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霸道王爷的娇憨小侍卫>第82章 卖儿子

  感情纠葛解开后,两人便马不停蹄奔向各自的方向。

  赵嵩回到皇城后才知道太子根本没有失踪!

  他的惊讶不过一瞬,便看着皇帝问道:“那父皇为何急召儿臣回京?现在北疆不仅战乱频繁,还遇上了难得一见的洪灾。”

  皇帝来回踱着步道:“北疆你既然信任平云初,而且军机处也没反对,朕自然没意见。只是太子如今并不在江南,朕没办法,只能将你召回京城。”

  赵嵩闻言松了口气,既然太子没事,那他再怎么说也要去江南看看的,但他看皇帝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禁道:“父皇是有什么要交代儿臣的吗?”

  皇帝轻咳一声道:“你如今已十九,又如此能干,朕打算提前给你行冠礼封王。”

  赵嵩欣喜道:“谢父皇。”

  皇帝见他态度欣然,不由道:“只是,你也知道国库空虚,江南首富陈家这次赈灾出了大力,连中枢都上书朕给予表彰。”

  赵嵩点头道:“是该如此,父皇,不仅是江南,北方富户也有仗义梳财,父皇也当给予表彰才好。”

  皇帝顿了顿,他看着赵嵩干脆道:“朕本打算等你冠礼后再赐婚,但朕看江南陈家不仅富裕,还是世代书香,他家小姐定能配的上你的王妃之位,你意下如何?”

  赵嵩闻言滞了滞,他看着皇帝不禁道:“他家给了多少银子?您这就把儿子卖了!”

  皇帝一噎,看着赵嵩瞪视的眼,明白道:“二百万两。”

  赵嵩喉结动了动,确实挺多,那可是足足能养活北疆三年的钱!

  赵嵩笑了笑,在皇帝出言前,抢先道:“父皇心忧天下,儿臣自然是明白的,只是儿臣的王妃之位已经许出去了,婚书也写了,对方不仅出人还出钱,父皇总不能把儿臣掰成两半吧!”

  皇帝闻言探身道:“哪家豪强?”

  在他看来,就算是世家贵族也都聚集在京中,如今进入朝堂的士族哪里还会愿意出钱赈灾。在他看来,赵嵩莫不是遇到了什么暴发户。

  赵嵩笑了笑道:“天山云家,还有白家,儿臣和两家定了盟约,和云家定了终身。”

  皇帝闻言稍稍思索,也没想到他们究竟是什么人,他召来大总管道:“你去查查这都是什么人家。”

  总管闻言不敢发出一点声音,这就躬身退下了。

  皇家父子如此不避讳的谈及大事,自然是信任大总管的。

  大总管却也有自己的私心,如今天降灾祸太子却独自回京,被皇帝斥责,而郡王回京便要封授亲王,他关上殿门,心想,日后如何,还未可知。自己还是要关照一下他的义子的。

  太子的事赵嵩没多问,皇帝挺满意他不骄不躁的心性。

  谈及陈家,皇帝既然会让赵嵩娶陈家女,自然是对对方看重的。

  赵嵩挺直腰板,认真道:“老四老五已定亲,不如让陈家女做了老六的王妃,正好这次赈灾让老六去锻炼一番。”

  皇帝点点头,他的六儿子赵宣也很出色呢,也不会辱没了他们陈家。

  见皇帝不再纠缠他的婚事,赵嵩便与皇帝谈及边疆战事,白桑和李原要出海,自然是要大启帮忙的。

  皇帝见他这么心大,不由道:“你就不怕养虎为患?”

  赵嵩摇摇头道:“什么叫养虎为患?就算是养着的藩国也有随时叛变的可能,还不如多番牵制来的可靠。”

  皇帝闻言点点头,随即道:“将你们的计划再与朕仔细说说...”

  赵嵩与皇帝密谈一夜后,第二日,皇帝便下诏封赵嵩为平亲王,意为平定四海之意。他的封地自然还是在北疆。

  不知其意的大臣们,还暗自揣测平王功绩过甚,皇帝在警告他呢,所以才封了个‘平’字。

  有人看出对方的意思,嘲笑道:“难不成让陛下封三殿下为‘阎王’不成?奉劝这位大人还是多做事实少想这些没用的!”

  对方被气个倒仰,指着那人骂道:“游文篆,别以为你当了户部尚书重用就不知天高地厚了,我看你能嚣张到几时!”

  游文篆看了这个老滑头一眼,随即甩袖离开了。

  一场天灾,百姓流离失所,这些豪门权贵们便又开始圈地了。

  游文篆第二天一早,便上书朝堂,一份关于保护流民耕地房屋的奏疏就在朝会上炸开了锅。

  流民避灾逃难定有死伤,弃了耕地后,大多想要返回原籍的等到回去后才发现原本的土地不仅被圈,连房屋也被拆了,那时他们只能或被雇佣,或卖身为奴。

  这样的现象几千年来几乎成了默认的规则,没想到进日居然有人能提出来。

  土地农改政策一向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既然太子‘失踪’赵嵩便带着人马去江南了。

  同样的事情不仅发生在江南,连北疆那样的贫瘠之地也在发生着。

  送走李原和白桑一行后,新上任的北疆督军平云初就变得异常忙碌。

  他手底下虽然没有调兵之权,但督军的职能还是繁琐又陇杂,不仅各方军事都要在他这里汇集,连府城解决不了的事都要向他问怎么办。

  赵嵩带来的人马全都留给他后,只要是他在的地方,都是进进出出人事不断。

  沈博来的时候,见李骁正带着人到他这里商谈宁谷城的事。

  知道沈博来了,平云初点点头,便让他进来了。

  李骁道:“宁谷城如今被淹了,这雨要是再来一场这城就废了。而且那些北契人简直不是东西,宁谷城里的人抢完了就跑,徒留一城的百姓现在要怎么养?”

  平云初大马金刀的坐着问道:“沈大人如何说?”

  沈博喝了口水道:“现在确实费银子,粮食不够,等着朝廷拨粮显然太慢。”

  他话音一转,又道:“不过现在有人已经在府城打探卖地的事,说是愿意以粮换地。”

  他说着这话的时候,李骁一拍大腿道:“那太好了,解了咱们燃眉之急啊!云初,你觉得呢?”

  平云初冷笑一声,道:“这地卖了后呢,流民们饱一顿饥一顿的,然后呢?”

  李骁一愣,他摸摸脑袋不吱声了。

  沈博闻言一笑,别看新任督军年纪小,但做事却杀伐果断的,他直接道:“本官也是这么想的,只是灾情面前历来如此,受苦的都是百姓,不知大人有何赐教。”

  平云初冷肃道:“赐教没有,告知那些富户,愿意捐粮的到时候打开关口之时北疆一带不仅减免关税,还能得军队护送,免于沙匪之忧。若是不愿,就闭好嘴藏好粮,省的被人惦记。”

  平云初说完,又问行政官道:“军中粮食可够?”

  行政官道:“还可支撑半年。”

  平云初道:“先调三月军粮,将流民先安置了,这笔账本官到时会填上,届时再由宁谷城、丰城一起还。”

  有了平云初作保,沈博自然松了口气,行政官见李骁点头自然立刻下去调粮了。

  行政官一走,平云初又对着沈博道:“流民吃饱了别没事干,三月之期,房屋,地基,道路全都要修起来,若还有要圈地的,都抓起来,罚粮。”

  沈博点点头,这就领命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