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拯救女主,女医生的科举之路【完结番外】>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你愿意吗

  牧文光凝视着元静云, 眼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和不舍。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轻声道:“元静云,你可愿意留下来与我单独谈谈?其他人,都先退到门外。”

  两人纷纷望向元静云, 其中不乏担忧和好奇的目光。元静云拍了拍牧遥的肩膀, 示意她放心。牧遥微微点头,又有些担忧的看向牧文光, 担心其受到牧文光的刁难。

  牧文光似乎察觉到牧遥的目光, 虚弱道:“你放心, 老夫不会为难他。”

  告别牧遥与王在泽两人后, 留在了书房里。其余人依言都退到门外, 只留下两人相对坐着。牧文光叹了口气, 手摸着桌案上的文房四宝,神情虽然依旧虚弱, 但眼中却透着坚定。

  “元静云, 你可愿意入赘牧家?”牧文光的声音温和而又严肃。

  元静云微微一愣,没想到牧文光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她不禁有些迟疑。牧家虽然是一方富甲,作为女儿身, 那日冲动之下,她与牧遥谈及此事,但后来深感尴尬。虽然她对牧家怀有感激之情,对牧遥也常感心疼, 但内心清楚,此举过于异端, 尤其是在礼教严谨的古代。

  牧文光看出了她的迟疑, 他轻叹一声:“元静云, 我明白你心中所忧,入赘牧家确有违孝道,但你若愿立誓尽心尽力守护牧家的未来,老夫也愿许诺,他日你若考取功名,生下的孩子只需有一子随牧姓,其余的孩子都由你定夺,牧府也可立誓,绝不约束你纳妾寻欢。”

  元静云听着牧文光这番许诺,微微一愣,心中想到原书男主,当初牧文光怕也曾向男主许诺,季元方才应允。然而,她心知牧文光并非轻视女子,而是他心中清楚,若她将来当真考取功名,商贾之家完全无法与朝廷官员抗衡,倒不如以退为进,卖她一个顺水人情,保下牧遥的正妻之位。

  微弱的晨光透过窗户洒进,映照在宁静的书案上。元静云坐在一张朴素的木椅上,微微蹙眉。书房内静谧无声,只有她急促的呼吸和心跳声,显得格外明显。心中的纠结让她感到无比煎熬。

  她知道牧文光此刻心中担忧自己的病情,方才急于寻找一个赘婿。然而,一旦他的病情好转,或许就会放弃这个念头。

  微风吹过,书案上的纸张轻轻飘动,元静云不由自主地凝视着纸张。谁又不是飘泊如路上的尘土,元静云沉思半响,她清楚此事关系重大,不容贸然拒绝。终究还是不忍牧遥的命运再次以悲惨结尾,轻轻地叹了口气,郑重回道:“牧老爷,此事非同小可,静还需仔细思量。”

  牧文光点头,表示理解:“好,老夫知你心中难定,你勿急于答复。但望你能谨慎思量此事。”

  元静云离开书房,牧遥和王在泽都在门外等候。牧遥忍不住问道:“元哥哥,你与大父谈论了什么事?为何神色间似乎有所犹豫?”

  元静云微微一笑,却没有回答。她知道这事关牧遥清誉,不能轻易对外透露。王在泽也看出了元静云的心思,只是微笑着说:“既然静云不愿透露,我们也不强求。不过,若有什么需要,你尽管告诉我,我定会全力相助。”

  元静云感激地点头:“多谢王大夫。”

  九王爷拿着手上的密信,面色凝重。这封信是他的护卫方才在他目前下榻的府邸门外发现的,信中笔迹似黄口小儿,歪歪扭扭,似乎并不想被人发觉真实身份,信中透露昨日意外是有人故意为之。

  房间内烛光摇曳,映照在九王爷凝重的面容上,显得阴冷而多疑。府邸外,夜色沉沉,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令人感到阴森莫测。九王爷环顾四周,警惕地打量着他暂住之处的每一个角落,仿佛随时准备迎敌。

  他知道自己在朝廷中拥有许多敌对势力,但宜州县远在西南边陲,离京都路途遥远,何人会故意算计他?害他失态?有何好处?

  府邸内外的寂静让人感到压抑,九王爷握紧密信,内心不由得燃起一丝怀疑,这封密信的来源和意图令他感到不安。他在此地并未惹人是非,莫非是朝廷中的敌对势力按耐不住,趁机挑起事端?

  穆向文目光冷冽,决定即刻派人调查此事。他找来了自己最得力的心腹,高大威猛的尚荣,此子面容阴沉,目光犀利,一直是九王爷最信任的护卫之一。

  “这是方才在府邸门外发现的,字迹可疑。”九王爷递给尚荣那封密信,语气冷冽。

  尚荣接过密信,凝神阅读,脸色也难掩凝重之色。九王爷的目光锁定在他的脸上,等待着他的回答。府邸内外依然静悄悄的,此刻仿佛每一个角落都透露着隐隐的威胁,让人感到紧张不安。

  九王爷见尚荣神色凝重,问道:“你作何感想?”

  尚荣沉声回答:“殿下,这笔字迹似乎故意掩盖,但从内容推断,昨日的意外并非偶然。”

  九王爷的眉宇更深一分:“宜州县位于西南边陲,我身负皇命,何人敢对本王行不轨之事?”

  尚荣踌躇片刻,然后沉声道:“殿下,或许这次意外是宫里那几位想趁您前往宜州县之机,实施暗杀?”

  九王爷冷笑一声:“暗杀?你觉得有人想本王死得不明不白。”他眼中闪过一丝警惕,“这胆子未免太大了。”

  尚荣表情严肃:“殿下,此刻事关您的安危,贵妃再三叮嘱,出门在外,我们万不能掉以轻心。”

  九王爷点头:“本王心中自有定论,尚荣,此事由你全权负责此事,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尚荣郑重道:“殿下,请放心,属下定会全力查明此事,只是......”脸上面露犹疑,迟疑道:“若是查出与京都那几位有关,是否要上奏圣人?”

  穆向文轻笑道:“此事,容后再议,再说本王若真得父皇看中,又怎会被派遣到此边陲之地?若是那几人想瞧本王笑话......”说着,自嘲的笑了两声。

  “可是,王爷,我们只需寻到足够证据,圣人怎会不替您做主!”尚荣愤慨道。

  “你以为太子之争是法理之争吗?不,是亲疏之争,是父皇的好恶之争,行了,你先去查明此事。”穆向文挥了挥手,不愿再多言。

  向荣低头缓缓退至门外,随后带着几名得力手下,匆匆离开九王府。

  元静云自是不知,此刻已被卷入另一个旋涡,每日依旧到县学内观察季元的举动,只是这几日季元似乎减少了与县衙的往来,方家两子也极少在县学露面。

  倒是元安因蜂巢一事得了九王爷的赏,瞬间成了炙手可热的存在。他的名字在宜州县内传播开来,家家户户都知道这位年轻人受到九王爷的垂青。

  元安的日子变得忙碌而多彩,宜州县的士人们纷纷前来拜访,为他庆贺得到九王爷的嘉奖。元静云虽与他说过其中厉害,望他谨慎行事,元安虽谦和而亲切地表示接受,但内心也不免有些骄傲,并未将元静云的话放在心中。

  这几日牧文光处理好牧府事务,也与王在泽定下了动刀之日。元静云见季元三人没有动作,便也只得先向管事告假,回医馆帮王在泽一同准备手术所需的物品。医馆内,元静云有条不紊地帮王在泽准备着手术所需的物品。医馆里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气,一排排密密麻麻的药柜摆放在墙边,各种瓶瓶罐罐整齐排列。

  王在泽仔细检查着一盒盒药品,他神情专注,脸上带着丝丝担忧。元静云忙碌间,抬起头看着王在泽,问道:“王大夫,您觉得这些物品是否齐备?”

  王在泽点点头,语气略显沉重:“应该差不多了,不过这次手术无比凶险,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元静云心有所感,轻声道:“我知道,毕竟这是牧老爷的生死之举,一点闪失都不容有。”

  王在泽望着元静云,看到他焦虑的眼神,温和地笑了笑:“静云,你当真让老夫惊喜。若不拜入老夫门下,学习医术,你可愿意?”

  元静云听到这意外的提议,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有些犹豫地看着王在泽。一心尚且不能二用,她现下学业已落下许多,再随王在泽学医,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王在泽似乎看出了元静云心中的犹豫,他走近元静云,温柔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静云,你放心,老夫并非是随意招收徒弟。我看中你的医术天赋和对医学的热爱,这才决定想要将你收为徒弟。”

  元静云的心情有些奇妙,她没有想到自己的医术和热情能够得到王在泽的赞赏和认可,她的所作所为更多来源于职业习惯,对于病人关怀也大多出于同理心。她有些结巴地说道:“王大夫,我……我感谢您的认可,但我还需参加明年科举,怕是.....”

  王在泽听到元静云的犹豫,笑容依然温和:“静云,你是一个有抱负的人,想要参加科举也是理所当然。但你的医术天赋不可忽视,你放心,我并不会让你完全放弃科举的机会。学习医术并不妨碍你参加科举考试。”

  元静云听到这番话,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她犹豫地问道:“那我......该怎么办?”

  王在泽耐心解释道:“你可以兼顾学医和准备科举。我会根据你的时间安排,给你合适的教导。以你的才华,我相信你可以两者兼顾。”

  元静云听到这样的评价,心中的惊喜和激动无法言喻。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王在泽继续说道:“静云,我看中你的才华,愿意亲自传授你医术的精髓,你愿意吗?”

  元静云的心中涌动着澎湃的情绪,振奋地点头:“愿意!我愿意拜师,向王大夫学习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