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海像是想住在书院,但李锦年怎么也不放心。想着等回去问问大家的意见,这样也好做决定。索性天公作美,李锦年刚回家才又下起了雨。回到家时,李春花忙端来两碗姜汤给他们祛寒。虽然闻着一股味道,但李锦年和大海还是把碗里的汤喝完了。特别是李锦年一直在车厢外赶车,身上难免沾上水滴,冷风吹来不由一抖。喝完姜汤之后,身上暖和多了。

  李春花见他们回来喝完姜汤后就往厨房走去,下雨天暗的早,早吃早休息。玲玲在教小杏翻花绳玩,下雨天李春花也不让她们出去玩了,免得溅的一身泥。小泽在大海回来后就主动的带大海温习功课,大海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再问问。李锦年没看到王元,想必是回王家村了。

  这天气雨来的快走的也快。没一会儿,雨势就变小了。李锦年见大家都忙着,自己就去外面把鸡赶回来。当初的小鸡仔如今都长大了,而且是公鸡少母鸡多。李锦年走到圈养的地方一看,好几只鸡在草丛里捉蚯蚓呢。雨天把蚯蚓都惊得从土里爬出来了,这倒方便了这些鸡啄食。不过更多的鸡却在树下鸡窝里躲雨。当初听李春花的意见建个鸡窝方便母鸡下蛋,如今也方便了躲雨。

  李锦年拿着个细竹篙把鸡都赶到一块,一边吆喝着一边往家里赶。李锦年第一次赶鸡的时候,那是鸡毛乱飞的场景。如今多次以后,总算是熟练一点了。不过也有几只刺头鸡总是特立独行想要脱离竹篙的控制。其中以那只有大红头冠红褐色羽毛的公鸡为主,每次李锦年都得抽它几下,它才肯乖乖听话往家里走。这次它又想往外走,被李锦年打了下屁股才跟着大部队往前走。等把鸡全部关在笼子里,李锦年也都冒汗了。他还得回去把装鸡食和水的木盆收起来,得清洗干净明天再用。等李锦年清理鸡窝的时候,居然在里面发现了三个鸡蛋。虽然蛋比较小,但确实是鸡蛋。

  没想到居然有母鸡开始下蛋了,这可是意外之喜。李锦年赶紧拿回去交给在厨房的李春花,让她来个蒜子炒蛋。这个天气吃点蒜子炒蛋既能补充营养也能杀菌。李春花也意外母鸡居然这么早下蛋。虽然想收拾起来,不过既然弟弟说吃掉,那她就烧成菜大家一起吃。

  在晚饭桌上,李锦年宣布大海

  被杜先生收入门下这个好消息。看着大家都夸奖大海,大海不好意思的红着脸时,李锦年说起另一件事。那就是大海到底住不住书院的事情。李锦年其实是主张不住书院的,虽然每天接送累了点,但他实在不放心小孩子一个人在外住宿。李春花和他是一样的观点。主要也是担心大海的吃住,特别是这天气一个不注意就容易感染风寒。虽说家里有驴车方便到街上,但万一出事一来一回也来不及。

  小泽却是有不同的观点。“大海都这么大了,能照顾自己的。这对他来说也是个锻炼的机会。而且也不是在什么危险的地方,只是在县里书院而已。要是不放心也可以隔几天就去看看。而且住家里的话,来回实在是不方便,特别是现在这个天气更不方便了。”李锦年忍不住回到,“大海还是小了点,他才六岁啊!”“马上就七岁了,不小了。我七岁的时候都能一个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打猎了。”小泽说完,才意识到说了什么,而且发现大家都莫名其妙地盯着他。

  “你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事了?”李锦年闻言立马问到。小泽摸摸头,“其实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偶尔有些片段闪过。刚刚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说出这些话来了。”李锦年看他皱眉的样子,忙说:“不记得就别想了。该记起的时候自然会记起的。”看着李锦年和大家安慰自己的样子,小泽笑了起来。的确,现在想不起来也没事。反正他已经把自己这个家庭的一份子了。而李锦年想到小泽才七岁就能打猎的话,不是太贫穷为了讨生活如此,就是太富裕生活的小乐子。而从当初捡到他的情况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高啊。不过不管怎样只要不带来灾祸就行。

  最后虽然小泽同意大海住在书院,但李锦年才是真正决定的人。他被小泽和大海恳求的眼光看得有些意动。李锦年咳嗽一声,“这样吧,大海你先跟着姑姑学习怎么洗衣服。要自己会换洗衣服才行。如果你能很快学会的话,那爹爹就先让你住一段时间书院试试。”看着大海和小泽宛如胜利一样的表情,李锦年接着说到,“当然爹爹也会时常去看你,一但发现你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或者学习懈怠的话。那你就接着回来住吧!”

  大海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忙说:“谢谢爹爹。”

  早上,是每日一练的拳法和每人一碗的羊奶。如今小羊都长大不

  喝奶了。所以家里奶源充足,李锦年也能喝上一大碗的羊奶了。不过之前用来煮羊奶的茶叶倒是用得差不多了。这可把李锦年心疼的,他自己没喝上多少茶叶大部分都用来煮羊奶了。好在如今杏子上市了。李锦年之前买了一篮杏子回来,让大家使劲吃杏,留下杏核。再用锤头把杏核砸碎留下杏仁。之后就用杏仁煮羊奶既能去膻味也留有一股别致的香味。这才让茶叶保留了一点下来。

  李春花去放完鸡,在鸡窝里又捡了几个鸡蛋。她喜道:“锦年,看来家里的母鸡都到了生蛋的时候了。”李锦年看着她手上的鸡蛋,喝着碗里的羊奶,拿着饼子,他似乎想到要卖点什么了。

  于是一上午的时间大家就看到李锦年做了几个怪东西。都是用几根削细的竹枝弯成椭圆捆在一起,再加个大一点的竹块做把手的东西。一个被李锦年称为搅拌棒的东西。

  另外就是在院子里起了一个像是灶台一样的东西,但上面没有放锅的地方是包圆起来的。反倒旁边留了两个细细的小烟囱。李锦年管它叫做烤箱。明明和箱子一点也不像。说到这个烤箱,李锦年是空有想法画在纸上没有动手做过。其他人更是连李锦年画的东西都不明白。最后还是来李家日常报道的王元明白了他的意思,并且把成品做出来的。点燃柴火放入烤箱里,让火苗把烤箱边沿都烧干,毕竟是用湿泥做的。看着火苗逐渐燃烧,这是第一次李锦年觉得王元这个人还不错。事后问他怎么会做这个烤箱,他说是因为以前做过灶台。而这个烤箱其实和灶台是差不多的原理。王元看到小舅子高兴的拍拍他的肩膀,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只好搞定了小舅子,还怕没媳妇吗?

  中午李锦年匆匆的吃过午饭,就拿碗去挤满一碗羊奶回来。孩子们都好奇的看着李锦年,以为下午又要喝奶了。李锦年对他们神秘一笑,表示下午做个好东西给他们吃。

  李锦年像往常煮羊奶时一样,把羊奶倒入小瓦罐中。加入杏仁一起煮,等稍微边沿起泡时关火。捞出杏仁把羊奶依次倒入四个小碗中,等羊奶表面起膜后,再沿着碗边掀开一个小口把剩余的羊奶倒入一边空置的碗里。把鸡蛋蛋清蛋黄分离,只取蛋清。在蛋清里加点糖放到刚倒的奶里,搅拌均匀。再把之前碗里的奶皮掀开,把牛奶倒进去,使奶皮浮起

  。把碗拿到锅里去蒸,又蒸出一层皮来,就成功了。李锦年把剩下的三碗奶依次处理,最后成功蒸出一层皮的只有两碗。一半的成功率让李锦年不是特别满意,不过材料足够,多试试总能提高成功率的。

  试吃环节总是让人期待的。孩子们虽然才吃过午饭,肚子饱饱的。但见李锦年一阵忙活,他们早就被那一碗白色的名叫双皮奶的东西吸引住了。李锦年把一碗分给孩子们,一碗是大人的。虽然也就一人几口的份量,但李锦年迫切想要知道评价。

  “爹爹,这是什么,好滑啊!”这是小杏说的。

  “舅舅,这个东西又香又好吃。”这是玲玲的评价。

  “爹爹,好甜啊!”这是喜欢吃甜的大海说的。

  李锦年听完孩子们的评价,就把目光转向大人。

  “好吃。”这是一向寡言的王元。

  “嗯,入口嫩滑,唇齿留香。”这是思索中的小泽。

  “锦年,这东西竟然有两层皮。上面的香,下面的滑。真是美味啊!”这是细致观察的李春花。

  看大家都挺喜欢这个双皮奶,李锦年乘机问到,“你们觉得卖这个怎么样?”!

  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