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有你了,还需要羡慕其他人?

  缈州城外,梁军仍在攻城,只是进攻的频率却下降了不少。随着一声号角吹响,正在攻城的梁军纷纷露出了迷茫的神色,面面相觑地看向身旁的战友,反复确认自己没听错。

  “这是……撤退的号角?”

  “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个时候撤退?”

  “难不成是齐军援兵来了?”

  战场上的梁军战士一头雾水,但在号角声的催促下,他们却不得不放弃进攻的势头,转而向梁国的方向撤退。

  楚堰站在城墙上,看着眼前这诡异的一幕,嗫嚅道:“竟真的撤退了……”

  孟临知应了一声:“但肯定不会全部撤回,估计还会留下个十万人左右继续盯着缈州。”

  闻逍神采奕奕:“但这剩下的兵力已经不足为惧,他们日日攻城本就消耗更大,如果时机允许,我们不若直接反扑,以逸待劳这么久,也是该让梁军吃点苦头了。”

  说完,闻逍还寻求起了楚堰的建议:“楚统领觉得如何?本王毕竟不如楚统领经验丰富,也想听听楚统领的意见,向您学习一番。”

  楚堰看向早就料到梁军会撤退的孟临知和闻逍,若有所思道:“若是能确定梁军大部队真的撤回梁国都城了,那只要时机合适,自然可以反攻,只是我还有一个疑问。”

  孟临知:“楚统领请说?”

  楚堰的目光落在他二人身上:“两位是怎么取信于周国西郊军的?”

  楚堰常年坚守齐国西南,自然也曾接触过周国的西郊军,他知道西郊军的主将是一位谨慎又小心的统帅,相比较进攻,向来更擅长防卫战,如今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做出攻城这么大胆的决定?

  孟临知和闻逍对视一眼,西郊军的主将确实不是锋芒毕露之人,相较于李霁、谢郗这些名将而言,他可能确实少了些锐意进取,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判断力。

  在盛方明的人送上梁军抽调走大批兵力进攻缈州的消息后,西郊军主将派人稍一核实,便确定了这条信息真实性。再加上送消息的是他熟悉的盛方明,而盛方明背后又是齐国,作为一个与周国同样体量的大国,西郊军主将自然愿意和齐国暂时结盟,万一事成,他们周国甚至可能直接将梁国吞并!

  只是楚堰目前虽然同闻逍身处一个阵营,但毕竟还不是他们的人,谁知道人家是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而盛方明又身份特殊,他们当然不可能把所有细节都告诉楚堰。

  于是孟临知只是笑着道:“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周国哪有拒绝的道理。”

  楚堰明白孟临知没向自己透露真相,但他也清楚对闻逍等人而言,自己不过就是个外人,跟他们的关系也还未明朗,他们哪会把秘密告诉自己。

  不过短暂几天接触下来,楚堰却觉得闻逍是个不错的苗子,此时他看着闻逍,竟起了一股爱才之心,他忍不住往前走了半步,小声提点道:“我不知道你们用了什么方法跟西郊军联系上的,但晋王身上毕竟有周国血统,再加上陛下敏感多疑,你们最好不要让其他人知道此事。”

  闻逍微怔,没想到楚堰会对他讲这些,楚堰不是皇党吗?

  但闻逍还是颔首应下:“多谢楚统领。”

  梁国攻城的警报暂时解除,闻逍吩咐城门守卫继续放哨巡逻,这才与孟临知两人一起往回走。

  虽说提前从盛方明那里得知了周国同意合作的消息,但孟临知还是紧张了几天,生怕周国行动太慢,万一缈州撑不到梁军撤退就被攻破,那可就玩完了。

  闻逍却有些好奇地向孟临知打听:“这个楚堰,刚才是真的在好心提醒我吗?”

  “应该是,”孟临知想了想,解释道,“楚堰虽然是皇党,但他估计是想让皇帝好好栽培你,不希望你们两人心生嫌隙,所以才提醒你这一句。”

  “楚堰人倒是不错。”即使是之前楚堰还十分抵触闻逍时,碰到缈州的问题他也是尽心尽力地一起想办法,而且作为武将,作战经验也相当丰富……

  孟临知哪能听不出闻逍的画外音,他笑道:“你就别打人家主意了,他已经是谢郗的人了,你也就只能羡慕着了。”

  “我羡慕谢郗什么?”闻逍挑眉笑道,“我已经有你了,还需要羡慕其他人?”

  孟临知整个人一顿,霎时苦起脸来,心道他怎么就给闻逍递了这么个话头?

  他连忙转移话题:“前两天齐广恤叫我去看苗,一直没抽出时间,今天难得有空,我先去看看。”

  难得有个喘气的功夫,闻逍也不想跟孟临知分开:“我跟你一起。”

  孟临知睨他一眼:“你跟着做什么,你会种地吗?”

  “这话说的,不会种地就不能跟着你了?”闻逍双手抱在胸前,“北芜宫那棵桂花树还是我种的呢。”

  孟临知嘟囔:“种棵树能给你念叨一辈子。”

  话是这么说,但孟临知也没撇下闻逍,两人一同在缈州城中逛了一圈,顺势观察了一番城中百姓的状况。

  好在这几天守城顺利,虽然外面战火纷飞,但城内却没有什么损失,只是百姓们多少有些吓着了,这几天一直缩在家中没有出来,直到刚才听说梁国撤退的消息,这才小心翼翼地走出家门打探着。

  孟临知见状也不由放下心来,他和闻逍一起走到了官田处,往日这时候应该是农忙的日子,只是这几天因为梁军攻城一事,这会儿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在田间地头干活。

  孟临知很快找到了自己租下的那一小块地,这时候已经快到农历三月中旬,他走前种下的那批作物也到了收获的季节,此刻孟临知指着一颗又高又壮的小麦,兴奋地对闻逍道:“快看,那是我之前种下的冬小麦,长得真不错!”

  这批小麦成功越冬,又抗住了春天的病虫害,此时长势十分喜人。

  有个原本在忙碌的农夫大爷见到孟临知,连忙丢下锄头,快步走来打听道:“孟大人,你这小麦是哪儿来的种?这长得也太好了!”

  闻逍也赞同道:“确实好。”

  闻逍虽然对这些农作物没什么研究,但只要拿着这小麦与旁边的普通小麦一比较,就能看出孟临知的种子种出的小麦明显质优量大。要是缈州城内的麦种全换成这一批,那缈州的粮产自然能大大提高。

  孟临知耐心解释道:“这是我从家乡带过来的种子,原本是想看看这种子能不能适应缈州的水土气候,没想到长得这么好。到时候我留些种给大家,若是有需要的,以后都可以来种我留下的种子。”

  其实除了这小麦之外,绝大部分种子都没能扛过缈州的冬天就死了,不过毕竟孟临知只是想填饱缈州百姓的肚子,有着一株小麦已经很好了。

  那大爷喜笑颜开:“诶!有了这种子,以后我们就不愁没粮吃了。”

  孟临知乐道:“春种时我还托齐大人帮我播种了一些其他种子,到时候你们也可以对比一下种哪种作物最好。”

  大爷应道:“多谢孟大人!”

  眼看着大爷高兴地离开,闻逍也不由被这种氛围感染,他笑道:“临知,还得是你啊。”

  孟临知得意地冲他点点头:“你在前线好好打战,这后方有我给你镇着,你就放心吧。”

  闻逍目光柔和地看着他:“有你在,我自然是放心的。”

  或许是借了孟临知的吉言,一段时日后,趁着周国突袭梁国、梁军撤退回都城的档口,闻逍组织了一次对梁军的反扑。

  这剩余的十万梁军本就因为周国进攻梁国都城一事而人心惶惶,如今又被闻逍这么一打,根本毫无招架之力,抛戈弃甲地往后退去,甚至被打得直接失了一城。

  两方形势完全逆转不提,周国那边也频频传来捷报。

  这次周国西郊军是下定决心要趁这个天赐的机会拿下梁国,直接组织了四十万大军进攻梁国。巴秦国的其他小国家来不及支援梁国,而离得近的郑国又在多年前就被谢郗拿下,而谢郗听闻周国攻打梁国一事,更是眼观鼻鼻观心地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哪可能出手相助。

  孤立无援的梁国就这样被强势的周国直接攻破了都城,皇帝带着一众大臣往难逃去,最后竟然和原本驻守在缈州附近、却被闻逍打得节节败退的梁军会师了。

  虽然如此,但齐国、周国、梁国三国却反而在这一刻形成为了微妙的平衡,三方都没有再进一步动作,似乎是默契达成了某种共识,决定好好过完这个夏天。

  这天下午,孟临知和闻逍摸着夏天的尾巴,爬上了缈州城内的最高点乘凉。

  这座山并不算高,但站在这里却刚好可以俯瞰下方的缈州城,两人站在茂密的树荫下,感受着吹拂而过的风,只感觉暑气也被带走了几分。

  孟临知指着正在挖掘的河道,满心期待道:“只要再把梁军打得往南退一点,水源就在我们的掌控之下了,到时候就可以贯通河道了。”

  闻逍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要实现这件事却不容易:“现在梁军的所有兵力都汇聚在一起,要再打退他们,估计还要一段时间。”

  “不着急,”孟临知眺望着大好河山,“总会实现的。”

  两人对着下方缈州城的实景,商量了一番有关城内的布防和针对梁国的策略,在山中晃悠了一圈,便准备在太阳下山前回家。

  但在下山路上,孟临知却突然发现有不少小虫子都从土里爬了出来,他怪道:“怎么这么多虫?”

  闻逍看了眼天:“是不是要下雨了?”

  “……可能吧?”

  两人没当回事,继续往山下赶去。

  就在两人走到山脚的同时,孟临知突然觉得天旋地转,他只感觉大地都在震动,地上的石子也嗡嗡地蹦了起来。

  孟临知抬起头,才发现鸟雀惊飞,山上不断有碎石块崩落下来,他打了个冷颤,几乎是下意识地想到了这是什么情况——地震!

  但孟临知还没来得及提醒闻逍注意安全,就听到闻逍忽然在他身旁大声道:“小心!”

  还不待孟临知反应过来,闻逍便猛地扑上来,抱住孟临知就地一滚,堪堪避开了一块直冲着孟临知后脑勺而来的石块。

  这一下孟临知摔得七荤八素,连眼前都花白一片,但他还来不及庆幸,就听到闻逍身旁的突然发出了一声痛苦的哀嚎:“呃——”

  “闻逍你没事吧?”孟临知强撑起精神睁开眼,晃晃悠悠地爬起身,却看到一块石块正巧砸在了闻逍的后背上,底下闻逍的躯体一片血肉模糊。

  刹那间孟临知几乎忘记了呼吸:“……闻逍!”

  作者有话说:

  感谢Worship宝贝的5瓶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