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陛下,你的白月光带球回来啦!>第43章 大理寺卿2

  秦笠到了大理寺, 坐在自己值房书案前发呆。不过,就算他发呆,看起来也像是一本正经地在思考, 也只有长年跟在他身边的陈子常能发现, 因为秦笠只有在发呆时才会端坐着目视前方一动不动,但是思考时手指却会无意识地敲打着什么, 比如书案、手背之类。

  陈子常瞧见秦笠此模样, 心中不由叹息, 世人只道陛下对宁子陌一往情深, 却无人知道他这好友,对这宁子陌也是执念难返。

  他对宁子陌并不是很了解, 但也见过几面, 的确是人间富贵花盛色、山涧秋月皎其才, 这样的人物,谁看了不心向往之, 也难怪天子这样站在天下权力之巅的人,到如今都念念不忘——

  不过,大概也只有站在巅峰的人, 才敢肖想那天边的月亮,像他这样屡试不第、连生存都要努力挣活的人, 哪敢生出这样的心思——

  所以,他也不知道要如何劝解秦笠, 挣扎在泥底的人如何懂得他们这些人的痛苦。不过,他还是希望秦笠能够放下宁子陌,不说宁子陌已人已经没了, 就算这人还在,他这好友又能讨得什么好?

  但是感情这种事, 又岂是外人能劝得了的,他能说通,八百年前便说通了,还能等到今日?!

  所以他也压根一句话都不说,只是坐在窗边的茶案边慢悠悠地煮茶烫杯,然后给自己泡一杯浓香的茶,细细入口,心中不由感叹,就算是大理寺,这茶还比不过春风楼送来清口的白花茶。不过嘛,却是比他家里的好,喝着最能醒神,的确是放在衙门里让人干活的不错选择。

  其实他跟在秦笠身边多年,秦笠对他也算大方,每月有十来两白银,逢年过年还有束封。这些银两对那些大富大贵之家来说自然不算啥,但是一年加起来也有好几百两银子,对普通人来说已经很客观了,攒个几年都能在京城买座大宅子了。

  但他这种人,哪能这般顺风顺水,他从小与幼妹相依为命,从老家到京城参加科考,所用盘缠资费便耗光了爹娘就给他们为数不多的银两。后来即使他小妹做些零活补贴家用,他替人抄些书本,但挣来的钱也聊以糊口,绝难支持他再考下去。

  后来遇到秦笠,也算是遇到知己,能给他一份差事、一份尊重,生计也算稳定下来,眼看日子越来越好,他便替他小妹寻了门亲事。

  到底是读书人,他在自己妹夫的选择上,也还是更青睐选择读书人。但他们家境摆在那,好的别人瞧不上他们,他便选了个同样家境困难的同乡书生,将妹妹嫁给他。

  这书生原本学问不如他,他也没指望他种地,只想着到时候给他找点门路,在衙门里给他寻份差事,到时候两个人也能好好过日子。

  但没想到,这书生运气可比他好多了,和宁墨同一年科举。宁墨高中状元,天子心里高兴,大笔一挥,直接将同进士多放了一百个名额。因而那一届,就算名次再靠后,只要不太离谱,都能混个同进士。

  同进士出身虽然比不上进士,但也算可以了,到小地方府衙里做个几年,有机会的话能直接补个官身。

  这下兄妹俩本以为好日子就要到了,没想到这书生竟被老家一富绅看中了,要招他作女婿,即使他已经娶妻也不嫌弃,只要他将原配休妻即可。

  每每想及此事,陈子常都不禁埋怨自己,要不是自己有眼无珠,他小妹如何会沦落到被始乱终弃的下场。

  而更雪上加霜的是,没多久,他小妹竟然发现自己怀了孩子,而且坚持要将小孩生下来。因为她觉得他们兄妹两个亲人太少,太过孤单无依,她是绝对舍不得不要这个孩子的。

  陈子常无法,而且他也心中不忍,只得生下了这个孩子。

  带着孩子的被休弃的女子,在这个时代备受他人异样眼光,更别说再嫁了。而且,陈小妹也并不想再嫁人,只想一心一意将孩子好好抚养大。

  好在孩子听话懂事,让兄妹两个宽怀不已,等到再大些时,更显聪慧,陈子常差不多挣得大部分银两都用来给外甥出束脩了,然后用来吃穿用度,平日里便也剩不了多少钱。他自己更是光棍一条,也没什么娶妻的想法。

  陈子常喝着茶,也不禁想起自己这潦草的一生,末了忍不住摇头苦笑,暗道真是每个人都难免有自己的苦恼啊,即使是天子,也没能比旁人好到哪去——

  这时,卢奎带着记录好的笔录来寻秦笠,将一沓卷宗摆到秦笠面前道:“大人,卑职已将笔录整理好了,请您过目。”

  秦笠接过卷宗,认真看了一遍,心里大概有了谱,又交给陈子常看。

  他看了卢奎圆圆胖胖的脸一眼,漫不经心问道:“你对此事如何看?”

  卢奎虽然年轻,但还算有悟性,人也本分,只要有机会,秦笠还是很愿意提点他几句。

  不过卢奎对秦笠有些敬畏,在上官面前,他本就有些战战兢兢、畏手畏脚,更别说是秦笠面前了。

  他说话都有些哆嗦道:“虽、虽然林大人提到的许多用语,卑职都不太明白,但对过所有人的笔录,实际上情况还是很简单。”

  “袁掌院压根都不太了解治国十策里面的内容,更别说交待清楚文章来由了,所以执笔人定不是袁掌院。”

  说着他一脸古怪的神色道:“而且,新科进士王进,也如实供述,说这治国十策便是袁掌院有一天派高翰林交给他的,让他花了几天时间润色了一番。”

  “他觉得这治国十策提出了许多惊艳的观点,但是有些用语不是很理解拿去问高翰林,高翰林让他别多管闲事,袁掌院让他做什么便做什么。”

  卢奎说到正事,越说底气也越足,没刚开始那般畏手畏脚了,说得头头是道。

  秦笠点了点头,“你今天先将情况整理一下。明天让林大人过来,本官亲自问问他。”

  “至于陆季和范仲,你再叫过来问问,将细节再好好核实一番——”

  卢奎应是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