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陛下,你的白月光带球回来啦!>第120章 小胖崽的身世23

  只见信笺上面写着:

  “人生何处不相逢, 春风说与百花同。

  纵使相逢应不识,花自开在秋红中。”

  若是旁人看见这四句诗,并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顶多觉得有些趣味和意境罢了, 而且其中两句还是从前人诗里面抄出来的,若说好吧, 不算多好, 若说不好吧, 也还有些意思——

  但刘岐自知道其中不一般——

  这首拼句诗却是宁墨当初十四岁时, 两人坐在暖阁的窗前,窗外淅淅沥沥下了一天的阴雨, 下得人百无聊赖、无甚精气神——

  宁墨手里随便翻着前人的诗词, 便瞧见了这两句“一曲清歌满樽酒, 人生何处不相逢”“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注)——

  第一首中虽尽量有些洒脱之意,但也未免惆怅无奈,“临川楼上柅园中, 十五年前此会同。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即使人生何处不相逢, 但也是十五年来却再见罢了,人生际遇之人, 经年一别再聚首,却又岂是己能料?

  第二首自是更不用说,阴阳相隔、生死茫茫, 才发出“纵使相逢应不识”悲凉一叹——

  这两首诗词之句,再加上当时的淅淅沥沥阴雨天气, 让宁墨心中颇为不适,但年少意气,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与憧憬,仿佛指点江山尽在胸怀之中,又怎会喜欢这些经历时间后的沧桑之调,便在这两句诗词的基础上,信笔挥就写了这四句诗——

  “人生何处不相逢,春风说与百花同。

  纵使相逢应不识,花自开在秋红中。”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与未逢又有什么区别,春风对待百花自是一视同仁,无论阳光雨露还是雷霆闪电,对待万物自也是一视同仁——纵使相逢应不识,识与不识又如何,花自开自谢,无须人识与不识......

  刘岐那是早已对宁墨有些少年慕艾的心思,对宁墨的所有自是关注无比,对他写的这四句自也是赞不绝口,觉得宁墨少年心性,却有不一般的脾性和傲气,让他心里甚为喜欢——

  这张原本的信笺,他一直都还存着,在宁墨坠崖后、林琅还未出现的那些黑暗时日里,和宁墨留下来的许多东西一样,被他不知拿出来看了多少次——

  因而瞧见这信笺的第一眼他便认出了,一模一样的信笺、一模一样的字迹!只是这信笺明显是新近写就,无论是纸张还是墨迹都新得很,与他时时拿出来翻看都卷毛的那张,完全是不一样的时间痕迹!

  这意味着什么再明显不过!

  刘岐只觉一阵心悸!

  虽说他早就知道这个答案了,可当这个答案真正大剌剌摆在眼前时,他还是觉得如此的匪夷所思、不可置信,还有那大忧大悲之后的大喜——

  但他再转念一想,便明白过来,为何林琅将这信笺装在这信封里......

  他挑眉看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李相,面上的表情有些莫测道:“起来吧,还跪着作甚,若是让子玉知道了,怕是又要责怪朕了!”

  “呵!子玉还真是惦记你这个老师呢,生怕朕拿你这个糟老头子问罪了!”

  李相心中有些不明所以,虽然满腹狐疑,但混经朝堂多年,却也明白一个道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直接拱手道:“陛下英明!”

  刘岐摆摆手不耐烦道:“您老坐一边歇着吧,别给朕来这一套!”

  李寒松老老实实坐在王大海给搬来的椅子上,心里却是惊讶不已——他一直都在等着天子发现的这一刻,也做好了接受天子雷霆震怒的心理准备,甚至觉得自己这把老骨头算得了甚,豁出去了也不怕天子降罪!

  谁知天子初始的确是生气的,但打开信封看到信笺后,神色变幻莫测,的确还有些生气,却又没那么生气了——

  李相心中不禁感叹,这子玉是真真将陛下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啊,不过子玉能做到这般,也是因为陛下愿意让他这般拿捏住......

  刘岐不知李寒松心中所想,早已迫不及待打开另一封信看起来了,只见信里林琅道:“陛下看到这封信时,臣大概已经到北境了,臣这般为之,有臣不得不为之的理由,三言两语难以与陛下说清——”

  “陛下当对臣十分了解,此事全系臣一人主意,望陛下不要连累老师。老师一生正直、心系天下百姓,臣不愿老师为臣担此风险,该与不该的,都告知陛下了,还望陛下念在臣的恳求上,不降罪于老师。”

  “至于前尘往事,臣如今便是林琅,也只是林琅,眼下与陛下的境况是臣所愿,也不愿再改变,希望陛下能答应臣——”

  “陛下看到信后,希望陛下不要离开京城来寻臣,北境之辽阔,若寻朕也实是太过艰难,朝中诸多事宜,也皆离不开陛下决断。”

  “如若陛下定要来寻臣,便请陛下将朝中一应事务交与老师,托病居于宫中,万不可走漏消息——另外,请陛下带上孙太医,以防不时之需。”

  ......

  刘岐一目十行看完,又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几乎是一字不漏,想将林琅所说的所有都不漏掉——都这般了,他自是一定会去寻林琅,只不过林琅信里的语气答应得分外勉强,反倒还让他带上孙太医,让他心里颇为不高兴,高兴孙太医比他还重要一般!

  寻常只是片刻中便能处理一沓奏折的刘岐,最后硬是硬生生花了小半个时辰辗转反复看这信封......

  终于看完后,便对李相道:“朕要出宫,朝中一应朝务便交给李相了——”

  李相:......

  他心中有一万句不合时宜的话,但他寒门出身能到如今位置,察言观色自是一流,眼下天子的神色、语气,便知没有他置喙的余地,即使他一身硬骨头,但他到底还是坚守着君为君、臣为臣的观念,不认为自己有对天子决断干涉的权力——

  这大抵便是他作为聪明人还是在朝堂常青的道理......

  刘岐一刻都不想多呆,大概和李相交待完后,便连夜乔装打扮出了宫——李相满是无奈,觉得刘岐这般也太过儿戏,若是在外遇到什么危险,那江山社稷该如何办!但刘岐压根没有给他置喙的余地!

  他还能怎么办,作为为朝廷、为天子殚精竭虑的老臣,也只能默默地替天子善后了......

  而此时的刘岐,已经一人一骑、日行千里,不顾一切地赶在了追夫的路上,身后零零落落地追了一堆暗卫和身胖如球的王大海以及还算年轻但并不体壮的孙太医——

  这样的发展,林琅大概是预料到了,但是这样像赶鸭子一般喜感的情形,他怕是想象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