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家养俏夫郎>第60章 完结

  “重山,你去找个绳子,一会儿把猪也套上,和羊一道牵过去。”

  “好,我这就去。那鸡鸭鹅怎么办?”

  “后院儿不是有几个木笼子吗,就用那个装着就行。若是装不下就找几个麻袋,记得戳个洞就好。”

  “娘,你看见我那朵粉色的绢花了吗?就我去岁生辰嫂嫂给我买的。”

  “不都在你那个木箱里放着吗?你再仔细找找,兴许是夹在衣裳里了。”

  ……

  新房那边已经通风有些日子了,新做的床、桌椅板凳、橱柜等家具也都陆陆续续搬进去安置好了。

  四月二十六乃是良辰吉日,诸事皆宜,李轻舟他们便定在这日迁入新居。这不,今日特意闭店一天,吃了早食一家人就忙忙碌碌地收拾起东西。

  许是有些吵,安安也不睡觉了,睁着双大眼睛,在月笙怀里四处张望。

  “安安,我们去住大房子喏!开不开心啊?”李轻舟扛着袋谷子从月笙旁边过,还不忘逗逗乖儿子。

  安安才一个多月,自然听不懂,但他只要有人对他说话就高兴,当即便挥舞起小手,脚丫子也跟着翘起。

  “嘿嘿,安安也喜欢大房子呢。等爹爹把东西都送过去,就来接你和阿爹哦。”李轻舟一看安安这样子,也欢喜地笑起来。

  除了粮食之外,其他也没有太多要搬的,无非就是些锅碗瓢盆、衣裳被褥之类的,李轻舟驾着牛车跑了三四趟也就运得差不多。

  之后又花了点时间收拾整理,李轻舟这才回去接了月笙、汤翠萍和安安。

  牛车慢慢悠悠走在土路上,温暖的阳光倾洒在车厢里,风中传来野花和青草香,有蜜蜂和蝴蝶在空中飞舞。

  山脚下,青葱树木掩映中,隐约能看见青砖瓦房的一角,那便是李轻舟他们的新家了。

  又走了一会儿,牛车便经过了鱼塘。李轻舟在镇上和各个村子里跑了大半个月,总算是把甲鱼苗、黄鳝苗弄回来了,莲藕也托了宋宴清的关系买够了一亩的种。

  稍微一偏头就能看见青绿的池水,时不时还有小鱼露出水面吃食透气,荡出一圈圈细小的波纹。

  “前面那段路可能会有些颠簸,把安安抱紧了些。”李轻舟扬声跟后面车厢里的月笙等人说话,“过两天我在河边寻些平整的石板,把这路铺上,以后就好走了。”

  从池塘到新房原本是没路的,还是李轻舟买了地之后,和李福贵他们自己开的,之后也一直没腾出入手和时间打整,比起前头已经开了好多年的村路自然就颠簸了些。

  月笙应了声,把安安往怀里搂了搂。

  牛车走得更慢了些,大黑甚至还时不时地伸出舌头,从路边卷些嫩树叶嚼着吃,李轻舟也不鞭打它,由着他自己往前走。

  安安在月笙怀里好奇地看着外面,小家伙很喜欢在外面,平日里也不过就是在院子里放放风,今儿还是第一回走这么远。一路上都很高兴,小手不停地挥来挥去,有时还会发出咿呀声。

  月笙也没比安安好到哪儿去,他也好久没有出过家门了,这边也是第一次来,便也跟着安安看着外边,嘴里则小声给安安学,“这是蜜蜂,那是蝴蝶……”

  就这样,在月笙的轻声细语中,几人终于到了新房子。

  青砖大瓦房在金灿灿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漂亮,跟之前的土房子比起来气派多了。走进大门,就是宽敞的院子,差不多是老屋那边的两倍了。

  不过此时院子里有些空旷,只在左手边有一口新打的水井。当初地基挖好后,想着免得日后新房建好,又要再次施工,托程师傅介绍,李轻舟干脆又找了个打井的小队。反正打井只在院子里,两方也互不打扰,只是没想到,水井完工比新房还要晚了些。

  “到了,这就是我们的新家了!”李轻舟吆喝一声,把牛车停在了院子里,转到了车厢后面,“来,我抱着安安,你再下来,慢着点儿。”

  “怎么样?好看吧!”李轻舟看着下了牛车的月笙站在院子里四处张望,眼里都是惊喜欢愉,就有些得意。

  “嗯,好看。”月笙认真地点头,这新房比他娘家的还要大些,而且这可是他们自己赚了钱,一砖一瓦地建起来的,当然是怎么看怎么满意。

  “明天我再去买些果树苗回来在院里院外都栽些,过个几年我们就能吃果子了。”

  “好,那我想栽棵枣树,”月笙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高兴地说起了自己的想法,“再栽棵桂花树吧,若是有月季也可以在墙角种上几株,开了花也好看呢。”

  “行,再买根葡萄秧子,搭个葡萄架子。”

  “大哥,我想栽棵桃树!”在屋里收拾东西的嫣嫣听到李轻舟他们说话,也从窗户探出头来。

  第二天中午店里歇息时,李轻舟就去了花木集市。把月笙他们交代的树苗各买了一棵,又买了四株月季苗、一棵石榴树苗、两棵李子树苗。

  树苗都是李轻舟精心挑选的,差不多都有三尺来高,根细完整,还带着泥,棵棵都长得精神。

  不过价格也不便宜就是了,就这些东西花了差不多有半两银子了。可是以后年年都能有漂亮的鲜花、好吃的果子,也很值当。

  “放着等我回来挖不就好了。”李轻舟一回家就发现院子里已经多出了几个挖好的土坑。

  “就是挖几个坑,又费不了多少力气和时间。”陈秀云翻看着李轻舟新买回来的各种树苗,眼里都是笑意,“哟,还买了石榴树和李子树呢。”

  “看到有,就买了几根,反正院墙边也栽得下。”

  “好好好,这些果子都好吃着呢,都栽些也好,免得看着别家的眼馋。”

  吃了晚饭,李轻舟兄弟俩就去栽树了,嫣嫣也拿着小锄头喜滋滋跟在后面。

  挥着锄头,握着铲子刨了一个个土坑,把树苗正正当当地放进去。一人扶着,另一人就开始填土,最后再淋点水,一棵树就栽好了。

  兄妹三人干活利索,没用多久就把所有苗苗都弄好了。枣树、桂花、月季和葡萄都栽在院子里,其他的则沿着院墙栽在了外面,后头李轻舟又去老屋挖了几棵枇杷树幼苗过来栽上。

  如此一来,李家的果树品类就很丰富了。虽说这些树苗长大结果,怎么也要两三年光景,可是一想到沉甸甸的果子压弯了枝头的模样,就怎么也止不住高兴。

  “等安安长大,就可以吃果子了。”月笙也抱着睡醒的安安出来看热闹。

  “啊呀~”

  

  天渐渐热了起来,李轻舟抽了空从河岸寻了许多平整的石块回来,把新房到池塘边的路重新弄了下。院子里也铺上了石块,看着干净又漂亮。

  日子一晃就到了安安百日宴这一天。

  一早,陈秀云就起来擀面做长寿面,又煮了鸡蛋。

  “愿我们安安健健康康,长命百岁!”陈秀云夹起长寿面贴了贴安安的嘴唇,又把剥了壳的鸡蛋同样在他嘴上贴了贴,这就算是他吃过了。

  只是安安可不高兴了,他还以为是要喝奶了呢,都张开小嘴了,却没尝到东西,就撇了嘴角,伸着手想要去抓。

  “哎哟,那个安安可还吃不得啊。”陈秀云赶紧把面碗放下,换了煮好的热羊奶在手里,“我们喝奶哈,等再大些,就能吃东西了。”

  白白的羊奶喂到嘴里,安安就没了脾气。一勺接着一勺,很快就见了底。

  至于那一碗长寿面和鸡蛋,自然是由做阿爹的月笙代劳了。

  吃饱了,月笙就给安安穿上了新衣,又戴上了一早就打好的小金锁。小金锁做工精巧,上面有金鱼、莲花、寿桃纹样,一面印着安安,另一面则刻着“长命富贵”。

  “收拾好了吗?有福叔已经过来了。”月笙刚刚给安安穿戴好,李轻舟就在外面敲了门。这有福叔就是村里专门主持红白喜事的仪人。

  “收拾好了,这就来!”月笙应了声,就抱着安安往外走。

  按着习俗,他们得先带着安安去祭祀祖先,顺便告知祖先安安的大名,以祈求庇佑。

  和李轻舟一起到了堂屋,果然就见里面已经挤了许多人,江凤仙、江大柱、张黎他们还有李轻舟舅舅家的都在,正中间站着的就是林有福。

  见着安安已经出来了,林有福简单说了几句,就开始念祝词,之后便是李轻舟和月笙烧纸、上香,为安安祈福。等林有福把安安的大名敬告先祖,又添到李家家谱之上,李重山就去外面燃了炮竹。

  霹雳啪啦声中,月笙抱着安安在放了香汤盆的桌前坐下。堂屋里的人便一一围上来,往里扔铜板或银裸子,再说上几句吉利话,就掏出了给安安备的礼。

  江大柱他们也是打了小金锁,只是花样有所区别,江凤仙的则是一对银镯子,张黎送了银锁和平安符,其他人则多是衣裳玩具。

  等亲戚朋友送完礼,听到鞭炮声响的其他村民也陆陆续续上门了。不过他们就不必送礼了,多数都是扔个铜板在盆里,又或者放成双的鸡蛋在桌上,再夸赞安安几句,说些吉利话就好。

  到了辰时,来添盆的人陆陆续续少了。林有福清了清嗓子,站在堂屋门口高声告知来宾安安的姓名,所有仪式就结束了。

  “感谢各位来参加景明的百日礼,马上准备开席,各位吃好喝好,不要客气哈!”

  院子里摆了六张大桌子,很快就坐满了,没能抢到第一排席的只能再等等了。

  “啧啧啧,这青砖大瓦房就是不一样,看着够气派!”

  “可不是,屋子里也敞亮,院子也大。就我家那小院儿,摆两三桌就挤了,人这摆了六桌,还宽宽敞敞的呢。”

  “这院儿里还有水井,想想村里能在家里打水井的也没几户吧。”

  “嗳,别说房子。你们看那小娃娃,好家伙,脖子上戴的可是金锁,手腕上也是银镯子呢。”

  “还得是有钱啊。”

  吃不着饭,这些人便只能坐在一旁,吃些瓜子、干果,聊聊天。只是今日都没了说八卦的闲心,这话题全都围绕着李轻舟他们的新宅子和安安的穿戴了。

  相比而言,饭桌上就安静了许多。当然,不是他们不想说,实在是怕一开口,桌上的菜就没了。

  想着满月都没办酒,这又是搬家后第一次过喜事儿,李轻舟他们这次的酒席弄得格外丰盛。除了平时宴席都有的粉蒸肉、扣肉、回锅肉等,他们又加了酱肘子、炸酥肉、莲藕排骨汤,加上凉菜、炒素菜,大大小小,拢共有十二盘,摆了满满一桌。这可是难得吃上的,尤其是有那么多肉菜,还有七里香的好酒,他们可不得卯足了劲儿吃。

  李轻舟作为男主人,需得在院子里转来转去招呼客人,还要给人敬酒。村人们的议论他多少也听了些,只是他全然不在意。

  转头看向堂屋里浅笑着跟人说话的月笙,还有他怀里被婶婶姨姨逗得咧着嘴角伸胳膊蹬腿的安安,李轻舟心里都是满足。

  以后,他们的日子还会更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到这里就完结了,月笙他们会继续在清河村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的。

  以前就想写小说来着,只是每次起个头就放弃了,这还是第一次写完一个故事,虽然不太好,但还是很有成就感了!

  非常感谢看文的宝子们,是你们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