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皇都>第124章 吉祥

  倒cun寒一连持续了几日,进了三月才算完。头一天还是冷风呼啸,第二天太阳就冒了头,日光流泻,照得人睁不开眼。

  “过段时日就要动身录囚,你领了哪个司的牌子?”元景明坐在墩子上,官服大袖打个结,变成利落的模样,有一搭没一搭嗑着瓜子。

  他就是闲得无聊,一回生二回熟,老远见着商闻柳的人影,便纯熟地掏出一把坐下吃。

  商闻柳合上往年的邸报,揉揉发胀的太阳xu,道:“在卓州,往南去,行程得六七天吧。”

  “那个偏僻地方,”元景明擦擦手,换边坐躲开了暮光,“向来刁民多,听说也是金盆洗手的大盗最常待的地方。你这一去,还得当心小命,是谁给你摘的牌子?”

  还能是谁,早到的同僚都把好地方给挑干净了,等到他去的时候,堂上官那就剩这么一个卓州。商闻柳不吱声,他就当元景明是关心了。

  “看你这模样,我也能猜着,”元景明挪了挪脚,把瓜子皮扫成一堆,“你今日怎么翻起邸报了。”

  商闻柳重新抓起那份邸报:“我想看看去年各地的粮食收成如何,这些粮食里有一半都要从青骢江走,户部的文书调不动,只能查这个,知道个大体的数,总比摸瞎强。”

  元景明道:“前两年收成都不行,发不出饷。我刚进刑部时,头几个月的俸银,至今都没有发下来。”

  “去年也有拖饷,不知道我大梁的钱粮都去了哪里。”商闻柳叹气,又粗粗扫了几眼,把邸报放下,不再看了。

  再看也不能看出花来,天塌地陷,他束手无策。

  商闻柳是从得知马久志是粮商后,才决定查一查青骢江漕粮的。刑部就已经出现了朱墨时序颠倒的文书,不知其他衙门是否也有。当初马久志进京做生意,一定会从水路走,既然他在京城有接应,那这一路收到的照应就不会少。

  也许这些朱墨颠倒的文书里就有他的踪迹。

  刑部文书没有漕粮北上的记录,他就去找往些年发抄到刑部的邸报,看看从青骢江过的漕粮究竟有多少。

  他越翻看,心中越惊悸不已。

  不止受过灾的县粮食收不上来,新帝登基这几年来,各地的收成都不景气。

  东南歉收,西南歉收,西北歉收。

  朝廷的粮税交不齐,就要用旁的东西来抵,矿石、布匹、甚至是劳工,可这些都不能换成稻子,肚子没办法填饱。

  饿着肚子的人为了活命,什么样的事都能干出来,这就是第一个隐患。

  再就是漕运——能缴上来的粮食已经这么少,而青骢江的每一层卡都要拨掉一些粮,停在京城的粮食是大头,最后剩下的才会走陆路运去朔边。

  中部的粮食歉收,朔边的军粮就供不上,按理应该从别地征调,但商闻柳没有得到调令发出的消息。

  按照这样的算法,北边的军营还有多少军粮?没有人上奏,朔边营的粮食就是足够的吗?

  西北的军户尚能屯田自足,但朔边冻土千里,一毛不生,能否经得起这么久耗?他知道为什么皇帝愿意把青骢江的权放给赵复了,京城一时半会儿缺不了粮食,只要皇帝颁下减漕粮的政令,那里就是一座空壳,赵复想从中获利,只能靠盐铁。

  盐铁监权却有半数掌握在郑士谋手中。

  权臣,权臣。

  权臣当国。

  商闻柳参不透朝堂上的大员们之间打的是怎样的机锋,他只能想到国境内万万生民因此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朝臣打着为天下为苍生的名号摇旗呐喊,最后苦的却还是天下是苍生。

  商闻柳觉得茫然无措,他能救得了一个落难的檀珠,能救得了天下万万个落难的“檀珠”吗?

  原来翰林院不是他的浅滩,真正投身官场,他才算真的遇上浅滩。

  商闻柳一脚踏出照磨所,日头还亮着。自打立cun之后,白昼渐长,魑魅魍魉却不比往常的少。

  京城宵禁晚,这时候还有许多摊贩在街边挑担叫卖,他想着买串冰糖葫芦回去逗孩子开心,刚付了钱,两串红艳艳的糖葫芦还没攥紧,险些被擦肩而过的行人给撞掉。

  商闻柳回头,发觉街上行人不知听到什么,忽然前呼后拥全往同一个方向奔。

  前头就是回家的必经之路,不从这里过,便要绕一大圈。商闻柳不明所以,快步跟上个瘸腿老头,道:“这位老伯,不知前面出了什么事,怎么行人都往那处去了?”

  “财神爷临世了,”老头一拱扁担,见是个官,不敢不答,只是眼神已经飞往人群离去的方向,“前头有人发钱嘞!”

  说话间,前面一团热闹的人群已经拥至眼前了,挑担老头忧心分不到钱,趁他分神之际,一溜烟挤进人群中,伸手等那些人发钱。

  人群搡得热闹,只能等着散去再回家。

  商闻柳站到高处,发觉这一行人做的都是关外打扮,应该是来行商的。几个孔武有力的大汉排了两排,正从腰间的麻布袋里掏铜钱分发给行人。

  也许是关外人的习俗,铜钱上串了红绳,坠个小流苏,每发一人,那关外商就笑盈盈说一句“吉祥如意”。

  商闻柳攥着两串冰糖葫芦,看那人群走得缓慢,正心说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蓦地身侧传来个孩童声音,怯生生地:“吉祥如意。”

  是个八九岁的孩子,皮肤黝黑,头发结成小辫捆在脑后。他的眼睛盯着糖葫芦,一动不动,看样子馋得不行。

  商闻柳道:“你是商队里的孩子吗?”

  小孩儿不说话,看了看人群,又看了看糖葫芦,清亮的ko水淌出来,半天才生硬地憋出一句话:“吉......吉祥如意。”

  原来不会说汉话。

  商闻柳对小孩儿容易心软,他蹲下来:“给你。”

  那孩子递给他红绳串着的两枚钱,黑眼睛里闪着纯粹的光:“吉祥如意!”

  商闻柳把铜钱递回去,弯着眼睛笑:“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