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千秋梦【完结番外】>第39章 三十九、筹谋

  大雍, 熙平三年,秋。

  燕王遇刺,生死未卜。大长公主亲负回府, 哀恸不已。京畿重变,四方诸侯蠢蠢欲动, 大雍国危之始,亦是明宗仁道之始。

  ——《大雍书·燕王传》

  崔昭昭背着女儿大步踏入寝殿, 重重地把萧灼摔在了坐榻之上。她惊魂未定, 红着眼眶死死盯着萧灼, 静默比喝骂还要让人害怕。

  “阿……阿娘……”萧灼本想解释,可是一张口就是打颤。

  崔昭昭将房门关上, 将急匆匆追来的太医拦在了门外。

  太医惊呼道:“公主殿下!莫要如此,容下官速速救治燕王!这是皇命!公主殿下!这是皇命!”太医壮着胆子叩响殿门, 这一路颠簸, 再不救治燕王怕是要没了。

  崔昭昭走到榻边坐下, 萧灼赶紧给她揉捏肩颈,低声道:“阿娘莫急, 莫急,容儿与你说明白。”

  崔昭昭挑眉, 突然一把揪住萧灼的衣襟, 五指收拢兀自颤抖:“谁准你这般铤而走险的?你若有个三长两短, 你让阿娘以后怎么办?”

  “阿娘……”萧灼听得感动, 哪知崔昭昭突然在萧灼脑门上敲了一下, 疼得她捂着痛处连连倒吸。

  “泠妹妹打我,阿娘也打我, 再打, 我可就真的死了。”

  听见女儿的嘟囔, 崔昭昭冷冷回了一句:“活该!”

  “啧啧!”萧灼挑眉,“阿娘你也骂我!”

  崔昭昭看她与平时无异,惊动的心平静了不少,语气也缓和了下来。细看她的脸颊,确实还红肿着,心头不忍,便摸了摸她的红肿处,肃声道:“下手那么重。”

  “阿娘。”萧灼覆上母亲的手背,“放心,我肯定会打回去的!”

  “非如此不可么?”崔昭昭正色反问。

  萧灼郑重点头:“京畿城战力不足,入冬之后,老狐狸必定来犯。与其被动挨打,不如埋下一支伏兵,兴许可以扭转乾坤。”

  “兴许?”崔昭昭不喜欢这个字眼。

  “不如此,只有三成胜算,如此,能有六成。”萧灼已经想好后面的战策,“儿问过太史令,今年比往年冷些,是以京畿城很快便会下雪。一旦下雪,京畿城外的河流便容易结冰,老狐狸埋伏在韩州山谷里的那支重甲骑兵便会派上用场。”

  崔昭昭倒抽一口凉气:“重甲骑兵?!”

  “阿娘别管我是怎么知道的,总之,这是老狐狸的一支奇兵。本来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在马草上动手脚,好废了这支奇兵。可是……”萧灼还多了一个心眼,“四方商行是金氏的产业,金氏等同楚王的后盾。虽说老狐狸给了四方商行五成的马草买卖,可我相信老狐狸定然不敢全部用四方商行的马草,想要在上面动手脚,胜算并不大。”

  “公主殿下!公主殿下!”殿门被那太医拍得更响了。

  崔昭昭听得聒噪,竟是掐着嗓子,佯作哭腔嘶声道:“来得这般迟!本宫要你给夭夭陪葬!来人,把太医拖下去!头七之日,祭我的夭夭!”

  太医霎时怔愣在了原地,怎会如此?!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左右已将太医拖了下去。

  萧灼不禁笑出声来。

  崔昭昭斜眼瞪了她:“说正事!”

  “阿娘,我给你看个东西。”萧灼牵着母亲来到书案边,展开宣纸,在上面画了一个又盾又矛的兵器,“这个,阿娘帮帮我。”

  崔昭昭从未见过这种兵器:“这是何物?”

  “盾是盾,矛是矛,本该分开来用。”萧灼仔细说着,毕竟上辈子她可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想到如何击破老狐狸的这支重甲骑兵,“只要将盾的一边开锋,将盾与矛用上等牛筋十字型捆绑一起,装备给步卒。骑兵来时,步卒俯身持盾,以开锋的一边对准马蹄,既可自保,亦可攻击。马蹄一旦被削断,骑兵自然会翻落在地,到时候以矛尖刺喉,便可立即取之性命!”

  崔昭昭听得又燃又激动:“好计!”

  “儿算过的,以儿的燕王身份下葬,挽郎可有一千人。”萧灼早已经想好对策,“步卒只要有这个兵刃,一千人死守山口,便能尽歼灭老狐狸的这支奇兵。”说完,她从怀中郑重其事地摸出了燕王令符,双手奉与母亲,“阿娘,剩下之事只能仰赖您了!”

  只要重创韩绍公的第一波进攻,灭了他最锐利的一支兵马,剩下的那几处藏兵点,她只须按部就班的一处一处地灭了。至于其他两州,起初一定是观望,见韩绍公势弱,又加上遭了死士刺杀,必定不敢轻举妄动。

  浑水摸鱼,火中取栗。

  一旦成了,韩州便有机会尽收掌中。毕竟,天子能用之人不多。灭了韩绍公,天子必须派人镇守韩州,以防大夏趁机偷袭。韩州也算是军事要地,无领兵之能的人是镇守不了的,而且,初平韩绍公,还得提防韩绍公余孽作祟,所以不论怎么想,崔凛能用的人也只有崔昭昭一人。

  一来,她是赫赫有名的大长公主,二来,她并非男子,天下就没有女子继位的道理,三来,崔昭昭膝下只有一女,此女也不姓崔。

  所以,把韩州交给崔昭昭镇守,是天子能做的唯一选择。

  崔昭昭接过燕王令符,这一场京畿之战,她们母女齐心,定能闯出一番新天地。她没有迟疑,收起燕王令符,双手握紧萧灼的手,一字一句道:“阿娘等你凯旋!”

  萧灼轻笑:“这一战,我要天下人往后只要听见我的名字,便会心生寒意。”

  崔昭昭心弦微颤,听出了萧灼的言外之意:“内耗太多,对大雍无益。”

  “老狐狸养大的兵,留下也是祸害。”萧灼微笑,“大雍的女子也应该参军。”她的话,让崔昭昭心惊,也让崔昭昭觉得热血沸腾。

  有些路注定要用鲜血铸就,她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崔昭昭紧了紧女儿的手,笑道:“不错,大雍的女子也应该参军。”

  这是她年少时的梦想之一。

  曾经,她也向父皇提议过,在大雍组建一支女子军队。奈何父亲一句女子只当相夫教子,便将她搪塞了回来。哪怕父皇允她带兵参军,也不过权宜之计,只是她生在一个开国的时代,所以父皇才允了她一个特例。

  女子不该只有特例存在。

  这是她年少时候的不甘,也是陈酿至今的夙愿。

  与此同时,听说燕王在昭宁郡主府外遭遇了刺杀,金玉堂匆匆赶来崔泠府邸,详问情况。整个京师众说纷纭,可不管哪一个说法,都说燕王一定是活不得了,毕竟鲜血流了一地,就算是神仙也难以起死回生。

  “燕王她……”

  “舅舅,这几日我要四方商行囤积米粮。”

  崔泠没有说旁的,就连身上染血的裘衣也没来得及换洗,她将写好的物品清单递给金玉堂:“还有这些过冬的必备的东西,烦请舅舅有多少囤积多少。”

  金玉堂接过清单,怎么看这些都是军需,不禁骇声问道:“要打仗?”

  “避无可避。”崔泠点头,“只是,守城是京畿卫的事,与我们无关。”

  “那这些……”金玉堂忽然不懂了。

  “给城中百姓……”崔泠目光深远,望向了窗外的阴沉天幕,“或许还有其他州府的流民……”

  金玉堂收好清单,还是想问清楚燕王今日之事:“燕王当真的死了么?”

  “本来来得及救,可是……”崔泠故作感慨,“姑姑关心则乱,那么一折腾,只怕是要耽搁了。”她故意往裘衣上的血渍看了一眼,“这么多血,纵使华佗在世,只怕也回天乏术。”

  金玉堂倒抽了一口凉气:“那阿沅她……”

  “舅舅可以放心,待姑姑情绪稳定些,我会亲自把阿沅接回来。”崔泠脸上没有笑意,一字一句道,“这个冬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赌博,只有赢家,才有活下来的权利。”

  金玉堂还是第一次看见侄女如此严肃的表情,他知道这次燕王出事只怕是大雍内乱的前兆。他不敢在府中多做耽搁,很快便拜别了崔泠,去筹办崔泠清单上的物资。

  崔泠心绪复杂地望着舅舅的背影,虽说一家人应当把话说清楚,可是萧灼假死一事是扭转乾坤的关键,少一个人知晓,便多一分胜算。舅舅那人上次妄自行事,险些闯下大祸,崔泠不敢在这种事上赌。

  对不起。

  崔泠收拾起隐瞒舅舅的自责,回头看向书案。萧灼亲手画的韩州兵营隐藏图还摆在那里,上面多了崔泠做的备注。她仔细想了想,她也不能把赌注全押萧灼一个人身上。

  楚州私兵不像韩州那么多,自保却是可以的。

  为保万无一失,崔泠必须规划一条退守楚州的生路。想到这里,崔泠马上把韩州兵营图收了起来,扬声唤道:“银翠,把信鸽提来。”

  “诺。”银翠领命,转身看见杨猛还跪在庭中,忍不住提醒,“郡主……杨将军他还跪着……”

  “跪残了最好。”崔泠是铁了心的要把他打发回楚州,“昭宁郡主府不留废物,喜欢跪就一直跪着。”

  杨猛听得心乱,急声道:“郡主,我真的知错了!”

  “那又如何?”崔泠走至门边,冷眼看着他,“战场之上,稍有不慎,便是头颅落地。你当知道战场的凶险!这京畿城看似繁华,实则危机四伏,关键时候,我竟连你也使唤不动,你这样的副将,留你何用?”

  “我知错了!”杨猛重重叩首,不出三下,额头已然青紫。

  崔泠的眸光平静,冷冷开口:“想死的话,滚出去死,莫要死在我面前。”

  “郡主……”杨猛纵是男儿,此时也忍不住泪了目。

  银翠提来信鸽,看郡主是真的恼了,连忙上前劝道:“郡主身子重要,别气坏了才是。”

  “你知道我最恨什么人么?”

  “末将不知……”

  “拿命要挟我的人。”

  崔泠的语气冷淡:“我最后说一遍,滚回朔海城,再若抗令,就滚出去死。”

  杨猛身子一震,哪里还敢杵在这里惹郡主不快,当即起身对着崔泠一拜,快步离开了昭宁郡主府。

  银翠颤声道:“外面凉,奴婢扶郡主进去休息。”

  “嗯。”崔泠点头,由着银翠搀扶,折返房中。

  半个时辰后,信鸽带着信囊飞往了楚州朔海城,那是她准备的后路。她望着信鸽飞走的方向,一动不动许久,眸光复杂,不知在思忖什么。良久之后,她垂下头来看着犹有血渍的手心,脑海里浮现的只有那一句——

  弦清,有我在,京畿不会破。

  作者有话说:

  更文~

  今天到家晚了,所以更新就晚了点,抱歉。

  抓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