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尾软糯弹牙,又有白芍的药香,中和了猪尾原有的肥腻,就是平时只吃瘦肉的宋淑都忍不住吃了好几块。

  蒸鸡用的也是家里散养的土鸡,都没有喂过饲料,一直吃谷糠、玉米、红薯、青菜这些,喝的也是水井里的水,又经常进果园啄熟透落地的各种果子,放眼全国都没有比乌桃家这些土鸡更好吃更有营养价值。

  用自家种植晾晒的红枣枸杞蒸出来的鸡肉不仅鸡皮色泽金黄,肉质也鲜嫩多汁,还没出锅就已经香气四散。

  天麻鱼头汤用的也是村河现捞上来的纯野生大头鱼,加了乌桃从山上的种植基地挖回来的天麻。

  之前乌桃找药酒方子,也顺道倒腾出两本药膳食谱,李水琴没事就钻研,天麻鱼头汤就是从这上面学来的。

  选天麻、茯苓、枸杞适量,鱼头一个,先把天麻和茯苓加水熬煮,再将过沸水去腥的鱼头放入一起炖,待鱼汤煮开再加枸杞、米酒,最后放盐调味。

  一般做鱼头汤都要先将鱼头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倒入滚汤的开水,这样做出来的鱼汤才奶白鲜美,不会腥,但天麻鱼头汤是药膳,都尽量避免煎炒这个步骤。

  即使鱼头没有煎过,这道汤也没有腥味,还意外的好喝,对偏正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有食疗作用,平时有睡眠不足、容易惊醒、做噩梦的人也可以多喝。

  宋爸宋妈都有这些的毛病,一个是年纪大了,身体各项功能退化,不如年轻人,再加上早年拼命工作落下的病根,退休这些年都经常往医院跑,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也就去年到今年身体松快,这还是乌桃寄来的石斛花的功劳。

  昨晚上是他们睡过的最安稳的一个觉,什么梦都没有做,黑沉沉睡到大天亮,早上起来神清气爽,精神好的不得了。

  “桃桃你家的饭菜真太好吃了,怎么就这么香啊。”

  宋淑的老公叫元庆,挺周正的一西北人,大学时对宋淑一见钟情,就心甘情愿做了上门女婿。

  他饭量大,李水琴今天特意给他换了个大点的饭碗,别人一碗饭都没有吃完,他这已经是第三碗下肚了。

  每个来吃饭的人都会说她家的饭菜好吃,乌桃也习以为常了,笑道:“好吃就多吃点,好不容易来我家玩,可不能跟我客气。”

  “你看我像会客气的人?”元庆给她看空掉的饭碗,逗得一桌人哈哈大笑。

  宋淑捶了他一下,笑骂:“哎呀!在家也没见你吃这么多。”

  “桃姨姨家的饭好吃,爸爸才吃这么多的。”旁边的小洁替爸爸说话。

  小姑娘白白净净特别漂亮可爱,正吃着李水琴专门为她做的河蚬蒸蛋,这是跟大河蚌一块送来的,还很新鲜,蒸蛋或者爆炒、煮汤都特别鲜。

  “哈哈哈哈哈……”众人的欢笑声一直没停过。

  午饭后,宋家人都有午休的习惯,到点就困,他们一家人上楼睡觉,乌桃和李水琴就坐在天井收拾生姜,不一会儿宋淑又下来。

  “怎么不睡?”

  “眯了会儿,现在已经不困了,”宋淑搬了张小凳子坐乌桃旁边,学她的样子洗生姜,“洗好就做姜糖了?”

  “削皮、晾干水分加糖放置一两个小时才能熬煮,今晚上应该能做出来一批,看看味道怎样。”

  小时候奶奶就经常做姜糖,是那种切成小方块、质地很硬的,生姜味很浓郁,甜和姜的辛辣混合在一起,含在嘴里还能吃到姜肉的纤维,逢年过节送亲戚朋友,拿出来待客都不错。

  也可以做红糖姜茶,家里有甘蔗,就在果园的东南角,大概三四亩,原来更多,被她爸除了一大半。

  本地有句话:十月甘蔗甜到头。这里的十月指的是农历十月,意思是甘蔗在这个时间最甜,可以收获了。

  宋淑一个城市原住民,哪里懂这些,不过她觉得帮乌桃干这些活挺有趣,她喜欢,跃跃欲试要自己做一袋姜糖带回北京去。

  “是不是也要放到店铺卖?”

  “嗯,村里家家户户都种生姜,也吃不完,不如做姜糖,还能换点钱。”

  “有没有想过做一条产业链?”

  “这个以后再说,现在就是小打小闹,很多都没有完善,主要还是先替村里人把农产品卖出去。”

  “行的,你那么优秀,以前在北京……”宋淑顿了顿,打住这个话题,“你们种出来的东西那么好,口碑起来了后面就不愁卖,不对,现在也不愁,抢都抢不到。”

  乌家庄店铺的农产品不是一般的受欢迎,一上架就秒空,现在也不单单是熟客、回头客,也有偶然被吸引进来的路人买家。

  起初是想帮农民,东西好坏不重要,也没多少钱,就当是做善事,东西到了才发现挺好,吃第一口后就立马拿手机想再买,结果……已售罄。

  乌桃还没有把石斛花、灵芝、松茶、漆树茶放上去,这些都属于药材,而且价格不便宜,她不打算走平民路线。

  现在村里有不少人把地里种的东西放上去卖,卖多卖少都有账目可以对,刨掉包装费、邮费、人工费,剩下的钱就是村民自己的,几百、几千的都有,有少数三四户过万。

  卖的东西也比较杂,瓜果蔬菜、干货土货、棚里养的,河里游的,水里产的,但凡是乌家庄本地的都可以卖,越靠近村河或者越靠近乌桃家附近的就越值钱。

  给生姜去皮可是个技术活,也费时费力,弄了两个多小时,三个人的手都累的抬不起来才停下。

  乌桃把早上做的红枣糕拿出来放在回廊的小茶几上,又泡了一股漆树茶,就和宋淑一边吃下午茶一边闲聊。

  红枣糕是红枣去核蒸熟捣成泥后加糯米粉、白糖揉匀做的,放刷了油的碗上蒸屉蒸熟再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切块。

  做法简单,软糯可口,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功效,配上漆树茶,正好解一解红枣糕的甜味。

  早已经午睡起来的宋爸宋妈还有元庆就接替她们刮生姜皮,小洁跟着李水琴到后院玩,有一只耳和大师配她,小姑娘一点都不闷,心情好着呢。

  漆树茶宋家人早尝过,宋爸宝贝的什么似的,轻易不给人喝,在乌桃家他可算是能喝个够。

  宋淑捧着茶杯躺在摇椅上,舒服的叹道:“真是神仙日子啊……”

  没来之前乌桃说在老家的生活挺好的,她只当是对方宽慰自己的话,来了之后才发现乌桃说的是真的。

  山好水好风景好,说是粗茶淡饭,可这茶、这饭一点都不粗糙,在大城市有钱都吃不上。

  “多住几天再回去,我看叔叔阿姨还有小洁都挺喜欢这的。”

  “宝,我是要工作的人。”宋淑没好气的斜睨乌桃一眼。

  乌桃忍笑,“哦……差点忘了,打工人没自由。”

  “去你的。”

  两人说笑着,打趣着,都默契的不提过去那些事。

  宋淑转头静静地看乌桃,乌黑的长辫、鹅蛋脸、眉眼如画上的仕女图,恬静美好,一颦一笑都给人种隐士高人的清新脱俗。

  桃桃能放下那段过去就好,至于其他的,真的不再重要了。

  把生姜去皮放糖泡好就已经到了晚饭时间。

  本地习俗都这样,一日三餐都定时,除非家里有事耽搁了才会推迟吃饭时间,不然一般都是五点~六点。

  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升起炊烟,乡间弥漫着饭菜的诱人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