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氏年轻貌美, 又在府中长期得宠,再加上怀上孩子之事足以让不少人羡慕了。

  毕竟她们之中,有些已经不如原来那边颜色好了, 唯一庆幸的是宫里的贵妃不常将新人放进府邸, 也就是说,府邸的大多数格格都是一些老人, 就生下了阿哥的钮祜禄氏和耿氏能勉强称一句新人罢了。

  而年氏进了府以后,哪哪都张扬耀眼, 本是府邸妾室关注的重点, 而在宫里的娘娘有意传召年氏进宫以后, 瓜尔佳氏连夜摔了一套青花瓷器, 割得自己手疼,外加头晕脑胀, 府医连夜过来,给她诊断了脉象,发现她也有孕在身了。

  这下便不得了了, 年氏作为府邸侧福晋因怀孕一事被宫里娘娘传召, 而瓜尔佳氏作为早早生下了弘昐阿哥的侧福晋,如今也怀上孩子了,不得一样被娘娘传召进宫了。

  芷嫣看着面前的两个侧福晋, 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

  嫡福晋一脸无奈,“额娘, 两位侧福晋都怀上身孕了, 您看看可要让太医给她们看看身子。”

  她进宫的目的很是清晰, 就是让宫中太医给年氏看看身子罢了, 毕竟她身体是真的虚弱, 只是当瓜尔佳氏也跟着过来时, 这滋味就显得不太对劲了。

  芷嫣摆了摆手,“你去叫太医过来吧。”她突然就觉得自己心里有些无力了。

  两个侧福晋鞍前马后对自己讨好,目的为何她也清楚,只是她不想处理这种关系了,只期盼两人都平安生下孩子吧。

  ……

  六阿哥猜测的事并没有如愿成真,朝廷之上康熙确实是变了,如果在降位之事发生前能称得上对他上心,在降位之后好似突然就对他这个儿子失去兴趣了。

  皇上目光已经盯着两个成年的阿哥了,就比如三阿哥和四阿哥等。

  佟家人也是如此,皇上将目光放在六阿哥身上时还好,一旦眼里没了六阿哥的影子,对他们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了,谁知道皇上如果不选择六阿哥作为储君,他们佟家不被新皇忌惮、防范已经算好的结局了,最怕的是佟家从此以后失去皇室的关照,从一流家世沦落为二流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家世,毕竟他们起家时也只是汉军旗的出身罢了。

  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难啊。

  近来朝廷上都是习惯了沉默,皇上在他们支持太子时毅然将太子废了,在他们支持六阿哥时又对六阿哥不闻不问,更是直接将六阿哥的额娘废了,他们不知道直接该支持谁,就怕皇上直接将他们看好的阿哥都废了,这下子谁都占不了便宜。

  皇上的想法真不是人能猜到的,可偏偏他们不猜不行,从龙之功,家族荣耀,这足以让人赌上自己的命拼一次了,一旦成功,就是家族里名流千古的大事,足以让人入了祖墓世世辈辈都被子孙后代瞻仰。

  因而谁都没有放下从龙之功的念想,最多是收敛一些了。

  在康熙四十八年后,胤禛的两个侧福晋各自生下一个阿哥,取名为弘晰和弘晗,弘晰身体弱,是府邸的年侧福晋所出,在娘胎里多次有早产现象,好在在宫里太医的精心调养下保住孩子了。

  而瓜尔佳氏因为年纪有些大,生弘晗是差点难产,所幸最终结果都安然无恙,瓜尔佳氏此后的身子是再难有孕了,只是她都这个年纪了,再生下去也是大龄产妇,危险得很,她现在有了两个阿哥已经足够了,称得上一句心满意足,还让府邸的嫡福晋艳羡不已,她一直盼着给弘晖填一个弟弟妹妹,但一直都没有成功,平生一大遗憾事。

  胤禛府邸的阿哥确实是比较多了,在众多兄弟中,或许能称得上一声第一,八个儿子三个女儿,都活下来,足够了。

  康熙对儿子辈看不出什么来,毕竟哪个阿哥都是厉害的,于政事上并无一二之分,儿子辈都靠不住了,那就只能观察孙子辈了,一看就发现大问题了。

  胤祉生养的阿哥确实多,但是夭折的夭折,仅仅三个儿子养住了,其他的没得没,简直像极了家宅不宁导致的,但胤禛这儿就大不一样了,生养的儿女每个都养住了。

  要知道这子嗣少确实是弊端,是极大的弊端,他儿子多都只能在零星几个阿哥中选人,儿子少的就不用说了。

  康熙怀疑自己一旦传位给其中一个阿哥后,可能会眼睁睁看着对方选无可选,直接选了一个败家子或是浪荡子继承皇位的事实,这样就算他儿子再能耐,也拼不过不孝孙的挥霍,这对他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因此孙子辈也在他的考量中。

  且不说这些已经长成了的阿哥储位较量一事,他自己已经感受到那种岁月逝去的滋味了,一辈子居高临下,看透这世间的冷暖人心,但还是没法将寿命延续得更长,在很多事情上,他变得有心无力,唤太医过来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他真的是越来越喜欢到永和宫了,永和宫总有一种他喜欢的人间气息让他停留,或许那种气息不是他想象出来的,而是确切的,就好像多年前他从芷嫣身上感受到的自在的灵气。

  但是现在这层灵气好似被这深宫深深束缚住了。

  康熙叹了一口气,在永和宫给他留灯的一个夜晚突然想通了一些事。

  他年纪也不小了,大清的下一代继承人却只能往排行前面的阿哥中选,只因为后面长成的阿哥压不住前面的阿哥。

  但是等他驾崩后,这留下来的继承人便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置一些事了,毕竟他的孙子都快成家立业了,新旧一代更替的不太顺利,年龄也是个问题,让继承人年纪太大时继承位置也不太行。

  康熙像是明白了一些事,也不明白一些事。

  就像他现在舍不下权力,也舍不下永和宫的旧人。

  他对女色已没有多大兴趣,但是就是割舍不下一些陪伴他多年的人。

  或许也有法子能两全其美吧。

  康熙转身走人,并不打算留宿永和宫了,梁九功不明所以,“皇上,贵妃娘娘还在等着您呢。”

  “夜深了,让她早点入睡吧。”

  康熙在那一瞬间想到的无非是数十年的相伴,不是夫妻胜似夫妻了。

  ……

  对于芷嫣来说,皇上来不来都是一时兴起之事,就好比她已经有好些年没有侍寝了,皇上还是一如既往留在她寝宫里过夜,像是还念着旧时的情面,也像是只对她一人这么做,经常有一种让她误会的感觉在。

  至于皇上昨晚不来,就是正常的表现了,不会让她误会。

  对于年轻时留下来的旧人,皇上总会仁慈一些,大阿哥诅咒太子一事东窗事发后,皇上也没有将惠妃的地位给罢免下来,仅仅是让她在宫里闭门思过罢了,孩子罪过祸不及生母。

  由此可见,皇上心里还是念着旧情的,只是这种旧情不足以让他留恋,所以就成了这种看似仁慈实际无心的画面,所以她从来都不对皇上真正动心过,少有的情话也是看在他是孩子阿玛,她夫君的情况下说的,里面真情寥寥无几。

  同理而言,她相信皇上也只是眷恋她的颜色的同时随口说出来的情话罢了,这种话皇上一定和许许多多的人说过,像是年轻时娇艳的像朵花儿的宜妃,又或是早年娇憨的佟贵妃,皇上都对她们宠爱过,也喜欢极了她们。

  但她有一天真的面临皇上对她说的想封她为皇贵妃的话语时,她心里一动,有种立马答应下来的冲动。

  只是多年的谨慎让她没失分寸,“皇上是在说笑吧,妾身是满洲旗包衣的出身,即便后来被皇上抬旗为满洲正黄旗了,最高也只能成为皇上的贵妃,皇上想封妾身为皇贵妃,怕是皇室宗亲朝廷重臣都在反对吧。”

  “你知道那对朕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的,自始至终陪伴朕的就只有一个人罢了,朕想要你站在更高的位置,将来能和朕入帝陵合葬。”康熙笑道。

  芷嫣深深的看他一眼,可是对于中宫无主的情形下,立皇贵妃就是给这后宫找了一个女主人啊,她不信皇上不知道让册立她为皇贵妃的可能多难,甚至于朝廷后宫的臣子妃子都可能会反对。

  只因为让一个包衣出身的妃子正儿八经当上了一国副后的身份,就是将大清八旗贵女的脸面都往地上踩了,还是将佟家的脸面往地上反复踩,对于皇上的母家,皇上当真乐意?还是说这些都无所谓了?

  “皇上如果说的是真的,那妾身很愿意,可就算是皇上只是偶尔蒙骗一下妾身,妾身已经很高兴了。”毕竟不是哪个妃子都曾经得到皇上这样认真的许诺,不管这是不是一场梦,她都觉得梦里想的事成真了。

  “朕一言九鼎。”康熙笑了笑,握住她的手,头一次发现分位之事并非是权衡局势的工具,也有一种真心归纳其中的表现,不就是一个皇贵妃吗,如果不是怕朝廷立储之事受此影响,皇后之位也未曾不可。

  “好,妾身相信皇上。”头一回,芷嫣对他显露出真正的情绪,就像是深藏在蚌壳中的珍珠显露出来,那一瞬间漂亮极了,康熙神色恍惚,有种多年前对他笑得欢喜的乌雅贵人重新出现在他面前的感觉。

  原来芷嫣身上的灵气并非是消失了,而是很少对他显露出来罢了。

  亦如当年少女眉如远黛、笑靥如花对着他道一声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