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叶小千沉思片刻,看向离人道:“抱歉了将军,海岛回头再去。”

  说完后招呼手下人,骑马往福楼县城里赶,离人看着这个略显神神道道的千办大人,觉得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废弃的民居中有人来过的痕迹,这其实很正常,谁家孩子不四处乱窜的。

  还有路人,找不到茅厕,随便找个废弃的院子进去方便。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可就因为这一个不算线索的线索,千办居然就放弃去海岛了。

  离人还是觉得,那个叫元桢的家伙,十之七八还在某个岛上藏着呢。

  但人家廷尉府的千办都回去了,他也只好带着人跟了回去。

  回到县城里找到地方,叶小千仔细检查一下痕迹,然后又纵身一跃上了院墙。

  在院墙上发现了脚印,他随即往前看了看:“去那边城墙处查,仔细查墙角。”

  没多久,谢晚歌就率先到了元桢逃离的城墙拐角处,他深吸一口气后开始往上爬。

  片刻后回头:“有痕迹。”

  叶小千立刻回头:“上马,出城追。”

  所有人立刻上马,黑骑队伍呼啸而出,这一幕把离人都看的有些愣住了。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交手

  百姓们有句话说的是偷风不偷雨,指的是那些窃贼不敢在雨后轻易去行窃,容易留下痕迹。

  元桢倒是没有遇到风雨,但是他所在的这个地方不大好。

  正是福楼县一带潮气重的时候,地皮也都是潮湿的,所以极容易留下脚印。

  元桢运气好的地方在于,楚国曾经国力强盛,修建的官道都足够坚实。

  所以只要他走官道而不是走小路,就不会轻易留下痕迹,只看他敢不敢。

  叶小千回头看向陶小米:“你带一批人走官道去追,我带人去附近查查。”

  陶小米应了一声,带着人催马向前。

  叶小千看向谢晚歌和另外一名百办高隐久:“你们两个跟他去,元桢武功高强,若走大路,他一人应付不来。”

  两名百办也应了一声,带上他们的手下,和陶小米顺官道往前追。

  叶小千带着一些手下在附近查看,城外官道边上就是一片林子,如果元桢小心行事的话,一定会进林子里。

  但是林子里潮气也重,况且这里距离海边实在不算有多远,地也近乎是沙地。

  轻功再好的人,走这样的地面也不可能不留下丝毫痕迹。

  然而叶小千他们在林子里仔细查了查,地上确实没有新的脚印。

  “大人,此贼如果轻功高超的话会不会一直在树上移动?”

  一名廷尉问道。

  叶小千摇头:“这里的树你们也看到了,都是新栽种没有多久的小树,树干最粗的也只有小腿粗,枝杈又太细,他在树上跳跃,痕迹更重,他又不是飞鸟……”

  说到飞鸟两个字,叶小千忽然醒悟过来什么,转身往城门那边跑:“回城墙上看看。”

  他带着人一口气跑回城墙上,到了发现元桢脚印的地方,叶小千顺着城墙走,在城垛上看。

  福楼县是大县,可城墙也算不得有多高大,城垛之间的间隔也不算太小。

  他往一个方向看没有发现什么,又折回来往另一个方向看。

  果然,在距离有脚印的地方大概一丈多远的位置,城垛上发现了新的痕迹。

  叶小千快步往前走,在一丈多外又发现了一个很浅的痕迹。

  “此人的轻功果然不俗,心思更不俗。”

  元桢并没有在爬上城墙后,在原地就下到了城墙另外一侧。

  福楼县毕竟不是什么大城,如今又没有什么战事,所以夜里城墙上绝不是隔不了多远就有士兵值守。

  夜里会有士兵定时巡逻,可是间隔的时间也不算短,至少是半个时辰。

  城墙上守军数量稀少,元桢有足够的时间转移地方逃走,而且他为了尽量少留下痕迹,是在城垛上飞掠而过。

  叶小千带着人追到另外一处,有廷尉在墙壁上看到了滑下去的痕迹。

  这个元桢,居然又回到了城内。

  叶小千回头吩咐一声:“让他们回来,绕到西门的官道上去追。”

  叶小千说完这句话后纵身一跃,也顺着城墙滑了下去。

  这地方距离福楼县城的西门没有多远,所以叶小千肯定,元桢是回到了县城里,找地方继续藏身,等到天亮后,正大光明的从西门走出去的。

  此时此刻,元桢确实在出了西门的官道上。

  他非但是正大光明从西门出来的,还在出城之前抽空去偷了一匹骡子。

  叶小千追到西门,问西门当值的厢兵:“从清晨开门到现在,出去了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