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豫州。

  小侯爷曹猎给面前的年轻男人倒了杯酒,然后坐回去:“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坐在他对面的人,正是杨振庭。

  杨振庭摇头道:“没什么打算……以前倒是想过,或许应该离开中原,现在也觉得也没什么意思了。”

  曹猎道:“为何?”

  杨振庭道:“以后天下都是宁王的,他若不想放过我,我去什么地方能有用?”

  曹猎摇头道:“糊涂人啊……在这里,你就在我对面,你觉得宁王会不知?”

  杨振庭一怔。

  曹猎道:“如果宁王要杀你的话,何必等以后,你来的那天,他可能就已经把你送到地狱去了。”

  杨振庭道:“不可能,若他知道我在你这,为何之前与我父亲决战,他不带着我?若带着我去阵前威胁我父亲,那……”

  曹猎看着他,只是那么看着他。

  杨振庭叹了口气:“是啊……他不屑为之,也是出于对我父亲的敬重。”

  曹猎道:“真正的尊重对手,就是正大光明的击败对手。”

  他拍了拍杨振庭的肩膀:“你若想留下来,就踏踏实实的住着,我可以保证的是宁王不会杀你。”

  杨振庭嗯了一声,良久后,他端起酒杯:“可我想去看看我母亲。”

  曹猎道:“那你就踏实等着吧,我来安排。”

  他抬起手揉了揉太阳穴:“只是希望我这做错事的人,宁王还能给我个机会。”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当家的牛皮

  大兴城的秋天显得有些萧条,许多在大兴城生活了大半生的人,也觉得这四处看着都有些陌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关于宁王李叱和歌陵王韩飞豹的使臣都在大兴城里的传闻,已经在城中人尽皆知。

  就算是再没有什么学识见解的人,也知道这个时候两边的使者同时出现代表着什么。

  于是,这大兴城里的百姓们,也逐渐分成了两派,没有敌对,只有担忧。

  虽然也只是在私下里三三两两的议论,可人人都谈论此事,足以说明百姓们其实也知道即将面临什么。

  有人觉得皇帝应该选择韩飞豹,理由是韩飞豹毕竟是府兵出身,算起来那可陛下原来的臣。

  他是雍州节度使的义子,代表着的其实还是原本朝廷的力量。

  如果皇帝向韩飞豹妥协的话,韩飞豹应该不会过分难为皇帝。

  也有人说应该向宁王投降,因为皇帝已经说过这样的话,而且是昭告天下。

  还听闻宁王治下的百姓日子过的极好,少有所养老有所依,更有人说,如今在冀州那边简直是人间天堂,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有钱花,顿顿有肉吃。

  连百姓们都如此议论纷纷,就不用说如今还在朝廷里为官的那些大人们。

  私底下,他们也早就商量过无数次了,如果他们可以做主的话,那他们也已经替皇帝做主了。

  然而做选择的不是他们,他们不配,历史会为未来选择一个正确的人。

  就连如今朝廷的官员领袖,有国公之尊且兼领宰相职权的于文礼,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选择。

  而他做出判断的依据和大部分人不一样,大部分考虑的都是将来自己会怎么样,他考虑的是将来陛下会怎么样。

  尤其是陛下去宜宾苑见过夏侯琢之后,于文礼也感觉的出来,陛下在心态上已经发生了变化。

  而其中原因并不是夏侯琢对陛下说了些什么保障之类的话,而是夏侯琢进宫将皇子有危险的事告知。

  皇子才是陛下现在最在乎的人,大楚已经排在第二位了。

  东书房。

  皇帝亲手给于文礼倒了杯茶,这位老臣连忙起身,双手将茶杯接过来。

  在武亲王死后,如今群臣之中,没有人的威望比他更高。

  “朕想问问你,若朕真的要选择一人投降的话,是韩飞豹还是李叱?”

  皇帝如此直截了当的问出来,于文礼心里还是惊讶了一下,哪怕他其实已经有所预料。

  “各有利弊。”

  于文礼捧着茶杯说道:“陛下,从群臣的态度来看,他们更偏向于韩飞豹。”

  皇帝嗯了一声:“朕可以想到。”

  那些人啊,当然会选择韩飞豹,因为李叱和他们不是一类人。

  韩飞豹是旧臣势力的代表,归根结底,和当初的杨玄机并没有什么不同。

  李叱不一样,与其说李叱代表的什么势力,不如说李叱代表着天下百姓。

  权贵阶层的选择,永远都不可能和普通百姓完全相同,当出现一部分相同的时候,只能是大势所趋。

  “可是……”

  于文礼道:“韩飞豹这样的人,纵然一开始对陛下会以礼相待,可只要他一登上帝位,必然会另有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