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兵对于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人讲,并不艰难,只要有合适的制度,只要奖罚做好。

  下面的人就会配合。

  只是,想要有强壮的身体,那吃食必须得合格。

  先前在战场时,天天都吃的饱饱的,人不能饿,饿就会失去体力跟动力。

  吴氏全权交给这些请来的老兵。

  儿子请来的人手,大抵不会太难用。

  怀着这样的想法,吴氏更是提供了金钱饮食,甚至还在县城里修缮一些破旧的院子,分给这些战场上退下来的。

  有家才有力。

  若是在这边住的舒服,这些人还会将家人给带来,那样一来,莒城人也会跟着多,这都是政绩。

  起初,训练并不顺利。

  大多数渔村的人都有力气,也能吃苦。

  但是从未被这般严格的管束过。

  心理跟身体双重压力下来,多少有些叛逆想法。

  然而……

  一周期训练结果下来。

  服从性最高的三个人,得了实质兴的奖励。

  第一名是二两银子。

  第二名则是一两银子。

  第三500文,加上一袋面粉半袋大米。

  在海边生活的人,鲜少能吃到米面。

  更多时是海味,有了红薯土豆后,稍稍丰富一些,菜篮子样品多了,村里新生儿活下来的概率也增多了,但是能吃米面的依旧少。

  海边小城不适合种植这些作物。

  加上本身也没有这样的技能。

  种出来也没有二两收获,谁家能开出二亩地,宁愿用来种植红薯跟土豆,也不会去想种植麦子跟稻子,他们不会,而且这些作物产量也低。

  所以得了米粮奖励的第三名,也乐呵呵的回去。

  至于银子奖励,在海边生活,二两银子足够改变人的一生,可以看病,可以拿出去当彩礼,也可以吃穿嚼用两年。

  海边生活的人需要花钱的只有衣服。

  吃的海里摸一下就有了,土豆自家院子种一些,至于盐巴,挨着海怎么可能缺少盐。一年下来在吃的上花不了几个钱。

  衣服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日子过的非常贫瘠,但是也能过下去,

  最怕的就是突然生病。

  甭管大病小病,只要生病了就有可能把一个家拖垮。

  有了二两银子,就有了抗风险的能力。

  有奖励也会有惩罚。

  表现最差,服从上不达标的,直接开除了。

  要知道,走南闯北,最怕的就是有人自作聪明,不服从管理,随便招惹事情。

  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平平安安的将路程走下去,将货物送到,那才是正经目标,其他的少参与。

  ……

  被开除的人各种不服。

  然而,他们形势如此,纪律非常严格,再有杀鸡儆猴的作用,这些人当真没了机会。

  第二周期训练,商队的人明显服从性强了很多。

  每个人都积极参与。

  谁都想要奖励。

  在奖励跟惩罚的作用下,商队渐渐有了模样,甚至老兵还根据这些人特长分了一下工,跑步快长得比较大众体型比较小的,可以当斥候。

  也就是探看前路的。

  这样的人更辛苦一些,若商队有活,一趟下来分到的钱也多。

  还有殿后的,以及比较细心的押送货物,看着质量跟数量。

  训练完成。

  吴氏让他们开始跑商。

  首先把腊鱼送到汴京。

  腊鱼的销路交给葛氏就好。

  葛氏还在夜市上卖淀粉肠等美味,但是她每日只卖一个时辰,其他时间门则相对自由,这日收到吴氏的信。瞧见吴氏托她做的事情。

  葛氏思考起来。

  她也有事业心。

  这些日子做活儿时间短是因为家里孙子辈的都能跑了,每日得带孙子带孩子。

  但是,她家虽然好过,若是想要培养孙子们读书,怕是得话不少钱。

  他们这一代改变了家里条件,从吃不饱到手里有余钱,别人瞧见还会说他们会过日子,羡慕的很。

  儿子也有本事,只要好好干手里的活儿,不搞出什么幺蛾子,就能一直稳妥下去。

  但是……

  越是手里有钱,就越能看见再高一层的生活。

  越知道应该往哪儿发展,往那方面用力。

  这会儿自是应该改变门庭,比如,自家也出个小管,用不着多厉害,只要能是小官就好。

  所以,孙子辈的得读书。

  孙女也得读书。

  这样一来,才能可能改变。

  若是实在没有天赋,那就等下一代,总之,不能放弃。

  这样一来,手里得有更多的钱。

  读书需要很多钱呢。

  虽说如今有了活字雕版印刷技术,印书方便了很多,但是造纸得花钱,还有毛笔砚台跟墨水,这些都得花钱。

  没钱读书就是做梦。

  现在又有了新的活,她自是愿意的。

  而且,自己做成了可以让儿媳妇儿接手。

  一个能抗住事儿的女人,必然得有自己的事业,在事业进步中锻炼自己。

  日后不管遇见什么事情都能少许稳妥。

  现在儿子不想继续生了,那得把精力用在带孩子跟事业上。

  现在正好来活儿了,可以带着儿媳妇儿见见世面。

  至于孩子,可以送学堂去。

  虽说现在武将地位也高了一点儿,但是风险太大,那些年包勉去从军,她可是眼看着吴氏日夜担忧。

  自家孩子,就不要想着当将军了。

  不然日夜担忧的,受不住。

  葛氏接了活儿乐呵呵的。

  如今汴京越发繁荣,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抓住了指不定真的可以改变门庭。

  ……

  吴氏送商队离开,县里好些人都去,商队是用马匹运送的,其中掺杂几头吃苦耐劳的驴,这些都是土生土养的毛驴。

  商队里运送出去的东西,除却腊鱼、晒干的小虾米,小鱼干之外还有海带昆布等可以晒干的菜。

  这些东西将所有的车辆给堆的满满的。

  还有专门一辆车,运送蟹,海里生活的梭子蟹,青蟹等。

  渔民们有可以让这些蟹类多活一段时间的法子,鲜活的蟹送到汴京,价格会更贵。

  尤其这会儿正好是秋日。

  秋日里的蟹味道最好不过。

  想来能换不少钱。

  送走商队,接着只需要等这些人返回就好。

  吴氏依旧没有闲着,她开始插手人工养殖珍珠。

  珍珠这个东西,可以做养护面容的膏或者粉,也可以做首饰,总归都是贵重的。

  若是能成功,这个海边小城必然会富裕起来。

  吴氏拉着一批人忙碌。

  统统日日帮忙。

  包勉依旧没有插手建立学堂的事情。

  虽说这段时间门下来,他在县里已经有了威望。

  尤其是帮着百姓判了不少案子。

  但是,他发现这个地方不仅没有一个合格的老师,就连医术好些的大夫都没有。

  所以,人员死亡率很高。

  他得想办法弄些大夫来这边。

  若好医术好的大夫,没有比皇宫多的地方。

  他丝毫不腼腆,直接写信给赵昕,从赵昕手里要了两个大夫。

  当然,大夫是御医的徒弟。

  并不是在宫里给赵昕看病的那些老资历。

  一来那些人年纪大,跑来跑去身体吃不消,二来徒弟们出师必然得经历游学,去给平民百姓治病,不能直接在宫里任职。

  得多积攒经验。

  同时见识外头的人间百态,在磨练中保持初心。

  医者仁心。

  这些徒弟们送到县城里正好。

  那边没大夫,看病定然寻小徒弟,能遇见更多病例。

  包勉从衙门回到家里。

  瞧见餐桌上摆着的酸菜鱼,清蒸蟹,海蜇菜还有调好的料汁跟白灿灿的大米饭。

  统统站在门口等到包勉,大眼睛充斥幽怨,仿佛在说可算回来了。

  等到包勉催着包勉洗手换衣服,这才去餐桌。

  统统爱吃蟹,她牙齿比任何人都好,吃蟹根本用不着那些道具,只需要用手一掰,把不能吃的剔除,就蘸着自己爱的料汁,开始品位。

  吃到蟹黄,眼睛一弯。

  脸上全是满足。

  吴氏不爱吃蟹,她吃酸菜鱼,这些酸菜是本地人腌的,味道跟汴京那边不一样。

  但是配上大葱跟蒜,能把香味给融合起来。

  好吃!

  包勉不挑食,吃完看向吴氏,文人工养珍珠的进度。

  说道这个,吴氏话就多了。

  作为本地头一个吃螃蟹的,遇见的难题多的是,但是她清楚,遇见难题就后退,永远都解决不了问题,想要成功,就得把问题解决了。

  她会坚持下去的,自己搞不定就去问渔民。

  渔民不知道的就悬赏,要知道,没有什么是悬赏解决不了的问题。

  为了奖励,渔民也会绞尽脑汁去解决问题。

  尤其是商队跟腊鱼厂子的建立,使她在莒城有了威望,地方的人都信服她,不会担心做了事情领不到钱。

  统统吃完螃蟹。

  瞧见包勉去书房忙。

  吴氏也在忙。

  只有她有点轻松。

  轻轻松松过日子确实好,但是别人都忙碌,只有她轻松,心里有些不得劲。

  统统也给自己找了些事儿。

  她也要有事业,

  做什么?

  统统吞咽一下口水,她想吃蟹黄灌汤包了,新鲜好吃的灌汤包超级美味。

  她可以开个包子铺。

  她自己手里有钱。开铺子也不用经过别人的同意,跟吴氏说一声就开始做。

  吴氏自是支持,她也不想统统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所以以往都带着统统

  现在统统终于长大了。:,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