翻涌,随之一起起身,面对羽卫刀上的寒光寸步不让,几千人在雨中大喊:“奸人误国,太后还政!”

  “奸人误国,太后还政!”

  几千人竟有群起而攻之之势,程刚在雷雨之中大喊:“姜氏窃国,太后还政,放公主出宫,归还相印!”

  这喊声在雷雨里昂扬激越,传在百姓的耳里,也传进了宣德门里。

  苏锐被他们逼得不得不拔刀,鲜血溅进雨里,把雨水变得通红,大邺太祖立下的规矩,不杀进谏的士大夫,不杀有功名的书生,可在今日,这规矩被姜世岚破了。

  她今日坐实了窃国的罪名,把大邺王朝的规矩在世人面前毫不遮掩地打破了。

  程刚被苏锐砍得接连退步,羽卫不敢把这帮人全杀了,有想跑的他们并不阻拦,可唯独刚才出过声的几人他们不肯放过。

  生死关头,程刚手无寸铁又跑不掉,只能狼狈躲闪,心中大骂姜世岚竟然玩儿真的,拔刀砍文人的手段太粗暴了。

  正当他要坚持不住想求饶时,突地看见远处御街上闯来一辆马车。

  “住手!”驾车的车夫身上是内宫的衣裳,他高声一喝,羽卫纷纷停下了手。

  青色小轿定在宣德门下,一只纤纤素手掀起车帘,探出一张女人妩媚的脸。

  “苏统领,传皇上口谕,今日不得杀文人。”

  差点交代出去的程刚重重呼出一口气。

  苏锐拿刀的手迟疑,差一点就宰了眼前这个几次嚣张煽动闹事的人。

  “看来皇帝的旨意在苏大人眼里是一句废话,只有凤仪宫的懿旨才能使得动羽卫。”

  程刚抬手把脖子边的刀推了回去。

  “苏统领,陛下口谕你听是不听?”青轿里的女子不满道。

  姜雪蓉在夏昭天身边投机取巧,甚至从姜世岚那里偷来春风绕设计夏颜汐,在姜世岚想要处死她时,夏昭天亲自来凤仪宫接走了她。

  宫里的人惯会捧高踩低,从那日直接把姜雪蓉当成了正经主子,奉茶侍奉的活她再也不用干。

  夏昭天自从因为夏颜汐在凤仪宫被姜世岚训了一顿,就一连多日没有再去凤仪宫,今日听见外面几千书生闹事,也全不理会他们对太后的非议,反而偷偷跑来宣德楼上看下面的热闹。

  西州姜青禾没能守住,就是蠢笨,若是这十万大军交给肖玲儿,一定能守住西州。

  这帮书生说太后重用外戚,贻误战机就是没有说错。

  她处处想把朝政抓在手里,姜氏一族明明都是废柴,她却死活看不明白,如今大邺的江山都快被她祸害完了。

  “小德子,你说我要是这时候出来顺应民情,让白子瑜出来帮朕收拾山河,你说行不行?”

  小德子在一边只敢点头哈腰,咧着嘴奉承,道:“陛下果然聪慧,这样简直太好了,那帮书生们不得夸您任贤革新有太祖开创明章之治的魄力啊。”

  夏昭天心里高兴,再看下面的书生慢慢退散,受伤的两两搀扶离开,而不幸惨死的尸体还留在原地,便吩咐小德子。

  “你去给死了的拉去义庄,给他们家人百两银子算是朕的体恤之情,伤了的也给五十两,让他们抓药治伤。”

  “陛下最是仁善,小的现在就去。”小德子掀袍子麻利的往城楼下面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