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顾南和苏寄秋的想法后,陶最便开始着手接触三个项目背后的制片方。

  之前陶最都是和别人聊天、或者扒朋友圈得到正在筹备的项目组训或传言信息,其实并没有直接和制片方接触,这也导致他手上完全没有关于项目的第一手资料。

  这其实并不是明智之举,毕竟时间越长,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越多,有可能你这边刚想接触,对方已经筹备完毕准备开机了。

  可是陶最作为一个曾经的广告人,现在的新人经纪,要他不管不顾没有丝毫准备地莽上去,也不符合他的个性。

  好在除了《刑事诉讼》,其他两个剧组都不急,给了他充足的时间。

  第二天陶最便联系了《刑事诉讼》组训上的电话,询问剧组筹备进度,为苏寄秋争取角色。

  出乎他意料的是,《刑事诉讼》居然要举行小型试镜会!

  得到试镜会的信息后,陶最挂断电话,思索了一会便想通了其中缘由。

  律政片最不可或缺甚至是整部戏高潮所在的,就是庭审。这种室内戏因距离问题,同时也为了营造紧张感,几乎都是正面近景,演员演技如果不行,很容易破坏整体氛围。而《刑事诉讼》作为小成本的剧组,资金必然紧张。

  与其在拍摄时花时间调教演员,耽误进度,不如在试镜阶段就挑出演技过关的,说不定还能挖到宝。

  想通这点后,陶最立马将苏寄秋的资料发给剧组,然后通知苏寄秋试镜时间,并顺便也告诉了顾南。

  电影圈排外,公开试镜这种事已经好几年都没有过了,既然有机会,不去见识见识未免可惜。

  没多久就到了试镜会的日子,苏寄秋和学校请了假,一大早便和顾南一起上了库里南,由陶最亲自护送前往会场。

  “会场我看了下,是个小剧场,估计这次试镜是全开放式的那种,舞台上试镜,舞台下候场,正好方便观摩学习。当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表演,压力也更大。”

  陶最说着从后视镜里瞄了苏寄秋一眼,果不其然看到一张写满紧张的小脸,手更是频繁地扶眼镜,都快把那副黑框眼镜推到脑门上了。

  陶最见状连忙安抚道:“也算提前适应演员生涯了,选了这条路,注定会备受关注,拍近景时怼脸的镜头难道不比围观群众可怕?”

  身为前广告人,陶最对拍摄并不陌生,甚至称得上熟悉。为了拍出满意的画面和效果,他也算是见识过大多数拍摄技巧,近景怼脸是最常见的。

  在一般人看来,近景拍摄最多就像自拍一样,一臂远的距离差不多了。可实际上真正的近景特写,摄像机距离演员的鼻子可能不到三十公分,怼脸的也不是手机那么小的摄像头,而是足有人脑袋那么大的镜头,普通人别说表演了,能笑得自然点都算有天赋。

  听到陶最提起近景拍摄,苏寄秋推推眼镜小声嘀咕:“至少镜头不会说话……”

  陶最笑了:“你既然想做演员,还怕人议论?”

  见苏寄秋低着头没说话,陶最又道:“实在不行,你把他们当成地里的蔬菜好了,正好人多又各个花枝招展的。”

  花枝招展怎么能拿来比喻蔬菜?苏寄秋的注意力一下子跑偏,唇角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丝笑意。

  从后视镜里瞄到苏寄秋的表情,陶最暗自松了口气。

  苏寄秋为人敏感,却又有些孩子心性,讲什么事在人为、全力以赴之类的大道理只会让他更紧张。陶最没辙,只能瞎扯,好在歪打正着。

  他也不奢求几句话就能让人豁然开朗,至少路上松弛一些让肢体不要因为长时间的紧张而僵直。

  相比之下上次就轻松好多,自己还没怎么劝呢,顾南就放松下来了。

  陶最想着瞄了顾南一眼,此时这位未来影帝正坐在副驾驶座上,捧着《刑事诉讼》剧组发来的试镜剧本,专心研读。

  受邀试戏骨仔时,顾南的试戏剧本短得可怜,如果打印出来满打满算两页A4纸都填不满。可是这一次苏寄秋收到的试镜剧本足有十几页,其中包括男主在内大大小小近十个角色。

  将试镜剧本通读一边,大概就能了解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许是因为编剧是女性,因此《刑事诉讼》是以一位女性检察官的角度去串联整个剧情,也就是传说中的大女主电影,剩下拥有重要戏份的角色,除了法官男主外,还有被告男二,以及三位证人。

  从年龄、戏份、看点等各方面综合考量,苏寄秋最终选择试镜其中一名证人,算是男三,戏份不多却很亮眼,是剧情转戾点一般的人物。

  为了准备这个人物的试镜,苏寄秋从那短短不到一页纸的台词里抠细节,扩展了人物性格,还写了人物小传,做的准备比刚收到试戏邀请、第二天就上战场的顾南要充分得多。

  可是准备越多,苏寄秋反而越紧张,这大概就是沉没成本带来的压力吧。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陶最三人终于抵达了试镜现场。

  这里明显是由旧厂区改建的小商业圈,位置有点偏,但七八十年代的红砖房却让这里每一栋建筑都很有格调。店面的招牌也几乎全是手写自制,仔细一看不是艺考培训机构,就是咖啡厅和摄影工作室,俨然一副小产业园区的样子。

  小剧场位于这个园区的角落,以前就是厂区开大会、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的地方,现在也算物尽其用,时不时排演话剧,据说在话剧圈小有名气。

  陶最他们抵达时试镜已经开始了,不大的剧场内满满当当都是人。

  “之前听人说全国的演员都集中在三个地方,一个北市,一个横市,一个海市。之前我还觉得这话有点夸张,现在看来还真是名副其实。”陶最有些感慨。

  一个不算出名的剧组,仅仅是小范围的试镜会就吸引了这么多人到场,足以可见整个北市有多少怀揣明星梦的人在偌大的城市里漂着。

  “这么多人,一天能试完吗?”顾南也没料到这么多人,疑惑地问。

  陶最茫然摇头:“不知道,理论上来说……”

  没等他说完,一个脖子上挂着工作人员证件的男人,举着小喇叭喊道:“试镜男二的演员,十一至二十号,请上台!”

  舞台下或坐或站的人当中,立刻有十个人越众而出,几步上了舞台,在剧组主创面前一字排开。

  坐在桌后的导演,打量了几人一番,开口道:“喊到名字的人上前表演一个片段。”

  眼看十个人挨个上前表演,最后导演留下其中一个表演第二段,其余人当场淘汰,陶最下巴差点掉地上。

  “这也行?!”

  苏寄秋哪见过这种阵仗,腿肚子都开始打转:“怎么会这样……陶、陶爸……”

  听到苏寄秋颤抖的声音,陶最合上下巴,摆出一副“什么大风大浪老子没见过”的样子,拍拍苏寄秋的肩膀:“没事,你这样想,这你都能撑过去,以后还有什么能难住你?是吧?”

  苏寄秋:“……”

  妈妈,我想回家QAQ

  ***

  “老板,你让我盯的那个人去试镜了!”电话里男人的声音因为失真听起来鬼鬼祟祟的,倒是和他的身份完美契合。

  看起来不过十八九岁,圆眼圆脸的陆君浩盘腿坐在椅子上,眼中闪过一丝戏谑:“试镜?什么电影啊?哪个角色?”

  “这……”

  “老鬼,你可是私家侦探,就这样模棱两可地给客户回话吗?”陆君浩把玩着签字笔,语气不咸不淡地问。

  “不敢不敢,我这不是着急嘛,怕耽误您的大事儿!”老鬼坐在咖啡馆里,看着正对面的小剧场,“我马上去打听,就是这地儿吧,停车费也忒贵了……”

  陆君浩啧了一声:“知道了,钱马上打给你。”

  “谢谢老板!老板大气!”老鬼挂断电话,一溜烟就跑到了小剧场门口,却被工作人员拦住。

  “干嘛呢?你谁啊?没有证件不能进啊!”

  老鬼扫了眼门口的牌子,嬉笑着掏出烟:“大哥,我是群演,知道这有试镜想来碰碰运气……”

  工作人员看了眼手边的烟,半推半就地接过:“群演?怎么不去影视基地蹲活,跑这来了?”

  “这不蹲活的人太多了吗?再说谁想一辈子当个群演啊您说是吧?”

  “是这个理,”工作人员点点头,看了眼小剧场,“不过我们虽然是公开试镜,但演员的资料都是提前递,筛了一轮后编号上台,你现在来也晚了啊!”

  “哎呀!我以为公开试镜就谁都能上台呢!你看这事闹的……”

  老鬼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好一会才臊眉搭眼地说:“那……能让我观摩观摩学习学习吗?我不进去!就在门口看看!保证不打扰明星演戏!”

  工作人员嗤了一声:“他们算哪门子明星啊……行吧,就在门口看啊!别进去,不然小心我报警!”

  “是是是,您放心大哥!”

  得到允许,老鬼连忙跑到小剧场门口,躲在门边瞧着里面的动静。

  很快他就找到了目标人物顾南,原因无他,这人实在是招眼。

  满屋子俊男美女,就没谁比他头小、五官还立体的人,更何况他身边还站着一个颜值完全不输他的美人,两人就像两块磁铁般吸引着所有人的视线。

  老鬼就这样在门口盯了大半天,直到顾南三人离开小剧场,也没见目标人物上过台。

  难道今天……不是顾南试镜?而是他身边那个四眼仔?

  想到之前四眼仔一步三回头走上台的样子,老鬼一拍脑门。

  坏菜!给老板的消息有误!这可怎么办?跟老板坦白自己搞错了?不不不不行!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份轻松的差事,老板出手又大方……

  老鬼眼珠子一转,瞄了眼远去的三人,转身朝停车位走去。路上他拿出手机,拨通了陆君浩的电话。

  “喂老板,打探清楚了,顾南试镜的是《刑事诉讼》里的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