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太上敕令【完结番外】>第168章 说吧

  这是记忆?还是直觉?亦或是...我神识深处某人的窃窃密语。

  程澈脑袋发懵,凭着那股若有所指的杂念朝观外走去。

  “龙脉”这两个字究竟触动了他哪根心弦,他不知道,可他直觉与前世有关。

  与他身上凶煞至极的命数有关。

  与成澈有关。

  与无端有关。

  与他这个灵魂所遭受的所有“劫难”有关。

  “我要想起来...我要想起来....”

  无端没算到自己这一出苦肉计竟没什么效果,连忙上去跟住程澈,“阿澈,阿澈。你若不愿意我叫你阿澈,我便还叫你阿虫。”

  “......”

  “你我从此便离开洛阳,不受约束,不设归处,踏江逐月,四海为”

  “......”

  “我带你去吃遍天底下所有好吃的,玩遍天底下所有好玩的...”

  程澈忽而停下脚步,回首用一双空洞的琥珀色眼望他,“这些,都是你给成澈的承诺。对吧。”

  被当场揭穿,无端无言以对,只能怔死原地。他究竟是不是在徒儿身上弥补当年欠成澈的一切,他比谁都心知肚明。

  而他今生的徒儿一声不响,木然顺着一百零八级台阶往下缓步走去。背影决绝地如同要去求仙问道。

  而无端心中有愧,再也跟不上一步。

  程澈没想过气他,程澈只是想确认事实而已。

  他仿佛能看见,那些明月高悬的夜,那些浓浓对视的双眼,那些情人许下的誓言。

  仿佛他就在当时,仿佛他就是成澈...

  一切因果的答案就藏在他的三魂七魄深处...最深处...

  他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小道士,他看遍了藏经阁所有经书,他理解神识,了解魂魄,他能彻查自己。

  程澈苦笑一声,最重要的是...

  成澈,若是我能全部忆起你与道长的过往,是否我便也能像你那样名正言顺被爱了。

  “咳咳…咳!”

  程澈喉头一苦,满嘴铁锈味。

  无端看见落在程澈脚下的血点,才终于醒悟,追到程澈身前,“你怎么了?”

  程澈嘴角带血,“你在关心我。还是关心成澈。”

  无端紧紧握住他的手,“自然是你!”

  程澈扬起脸,溢出的血将他唇色染得绯红,“嗯。我没事。”

  “……”

  他抽出手,继续往下走去:“没关系。道长...等我想起成澈的记忆,我们再相爱也不迟——”

  可他只再走了两步,便眼前泛黑昏死过去。

  *

  苍山的雪季,山脊的轮廓向着远处绵延,勾勒出一幅丹青的画卷。无端与无端心上人的小庐坐落苍山脚下,洱海之浜,小庐外一座花圃,四季皆有时令鲜花点缀,还有一棵挂着秋千的苍天银杏。进山砍柴的樵夫时常能见秋千上一个一脸病态的男人披毯小睡,另有个年纪稍小的男人在背后为他推秋千。而后者也时常奏起一架手制三弦,前者则伴着乐声轻声哼唱。

  上元节前夜,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紫色的电光映照出床上人儿虚弱的面孔,程澈浑身都在瑟瑟发抖。

  无端躺在他身边,轻轻搂住他,捂好他的耳朵,“别怕。我在。”

  程澈没有回抱他,可他连声音都在颤抖,“明日就是上元了,怎么还会有雷?”他小心翼翼看向窗外,“道长,是不是...来劈我的?”

  无端皱眉打断他,“大理冬季落雷并不稀罕,自然与你无关。”

  程澈闭了闭眼,“我以前从不怕雷,只是祸害的人多了...一听雷声就毛骨悚然——”

  无端再度打断他,捏捏鼻头,“馋虫怕雷了,那以后都叫你小惊蛰,好不好?”

  “小”惊蛰。

  程澈笑了一声,翻身朝向墙壁,苦笑道:“还叫阿澈吧。”

  这不知是道长想方设法给他取的第几个除“阿澈”之外的爱称了。

  可他现在似乎担不起这个“小”字了。

  不知究竟是从地脉中回来开始,还是从得知自己与成澈的关系开始,他的病情急转直下。迁居到大理时,瘦得只剩半魂,恶疾不仅消损他的肉体,同样摧残他的精神,两厢之下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年长几岁,如今站在无端身边,竟总被误认成兄弟。他是兄。

  每次他想一笑而过,却都不能释然。

  他不能释然自己朝夕老去,而道长的时间永远停在与成澈分离的那一年,不能跟他一同向前去。

  虽说他恐怕也没多少时间了。

  新皇登基当夜,他们便离开了洛阳。辗转走过许多地方,之所以最后定居大理,是无端想给他找个冬暖夏凉、气候温和的去处养病。且大理一带百草丰茂,苍山更是钟灵毓秀,能寻到不少珍惜药材。

  可气候与百草对成澈的病皆无济于事,程澈只是越来越虚弱。白日被腹痛、头痛折磨,半夜则被涌进喉头的鲜血呛醒,为了不让无端知道,他会偷偷走出家门老远去咳干净。

  无端除了给成澈披上一件大衣,或是为他按揉肚子便无能为力。

  他不再研究什么长生不老药了,也不再研究怎么除煞了,开始像个普通人那样寻医问药,也自己翻阅古籍。可就像不论他怎么绞尽脑汁把早中晚三餐安排得琳琅满目,程澈都只稍微动动筷子便吃不下了,不论他如何寻方觅法,试了多少药方,都无法阻止程澈被病魔一点点侵蚀殆尽。

  “睡吧,阿澈。”无端吻他耳垂,“明日再试试新药方。”

  他的手在被里把程澈环得更紧,“这回...一定能医好你。”

  程澈应了一声“好,夜安”,却心里有数:道长。我的病...怕是治不好了。

  不知病因,也不知病根,只知道是个慢疾,一时半会儿夺不走他性命,却也没有任何能治好的预兆,明晃晃蚕食他的阳寿,拖垮他的身体。

  感受着身后人的暖意,程澈有时候想问他:就这样让我自生自灭、独自死去,你再去寻成澈新的转世。于你,会不会更好。

  可他不敢问。毕竟谁也不想独自一人死去。

  所以这些年他一刻不闲,始终在彻查身上的三魂七魄,他要想起成澈的记忆。

  程澈闭上眼,却没有入睡,而是暗中调动神识,让魂魄沉入识海深处。

  那是无数记忆与意识汇聚而成的深海,他在其中不断下潜,不断下潜,过往的所有记忆便如海中水泡在眼前翩跹而过。

  首先路过的是身为程澈的记忆。

  还有某些偶发的直感。

  譬如那些他从未参与却异常真实的梦境,譬如那些在听及某人某事便会出现的灵光一闪,

  有预谋地借助那些偶发的直感,他得以一路下潜,一路下潜,现今已经潜入了能够超越他自己——程澈——所有记忆的深度。

  “就是这里了...”

  眼前如同隔了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又如同被一个巨大的气泡包裹,他能看见对面火光摇曳,人影绰绰,却怎么也无法到达彼端。

  程澈调动所有可用的法式,铆足一股狠劲朝彼岸冲去。然而却还是被整个拒绝在外。

  这一年来,不论花费多少功夫他都捅不破这一层。

  程澈有点恼火,他实在没有时间再耗下去了,他真的不确定自己还能再活几年了。

  他朝着彼岸喊道:

  “成澈,我知道对面就是你的记忆。”

  “我从小就会梦见未曾见过的光景,都是你留下的痕迹吧。”

  “那些都是你和道长曾经发生过的,是不是?”

  程澈再度将这些年所有从他脑海里一闪而过的记忆整合再整合,汇成手中的长剑。

  “告诉我…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程澈举起长剑劈下,可那道薄薄的屏障还是纹丝不动。

  而现实中他的喉头一涩,险些呕出血来。

  他睁开眼看向窗外,已是清晨。

  又是无眠的一个夜晚过去了。

  而身旁人把他搂进怀里:

  “阿澈,今日上元节。想吃什么。”

  “想吃汤圆。”

  每一个无眠的夜晚,无端都知道。

  身旁有人调动法术,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只是程澈不知,当他在识海中深潜时,无端同样醒着,护着他肉身的安危。

  今天是他们在大理旅居的第一个上元节。

  早春的夜色仍然蔓延得快,月出山头后,他们便互相挽着——主要是无端搀扶着程澈——一同沿着洱海边散步。

  程澈依依靠在他肩头,“记得小时候每年上元节,洛阳都特别热闹。”

  “热闹过头就成了吵闹。大理好在清静。”

  程澈扬起脸,斟酌许久问出了口,“你以前...怎么和成澈过上元节呀?”

  无端没有回话,只是转移了话题,“你看,月出苍山,好不好看?”

  程澈也没有去看月出苍山,“为什么问成澈的事,你一句都不肯说。”

  “我说过了。过去的所有事,我在你小时候就已经说过了。”

  程澈知道他在说什么,“小道士与小将军的故事。”他笑了笑,“可《精忠成甚传》说...”

  无端打断他,“别信。”

  新皇登基,似乎为了报复前朝国师,不再限制对成澈的禁言令,更是将那本书重新摆上台面...

  而无端把一切重心都放在给徒儿治病上,已经没心思在乎什么流言蜚语了。

  倒不如说他始终懊恼这些年在乎了太多空的虚的,他早就该抛下所谓“净明真君”的信仰,与程澈去浪迹天涯。

  程澈盯进无端的眼,“你说吧。”

  “算我求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