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长笑道:“这不是一点儿都不笨吗。”

  长眉道人一边编着一个好像小箩筐似的东西,一边说道:“陛下是要放任徐绩变得越来越强,可关键的人得拿掉,如今关墨是这个关键的人,拿掉就成了必然之事,将来徐绩身边再有人成了那个关键,那么就再拿掉。”

  高院长道:“陛下可以让徐绩的门生遍天下,各地都有徐绩的人,可朝廷里不能有那么多。”

  燕先生点头:“地方上多一些并没有多大关系,可朝廷里实权的人若太多都是徐绩的人,会出大乱子。”

  “屁!”

  高院长又瞪了燕先生一眼。

  “能出个屁的大乱子?”

  他哼了一声后说道:“陛下拿掉关墨,不是因为陛下害怕出大乱子,而是陛下不希望这样的人影响了布局,换句话说,陛下是在玩一个游戏,拿掉这个游戏里不好玩的人,剩下好玩的,才是陛下希望的。”

  他看向燕先生道:“你认为就算徐绩能拉拢一大批人,朝中也有不少手握实权的人和他关系密切,他们就能改变了局面?还大乱子……陛下随便招招手,战兵入京,你觉得大乱子能从哪儿起来?”

  燕先生被损的有些难为情,低下头:“要不我也编个筐吧。”

  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谋策

  一转眼时间就过去了几个月,又到了年底,长安城里张灯结彩,准备迎接大宁皇帝陛下登极以来的第一个春节。

  东暖阁现在成了名副其实的东暖阁,屋子里的温度,和外边好像是两个世界。

  李叱身子强壮,这屋子里火盆又旺盛,他身上只穿了一套单衣,盘膝坐在炕上批阅奏折。

  是的,这东暖阁里多了个火炕。

  李叱觉得长期坐在椅子上着实有些累,让人在这书房里砌了一个火炕。

  在这火炕上办公就显得舒服多了,累了可以往旁边靠一会儿,垫上两床厚厚的被子。

  若是有些烦躁了,推开窗就能看到外边。

  唐匹敌坐在火炕的另外一头,斜靠在那像是要睡着了似的,眯着眼睛。

  李叱撕下来一条纸,揉成一个纸团朝着唐匹敌抛过去,还挺准,正打在唐匹敌的脑门儿上。

  见唐匹敌睁开眼睛,李叱朝着火盆那边努了努嘴。

  唐匹敌笑了笑,过去把火盆里的木炭翻开,从里边夹出来两块已经烤好的红薯。

  把两块红薯放在炕桌上,唐匹敌朝着李叱努了努嘴。

  李叱指了指比较小的那块:“那是朕的,另外一块是你的。”

  唐匹敌眼睛又眯起来:“大的归臣?”

  李叱道:“最近的饭量倒是越来越小了,前阵子觉得这样可不大好,于是把九妹喊来和他拼了个饭,居然输给了九妹。”

  唐匹敌的脸色变了变,再看看李叱身边那几摞厚厚的奏折。

  片刻后,他过去一把将李叱拉起来:“走,臣今日就把陛下劫持了,说什么也要出去走走。”

  李叱被唐匹敌拉起来,还回头看着那些奏折:“许多事朕都还没有办完呢。”

  唐匹敌拉着李叱就往外走,也不管李叱说什么,到了门口他就朝着叶小千喊:“去给陛下把马牵过来,带上侍卫们,咱们跟着陛下去北郊打个猎。”

  李叱笑了笑:“去就去,难道朕还怕了你?”

  换好了衣服,带上一众大内侍卫,李叱和唐匹敌骑马出城直奔北郊。

  长安城的北郊也还算比较荒,虽然田地大部分都种着,依然还有不少地方没开垦出来,尤其是在这严冬时节,还刚刚下了一场雪,看起来白茫茫一片,让人心情都开阔了不少。

  李叱停下马往四周看了看,见雪地上有些脚印,应该是野兔留下的。

  “今日打些什么就吃什么,打不到猎物,你们就陪着朕一同挨饿。”

  李叱笑着说了一声,催马向前。

  “谁第一个打到猎物的,朕就赏给谁一件从兖州送过来的貂绒大氅。”

  这话一出口,侍卫们嗷的叫换了一声,除了留在陛下身边的贴身护卫,其他人全都催马冲了出去。

  唐匹敌看向李叱道:“陛下,那屋子里的炉火太旺了,不好。”

  李叱点了点头:“朕也知道不好,可事情着实是太多了。”

  唐匹敌问:“还不打算让徐绩回来?”

  李叱摇头:“还得再等等,过了年吧,过了年朕把他召回来。”

  唐匹敌道:“高院长和燕先生的书院已经办的差不多了,臣听闻,陛下从六部挑选了几位大人,让他们去书院教书了?”

  李叱笑起来:“你消息倒是灵通,前日朕才和燕先生他们聊过,今日你就知道了。”

  唐匹敌道:“臣知道了,是因为燕先生过来找臣,说是书院那边光是教人读书也不大好,显得单调了些,臣这阵子都在长安,他想让臣也去书院里上上课。”

  李叱嘴角一扬:“去吧。”

  “对了。”

  唐匹敌笑道:“前日臣的弟弟安臣说,他家里添了新丁,他夫人是在雍州时候认识的,两人也算是一见钟情。”

  李叱笑道:“朕已经得了信儿,让九妹替朕过去看了看,九妹说,那小家伙长的很漂亮,虎头虎脑的,看着就是个从军的料。”

  唐匹敌道:“臣……就是因为知道陛下派人去过了,所以才想请示陛下,安臣他在长安城也已经有阵子了,正巧四疆武库的事也需要人盯着,臣想请示陛下,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