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岂不罹凝寒【完结番外】>第四十六章 洞庭湖(七)

  那鲛人炼化蛟龙身上的浊息之后便消失在海中。江浮白和宁无恕看得分明,那两条蛟龙被净化浊息后反倒耳清目明,身上的灵气越发纯净。

  宁无恕颇有些无语:“这鲛人难不成是信佛吗?她这分明是普度众生的做派。”

  化龙鼎在传闻中分明是鲛人族对付龙族的法宝,却不想,在这鲛人之殇中,倒是被用来当做日行一善的法器。虽说此刻化龙鼎说不定尚未炼制出来,可炼制化龙鼎的鲛人这行事全然不像是个生杀狠厉的。

  江浮白笑道:“果然传闻有不少虚幻,或许化龙鼎起初就是用来度化的。”

  宁无恕:“她或许真是个信佛的。”

  江浮白无奈地笑了。

  虽说那鲛人尚未炼制出化龙鼎,但到底是普度一方的人物,明珑现下去找族人了,他们也正好有空能一睹风采。漩涡逐渐变得平缓,那两尾蛟龙围着那鲛人游了两圈后朝远处游去,而那位鲛人前辈却好似发现了他们的存在,自水中腾跃而起来到他们面前。

  她伸手在空中一捻,闭目片刻,从江浮白和宁无恕身上感应到熟悉的灵力。

  “看来,二位小友也是因缘际会才到此处的。”

  她似乎对他们这种突然到来的人毫不陌生,甚至还颇为欢迎,这位鲛人前辈的美貌并不如明珑父王那般精致,可金瞳纯粹,浑身多出一种古朴大气来。

  江浮白和宁无恕拱手见礼,非常默契地只报了名号没报家门。

  毕竟,这是千百年前的前辈,即便是报出家门只怕她也是不知道的。

  “原来是江道友与宁道友,我名玉尘,乃是此地的一尾鲛人。”鲛人前辈轻笑,她的尾巴随之发出点点微光如银河星子一般璀璨。

  江浮白老老实实颔首:“见过玉尘前辈。”

  玉尘的眼睛在他们之间看来看去,面上露出一丝了然:“‘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原是菩萨度化,亦是我度有缘人。”

  江浮白是个道士,对佛理只能算粗通,宁无恕虽多听多记却是个魔修,是以玉尘说这话时他们两人的面上都有一丝茫然。

  玉尘道:“无妨,时机一到自然万般皆通,二位只需顺其自然即可。”

  宁无恕看向江浮白,递了一个眼神:这前辈还是个佛道双修?

  不等江浮白开口,玉尘倒像是会读心术一般:“世上万千皆是道,又何必拘泥于佛与道呢?大道三千,修士万万,你我相逢即有缘,不如坐下一叙。

  江浮白,宁无恕:“好。”

  玉尘伸手掬水一抔随意撒入海中,那水便幻化成一叶小舟,那上面茶具、酒盏甚至垂钓用的竹竿丝纶应有尽有。她带他们来到小舟上,宁无恕低头看了看海面才发现这舟并非是在水上而是悬在半空中。

  这般风雅,宁无恕也忍不住赞道:“好舟,好雅兴。”

  玉尘抬手斟酒:“这本是从一个渔夫那儿学来的把戏,他在海上放舟高歌,我被歌声吸引便去同他讨酒喝。他道他的小舟是世上最自在的地方,我便学了来。”

  江浮白了悟道:“三千大道,随心所欲便逍遥无碍。”

  玉尘很赞同:“正是此理。”

  宁无恕轻嗅酒杯,没能品出这是什么酒:“那玉尘前辈为蛟龙清理浊息,化浊为净也是随心所欲吗?”

  玉尘点头。

  宁无恕:“可听闻鲛人一族将龙族视为劲敌,蛟龙有朝一日化而为龙便会与鲛人族抢夺领地,前辈此时助他们,岂非是为来日埋下祸患?”

  “确实如此。”玉尘很坦白地承认了这一点,又看向江浮白,“江道友也是这般想的吗?”

  蛟龙化龙后不一定会记得今日恩情,宁桀那套“弱肉强食”的道理并非全错,所以江浮白也点了点头。

  玉尘饮了一杯酒才开口道:“鲛人与龙族确是天敌,往后,那两尾蛟龙勤加修行也许会化龙。可要我为往后的祸患放弃眼下的事,却是我做不到的,浊息不但对蛟龙有害对水族众生皆不利。”

  浊息对蛟龙来说可能只是影响修行,但是对海中更弱的鱼虾来说可能会是致命的,鲛人族守护海中众生,所以为了他们玉尘并不介意帮助别的修士炼化浊息,甚至是龙族。

  宁无恕依旧不解:“这就是前辈的普度众生?”

  玉尘:“也可以这么说。”

  宁无恕转头看向江浮白,面上写满:果然如此。

  这种“普度众生,心怀天下”的修士倒也不是只有玉尘一个,只是她既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化龙鼎自然也不是造出来对付龙族的。她炼化浊息不过是为苦修的苍生尽一份力,而一心想得到化龙鼎的宁桀却只是为了一己私念。

  心境行径,皆是天差地别。

  从古至今,修士前赴后继都是为了“大道”,只可惜,往往像宁桀的多,像玉尘的少。

  江浮白看着远处海天一色的场景,冲着玉尘一拱手:“前辈大善。”

  “奉献便是善吗?世上万般生灵,为何偏就只一个非要牺牲呢?”宁无恕突然放下酒杯,语气也和往常不大一样,没有轻松自在,他这一问中是诸多执着的不解。

  江浮白从未听过他这样说话,宁无恕的眼中充满了不解,他看向江浮白和玉尘,并不能理解他们的“道”与“善”。

  小舟底下的海浪突然掀起波澜,一尾小鱼跃上舟中,离开水的小鱼便开始挣扎起来。玉尘和宁无恕淡淡看着,江浮白却伸手将那小鱼捧起,伸手放入了水中。

  玉尘会看着他的举动心一笑:“宁道友方才可打算出手救这小鱼了?”

  宁无恕方才心不在此,诚实地摇摇头。

  她又看向江浮白:“江道友必然是会救它的,是也不是?”

  “是。”江浮白手中尚残留着水渍,他自来爱洁,却也没有嫌弃,只是伸手到海水中洗了洗。

  玉尘手中凝出蓝色的灵力,在空中画出天地、海洋、山川,还有他们所在的这一叶小舟。

  她轻声道:“自天道初始,世上万物便与‘道’息息相关,佛门讲缘法,道教说自然,须知你我之于天地皆不过一叶小舟。所谓善恶,并非自古便有的定论,是以,我炼化浊息虽为善,但也并非全无私念。若我并非鲛人,或许我并不会为海中生灵而度蛟龙,这一切就如同江道友方才救那尾小鱼,若非蹦到我们的船上,江道友也不会特意跑到此处去救它。”

  宁无恕蹙眉:“玉尘前辈想说,奉献自我,度化苍生并非皆是为善,不过是缘法使然?”

  “是缘也不是缘,只看各人。”

  宁无恕:“这又是什么意思?”

  玉尘看向宁无恕,招呼他过来:“若是放在一刻钟之前,你可会救那条鱼?”

  宁无恕点头。

  “缘与因果不是一定的,万般变化之中,只是看你自己的选择而已。”江浮白听到这里已经能领悟玉尘以那尾小鱼做例的原因,他偏头看着宁无恕,为他解惑。

  玉尘笑道:“正是如此,宁道友,道有三千,道心唯一。修道并不是为争一个善恶,也并非为名为利,修士立于天地,靠的是道心。所以,我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无愧于心而已。”

  宁无恕陷入了沉默,海风轻缓地吹过小舟,江浮白和玉尘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等着。

  片刻后,宁无恕长叹一口气似乎放下了什么,再睁眼时眼中清明了一些,他又问:“为不违道心,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吗?”

  玉尘:“九死不悔。”

  “可倘若为此送命,修行岂非也全然没了意义?”

  江浮白听宁无恕这样说,下意识地出声打断他:“阿沉,慎言!”

  此处是鲛人秘境,面前的玉尘尚未炼出化龙鼎,天机不可泄露,若是他们说的话动摇了玉尘的道心影响她未来修行,说不定会酿成大祸。

  但玉尘似乎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妥,抬手拦住江浮白,答了宁无恕的话:“修行若是执念结果才是真的没有意义,世上因果诸多,若不经历如何参透?修士入道便忘却生死,为道心而亡岂不美哉?”

  是了,若执念修行结果,与宁桀又有什么区别呢?

  宁无恕松了眉头,桃花眼中终于又有了浅淡笑意,他恭恭敬敬地朝玉尘拱手感谢:“晚辈愚钝,今日之所得皆是前辈指点,在此多谢。”

  玉尘潇洒地挥了挥手,抬手又与他们斟酒喝。

  一盏下肚,玉尘眉心突然闪过一点亮光,她从小舟上跃入水中,泛着金光的鱼尾显现出来。

  “那边有些乱子,我要走了,这小舟你们且用,用完便放在此处吧。”

  江浮白:“多谢前辈,有缘再会。”

  “再会。”

  玉尘消失在水中,想来又是去赶赴下一场缘法。

  她离开后,宁无恕靠着船舷仰头看了会儿天空,下面时而有小鱼逐波踏浪,因怕它们再蹦上船来宁无恕直接在船边加了道屏障。

  江浮白放下酒盏,转而饮茶,他倒了一杯递给宁无恕。

  宁无恕接了,嗅着茶香,突然道:“难得此刻无事,我给你讲讲重云丹的事吧。”

  江浮白点点头。

  “其实,那也是我母亲的事。”宁无恕偏头看着倒映在海面上的自己的脸,伸手凝结灵力搅碎了水中倒影。

  江浮白觉得他的侧脸看起来莫名有些悲伤,伸手将他手中的茶杯拿过来,握住了他还带着热意的手:“我确实想听,但若是勉强的话,你不必说。”

  宁无恕发觉了江浮白的担忧,摩挲着他的手背低声道:“我想说给你听。”

  【注】

  “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出自《观世音菩萨赞偈》,此句意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遍布尘世,化解世上百千万劫。”

  其中的“三十二应”指观音大士为普度众生所化的三十二重形象。

  作者有话说:

  周一好呀,周一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