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神圣罗马帝国【完结】>第一百章 捧杀

  最近几十年来,普鲁士不断的发展壮大,早就令奥地利羡慕嫉妒恨了,这个时候轮到他们倒霉,大家自然是乐得看笑话了。

  “说起普鲁士,前不久他们还用拯救德意志邦国的名义向我们寻求外交支持,被拒绝过后,他们就在德意志地区到处散播对我们的不利言论。

  这个时候,在民间普鲁士王国都快成了德意志的民族英雄,而伟大的奥地利却沦为了背景板!”梅特涅皱着眉头说

  听了这个消息,众人的脸色很难看,奥地利才是德意志邦国的领袖,从民族主义的角度上出发,这个时候为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出头的应该是奥地利。

  可是,在地理位置上奥地利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被普鲁士隔开了,没有利益的事情自然不能做了。

  现在普鲁士王国自诩德意志拯救者,就是再打奥地利的脸了。

  历史上奥地利限于内乱,没有精力参合,现在内部矛盾马上就要平息了,国际事务也少不了要参与。

  费利克斯首相冷喝一声说道:“哼!普鲁士人实在是太放肆了,我们必须要给他们一点儿颜色瞧瞧!”

  梅特涅摇了摇头说:“这恐怕不容易,在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问题上,我们不能阻止普鲁士的行动,不然会让德意志地区的民族主义分子认为我们是国贼。”

  民族主义崛起,大家再也不能无视舆论的影响了,奥地利作为德意志邦国的老大,这个时候必须站在普鲁士后面,这是民意绑架。

  既然是被绑架过来的,自然不要指望奥地利出多少力了,外交压力还是要让普鲁士人自己抗。

  弗朗茨突然脸色一变,历史上奥地利就被普鲁士强拉上船了,普奥两国联手才抗住了国际压力,收回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

  不过在行动结束后,普奥两国没多久就翻脸了,奥地利白给普鲁士打工了一次不算,还被揍的半身不遂。

  虽然这是发生在十几年后的事情,但是战争的伏笔在现在就埋下了。

  这次普丹战争,普鲁士虽然没有占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但是他们却收获了德意志地区的民意,为普鲁士统一德国奠定了民众基础。

  弗朗茨皱着眉头说:“普鲁士人在下一盘大棋啊,他们这是吃定我们了!既然如此,就看谁更技高一筹了!”

  “殿下,这个时候我们站出来反对普鲁士不好吧,现在德意志地区的民意都在支持他们啊!”财政大臣卡尔劝诫道

  弗朗茨冷笑着说:“不,我们不但不能反对普鲁士人的行动,反而要大张旗鼓的支持他们,外交部公开支持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重回德意志联邦。

  从现在开始,发动我们的影响力为这次事件造势,让所有德意志地区民众知道我们为德意志地区领土完整做出的努力。

  同时还要鼓吹普鲁士王国的贡献,给普鲁士王国发布外交照会,告诉他们不要怂,等我们解决了内部问题就去给他们帮场子!”

  世界上还有种杀人的方法——捧杀,普鲁士王国现在自诩德意志救世主,那么就让他们站得更高一点儿好了。

  舞台搭建好了,总是要唱戏的。如果有奥地利和德意志地区邦国的支持,普鲁士还能轻易退缩么?

  可是不退让,他们又能怎么办?欧洲列强大都站在丹麦一边,支持他们的奥地利,这次只是准备充当一名嘴炮王者,给他们的实际帮助无限为零。

  瑞典政府已经动员军队准备保卫丹麦了,俄国人更是屯兵普俄边界,万一擦枪走火打起来了,普俄就走向了对立面。

  “殿下,如果我们支持普鲁士的话,外交上没有办法给英法俄交代,这对我们接下来的行动会很不利!”梅特涅头疼的说

  弗朗茨无所谓的说:“梅特涅先生,这个问题就要靠你们外交部想办法进行协调了。

  给各国解释一下我们的难处,奥地利国内叛乱不断,我们不能不考虑德意志民族的感情,向他们保证我们对普鲁士的支持,仅限于口头上。”

  奥地利也是列强中的一员,这么点儿外交压力还是兜得住的,只要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就不会影响俄奥同盟。

  奥法刚刚签订了友好条约,大家是利益结合体,不会因为丹麦人的问题就翻脸。

  英国人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撒丁王国的关系,两国正在闹别扭。这个时候伦敦政府不可能继续让英奥关系恶化下去,不然俄奥同盟就越抱越紧了。

  剩下的欧洲小国,最多也就谴责两句,总不可能为了几句口号,就制裁奥地利吧?就算他们有心,也无胆啊?

  费利克斯首相反对道:“殿下,如果只是口头上的支持,自然是问题不大。可是普鲁士人要是把问题拖延了下去,拖到我们镇压了国内叛乱,到时候我们是帮还是不帮?

  如果帮他们的话,普鲁士王国的实力将会进一步壮大,如果不帮的话,那么我们在德意志地区的声望又回大损!”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普鲁士人或许干不过俄国人,但是这个时期沙皇政府也不想对普鲁士宣战,把问题拖上一年半载他们还是做得到的。

  弗朗茨冷笑着说:“没有关系,普鲁士人可以拖延时间,我们也可以拖延时间,就算是国内的叛乱被镇压了,我们还可以借口地方局势不稳,无力出兵。

  大不了给他们分摊一笔军费,如果他们能够成功让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重回联邦,我们就掏钱;收不回来,就赖账好了!”

  如果能花一笔钱,彻底破灭俄普关系,弗朗茨是不会吝啬的。

  不过普鲁士人肯定不愿意拿这一笔钱,他们折腾了这么大的动静,可不仅仅只是为了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回到德意志联邦。

  如果不能吞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这场战争他们不是白打了么?

  甚至因为德意志联邦议会中增加了两个新成员,邦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德意志的统一之路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第一百零一章 收复伦巴第

  威尼斯会战结束后,拉德斯基元帅没有停下脚步,只是让部队修整了两天,就向伦巴第地区进军。

  撒丁政府高估了他们在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地位,经历过欺骗后,伦巴第的民众对撒丁政府已经深恶痛绝。

  偏偏这个时候巴多里奥元帅的名将光环又破灭了,威尼斯会战打掉了撒丁军队的脊梁,丧失了信念过后,溃兵的破坏力是恐怖的。

  每到一个地方,就祸害一个地方,不等政府发动群众,他们就把仇恨拉到了满值。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普通民众突然发现在撒丁王国统治下的日子,还不如奥地利政府统治时期。

  最起码腐朽的奥地利政府是建立了社会秩序的,尽管要受到来自政府、贵族、资本家们的压迫,可是社会秩序还是总体稳定,大家的日子还能够凑合。

  可是撒丁王国来了过后,就是接连不断的战争,高昂的战争税比奥地利政府还要狠,贵族、资本家们的压迫依旧,还要受到乱兵们的骚扰。

  6月1日,米兰城爆发了面包惨案,为了生存米兰的工人围攻了面包房,引来了撒丁军队的血腥镇压,数百人被当场打死。

  6月3日,帕维亚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军一度壮大到三千余人,还公然打出了迎接奥地利军队的旗帜。

  ……

  撒丁政府预想中人民战争没有打击到奥地利,他们自己就先陷入到了人民战争的汪洋中。

  伦巴第地区到手的太过容易,除了一帮共和分子被清洗外,撒丁政府就没有大动干戈,现在后遗症爆发了。

  奥地利在这里统治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没有支持者呢?

  如果撒丁王国一直强势,这些人的忠心估计就要大打折扣,可是现在明明就是奥地利占据了优势,他们自然就忍不住了。

  再加上一大帮想要跳槽的投机者,伦巴第地区的工农革命运动如火如茶的展开了,巴多里奥元帅只能一面和奥地利人交战,一面派人四处灭火。

  不待撒丁王国的援兵抵达,奥地利军队就兵临米兰城下。

  短短的数日间,巴多里奥元帅就仿佛苍老了二十岁,这个时候他就剩下后悔了。

  早知道会走到现在这一步,当初他就不会去贪这个功劳了。到了现在他已经看出来了,拉德斯基元帅放弃伦巴第根本就是在诱敌深入。

  只可惜他们都被政治宣传给欺骗了,一厢情愿的认为奥地利帝国已经腐朽,他们的军队都是不堪一击的。

  “元帅,敌人已经兵临米兰城了,快下令撤退吧!”坑货梅塞中将焦急的说

  “撤退?我们还能够退到哪儿去?”巴多里奥冷笑着说

  看着眼前这位让他做出错误决断的将领,巴多里奥恨不得直接把他给毙了。

  不过这只是先前的想法,现在他的心已经死了,作为这次军事行动的最高指挥官,必须要为这次战争的失败负责。

  身败名裂的痛苦,巴多里奥忍受不了,他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意回去在军事法庭上接受审判。

  “当然是回国了,米兰城保不住了,伦巴第地区多半也守不住,奥地利人不会善罢甘休的,我们还要打本土保卫战。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尽可能的保存实力,不然撒丁王国靠谁来守护?”梅塞中将理所当然的说

  巴多里奥摇了摇头说:“正因为要尽可能的保存实力,我们才不能够退,如果我们不把奥地利的主力牵制住,别的部队还撤的回去么?

  我们在前面跑,敌人在后面追,你觉得跑回撒丁王国,我们还能剩下几个兵?

  况且本土保卫战,国内也需要时间准备,我们必须要把敌人牵制在米兰城,给国内争取时间!”

  这个时候,他已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了,出于一个军人的责任,他准备为撒丁王国争取一线生机。

  如果说威尼斯会战双方还硬碰硬的打了一场,那么伦巴第保卫战就败得太快了,奥地利军队完全就是在秋风扫落叶。

  本来巴多里奥认为凭借手中的十来万军队,依托阵地工事,再怎么样也可以拖上两三个月时间。

  有这么长的时间,撒丁王国又完成了一次全国动员。在本土作战,有民众的支持,没准还有一搏之力。

  可惜,撒丁军队已经被打掉了军魂,这样的部队就算是数量再多也没有用,巴多里奥不得不寄希望于米兰保卫战。

  毕竟匈牙利共和国就依托布达佩斯,抵挡了奥地利军队一个多月,至今都没有陷落,没有道理他们做不到。

  巴多里奥想要死守米兰城,可是查理·阿尔伯特国王不答应,撒丁王国的军队都投入到了这次战争中,要是全军覆没,那么撒丁王国就完蛋了。

  最终,巴多里奥还是做出了决定,留下一万军队断后死守米兰城,为大军撤退争取时间。

  ……

  6月10日,苦战了两个昼夜的撒丁军队,最终还是没有挡住奥地利的兵锋。在城内民众的配合下,米兰城再次回到了奥地利手中。

  在米兰沦陷的同时,巴多里奥元帅在总督府饮弹自杀,保留了他作为军人的最后尊严。

  6月12日,奥地利军队收复了伦巴第地区,兵锋直指撒丁王国,奥撒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都灵

  伦巴第保卫战的迅速失败,让撒丁政府目瞪口呆,他们实在是没有想到会败的这么快。

  毕竟,当初拉德基斯元帅凭借不到十万大军,就依托阵地,挡住了20万撒丁军队的进攻。

  在他们看来,现在撒丁王国在伦巴第地区的军队还有十二三万,和奥地利投入进攻的兵力几乎是相差无几,就算是战斗力差了一点儿,作为防守的一方也能够通过地利优势弥补。

  查理·阿尔伯特焦急地问道:“李奇,我们从前线撤下来了多少军队,能不能挡住敌人的进攻?”

  陆军大臣李奇苦笑着回答道:“陛下,一共撤下来了七万大军,国内我们又再次动员了十五万军队,不过后期动员的这些人,都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战斗力恐怕……”

  第一百零二章 命悬一线的撒丁王国

  查理·阿尔伯特摆摆手说:“只要教会他们用枪就可以了,都到了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现在的重点是鼓舞士气,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训练不够就用勇气来凑。

  只要敢打敢拼,那怕是我们用三个士兵、五个士兵换敌人一个士兵,同样可以拖住奥地利人,为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战斗力神马的他早就不抱幻想了,撒丁王国的正规军都被吊打了,现在临时组建起来的炮灰部队,还能逆天不成?

  质量不行那就用数量来凑,本土作战他们有的是人。

  经过政府的长期宣传,普通民众把生活的困苦都记在了奥地利身上,现在他们是有群众基础的。

  陆军大臣李奇忐忑的说:“陛下,我们的武器装备严重不足,很多士兵都是两三个人共用一支枪,这还是我们鼓励士兵自带武器的结果。”

  打了败仗说话自然就没有底气,要不是巴多里奥元帅最后关头杀身成仁,把所有的责任都抗了下来,现在撒丁王国内部说不定就已经变天了。

  即便是如此,政府的压力也是大增。可以说奥地利军队这个时候兵临城下,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撒丁政府。

  政治手腕老辣查理·阿尔伯特国王,趁机转移了国内矛盾,打着保家卫国的旗号,将不稳定因素全部安排进入了军队中,并且放在了同奥地利作战的第一线。

  如果奥地利军队能够帮他把这些人都干掉,估计查理·阿尔伯特不介意给他们发一枚大大的勋章。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查理·阿尔伯特可不会感激奥地利人。除非干掉了这些人过后,奥地利军队就打道回府还差不多。

  可惜现在是撒丁王国最虚弱的时候,不咬一块肉下来,奥地利还好意思以列强自居么?

  “发动国内的民众进行募捐,我亲自带头,把所有收藏的枪支都捐出来,能凑多少算多少,不够的就装备一些冷兵器先凑合着用。

  外交部正在和英法沟通,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武器装备。”查理·阿尔伯特想了想说

  李奇的内心是崩溃的,他真的很想问候一下国王查理·阿尔伯特是怎么想的,你的藏品是什么货色,你自己心里就没有一点儿逼数么?

  国内能用的枪支早就被征用了,现在王室的藏品基本上都是古董枪,最古老的一支还是14世纪的火绳枪。

  这些武器拿来做装饰还行,真要是拿到战场上使用,那就是在谋杀。

  撒丁王国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地之一,这里的贵族们是追求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家收藏的武器自然越古老,越有历史故事越好了。

  在这次动员的时候,撒丁王国所有的贵族子弟适龄青年,都进入了军队中服役,能用的武器他们早就带出来了。

  这也就算了,再古老的武器,只要能够把子弹发射出去,都是可以杀人的,大不了就当一次性用品好了。

  最悲剧的是要拿冷兵器充数,这大概是要准备和奥地利军队进行肉搏了,面对不靠谱的老大,李奇最终还是选择——“陛下英明。”

  这个阿泽利奥首相忍不住开口说:“陛下,法国人已经拒绝了我们购买武器的要求,甚至他们还学隔壁的瑞士人严查走私,禁止武器弹药流入我国。”

  法奥密约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只不过对撒丁王国来说,一个奥地利就要命了,再来一个法国的话,他们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了。

  撒丁政府上下都选择了装糊涂,企图依靠法国政府的内部矛盾,摆脱这一次危机。

  可是现在装不下去了,中立国瑞士对他们武器禁运,那是正常操作。现在法国人也这么玩,就是明晃晃的恶意。

  不要忘了,这场战争爆发前,法国政府可是鼓动他们出兵的,还许诺了一堆武器援助。现在不要说援助,就连正常的贸易都无法顺利进行。

  没有办法,就算是他们再怎么许诺利益给法国人,也不可能像弗朗茨做的那么干脆。

  奥地利可以割让半个撒丁王国给法国人,那是慷他人之慨,撒丁政府是绝对做不出这个决定的。

  在利益面前,政客们的承诺就和放屁差不多。

  法国人对意大利的野心由来已久,因为哈布斯堡家族的牵制,他们努力了几百年都徒劳无功。

  现在机会送上门来了,政客们需要开疆扩土带来的政治声望,资本家们需要获得更大的市场,贵族军官们需要获得军功。

  这么多人都有利益诉求在,自然不是撒丁王国的外交努力能够挡住的,如果不是内部主导权之争,这个时候法国大军都杀过来了。

  “砰”!

  查理·阿尔伯特狠狠的一拍桌子,怒气冲天的说:“该死的法国佬,他们都应该下地狱。早知道在反法战争中,我们就不该那么轻易的放过他们了!”

  国王的咆哮,众人纷纷选择了没听到。反法战争中撒丁王国是什么情况,这还用说么?

  “陛下,英国人答应调停这场战争了,这个时候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先生已经从伦敦出发,正在赶往维也纳。”阿泽利奥首相连忙说出了一个好消息

  ……

  正在撒丁王国命悬一线的时候,富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巴黎民众发动了六月起义,拯救了撒丁王国。

  巴黎六月革命非常具有传奇性,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夺取政权成功后,就成功的和奥地利、俄罗斯勾搭在了一起。

  普鲁士自由派向法国发来照会,邀请法国政府一起支持波兰独立运动,自然是遭到了法国政府的拒绝。

  消息传来过后,为了声援波兰革命,15万巴黎工人在1848年6月15日上午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并且占领了议会大厦,要求法国政府组建远征军支持波兰独立运动。

  毫无疑问,这样的国际主义精神,遭到了法国政府的拒绝,双方的矛盾开始激化,6月23日巴黎再次爆发了革命。

  法国内部不稳,为了避免局势继续恶化下去,巴黎政府不得不取消出兵撒丁王国的计划。

  第一百零三章 利益绑架

  匈牙利

  随着撒丁王国战败的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匈牙利人对革命丧失了信心,米什科尔茨、德布勒森、佩奇、塞盖德等一系列的城市先后沦陷。

  到了六月中旬,匈牙利共和国就剩下最后一座城市布达佩斯了。

  不甘心失败的革命党人,在丢失重要城市过后,又流窜到了乡下,企图依靠游击战继续负隅顽抗。

  可惜匈牙利民众不买账,在普通民众看来哈布斯堡王朝是他们的保护神,而匈牙利共和政府则是贵族、资本家组成的掠夺政府。

  人民战争没有发动起来,就反被人民群众给镇压了。

  可以说弗朗茨在匈牙利进行的分田地运动很成功,成功的把之前奥地利所有的黑历史都甩锅给了匈牙利自治政府。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聪明人,经历了一场内乱实力遭到重创的匈牙利贵族,很快就摆正自己的位置,纷纷采取行动向维也纳政府证明自己的作用,准备在新的社会体系当中占据有利地位。

  这是古老贵族们的存身之道,懂得向现实妥协。没有学到这一点的暴发户们,早在奥地利镇压匈牙利叛乱中就领了盒饭。

  阿拉布城外一座古老的城堡中,一名青年正愤怒的说:“父亲,我们真的要这么做么?一旦匈牙利王国不复存在,我们就只能……”

  老者摆了摆手,语重心长的说:“奥古斯特,不要被利益蒙蔽了双眼!

  匈牙利王国已经不复存在了,从匈牙利革命开始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维也纳政府拆分匈牙利的决心不会动摇的。

  螳臂当车的勇气固然我们值得佩服,但是绝对不能够效仿,这是我们的祖训。

  既然已经无法避免匈牙利被拆分,那么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获得最大的好处呢?

  奥地利政府能利用这次革命拆分匈牙利王国,但是在法理上依旧缺乏依据,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奥古斯特皱着眉头说:“可是父亲,维也纳政府分了我们的地,祖宗传承下来的百万公顷土地,都成为了历史,这些我们再也拿不回来了!”

  老者摇了摇头说:“你想怎么样?这些土地被分到了几十万人手中,无论是谁也没有办法再拿回来,难道你想要为了这些土地和我们封地上的臣民成为死仇么?

  奥古斯特,你太偏激了。事情已经发生了,最重要的不是怨天尤人,更不上自不量力的去报复,而是及时止损!

  不要忘了,这些土地是以赎买的名义拿出去的,而土地赎买金我们却没有拿到,这个时候维也纳政府巴不得你乱来,这样他们一个大子都不用给了。”

  科哈利家族这样的大贵族是很注重封地经营的,天怒人怨、臭名昭著,那都是暴发户和败家子的做派,真正的古老贵族都很重视声誉的。

  欧洲常常爆发贵族战争,贵族们必须要依靠自己封地上的臣民卖命,如果不能获得他们的拥护,大贵族又凭什么拥有特殊的地位呢?

  财帛动人心,现在土地已经分出去了,木已成舟,拿到土地的农奴肯定不愿意放弃,如果想要拿回土地就要和这些人站在对立面。

  没有办法,这个时候只能止损了。至于报复奥地利政府,这个想法可以有,甚至暗地里给他们添乱都行,但是明面上却不能有任何动作。

  或许因为大贵族联姻的关系,哈布斯堡家族没有办法对他们痛下杀手,但是扣住他们的拆迁补偿款还是可以的,不对是土地赎买金。

  上百万公顷土地的赎买金,那怕是打上一个折扣,也不是一笔小数字,没有任何人能够拒绝这一笔财富。

  想要拿到这笔钱同样不是这么简单,土地赎买金是奥地利政府代收的,他们肯定不会这么轻易的拿出来。

  就算为了政府信誉,不能够直接进行赖账,只要他们充分发挥官僚们的主观能动性,保管变成有生之年系列债务。

  想到了这里,奥古斯特瞬间萎了下来。明明是奥地利政府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可是为了止损他们还不得不帮助奥地利政府稳定地方。

  至少在这笔巨额的土地赎买金拿到手之前,他们必须要站在奥地利政府一边,还要期待奥地利发展的更好,不然就没人给他们还钱了。

  沉默了半晌,奥古斯特无奈的说:“好吧,我这就推动请愿运动,让奥地利人名正言顺的拆分匈牙利!”

  为了属于科哈利家族的那巨额的土地赎买金,不管心里再怎么不情愿,奥古斯特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发动民众请愿,申请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直辖地,给奥地利政府提供一个拆分匈牙利的借口,就是他们向维也纳卖好的第一步。

  弗朗茨是要吃相的,拆分匈牙利容易,但是让当地人心服就难了,历史上匈牙利王国被拆分后,没过多久又死而复活了,就是当地民众不服气。

  如果是由当地民众主动提出申请,变成哈布斯堡家族的直辖地,那么就不是问题了。这是民意,任谁也挑不出来问题。

  民意是盲从的,这个时候就轮到贵族们表演了,有他们带头加上哈布斯堡家族在民间的声望,策划一场这样的请愿活动很容易。

  ……

  布达佩斯,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奥地利军队似乎是丧失了攻城的兴趣,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发起过进攻了。

  有多瑙河在,这座城市是不缺水的,别的物资就没有办法补充了,由于缺乏工业原材料,工厂早就停止了运转。

  大量的失业人员面对高昂的物价,城市的经济已然崩溃,年轻力壮的,还可以加入国民自卫军混一口饭吃,老弱病残就完全丧失了经济来源。

  国民自卫军的军纪崩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士兵们还有家小要养,穷逼的匈牙利共和政府支付给他们的军饷,可养不起一家老小。

  为了家人不挨饿,他们也必须要去镇压“反革命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敌人”手中缴获足够的财富养家糊口。

  第一百零四章 栽赃陷害

  到了五月中旬,布达佩斯大范围出现了断粮现象,高昂的粮价已经搜刮干净了民众口袋里最后的财富。

  为了稳定秩序,共和政府不得不开始实施粮食配给制度。

  这个时候的布达佩斯,蔬菜、水果变成了奢侈品,肉制品也退出了普通人的餐桌,成为了贵族专供。

  政府能够提供的,只有最基本的每人每天五百克黑面包,加上三百克土豆和两百克玉米。

  就这么点儿物资,政府中的官僚还在从中牟利,缺斤短两只是常规操作。

  黑心点儿的,还有添加树叶、木屑等杂质的黑面包,已经发芽的变了颜色的土豆,五颜六色的玉米,消化系统不好的人吃了这些东西,随时都可能一命呜呼。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共和政府官员们的节操,堪称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典范。

  布达佩斯的粮食紧张,仅限于底层民众,对于统治阶级来说,他们是不缺乏食物的,尽管敌人已经打上门了,他们的宴会同样没有停过。

  甚至他们通过地下黑市,开始掠夺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财富。食物的价格已经炒到天上去了,一块不含添加剂的黑面包需要等重量的银币。

  在布达佩斯城一座普通居民住宅,这个时候只需要五十千克面包就可以买到;就算是繁华的商铺,最多也不过是几百千克面包的价格。

  在城市的角落了,站街女遍地都是,仅仅只是需要一块黑面包,或者是一颗土豆,都可以获得她们的服务。

  为了减少粮食消耗,从6月份开始,革命政府就陆续将市内的老弱病残驱逐了出城,朱利叶斯中将笑呵呵的接受了这批难民,进行了妥善安置。

  弗朗茨是重视宣传的,奥地利各大媒体的记者们都被邀请了过来,他们挥舞着照相机从各个角度拍摄照片,这些都是揭露革命党罪行的重要证据。

  现在都不用政府出手,看着这些面黄肌瘦的战争难民,又听了他们痛诉匈牙利共和政府的暴行,“正义感十足”的媒体们,都争先痛骂无良的匈牙利革命政府。

  大名鼎鼎的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这个时候也混入了记者队伍中,了解的越多就让他越受伤。

  不光是他,很多文人墨客都跑了过来,包括一部分革命党的支持者,眼前的一幕幕,让大家直接对革命党死了心。

  文人的笔杆子是杀人不见血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这次匈牙利革命被重新定义。

  被困在布达佩斯的科苏特等人,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声已经烂大街了,数以万计的民众向皇帝递交了请愿书,希望皇帝能够给他们主持公道。

  弗朗茨当然是顺水推舟,接受了民众们的请愿,明确表示会对所有的乱党进行公审,并且邀请受害者民众充当陪审团,由陪审团投票决定最终量刑。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奥地利政府对革命党人斩尽杀绝了。

  这一帮受害者,现在恨不得生吞革命党,又怎么可能对他们手下留情呢?

  最终的结果,肯定是杀得人头滚滚。还是以人民的名义进行审判,就算是杀的再多,也不能指责奥地利政府。

  当然,这仅限于一次,未来的奥地利必然是法制国家,不可能再这么任性。

  在大革命前匈牙利和奥地利是分开管理的,两地的法律很多都不一样,匈牙利的法律不合时宜,奥地利的法律又没有在当地实行过,弗朗茨才可以钻空子把量刑权交给民众。

  ……

  看着各地的革命火种均被扑灭,唯一的盟友撒丁王国又被奥地利单手吊打,这个时候革命党人也在思考后路了。

  奥地利军队突然停止进攻布达佩斯,这令革命党人感到非常意外,科苏特首先想到的就是内应。

  哈布斯堡家族在匈牙利从来都不缺乏支持者,布达佩斯城内同样有保王党的人,除此之外想要重新投机的贵族、资本家,也绝对不会是少数。

  这些人一旦发动起来,布达佩斯顷刻间就会易主。

  革命党的根基太浅了,还分成了不同的团体,在1847年前,最大的革命团体人数都不超过三位数。

  大革命爆发过后革命队伍扩大百倍,这些人大都是顶了革命党的一张皮,实际上革命党对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约束力。

  迅速壮大队伍的后遗症爆发了,没有严密的革命组织,没有统一的政治纲领,大部分人都是头脑一热,或者是熟人推荐不好意思拒绝,就被成为了革命党成员。

  没有人想死,革命党人也不例外。奥地利军队没有急着进攻,匈牙利共和政府的内部矛盾却在激化。

  一系列的失败下来,科苏特这个元首的威望已经降到了临界点,反对派们对他忍无可忍,就算是他的嫡系手下,也开始怀疑他的能力。

  匈牙利国民自卫军扩充太快,混入了三教九流,科苏特也没有加以约束,终于这支乌合之众点燃了纷争。

  6月8日,国民革命军的一个连队奉科苏特的命令冲进了伊斯特凡伯爵家中,给伊斯特凡伯爵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并且当场处决了包括伯爵在内的数十人,把财货洗劫一空后,还将所有的年轻女子带回了军营中淫乐。

  事情闹大发了,伊斯特凡伯爵可不是普通贵族,被后世匈牙利人尊称为:匈牙利最伟大的人,这样的人也是可以随便杀的?

  要知道,匈牙利共和国建立以来内部就矛盾重重,科苏特还亲自请伊斯特凡伯爵出面调停,现在居然以反革命罪给处决了?

  6月9日的匈牙利政府会议上,谢米尔为首的反对派直接发难。

  “科苏特先生,我要请问是谁授权你们给伊斯特凡伯爵定罪的?又凭什么处决一名伟大的贵族?发生在伯爵府内的暴行,又作何解释?”

  科苏特的内心是崩溃的,天地良心,他什么时候下令要处决伊斯特凡伯爵?

  可事情已经发生了,国民自卫军打着他的旗号干了,当事人那名连长现在已经不知所踪,事情的真相已经没有办法还原了。

  “这件事情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从来都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科苏特矢口否认道

  第一百零五章 叛乱结束

  保守派贵族豪威尔愤怒质问道:“科苏特,你的解释并不能够令人信服,类似的事情发生也不是一两起了,你统帅的国民自卫军,为什么不加以约束?

  伊斯特凡伯爵和你是政敌,他也反对匈牙利独立,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他的伟大,你更不应该因为个人恩怨,就残忍的杀害他。”

  贝姆立即反驳道:“不,你这是在胡说八道,科苏特先生怎么可能是杀人凶手呢!”

  谢米尔冷笑道:“贝姆将军,现在科苏特先生是政府元首,还是国民自卫军的最高统帅,多次阻扰陆军部整肃军纪,现在发生了这种事情,难道他不该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么?”

  国民自卫军发展到了现在,已经彻底的堕落了,作奸犯科时有发生,内部管理混乱不堪,科苏特这个最高领袖难辞其咎。

  至于阻碍陆军部整肃军纪,那就是权利之争了,革命党不想看到陆军部借机把手深入到国民自卫军中。

  可是现在,这就成了攻击他们最佳的借口,无论伊斯特凡伯爵的死和科苏特有没有关系,他都必须要为此负责。

  裴多菲想了想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抓住凶手,那名失踪的连长就是这次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在没有抓到他前,就给这次事件定性是不负责任的!”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里面含着浓浓的担忧。没有办法,科苏特的节操实在是令人怀疑,谁知道这件事和他有没有关系?

  陆军大臣戈尔盖讥讽道:“可是在案发的第一时间,国民自卫军阻止了警方抓捕凶手。

  这件事情,科苏特先生必须要负责,纵容国民自卫军胡作非为的,让他们独立于司法之外,不受法律约束,可以私自行动,这些都是造成这次惨案的主要因素。

  在查清事情的真相前,当事人有必要避嫌,我提议暂停科苏特、贝姆……等人在国民自卫军中职务!”

  戈尔盖这是穷图匕见了,直接将放走凶手的罪名扣到了国民自卫军头上,借机把国民自卫军纳入陆军部的指挥中。

  这让科苏特的支持者们很受伤,偏偏他们还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总不能说他们都是君子,不会阻碍查案吧?

  被逼到了墙角的科苏特,无奈的说:“好,我辞职!”

  这是没有办法的选择,政府内部反对派齐齐发难,就连自己手下的小弟,这个时候都选择了沉默,他已经是众叛亲离了。

  ……

  历史发生了惊人的巧合,在内外压力下,科苏特还是被赶了下台,只不过这次比历史上更加狼狈。

  谢米尔为首的反对派掌权过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查案,而是立即组织人马突围。

  他们的做法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毕竟布达佩斯是坐困愁城,继续守下去就是等死,冲出去才有一线生机。

  城外,奥地利军队指挥部。

  “司令官,这是城内传来的消息,敌人正在准备突围,这是他们的作战计划!”作战参谋低声说道

  接过了情报,朱利叶斯中将露出了笑容,匈牙利共和政府居然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权利变局,投降派堂而皇之的掌控了政权。

  卖队友也是有技巧的,直接宣布投降肯定不行,已经没有退路的革命党人不可能答应。

  不过,国民自卫军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守城还有几分战斗力,主动进攻就是在送人头。

  打着突围的名义,让他们去送死,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

  1848年6月12日,布达佩斯城的匈牙利国民自卫军发起突围作战,被早有准备的奥地利军队打的四散而逃。

  在突围失败过后,奥地利军队一路尾随入城,匈牙利共和政府在谢米尔的带领下向奥地利军队投降。

  不甘心失败的革命党人,在贝姆将军的指挥下在城南负隅顽抗,抵抗了两天过后全军覆没。

  截止到了6月15日,这场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匈牙利叛乱,在布达佩斯落下了帷幕。

  战争结束了,但是战争造成的后遗症却才刚刚开起,布达佩斯在这场叛乱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全城三分之一的建筑沦为了废墟,经济损失更是无法统计。

  收复了布达佩斯过后,朱利叶斯中将还没有来得及庆祝,又头疼了起来。

  看着手中庞大的俘虏对伍他很受伤,屠杀是不可能的。连同家属在内这可是十五万人,怎么杀?

  放过?那就更加不用考虑了,为了匈牙利的长治久安,这些隐患也必须要排除。

  “司令,不如以瘟疫的名义把他们给……”一名仇视革命的青年军官提议道

  朱利叶斯摇了摇头说:“不行,现在有这么多媒体看着,我们把革命党高层拿出去让民众审判,就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

  要是捏造一场瘟疫,很容易穿帮的。总不能真的制造瘟疫吧?那玩意儿又不可控,要是蔓延开了,我们哭都来不及!”

  约西普·耶拉契奇总督提议道:“其实,没有必要斩尽杀绝。只要清洗掉顽固分子就可以了,剩下的人全部判个十年二十年,让他们服劳役赎罪好了。

  据说,维也纳叛乱就是那么干的,我们也可以效仿一下,这些人只要不被放出去,造成的威胁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朱利叶斯中将徘徊了一下,最后下令道:“将所有的军官、政府官员、已经加入革命党的成员、知识分子全部找借口处决掉。

  找不到借口,就制造罪名,让法院判他们死刑。实在不行让愤怒的难民动手打死他们,或者是让他们病死、畏罪自杀都可以,其余人都判劳役好了。”

  听了朱利叶斯中将的命令,众人脸色巨变,这意味在不久的未来,将会有数万人要人头落地。

  不过大家都没有反对,这也是维也纳政府的意思。除了及时倒向奥地利政府的聪明人,剩下的都属于被清洗的对象。

  革命党的首脑人物,都已经“被负隅顽抗”给击毙了,包括科苏特这位元首,都在战争中见了上帝。

  为了收拢民心,朱利叶斯还为伊斯特凡伯爵举行了葬礼,顺便给出了盖棺论定:伊斯特凡伯爵是匈牙利保皇派的领袖,因为拒绝和革命党人同流合污,被科苏特残忍的杀害。

  没有办法,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伊斯特凡伯爵是匈牙利实干派的领袖,虽然是保皇党的一员,但是他也是坚持匈牙利主义者。

  为奥匈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包括推广匈牙利语言文字,发展匈牙利文化等等。历史上匈牙利被拆分后,能够再次重聚,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这种和奥地利政府背道而驰的政治理念,显然是不容许存在的,包括伊斯特凡伯爵在内,很多匈牙利的大人物都一起见了上帝。

  第一百零六章 欠债的是大爷

  维也纳

  费利克斯首相愁眉不展的说:“殿下,眼下匈牙利叛乱已经结束了。不过有一部分贵族,没有参与叛乱,但是在战乱中被分掉了土地。

  如果按照之前,我们颁布的《土地赎买法案》,现在奥地利政府共计要支付二十三点七亿盾的土地赎买金。”

  (1盾=11.69克白银)

  “怎么有这么多?”弗朗茨惊讶的问

  要知道,经过了这次叛乱,匈牙利有近七层的贵族都完蛋了,包括已经领了盒饭的,和牵扯到叛乱中被剥夺爵位的贵族。

  费利克斯解释道:“殿下,匈牙利的几家大贵族都没有参与叛乱,这笔赎买金中有近一半都是支付给他们的。

  除此之外,还有国内部分开明贵族,愿意放弃土地,也需要我们支付赎买金。

  另外,意大利地区也有部分忠于我们的贵族,在战乱中也被分掉了土地。

  这些零零总总的加起来,初步估计我们就要二十三点七亿盾土地赎买金,如果还有人继续放弃土地,那么这个数字还会增加。”

  弗朗茨揉了揉额头,为了鼓励贵族放弃土地,这个赎买金都是按照市价进行评估的。如果换算下来,这就相当于5.5亿两白银。

  这笔钱显然不是奥地利政府可以一次性拿出来的,尽管因为抄家的关系,现在奥地利政府手中拥有大量的资产。

  可是这些不动产不等于现金,短期内根本就没有办法变现,奥地利政府还是穷。

  根据《土地赎买法案》规定,农民支付的土地赎买金是由政府代收的,政府负责向放弃土地的贵族直接补偿。

  这笔巨额债务,就砸到了奥地利政府头上。弗朗茨不可能一次性支付这笔巨额债务,赖账更加不可能,这关系到了政府信誉问题。

  弗朗茨关心的问:“我们每年能够收取多少土地赎买金?”

  费利克斯首相想了想说:“大约在1.8亿盾左右。”

  这1.8亿盾可不是光这些土地的,而是还包括了政府查抄的大量土地,以及绝嗣贵族们的土地。

  如果仅仅只是这些土地,按照百分之三十产出的比例提取赎买金,最多也就四五千万莱茵盾。

  盘算了一遍,弗朗茨无奈的发现,种地果然不是什么好买卖,那怕是不计算资金时间成本,也要十几二十年才能够回本。

  政府收取的土地赎买金,恐怕还不够支付资金的利息成本。

  弗朗茨想了想说:“分期付款吧,给贵族们解释清楚,告诉他们我们的难处,让他们体谅一下。

  国内自愿放弃土地的开明贵族,先支付他们一半的赎买金,剩下的在二十年之内分期付清。

  匈牙利地区的几家大贵族,告诉他们这次叛乱中的小动作,政府不追究了,但是作为惩罚他们的土地赎买金,将被延长到分期四十年付清。

  剩下的有小辫子的就警告一下,延长他们的赎买金支付时间,完全没有问题的,就按照自愿放弃土地的处理方案办!”

  弗朗茨总算感受到了一回——欠钱的是大爷。

  经过了一场革命,奥地利国内的利益集团也进行了重新洗牌,这些被强行土地赎买的贵族,自然是属于失败者。

  钱在奥地利政府手中,土地在农民手中,他们根本就没得选择。

  在此之前,奥地利政府忌惮他们,那是因为每一家大贵族手中都拥有大量的土地、农奴,还有一大帮依附在他们之下的中小贵族,随时可以武装几千,乃至于数万大军出来。

  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农奴获得自由,不在受他们的控制,依附在他们麾下的中小贵族遭到了重创。

  没了牙的老虎,就只剩下虎威了。没有斩尽杀绝,那是因为弗朗茨也是既得利益中的一员,不愿意打破规矩。

  “是,殿下!”费利克斯首相回答道

  在打击地方实力派的问题上,奥地利内阁和弗朗茨都站在同一立场上。

  所谓的分期付款,可是不含半分利息的,分成四十年来支付,实际上连利息都不够。

  就算是分期付款,具体什么时候能够拿到钱,都是一个未知数,只要在承诺的期限内支付完成,都不算违约。

  具体情况,就要看这些贵族是不是聪明人了。如果肯配合政府的行动,那么一切好说,奥地利政府会尽快还钱的。

  如果,继续不知死活和政府对着干,估计他们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见到这笔钱。

  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乐观,梅特涅就在一旁愁眉不展,半晌过后才迟疑的说:“殿下,这么多贵族突然没有了土地,丧失了收入来源,想要转型可不容易。

  如果不能给他们找一条出路,未来恐怕会成为一个社会隐患。”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不可能让所有的贵族都变成资本家,做生意也是会亏本的,真要是盲目转型,他们多半都会亏得吐血。

  不要指望这些人破产了,就老老实实的变成工人,安安分分的去工厂上班。

  更大的可能是在破产过后,他们会加入革命大军中,企图打破社会秩序,重新进行社会财富分配。

  教育大臣利奥伯爵想了想说:“我们教育部可以聘请一部分贵族担任语言教师,绝大部分贵族都可以胜任,不过这需要提高薪水待遇!”

  同样的职位,贵族和非贵族之间的薪水待遇也是不一样的,不要觉得奇怪,这是欧洲大陆的普遍现状。

  “这只是杯水车薪,没有野心的小贵族可能会接受教师职位,可是绝大部分贵族都不可能放弃架子,去做一名乡村教师!”费利克斯摇了摇头说

  路易斯大公提议道:“要不我们开辟殖民地吧,让他们去海外殖民,省得在国内不消停?”

  梅特涅时代,奥地利没有在海外开辟殖民地,并不是说奥地利就没有开辟殖民地的实力。

  作为世界上排名前四的大国,只要政府放开了手脚,在海外获得一块殖民地并不难。

  看着英法在海外攻城掠地,就连荷兰、葡萄牙这样的小国都有一片殖民地,奥地利内部的贵族怎么能不眼热呢?

  第一百零七章 最适合做盟友的国家

  对开辟殖民地,弗朗茨也很有兴趣。不过他的看法和其他人不一样,并不是单纯为了从海外掠夺财富。

  哈布斯堡王朝存在的时间太长了,古老的帝国意味着保守和固化,即便是因为这次叛乱,重新进行了一次洗牌,上升的通道依然狭窄。

  作为既得利益中的一员,弗朗茨肯定不能选择推倒重来。那么就只有把蛋糕做大了,盘子大了机会自然也就多了。

  在欧洲进行扩张难度太大了,就算成功了后遗症也不小,海外殖民就不一样了,凭借奥地利的实力分一杯羹,根本就不存在问题。

  几乎不用花太大的代价,就可以获得本土数倍面积的殖民地。然后从德意志地区移民慢慢开发,要知道现在欧洲移民的主力就是德意志地区,根本不愁人力问题。

  如果殖民计划成功了,奥地利的内部问题也解决了。一帮二代贵族也有了用武之地,省得留下来混吃等死。

  不要以为贵族都是有钱人,实际上这纯属扯淡。看看教会就知道了,里面的传教士、修女很多都是贵族出身,原因非常残酷就是——穷。

  落魄的贵族已经无法承担次子结婚的开销,无力支付女子出嫁的嫁妆,为了可怜的贵族尊严,他们不得不如此做。

  这些人可不是省心的货,他们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很多人不甘心受命运安排,欧洲各国殖民运动的主力就是他们。

  19世纪在海外晃荡的传教士,他们基本上都要另外一重身份——殖民者。

  现在讨论这个问题还太早了,弗朗茨决定再往后拖一拖。

  “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进行讨论。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已经进入奥地利,要不了多久就要抵达维也纳了。

  帕麦斯顿这次来的目的,多半和撒丁王国的战争有关,大家觉得我们该怎么处置撒丁王国?”

  提起撒丁王国众人都有一肚子火,列强都是有尊严的,对于挑战那必须要严惩。

  外交大臣梅特涅开口说:“殿下,刚刚得到消息,6月23日巴黎爆发工人起义,据说是因为法国工人反对政府支持我们和俄国人镇压波兰革命。

  如果情况属实的话,这个时候法国政府为了维持国内稳定,恐怕就要放弃和我们瓜分撒丁王国了。”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皆是一愣。谁能够想到,巴黎六月革命的主要因素,居然是为了支援波兰革命呢?

  这说出来都是一个笑话,可是弗朗茨知道这个消息确实是真的,这个年代的巴黎民众,已经具备了国际主义精神。

  当然他们支持波兰革命,并不意味着他们也会支持意大利革命,法国人依然窥视意大利地区。

  只不过经过了这次起义,法国内部又要乱上一阵子了。不等他们领导层稳定下来,就不要想他们出兵了。

  “这是一个机会,俄普两国因为普丹战争相互牵制,不会给我们造成障碍,法国人自顾不暇,只要我们能够顶住英国人的压力,就可以吞并撒丁王国了!”路易斯大公兴奋的说

  奥地利太久没有对外扩张了,大家都憋坏了,现在机会送上门了,撒丁王国这次是自己找死,赶上了好时候。

  梅特涅摇了摇头说:“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法国人和我们联合行动,那么造成既定事实,各国多半也就认了。

  如果我们独吞撒丁王国的话,就算俄国人不反对,我们也得不到他们的支持,普鲁士正忙着和丹麦战争多半是顾不上我们。

  光英国人的压力,我们确实顶得住,可是吞并撒丁王国过后呢?

  等法国人解决了内部矛盾,俄普冲突告一段落,到时候英法联合干涉,甚至是英法普俄四国联合干涉,要求我们退出撒丁王国,又该怎么办?”

  显然,梅特涅的外交判断力还是非常准确的,轻松的捋清了列强之间的关系脉络。

  现在不干涉,并不等于未来不干涉,奥地利吞并撒丁王国的做法是得不到列强承认的。

  等大家腾出手来过后,还可以秋后算账。历史上奥地利趁克里米亚战争,出兵占领了多瑙河流域,最后不也吐了出去?

  费利克斯首相点了点头说:“梅特涅先生说的没错,吃下撒丁王国不难,关键是各国的态度。

  我们如果进行外交努力的话,让普俄两国中立不难,可是想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却必须要花费大代价,甚至可能是得不偿失。

  法国人的态度大家都清楚,他们绝对不可能容忍我们独吞撒丁王国,等他们稳定了国内就会和英国人联手干涉。

  这个时间长则两三年,短则几个月,我们有把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吃掉撒丁王国,并且消化下去么?

  如果做不到的话,到时候外有强敌环饲,内有游击队肆掠,新占领土根本就守不住。”

  停顿了一下,财政大臣卡尔提议道:“如果无法吞并撒丁王国,那么勒索一笔战争赔款,或者是割让部分领土如何?”

  梅特涅自信的说:“这就要看英国人的态度了,无论是索要战争赔款,还是割让领土,撒丁王国都必须要付出应有的代价。

  如果不能弥补我们的战争损失,那么这场战争就不会结束,相信英国人会给我们一个交代的。”

  这个信心来源于实力,列强之间也有一套行事准则,通常大家都不会掀翻桌子。

  英国人的优势在于孤悬海外,还有一支纵横世界的海军,让他们在欧洲的地位很超然。

  同样这也是他们的弱点,作为一个岛国,重点发展海权,自然就放弃了陆权,要执行欧洲平衡的战略,就需要和欧洲大国合作。

  在欧洲诸多列强中,现在最适合英国人的盟友无疑是奥地利。确切的说,这个年代的奥地利有和欧洲任何一个列强结盟的基础。

  本身有一定的实力,可以配合盟友行动,又受制于内部问题,没有争霸世界的实力。

  对英法俄三个有志于世界霸权的国家来说,只要奥地利不统一德意志地区,就是最理想的盟友。

  第一百零八章 都灵陷落

  盟友也不是好当的,欧洲各大列强矛盾重重,奥地利能够与之结盟的却只有一个,一旦站了队剩下的就是敌人了。

  或许梅特涅很早就看透了事情的本质,反法战争过后就主动收缩了奥地利的势力范围,努力平衡欧洲各国的实力,让奥地利处于了超然地位。

  在这个年代来看,这些外交措施都算是成功的,唯一失败的就是奥地利内部改革失败了,自身实力没有跟上去。

  没有足够的实力,自然就无法继续让维也纳体系持续下去,奥地利又要重新做出抉择了。

  “先等等吧,看看英国人给出的筹码再说。如果他们还要继续支持意大利统一,那么撒丁王国就不能留了。

  大不了我们吃点儿亏,先帮法国人管理一下他们那一份地盘。等他们国内局势稳定了,再卖给他们好了!”弗朗茨狠狠的说

  在意大利问题上,法国人无疑是可以收买的,他们早就对意大利地区虎视眈眈了,而奥地利的战略重心根本就不在这里,双方不存在核心利益冲突。

  ……

  撒丁王国,查理·阿尔伯特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战争的发展和他的预想差距太大了。

  热武器时代,已经不是光靠人多就能够赢得战争的。

  即便是撒丁军队前所未有的爆发,本土作战士气+200%,依然改变不了乌合之众的本质。

  再加上武器弹药不足,很多士兵手中的装备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爱国热情再高也挡不住子弹横飞。

  “陛下,快走吧!敌人就要兵临城下,都灵守不住了!”

  阿泽利奥首相忠臣属性爆发了,在防线失守过后,第一时间通知查理·阿尔伯特跑路。

  没有办法,撒丁王国面积又不大,都灵距离米兰就那么一百多公里,前线的部队一崩溃,就只能准备都灵保卫战了。

  查理·阿尔伯特绝望的说:“不,我哪里也不去,我要与都灵共存亡!”

  “陛下,为了撒丁王国的未来,你必须要立刻离开这里。”陆军大臣李奇哭丧着脸的劝说道

  在欧洲大陆君主也是一个巨大的筹码,要是查理·阿尔伯特这个国王被奥地利军队俘虏了,那么撒丁王国也就差不多了。

  这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控制了君主就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比如说逼迫查理·阿尔伯特签订一系列卖国条约,甚至是干脆利落吞并撒丁王国。

  其他列强就算是想要干预,也没有大义上的筹码,这对撒丁王国非常的不利。

  查理·阿尔伯特咆哮道:“废物、饭桶、蠢货……要不是你们这帮无能之货,我们怎么会失败呢?到了现在,你们不思考怎么退敌,居然想着跑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大家的轮番劝说下,查理·阿尔伯特还是跑路了,当然这和奥地利先头部队抵达都灵城下是不是有关系,就没有人知道了。

  当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抵达维也纳的时候,奥地利军队攻克都灵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整理了一遍手中的情报,即便是成竹在胸的帕麦斯顿,也为撒丁王国的问题感到头疼。

  事情出乎了他们的意料,按照英国人的计划,这个时候奥地利任还在和撒丁王国争夺伦巴第地区,最多奥地利也就刚刚收复了失地。

  可是撒丁王国的表现令他们失望了,或许是第一次全国动员,就抽干了他们的血,第二次动员起来的军队完全就是在送人头。

  尤其是那帮“爱国分子”、“意大利民族主义者”,本来以为他们会和奥地利军队血战到底,结果最终的结果告诉了世人,嘴炮依然是嘴炮。

  口号喊得最响的,往往也是战场上最快当逃兵的。战斗刚刚打响,人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查理·阿尔伯特把这些人放在前线当炮灰,却没有想到这些人反手就给坑了回来,直接把阵地送给了奥地利人。

  这就让帕麦斯顿感到为难了,奥地利军队占领撒丁王国前谈判,和占领撒丁王国过后再谈判,要付出的代价是截然不同的。

  要不是法国内部不稳,奥地利没有了盟友,独吞撒丁王国有困难,他都可以直接打道回府了。

  这种担心没有持续多久,奥地利外交部为他准备的欢迎宴会就开始了。

  ……

  柏林

  得到了奥地利的外交支持后,资产阶级自由派政府气焰再次高涨,在他们看来有整个德意志联邦做后盾,俄国人也不是那么的可怕。

  不要看欧洲各国都在声援丹麦人,实际上真正会采取行动的只有俄国人,瑞典人的目的只是保证丹麦王国不被灭掉,可没有帮丹麦人收复失地的计划。

  尤其是看到法国人民为了支援波兰革命,爆发了六月起义后,自由派支持波兰独立的决心再次坚定了起来。

  腓特烈·威廉四世忍不住了,再让自由派浪下去,普俄就要开打了,现在已经有25万俄军抵达普俄边界。

  沙皇政府对普鲁士王国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任何刺激俄国人的举动都是不明智的。

  没有经历克里米亚战争前,俄国在欧洲大陆可是威名赫赫,根本不是还没有统一德国的普鲁士王国能够相提并论。

  在他的授意下,仇视革命的容克贵族们组建了“保卫财产同盟”,同时还加紧了对军队的控制,寻找各种借口清理军队中的共和分子。

  反革命政变,正在普鲁士王国内部酝酿。没有斗争经验的资产阶级政府,似乎是一无所知,还在继续实施着理想化统一计划。

  ……

  英奥谈判开起了,帕麦斯顿担心继续拖下去撒丁政府就向奥地利投降了,那么他们在那边的投资就打了水漂。

  寒暄过后,帕麦斯顿直入主题道:“梅特涅先生,为了世界的和平问题,我们需要奥地利政府慎重处理同撒丁王国的矛盾。”

  梅特涅哈哈一笑道:“帕麦斯顿先生,我们和撒丁王国之间的矛盾马上就要不存在了,意大利地区很快就会稳定下来,贵国完全不用担心。”

  第一百零九章 英奥谈判

  什么情况下,奥地利和撒丁王国之间的矛盾会消失?

  这就要看具体情况了,反正帕麦斯顿不会天真的以为,奥地利兴师动众杀到撒丁王国,为了所谓的世界和平,就轻易的放过撒丁王国。

  那么就只有让一方倒下了,一个巴掌拍不响,敌人倒下了,矛盾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毫无疑问,现在倒下的肯定是撒丁王国,帕麦斯顿可不相信撒丁人能够翻盘。

  那怕是剩下的撒丁士兵都化身为斯巴达勇士,也改变不了战争失败的结局。

  帕麦斯顿想了想说:“梅特涅先生,为了世界的和平稳定,英国政府建议贵国尽快结束奥撒战争,恢复到战前状态。”

  英国人和奥地利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他们反对奥地利在意大利地区扩张,又因为他们的欧洲战略需要,不想和奥地利翻脸,才有了这次帕麦斯顿的维也纳之行,他们企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奥撒两国之间的纷争。

  要知道反法战争过后,欧洲就进入了英俄两强时代。奥地利主导的维也纳体系,虽然将大英帝国孤立在了欧洲大陆之外,同样也遏制住了俄国人的扩张。

  对英国人来说,孤立就孤立吧,只要欧洲的大陆维持平衡,他们的霸权地位就不会受到动摇,维也纳体系也保卫了他们的核心利益。

  现在维也纳体系已经崩溃,欧洲大陆局势即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遏制俄国人扩张就成为了英国人眼下的第一要务。

  作为挡在俄国人西扩道路上的奥地利,就是伦敦政府最需要争取的盟友,非到必要时刻英奥关系不能破灭。

  英国人这种复杂的外交战略,自然是瞒不过梅特涅的,奥地利同样也需要同英国人合作。

  不要看俄奥是同盟,奥地利就不需要遏制俄国继续扩张势力了,实际上最不希望俄国对外扩张的就是奥地利政府。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弗朗茨。

  俄国人向西扩张的道路实际上已经所剩无几了,普奥两国都不是软柿子,沙皇政府不可能把目光放在这里。

  北欧地区的瑞典同样是硬骨头,俄国人不会去碰钉子,欧洲地区可以让俄国人扩张的就剩下巴尔干地区了。

  这个年代的人都觉得俄国进入巴尔干地区,占领君士坦丁堡过后,冲进了地中海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弗朗茨的判断却恰恰相反,留在冰雪国度的俄国人才是最恐怖的,进入地中海过后,英国人会教毛熊重新做人。

  陆地上厉害,并等于在大海上也厉害。不是弗朗茨鄙视俄国人,陆军他们可以靠人海战术,海军那就真的是菜鸟。

  真要是论起发展海军来,奥地利都比俄国人有优势,起码威尼斯曾经是海军强国,现在还有足够的水手在。

  不是有海,海军就一定牛逼。俄罗斯的海域面积的确大,可都不怎么适合发展海军。

  那怕是到了现在,俄国人依然是一群旱鸭子,那支袖珍版的海军,没有几十年时间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甚至在俄国人在巴尔干扩张的时候,奥地利还可以分的一杯羹,或许吃不到最美味的部分。

  可是弗朗茨的态度却是: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只要能够增强奥地利的实力,至于遏制俄国人扩张的问题,谁爱干就去干吧,反正他没有这种国际主义精神。

  要是俄国人被带歪了,跑去大力发展海军。他不介意全力支持俄国人,让他们在这条作死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些。

  弗朗茨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奥地利的外交,对于很多国际事务,都没有梅特涅时代参与的那么积极了。

  梅特涅摇了摇头说:“帕麦斯顿先生,做错事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撒丁王国敢侵略奥地利,自然就要承担相应的代价。

  奥地利帝国的尊严不容亵渎,邪恶的撒丁王国胆敢违反维也纳体系发起侵略战争,就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帕麦斯顿松了一口气,奥地利没有一口咬定要吞并撒丁王国,那么事情就还有缓和的余地,无非就是利益的问题。

  鼓动撒丁王国发动战争,给撒丁王国提供贷款,这背后也有他的一份功劳。要是撒丁王国真的完蛋了,这些贷款都成了坏账,英国的银行家们可饶不了他。

  帕麦斯顿想了想说:“当然,撒丁王国发起了这次侵略战争,自然应该为此付出代价。

  为了世界和平,大英帝国准备调停这次战争,我们希望贵国可以暂时停止军事行动。”

  梅特涅微微一笑说:“很遗憾,帕麦斯顿先生,你来的太晚了。

  现在这个时候撒丁王国已经被奥地利军队占领了,撒丁国王查理·阿尔伯特已经流亡海外,或许要不了多久就会抵达伦敦了。

  如果贵国可以约束住撒丁人的游击队不继续捣乱,我们可以停止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奥地利军队占领撒丁王国了么?

  如果仅仅是指主要城市的话,现在奥地利确实已经占领了撒丁王国;如果是指全国的话,奥地利也不过占领了撒丁王国一半的领土。

  这并不妨碍梅特涅吹牛B,这个年代的军事占领,大多数时候都是指主要城市,广阔的农村地区往往被忽略了。

  到了这一步,帕麦斯顿已经懒得继续争取了,撒丁王国手中的筹码都丢了,想不大出血都不可能。

  帕麦斯顿很快进入了角色,开口问道:“梅特涅先生,要结束这场战争,贵国政府有什么条件,我们可以代为转达。”

  梅特涅没有回答,而是将一份已经准备好的停战条约递了过去。

  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帕麦斯顿的脸色都变了,要是按照奥地利的要求办,撒丁王国距离变成历史已经不远了。

  “梅特涅先生,这上面的条款,未免太苛刻了吧?”帕麦斯顿皱着眉头说

  何止是苛刻,分明是非常的苛刻。这是要把撒丁王国的政治、军事、财政、以及领土全部置于奥地利的控制之下,和吞并撒丁王国没有多少区别了。

  比如说:政府部长及以上官员任命,必须要经过奥地利政府的批准;

  又比如说:撒丁王国不得保留军队,只能保留不超过一万人的警察,用财政收入百分之五十来雇佣奥地利军队,保护他们的领土安全;

  撒丁王国的货币发行权,由奥地利政府代管;

  撒丁王国的各项税收,由奥地利政府确定税率;

  撒丁王国不得生产武器装备,所有武器都必须从奥地利进口;

  撒丁王国和任何国家地区之间的外交关系,全部由奥地利外交部代为行使职权;

  ……

  这上面没有任何割地赔款要求,只不过和这上面的要求比,估计撒丁人宁愿割地赔款,也不愿意变成奥地利的殖民地。

  梅特涅非常和善的说:“这只是一份谈判草案,撒丁王国这次入侵给奥地利带来了非常惨重的损失,伦巴第和威尼斯近乎被打成了白地。

  还造成了数十万奥地利人的伤亡,数百万奥地利民众无家可归,这么严重的损失怎么算?

  如果撒丁人无法接受我们的条件,也不是不行,只要他们能够一次全额赔偿我们的所有损失就行了。”

  ……

  第一百一十章 战争赔偿

  维也纳国际大酒店

  帕麦斯顿争取道:“梅特涅先生,你们的要价太高了,这已经超过了撒丁王国的承受能力!”

  梅特涅不慌不忙的说:“帕麦斯顿先生,我们可以算一笔仗,这一次奥撒战争,奥地利花费了1亿盾的战争经费,还付出了1.2万名官兵伤亡,就算没人支付1000盾的抚恤金,那也是1200万盾。

  平民死亡人数高达58.6万人,贵族死亡2.6万,爵位最高到了侯爵,上百万人无家可归。

  按照每个平民支付500盾伤亡抚恤金,每名贵族支付3000盾抚恤金计算,共计是3.71亿盾,无家可归的民众就少算点儿,至少也要1.5亿盾的安置费吧?

  伦巴第和威尼斯地区近半的城市毁在了战火之中,当地的经济完全崩溃,战后重建需要的花费不会低于3亿盾。

  还有撒丁军队肆意妄为,从民间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至少也有1.8亿盾,这些也必须要还回来。

  ……”

  按照奥地利人的算法,撒丁王国估计到了下个世纪都还不清,不待梅特涅说完,帕麦斯顿就开口说:

  “梅特涅先生,帐不能这么算。这么多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大部分都是革命党人造成的,撒丁军队给贵国造成的损失只是当中的一小部分。”

  没错,这些损失是叛军、奥地利军队、撒丁军队,大家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损失都要由撒丁王国承担。

  梅特涅面不改色的说:“帕麦斯顿先生,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发生在伦巴第和威尼斯地区的叛乱,都是撒丁政府一手策划的。

  叛军造成的损失,自然也需要撒丁王国来承担。我们只是要求16.6亿盾的赔偿,实际上已经很少了。”

  帕麦斯顿自然不会买账,一项一项的和梅特涅往下磨。

  比如说平民伤亡:撒丁军队又没有搞大屠杀,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干掉这么多平民呢?

  天灾、人祸、自然死亡这些记在撒丁政府头上,勉强还说的过去,好歹可以扯上一点儿关系。

  可是战争造成人口外流,这人都还活着,就要按死亡人口进行赔偿,是不是太扯淡了?

  什么叛军成员伤亡也需要赔偿抚恤金?这不是扯淡么?他们都是罪人,奥地利政府需要向他们的家属支付抚恤金?

  不行,这必须要打折。

  又比如:撒丁军队劫掠地方,他们都在战俘营里面,财货都是你们的战利品好么?最多给点儿损耗费,哪有那么多?

  ……

  经过长达半个月的扯皮,帕麦斯顿终于和梅特涅达成了协议,撒丁王国支付奥地利3.38亿盾战争赔偿,和0.62亿盾的战俘赎金,结束这场战争。(约合白银9352万两)

  这已经是极限了,撒丁王国还没有经过加富尔改革,现在他们的财政收入折算下来,仅有一千多万两白银。

  面对这笔巨额赔款,他们肯定是拿不出来的。法奥密约的存在,又断了他们向法国金融界求助的可能,除了向英国人借债外,他们已经别无选择。

  以约翰牛的屎尿性,这个时候怎么不可能不趁火打劫呢?

  可以说这笔巨债借下来过后,未来撒丁王国的政治、经济,都必须要全面依附于英国人。

  至于撒丁流亡政府的意见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已经丧失了话语权,只有接受命运的安排。

  不听话换一个政府就行了,英国人花了大代价保住了他们,是希望在意大利地区扶持一颗听话的棋子,增强在意大利地区的话语权。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英国银行财团被贷款给套牢了。撒丁政府还欠英国人一屁股的债,要是不想办法保住他们,这些贷款,就全部打水漂了。

  这笔巨额的赔款,与其说是撒丁王国承受的极限,不如说是英国人愿意继续投入的极限。

  ……

  1848年7月7日,奥地利驻伦敦大使和流亡英国的撒丁政府签订了停战条约,内容赫然就是这次英奥维也纳密谈的翻版,只是换了一个说法。

  英国银行财团向撒丁政府提供了贷款,一次性支付了奥地利战争赔款2亿盾,剩下的分二十年付清,年息5%。

  ……

  要钱不要地的决定是弗朗茨做出的,如果法国这个猪队友不出问题,那么大家联手瓜分撒丁王国,奥地利可以获得富饶的热那亚和都灵地区,确实值得出手。

  但是现在法国人自顾不暇,奥地利就只能独自上阵。可惜奥地利的胃口不好,一口吞不下撒丁王国。

  如果不能灭掉撒丁王国,只是占领他们一部分领土,那么很长时间都要面对民族起义的威胁,难以将这些地区转化为国力。

  况且,奥地利国内的意大利民族已经够多了,弗朗茨不希望继续增加下去,这不利于他推行的民族融合政策。

  奥地利在撒丁王国的问题上做出了让步,自然也获得补偿。

  比如说:英国人将支持奥地利在巴尔干地区进行扩张、默认奥地利加入海外殖民扩张。

  相比局势复杂的意大利地区,获得英国人的支持后,奥地利在巴尔干地区扩张,只需要和俄国人沟通就行了。

  海外殖民扩张就更简单了,只要奥地利开辟殖民地的方向,不和英法核心利益发生冲突,其他的都是小问题。

  不得不说,帕麦斯顿的判断力很准确,奥地利的战略重心早已不在意大利地区。

  现在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以费利克斯首相为首德意志派,主张在德意志地区进行扩张势力。

  紧随其后的是陆军大臣温迪施格雷茨亲王为首的近东派,主张向巴尔干地区扩张。

  以及路易斯大公为首的殖民派,主张开辟海外殖民地。

  蝴蝶效应的影响是巨大的,历史上这个时候,奥地利政府都在忙着镇压叛乱,绝对没有这么多人想要对外扩张。

  在这些战略的背后都有一个,或者是多个利益集团在推动。从表面上来看,大家的理由都很充分,实际操作起来,又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弗朗茨没有急着表明立场,政治很多时候不能只考虑对错,更多还要看涉及到的利益集团,和可能引发的变局。

  ……

  帕麦斯顿这次出访不光是为了意大利问题,还包括调停这次普丹战争,在这个问题上奥地利同样也有很重的话语权。

  “梅特涅先生,我觉得在普丹战争的问题上,我们两国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沟通。

  普鲁士王国擅自挑起战争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国际社会谴责的,作为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有必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帕麦斯顿说道

  “当然,帕麦斯顿先生。奥地利政府早就表明了立场:

  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是传统的德意志邦国,奥地利希望他们重回联邦中。

  不过,他们必须要以独立邦国的身份回来,而不是变成普鲁士王国的一部分。”梅特涅试探性的回答道

  帕麦斯顿严肃的说:“梅特涅先生,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已经属于丹麦王国了,这是历史问题。

  德意志地区只是一个地名,而不是一个国家。德意志联邦也只是一个联盟,并不存在所谓的主权!”

  毫无疑问,英国人是反对德意志地区统一的。一旦在中欧大陆出现一个统一的大帝国,那么大英帝国的霸权地位又要受到冲击。

  帕麦斯顿直接表明了立场,就是为了断掉奥地利可能存在统一德意志地区的幻想。

  梅特涅是反对建立大德意志的,他认为统一德意志地区是不可能做到的,试探出英国人的态度后,自然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

  “帕麦斯顿先生,这个问题不在我们怎么看,而是普鲁士人引导的民间舆论,现在奥地利政府是被舆论绑架了。

  刚刚经历了一次国内叛乱,我们不得不顾及民间的感受,在这次战争中,我们不得不在外交上支持普鲁士人。”

  梅特涅把外交两个字咬的很重,帕麦斯顿自然听出了言外之意,奥地利不希望普鲁士继续壮大下去,对他们的支持仅限于外交上,不会采取实际行动。

  这个答复并不能令他感到满意,不过也不是不能接受,无非就是在这次普丹战争中,奥地利准备打酱油了。

  寻求奥地利政府参与联合向普鲁士施压失败,帕麦斯顿没有继续在维也纳逗留,直奔柏林而去。

  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出来的国策

  正在英奥谈判的关键时刻,母亲苏菲公主给他带来了一个消息,吸引了弗朗茨的全部注意力。

  伯父斐迪南一世要提前退位了,让他做好提前登基的准备。

  天地良心,弗朗茨敢以上帝的名义发誓,这里面没有他的手笔。作为奥地利的合法继承人,他还不至于这么着急的逼迫伯父退位。

  真正做出这个决定也不是斐迪南一世这个当事人,而是哈布斯堡家族集体做出的决定。

  尽管奥地利以保守著称,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民众对这个智障皇帝的容忍度也达到了极限,维也纳叛乱就有这方面的因素。

  这对哈布斯堡家族来说,就是一场灾难,君主威严扫地、笑话频出,要是长此以往下去,会动摇皇室的地位。

  这个时候,弗朗茨横空出世摄政,在短时间内掌控了权利,平定了国内叛乱,这令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奥地利帝国国势在不断下滑,皇室成员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不过这帮大公们都是有心无力,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弗朗茨的出色表现,让他们眼前一亮,似乎哈布斯堡家族即将迎来一名中兴之主。

  然后大家私底下一合计,觉得不能让斐迪南一世继续在皇帝的位置上丢人了,哈布斯堡家族最近几十年都承包了贵族圈的笑料。

  为了长远的利益考虑,他们一致决定让斐迪南一世提前退位,换能力出众的弗朗茨上位,重塑哈布斯堡家族的荣光。

  做出了决定,大家就轮番上阵劝说斐迪南一世退位。不对,应该是劝说玛利亚·安娜皇后同意皇帝退位。

  斐迪南一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可能前面刚刚答应了,后面马上又忘了,他记忆最深刻的是对厨师的命令:我是皇帝,我要吃团子。

  清醒的时候他和正常没有太大的差别,无非是反应能力迟钝了一点,智商比常人低那么一点点,一旦犯病就啥也不知道了。

  最关键的是,他每天要犯病若干次,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清醒,什么时候犯病。让他做决定太不靠谱了,所以大家就决定帮他做主了。

  为了避免闹出笑话来,大家必须要说服玛利亚·安娜皇后,只要她不反对,斐迪南一世的本人的意见可以忽略不计。

  毫无疑问,玛利亚·安娜皇后从来都不是权利欲旺盛的人,因为丈夫无力掌权,维也纳宫廷对她来说更像是一个牢笼。

  尤其是维也纳大革命爆发后,更是令她胆战心惊,生怕步了路易十六的后尘。

  大家很愉快的达成了一致,让斐迪南一世尽快退位,弗朗茨上位收拾烂摊子。

  没错,在很多人看来奥地利帝国就是一个烂摊子。虽然叛乱已经被平定,可是国内的问题依然严峻。

  很多人看来,这次波及全国的叛乱,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君主威仪受损,斐迪南一世已经无法获得奥地利各族人民的认可了。

  提前登基,弗朗茨并不排斥。名不正则言不顺,很多事情皇帝去做,可比皇储去做要容易的多。

  或许是忍受够了,大家一致选择了快刀斩乱麻,斐迪南一世的退位的时间很快被确定了下来,弗朗茨的登基时间也同样被定了下来,都在1848年9月1日。

  现在已经六月底了,就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弗朗茨必须要安排国内的事务,确保在自己的登基大典上不闹出笑话来。

  ……

  这次英奥谈判的结果,弗朗茨总体上是满意的。不但从撒丁王国那边敲了一笔,还获得了英国人在奥地利巴尔干问题上的支持,并且拿到了海外殖民的入场券。

  唯一令人头疼的就是英国人在德意志问题上的立场,所有的列强一样,大家都反对奥地利向德意志地区扩张。

  不同于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在德意志地区的影响力太大,哈布斯堡王朝的招牌太响亮了。一旦统一了德意志地区,造成的影响要大的多。

  别的不说,瑞士、荷兰、比利时都曾经是哈布斯堡王朝故地,德意志地区盛行的大统一思想,在这些国家内部同样存在。

  谁知道奥地利有没有办法将他们整合起来?不管行不行,大家都不愿意冒险。

  哈布斯堡王朝的影响力大家都非常的忌惮,一旦奥地利准备统一德意志地区,就要遇到和拿破仑同样的局面。

  甚至还等不到统一德意志地区,各国的干涉大军就已经出发了。这个结论令大家很受伤,尤其是大德意志主义者。

  没有办法,一个只有八百万核心民族的奥地利是大家最好的盟友,一个拥有四五千多万核心人口的奥地利,那就是欧洲噩梦。

  统一德意志地区过后的奥地利,在人口上超过了俄罗斯,在工业上超过法兰西,完全就是一个中欧巨无霸。

  英国人看的很清楚,所以他们鼓动奥地利向巴尔干地区扩张,只要主体民族没有占据绝对优势,内耗就是必不可免的。

  一个内耗严重的奥地利,是无法威胁大英帝国世界霸权的,大家还可以是好朋友。

  弗朗茨安慰道:“英国人的立场本来就在我们预料之中,现在该头疼也不是我们,普鲁士王国同样想要统一德意志地区,他们的选择余地更小。

  无法向德意志地区扩张,我们可以去巴尔干地区,还可以去开阔殖民地,奥地利前进的步伐不会停下来。”

  这也是自我安慰,普鲁士只是拿出来的借口,这个年代的普鲁士王国还没有统一德意志地区的实力。

  奥地利是本身具备统一德意志地区的实力,国际环境却不允许。

  最有可能置身事外的英国人,都强烈反对德意志统一,隔壁的俄罗斯就更不用说了,卧榻之侧岂容酣睡?

  兼并不了德意志地区,奥地利就只能先解决国内的民族矛盾,再老老实实的种田慢慢积攒实力。

  所谓的扩张,只是捡一些残羹冷炙,在巴尔干地区不得不对俄国人让步,开辟海外殖民地又不得不和英法妥协。

  费利克斯提议道:“既然英国人反对德意志地区统一,我们退而求其次,和普鲁士王国瓜分德意志地区如何?

  如果可以兼并南德意志,我们就算是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可以的,大不了放弃意大利地区,换取英法的支持,割让奥属波兰给俄国人,换取他们的谅解。”

  梅特涅叹了一口气说:“没有那么简单,南德意志诸多邦国都是我们的盟友,我们怎么扩张?

  要是对盟友下手,我们还要不要声誉了?在未来的外交中,谁还敢和我们结盟?”

  要是早知道国际形势会变成现在这样,当初构建维也纳体系的时候,他就把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打发到意大利地区,奥地利直接吞并巴伐利亚王国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为了提防法国人,奥地利当时扶持了巴伐利亚王国这个盟友作为缓冲,现在这个盟友却挡住了奥地利的扩张之路。

  民族主义崛起前,大家不觉得主体民族的重要性,经历了大革命过后,大家都明白了多民族国家的弱点。

  匈牙利人要独立,意大利人要独立,波兰人要独立,捷克人要自治……

  好在,民族主义没有渗透到整个社会,起来闹独立的只是资本家和部分贵族,奥地利才把他们镇压了下去。

  南德意志地区的最大财富不是其他,而是那一千五百万人口。

  要是兼并了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相同的南德意志邦国,奥地利的主体民族瞬间就可以超过一半,分裂危机会下降到最低程度。

  弗朗茨想了想说:“大家也不要光想着扩张了,要解决民族问题,我们还可以在内部想办法。

  整个奥地利帝国目不识丁的文盲有两千多万,这些人有几个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个民族的?

  教育部给我编一部教材出来,把各个地区的民族都给我串联一遍,找出他们是日耳曼民族的根源来。

  实在是扯不上关系的,就给我拿民族融合说事,我就不相信了他们的祖宗十八代,都和日耳曼民族扯不上关系?

  只要不清楚自己是哪个民族的,就告诉他们是日耳曼人。

  有文化传承的少数民族,就对他们宣传奥地利体系。重点强调血统上大家都是混血儿,拥有多民族血统,这里面自然也包括日耳曼血统,不信的就让他们自己回家找家族史去。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民族融合,我不相信纯血民族还有多少?

  先把民族关系捋清楚了,再向全国范围推广德语,不对是推广奥地利语,逐步取代地方的方言。”

  弗朗茨已经准备耍无赖了,主体民族不够,那就自己制造好了。

  不管是不是真的日耳曼人,先忽悠着试试,只要他们自己认为是那就行了。

  忽悠一个算一个,只要官僚们努努力,要不了多久日耳曼民族就会迅速扩大。

  历史上普鲁士王国也进行了一次日耳曼化,他们本身的日耳曼民族同样不占主导地位,硬是靠着语言文字同化占据了主导地位。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穷的义务教育模式

  政客的底线通常都很低,弗朗茨的提议大家都没有什么异议,为了奥地利的长治久安,忽悠一下也算不了什么。

  反正内阁高层都是来自德意志地区的贵族,是根正苗红的日耳曼民族,日耳曼化运动又不会伤害他们的民族感情。

  不过教育大臣就蒙逼了,篡改历史起源这个简单,千百年年前的历史本来就很难说清楚,可是奥地利语是什么鬼?

  “殿下,奥地利语是什么?”利奥·冯·图斯·霍哼伯爵疑惑的问道

  弗朗茨解释道:“单纯的推广德语,容易引起别的少数民族心里不平衡,为了照顾他们的情绪。

  我准备召集奥地利的语言学家、历史学家,以德文为核心,加上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创立一套奥地利的语言文字。”

  费利克斯首相皱着眉头说:“殿下,德语是奥地利最通用的语言,再搞一门奥地利语出来,大家还要重新学习,这是不是太麻烦了?

  况且,一门独一无二的奥地利语,还会加深我们同德意志地区的隔阂,让那帮小德意志主义的叛徒得利!”

  弗朗茨哈哈一笑,道:“这就要看教育部的奥地利语怎么编了?如果我们直接套用德语,只改变个别陌生名词,不会影响日常交流吧?

  德语和德语之间不是也有差别么?只要我们奥地利语,可以和德语正常通用,就不存在所谓的交流隔阂。”

  众人脸色恢复了正常,如果只是改变普通人一辈子都用不到的陌生名词,那么就不存在问题了。

  现在话语权在奥地利政府手中,怎么改都是他们说的算。推广德语变成了推广奥地利语,实际上只是换了一个说法。

  反对派?貌似现在这个时候,奥地利的反对派是最势弱的时候,敢闹事的都在叛乱中见了上帝,剩下的最多也就停留在嘴炮阶段。

  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支持。保守的奥地利又不是法国,民众革命热情还没有那么高。

  只要没有损害到他们的利益,民众是不会因为这么一点儿小事,就起来闹事,甚至是造反的。

  弗朗茨知道,他提出来的奥地利语,只是为了政治作秀,表示中央政府重视每一个民族,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化传统。

  这并不能令所有人都满意,可是做了比没做好。奥地利语中确实加入了各族的语言文字,尽管都是一些陌生名词。

  “殿下,语言文字同化是项长期性的投入,想要完成这项计划,至少需要二十年时间,期间必须要不间断的投入大量资金。”教育大臣利奥·冯·图斯·霍哼伯爵想了想说

  一旦把统一语言文化纳入国策,那么教育部的话语权就会大大增加,未来数十年内,教育部就是奥地利最重要的部门。

  弗朗茨点了点头说:“当然,经费的问题我和首相已经商议过了,政府会想办法解决。

  这次统一语言文化的行动,将和奥地利的义务教育相结合。

  在实施义务教育前,我们还缺乏大量合格的教师,教育部必须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招募不够的话,就降低标准进行短期培养,只要三观正确,能够掌握初级的小学知识,就可以上岗。”

  三观正确?

  何为三观?

  毫无疑问,自然是弗朗茨版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了。

  总结起来就是,必须要拥护伟大的哈布斯堡王朝,必须要忠于伟大的皇帝陛下,必须要遵守奥地利的法律法规,没有不良嗜好。

  只要忠心够了,个人能力不足,还可以想办法进行弥补。

  大不了开设教师培训班,慢一点也无所谓,千万不能让害群之马带坏了下一代。

  费利克斯首相说道:“没错,内阁已经制定初步计划,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新建3000所公立小学,推广全民义务教育。

  新的公立学校中,全部要开设奥地利语和数学两门正课。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开设民族语言课,不过地方民族语言是选修课,升学考试不计入成绩。

  奥地利义务教育暂定为6年,凡是年龄在6~12岁阶段的儿童,必须进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超过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如果愿意进入学校学习,学校也必须收录。

  六年义务教育完成过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通过升学考试进入中学。

  凡是靠个人能力考入中学的,家庭困难的都可以由政府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后面的大学同样是如此。”

  “首相,经费怎么办?那怕我们全部采用最低档次的配置,每年的开销都不会低于五千万盾,加上高等教育的拨款,恐怕教育经费未来会突破一亿盾。

  光靠收取学费,只是杯水车薪。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就算是加上匈牙利地区,最多也不过3亿盾。难道政府能够拿出三分之一的钱,投在教育上?”利奥·冯·图斯·霍哼伯爵皱着眉头说

  不要以为他是教育大臣,就不关心其他问题了。从全局上出发,奥地利政府不可能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投入到教育上。

  奥地利政府需要投入的方面很多,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盲目的投资教育,估计还等不到教育红利的产生,国家就提前完蛋了。

  费利克斯摇了摇头说:“不用收取任何费用,普通民众根本就无力承担这笔开销,经费政府会想办法解决。

  教育部尽快做出计划书来,我们要核算下一个年度的教育经费,1849年开始奥地利将启动义务教育。”

  拿教会开刀的事情,目前还处于保密阶段。弗朗茨登基在即,现在奥地利是稳定压倒一切,这个时候自然不会节外生枝。

  弗朗茨开口说:“好了,具体的经费问题,后面内阁政府单独召开会议想办法,今天主要是落实义务教育的问题。

  奥地利不富裕,我们只能搞穷教育。在有限的经费开销下,尽可能的多培养人才出来。”

  这个培养人才?显然不是培养什么高科技人才,弗朗茨不可能定那么高的要求,义务教育培养出来的仅仅只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产业工人。

  就算是小学毕业的产业工人,在庞大的基数之下,总是会产生一批合格工程师的,他们的成长上限,要比只能干苦力的文盲高得多。

  “是,殿下!”教育大臣利奥·冯·图斯·霍哼伯爵回答道

  奥地利的义务教育,在效仿隔壁的普鲁士王国。这个年代成功完成义务教育的,就只有普鲁士王国,英法都还没有开始义务教育。

  框架上学习普鲁士,到了具体的细节上,双方又不一样了。

  奥地利这个时候搞义务教育,实际上也是穷教育,简单的来说,就是怎么便宜怎么搞。

  按照弗朗茨的计划,这种廉价的义务教育,还真的不贵。

  比如说:学校,就可以借用地方上的教堂,或者是把没收叛乱分子的房产,要不就动员民众修建几间木屋,能够先凑合着用就可以了。

  又比如说:教材,只要保证老师手中有书本就行了,学生能不能拿到课本还要看经费情况,笔墨纸砚都省略了,每人带上一个沙盘就可以去上课了。

  最大的开销就是教师工资,和学生们的伙食费。

  弗朗茨穿越前是经历过苦日子的,他知道对很多底层民众来说,一日三餐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要让家长承担孩子们的伙食费,很多家庭都无力承担,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童工了。

  如果经济条件可以,谁能够狠的下心,让几岁的孩童进入黑暗的工厂呢?

  要知道,童工的伤亡率可是居高不下,很可能早上出发的时候,还好好的,晚上就见不到人了。

  死了,也是白死,没有人会追究资本家们的责任。他们最多也就随便给几个年的工资赔偿,就算完事了。

  为了不降低生育率,弗朗茨还是决定不要增加家长们的教育负担,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政府来承担好了。

  反正这个年代大家也不会挑剔,学校的环境再怎么样,也比工厂里面要好的多。再怎么样,弗朗茨也能保证黑面包管够,不会让他们饿肚子。

  当然,作为一名高高在上的皇储,这种办法还是不要由他提出来的好,最好还是由底层民众提出来,才更加有说服力。

  “把奥地利准备启动义务教育的消息放出去,我们向民间征集意见,寻找一种成本最低,最适合奥地利的教育模式出来。”弗朗茨说道

  第一百一十三章 打乱普鲁士的部署

  柏林

  帕麦斯顿的到来,并没有给腓特烈·威廉四世带来好消息,英国人这次同样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陛下,现在的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欧洲各国都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列强中唯一支持我们的奥地利,也只是迫于民意,他们不会给我们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约瑟夫·冯·拉多维茨首相皱着眉头说

  在陆地上单挑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前,整个欧洲都没有哪个国家有这个勇气,普鲁士也不例外。

  遇到这样的邻居,是普鲁士王国最大的不幸,既然打不赢那就做朋友好了,普俄关系一直都是普鲁士外交中最重要的一环。

  “资产阶级政府还是不肯让步么?”腓特烈威廉四世关心的问

  拉多维茨想了想说:“是的,陛下。现在民间士气高涨,在奥地利发声支持我们后,德意志各邦国都在替我们摇旗呐喊,他们企图用民意逼迫我们和俄罗斯爆发战争。

  资产阶级政府,认为现在不能打击民众的士气。他们想等奥地利处理了内部矛盾,和我们联手抵抗来自俄罗斯的压力。”

  没错,欧洲宪兵的俄罗斯确实很可怕,不是普鲁士能够比的。不过普奥联手之后,这种局面就会发生逆转,俄罗斯还做不到以一敌二。

  可问题是,奥地利凭什么为了帮普鲁士扩张领土,就要同俄国人站在对立面?他们的利益在哪里?

  腓特烈·威廉四世想了想说:“通知我们的人采取行动,给国内的舆论降温,告诉我的阿尔尼梅先收手,现在还不是挑战俄国人的时候。”

  谁也没有想到,自由派的领袖居然是国王的人,也难怪大革命爆发后,普鲁士能够那么迅速的达成内部妥协。

  不过熟悉历史的人就知道,这一次普丹战争,只是普鲁士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而挑起的战争。

  通过对外战争,成功的将国民的视线转移了出去,为反革命集团反扑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果没有人引导的话,资产阶级政府怎么可能在权利地位没有巩固之前,就挑起普俄冲突呢?

  无论是策划波兰独立运动,还是发动普丹战争都是在挑战俄国人的底线,一旦擦枪走火,普鲁士王国可兜不住。

  为了避免局势失控,腓特烈·威廉四世中途可是几次叫停,缓和关系。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普鲁士人对俄国人的一次试探。

  1848年8月迫于国际压力,普鲁士王国向俄国人做出了让步,普丹战争进入了中场休息阶段,两国签订了《马尔摩停战协定》。

  ……

  维也纳

  收到了《马尔摩停战协定》,奥地利政府都认为这次普丹战争算是结束了,普鲁士的妥协令德意志地区的民族主义者非常不满,奥地利的计划成功了。

  只有弗朗茨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通过这次试探,普鲁士人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俄国人不会轻易向他们开战。

  主要原因是沙皇政府比较穷,丹麦王国同样也无力承担这笔战争经费,一旦和普鲁士王国爆发战争,俄国人的很多计划都必须要搁浅。

  “这次停战协定,来的太快了,上面的条款太过倾向于丹麦人了,这非常的不对劲,在战场上普鲁士可是占据了上风,没有道理吃这个亏。

  正常情况下,普鲁士政府只要稍微坚持一下,丹麦人就会让步,没准还可以占点儿便宜,怎么可能吃这个亏呢?”

  弗朗茨说道。

  普鲁士也是欧洲强国,尽管只是垫底的列强,那也是列强俱乐部的成员,怎么可能吃这么明显的亏呢?

  各国的外交压力再大,大家又没有武力干涉,凭什么让他们做出这么大的让步?

  梅特涅似乎想到了什么,又不敢确定,于是开口问道:“殿下,你的意思是普鲁士人有阴谋?”

  “是!”

  “作为德意志地区最大的两个邦国,我们一直都想统一德意志地区,难道普鲁士人就不想一统德意志地区么?

  我们是经了一连串的失败过后,发现以奥地利的情况,各国不会让我们统一德意志地区,最后才无奈的放弃。

  可是一旦拥有统一德意志地区的机会,我们同样不会放弃。

  现在普鲁士人掀起了民族主义,宣扬大统一思想,又提出了不文不类的小德意志计划,这些都是为了什么?

  毫无疑问,普鲁士人知道他们没有实力统一德意志地区,就退而求其次准备把我们踢出去,建立一个小德意志帝国。

  前不久我们才挫败了他们在法兰克福会议上的阴谋,腓特烈·威廉四世为什么拒绝承认明显倾向于普鲁士的法兰克福会议?

  真的是因为那顶皇冠不够正统么?在我看来,他是不敢。一旦支持法兰克福会议,他们就站在了德意志邦国的对立面。

  普鲁士王国的实力有限,他们不能分散力量,现在他们在丹麦问题战争中妥协,多半是想要在德意志地区搞事情了。

  外交部要随时和各国邦国政府保持联系,不要让普鲁士人钻了空子,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出兵帮他们稳定局势。”

  弗朗茨条条有理的分析道,先知先觉的优势体现了出来。

  历史上,这个当口普鲁士人就不断的和德意志地区的邦国勾搭,建立了“三王同盟”,企图以此来代替奥地利控制的德意志联邦,迈出了统一德意志地区的第一步。

  尽管后来被奥地利一巴掌给拍回去了,解散了三王同盟,可普鲁士王国在德意志地区的地位却大大提高了。

  甚至他们还利用这个机会,故意示弱,不断的宣扬《奥尔慕茨协定》对普鲁士的耻辱,淡化了列强对他们的警惕之心。

  这些都是弗朗茨的个人猜测,对于普鲁士王国能够在狭缝中统一德意志地区,他是非常佩服的。

  只不过现在身份决定了立场,他又不是忠实的普粉——彼得三世,不可能把屁股坐歪。

  只能以最大的恶意出发去揣测普鲁士人的行动,避免给敌人留下可乘之机。

  奥地利有了准备,普鲁士人想要拉盟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论起在德意志地区的影响力,普鲁士根本就没有办法和奥地利比。

  如果这个年代靠全民公投决定命运的话,弗朗茨都可以准备加冕德国皇帝了,哈布斯堡家族拥有绝对的优势。

  “殿下,现在德意志地区很多邦国的局势都不稳,如果普鲁士人想要插手的话,多半会以帮助他们稳定局势为条件,拉拢一些邦国同他们结盟。

  从实力上判断,普鲁士人多半会先拉拢北德意志邦国,然后再向南德意志邦国渗透。

  至于统一德意志地区,这多半只是一个幌子,统一北德意志地区,就是各国对普鲁士王国容忍的极限。”梅特涅从外交上分析道

  从现在的国际局势来看确实是如此,但是未来就不一定了,历史上普鲁士王国就利用了列强之间的矛盾,逐个击破了敌人,统一了除奥地利外的德意志地区。

  因为地缘政治、宗教、经济的关系,明明奥地利在德意志地区的影响力最大,但是北德意志各邦国资产阶级却普遍倾向于普鲁士王国,让普鲁士拥有统一北德意志地区的群众基础。

  可是现在奥地利却不能够容忍普鲁士这么早统一北德意志,这意味着双方的实力将会被拉近。

  弗朗茨还没有完成国内改革,一个强大的普鲁士王国崛起,会威胁到奥地利的利益。

  “外交部想办法打乱普鲁士人的计划,并且还要加强同南德意志邦国的关系。政府准备和关税同盟谈判,奥地利也要加入。

  如果普鲁士人阻挠,就拉拢南德意志邦国出来重组关税同盟。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分裂德意志联邦!”弗朗茨严肃的说

  北德意志地区,奥地利只需要拖延普鲁士王国的统一进程,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做利益交换。而南德意志地区,无论如何弗朗茨都不会轻易放手。

  就算无法吞并这些国家,也要建立同盟关系,通过政治、经济、文化进行渗透。

  将现在的盟友关系进一步深化,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必要的时候大家还可以合伙建立一个松散的联邦帝国。

  比如说仿照曾经的神圣罗马帝国,只要名义上统一了,未来靠着经济、文化上的影响,逐步实现合并。

  第二卷 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