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千秋梦【完结番外】>第130章 一百三十、婚事

  边关战事终了, 忙碌了多日的京畿朝臣也终于可以放下悬着的心。尤其是户部、兵部与工部,这几日几乎是夜不能寐。

  黛黛瘫坐在几案边上,长舒了一口气。仗打赢了, 极不容易的打赢了。户部尚书秦忠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把毛笔放下, 感慨道:“终于是结束了。”

  户部各部官员都停下了拨弄算珠,偌大的户部大堂只剩下金沅还在拨弄算珠。

  黛黛望了过去:“县主还在算什么?”

  “国库存银与九衢商行可用的存银。”金沅没有抬头, 一边算, 一边记录。

  众人愕然。

  金沅算完最后一笔, 记录好后,起身将算好的账本送至黛黛面前, 正色道:“今次大战,我军战死将士七万八百一十六人, 每人循例抚恤一百两, 那便是七百余万两。安置流离失所的百姓要钱, 重新开垦荒置的野田要钱,重造火龙舰要钱, 重新征兵也要钱。”

  听见金沅算这笔账,整个户部的脸色都沉了下来。最难的并不是打仗输送过去的粮草与军饷, 而是打仗后重建家园与抚恤将士。

  “京畿一地, 每年能有赋税两百余万。其他四州今年开始上缴赋税, 每州定不会有两百万这个数, 尤其是楚州。”金沅粗略算了一笔账, “九衢商行去年的流水加起来,只能填补十万白银, 除去抚恤将士家眷的银两, 朝廷应当还能剩下五十余万两。”

  秦忠沉沉一叹, 五十余万两怎么够用呢?

  黛黛却笑了笑,接过账本粗略扫了一眼,道:“清清楚楚,看来打理九衢商行这些日子,你进步了不少。”

  金沅正色道:“裴姐姐,这可是大事。”

  “再大的事,也要一桩一件的处理。”黛黛胸有成竹,“京畿、楚州与韩州自然是没有那么多赋税的,可是,齐州与魏州不只有,还是数倍。”说着,黛黛拿出了两本旧账,一本是她在魏州赈灾时,暗中查实的,一本是崔昭昭坐镇齐州时,从齐王府中搜出来的。这些年,魏陵公与齐王可以养那么多私兵,不仅是因为这两地赋税颇多,还因为这两地他们的私产众多。如今魏陵公家眷皆被迁入京中管制,齐王因为谋逆而伏诛,自然他们的私产也当充入国库。这些可是他们用心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也当用之于民。

  “这笔账,我已经算完了,就等陛下归来,上本请陛下允之。”黛黛说完,欣慰地道,“县主九衢商行的那十万两白银,就留在商行吧。”

  金沅听到这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正当此时,谢宁与夏且来了户部,对着黛黛招了招手:“裴侍郎,大事。”

  黛黛看她神色严肃,也不敢怠慢,便起身迎了上去。

  金沅好奇,也跟了过去。

  四人转去了偏厅,谢宁拿出了天子手谕,故作无奈地道:“陛下要立后,你们看着办吧。”

  黛黛接过手谕,仔细看了一眼:“只有十日……”

  “燕王确实已经赏无可赏,与其裂土分疆,倒不如封后,想必陛下也是无奈之举吧。”夏且可以理解女君此举,可要说服朝堂上那些老臣,可不是易事。

  金沅却是拜服这位阿姐的,真是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女君女后,自古至今独一份。

  谢宁给黛黛递了个眼色,话却是说给夏且听的:“夏侍郎,你认同陛下的难处就好,礼部那边就靠你来说了。”

  夏且大惊,连忙推辞:“我拿什么说呀?自古成婚皆是一男一女,天子乃是万民之典范,突然立后,这不是……坏天地规矩么!”

  “陛下也有陛下的难处啊。”谢宁叹息,“总不能好不容易太平的天下,又闹腾起来吧?”

  这个道理,夏且明白,可明白是明白,做可是登天的难事。

  黛黛适时地塞话:“天地规矩一男一女,可也没有说两女不成吧。况且,这只是权宜之计,成个婚,给个名分罢了。陛下有了皇后,也不会影响皇太女的储君身份不是?百年之后,不也一切如常了?”

  夏且听到此处,认同地点了下头。

  “哦,我想起来了。”黛黛想到了一桩要事,“如若此事是先帝遗诏呢?”

  “先帝遗诏?”夏且大惊。

  黛黛记得:“嗯,先帝是给陛下与燕王赐了婚的。”

  “这怎么可能?!”

  “怎的不可能?”谢宁皱眉“冥思”,像是想通了什么,“先帝在位时,忌惮楚王与燕王,这事诸位都知道吧?”

  夏且点头:“知道。”

  “当时陛下还是郡主,若是借嫁娶之事,拉拢魏陵公,那可是两州联盟的大事,先帝肯定是不会让此事发生的。”谢宁开始推演,“至于燕王,手握京畿卫,她若借嫁娶之事与齐王膝下的哪位王子成了亲,疑惑是与魏陵公与韩绍公膝下的哪位皇子成了亲,对先帝而言,都是致命的大祸。”

  夏且静默细思。

  “但凡天子诏令,皆有记录,礼部那边应有存档。”谢宁暗示夏且。

  夏且记得是有这么两道诏令,可他也记得,这两道诏令是没有写郎君人选的。

  “若是……”黛黛也开始暗示,“先帝遗诏面世……”

  夏且连忙摇头:“不成!这不成了矫诏了么?”

  “陛下可是有手谕的,写上燕王的名字,可不算矫诏。”谢宁附和。

  “陛下是有手谕,可万一燕王不想当皇后,而是想分疆为王呢?”夏且担心的是燕王,毕竟她平日里嚣张跋扈,哪是容易收拾的主儿。

  “夏侍郎可以放心。”谢宁安抚夏且,“陛下登基之日,可是当殿下过严旨的。不臣者,当天下共击之。”

  夏且霎时释然不少,确实,如若燕王敢在这个时候仗着军功分疆为王,那可是逆天行事。所以他想不到燕王拒绝这门婚事的理由。

  有先帝遗诏,又有陛下不得不立后的理由,两点加在一起,礼部那边应当是说得通了。至于天下人,大多在意的是安居乐业,女君女后又如何,生不出皇嗣也是好事。大雍内耗多年,说白了也就是在争那把龙椅,没有人与皇太女争,日子至少可以平静数十年。况且,自古至今皇后都是女子,也算是合情合理。

  名正言顺是有了,可有些东西,还得女君让一步,才算圆融。

  黛黛给金沅递了个眼色:“户部近日银两紧张,县主也是知道的。这陛下大婚……总归是多出来的一笔。”

  金沅忍笑道:“确实,此乃陛下家事,便由我来给陛下操办婚事吧。如此,夏侍郎以为如何?”

  夏且激动点头:“如此就再好不过了。”此事名义上是遵循先帝遗诏,下一层意义是女君为了天下安定不得不为之,这最底一层就当成女君家事来办,礼部确实少了不少麻烦。

  谢宁在这个时候长舒一口气:“呼,此事就这么定吧!”

  “嗯。”

  几人议定之后,夏且回了礼部,找出当年先帝的赐婚诏书记录,重新写成黄帛,在空白处写上了女君与燕王的名字。

  写成之后,他搁下毛笔,心绪复杂地自语道:“荒唐便荒唐吧,只要天下止戈,在青史上留个矫诏的臣名,又能如何呢?”

  声名如何,自有后世评说。

  他活在当下,便只能管当下之事。女君是个好天子,谋的是天下人的安乐,她都不怕被后世诟病,他又怎能害怕呢?想到此处,夏且只觉愧然,论起境界,他还局限于男女之律,比起女君,确实矮了一截。

  同她们想的差不多,女君立后一事,并未在天下闹出什么大事来。懂点谋略的,明白这是女君无奈之举,当一个臣子已经赏无可赏,却又不能赐死,立后是女君唯一的生路。不懂谋略的,只当是一件稀罕的事情罢了,大雍数年来的变化,人人都看在眼底,永去娼籍,妓子编纂诗集,有才学的女子可入朝为官,有力气的女子可参军报国,各处大兴女子私塾,这些哪一桩不比大雍来个女皇后稀奇。

  起初还有人认为这是颠倒阴阳,可那些开始有名字的女子做出的事,办成的差都是实打实的功绩。大雍爱才,不论男女,只问高低,不服者,当以才竞之,胜负明明白白,谁也挑不出半分不公。还有人以男女之防大做文章,可真正的君子,懂得分寸,也明白何为“礼义廉耻”,只有小人才会躲在暗处不断以最肮脏的字眼抹黑他人,抓一个是警告,抓一群便是明典正刑。吏部接连办了好几桩案子后,这些小人也渐渐地闭了嘴。

  大雍之风,逐渐开明。

  当然,这些已是清平十年后的大雍天下了。

  清平二年,春末。

  女君的车驾终是驶入了京畿地界,她期待着一个惊喜,也期待着给夭夭一个惊喜。此时的夭夭枕在她的膝上小憩,安静的好似一只小猫儿。崔泠轻抚她的鬓发,自此处可以瞧见她面具缝隙深处的怵人伤痕。

  崔泠的眸光变得柔和起来,夭夭是那般骄傲的人,定不希望她一直用心疼的目光看她。她微微掀起一角车帘,灿烂又温暖的日光泄了进来,落在了萧灼的脸上。

  萧灼微微睁眼,逆着光瞧向崔泠。

  “夭夭,我们到家了。”

  崔泠回眸望着她,目光炽热。

  萧灼呆呆地望着崔泠,在她眼底看见了自己的倒影,明亮又英气。即便脸上多了半个面具,也无法掩盖她与生俱来的飒气。

  她释然轻笑,然后继续闭上双眸:“我知道。”弦清眼底最美的那一个永远是她,萧灼。

  作者有话说:

  更文~

  这章是野火小可爱长评的加更~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这个故事的喜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