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长公主无处不在(GL)>第104章 离京

安阳亲自检查了徐沐的伤口,恢复得确实不错,已经结痂在长新肉了。这种情况伤口只要不遭受重击,轻易已经不会再裂开,总归是让安阳稍稍放心些了。

被检查伤口的徐沐却很不自在,不仅仅是安阳猝不及防扒了她衣裳的缘故,更因为对方检查她伤口时还上了手——玉白的指尖微带凉意,在她伤口的结痂上轻轻滑过,偶尔轻按带来的些微疼痛,远比不上触碰带来的痒意,能让人心都跟着痒起来。

徐沐深吸口气,总觉得安阳这样的举动有些逾越了,可仔细想想又不好说些什么。毕竟两人的关系说句生死之交都是轻的,小六为救她也不止死过一回,这点小事着实没什么好计较的。

偷偷拢了拢衣襟,徐沐心乱如麻,略显不自在的别过了脸。

安阳自然看出了徐沐的羞赧,可对方越是如此,她才越是不收敛——眼前这人就跟她名字似得,根本就是块木头,她要不做些什么,真是等到天荒地老都不一定能等到对方开窍!

有着这样的理由说服自己,安阳也变得肆无忌惮起来。比如说这次直接动手扒对方衣裳的事,这自然是于礼不合的,但徐沐顾念太多选择了纵容,她就能踩着这份纵容得寸进尺。于是在看到对方纤瘦有力的腰肢时,她一时手痒就直接动手了。

一开始是借着检查伤口轻轻触碰,见徐沐仍旧没有制止,安阳胆子就更大了。从指尖轻触,到后来整只手掌都贴了上去,安阳这才感觉掌心下的肌肉一下子绷紧了,徐沐也跟着连退了两步。

“殿下,我的伤真的无碍了。”徐沐一开口,才发现声音有点哑。

安阳自然而然的收回了手,面上半分异色不显,实际上收回袖中的手却留恋般的轻捏了捏。她看着徐沐迅速拢起衣襟整理妥帖,难得有些心不在焉的:“是吗?那你记得要多带些伤药啊。还有这次领兵平叛,你是主将,也不必再身先士卒了,切记保重自身。”

徐沐点点头应下了,事实上作为指挥作战的主将,这些年她已经很少身先士卒了。只不过先帝派她去的都是危险的战场,即便是主将,也难免会有敌人杀到眼前。

倒是这一次的叛乱,信王世子势单力薄又匆忙起兵,大抵是不会太过凶险。

安阳看到徐沐匆忙拢起的衣襟有些褶皱,便上前一步亲自替她整理了一番,随口又叮嘱了几句,这才问道:“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徐沐看着安阳近在咫尺的脸,鼻息间似乎都萦绕着对方身上的幽香,她不知怎的也有些晃神。直到听见安阳的询问,这才定了定神答道:“兵贵神速,既然定州叛乱已起,自然要尽快动手。”她说着顿了顿,才又道:“等会儿收拾好我就要走了,去城外点兵,大概明天离京。”

这些天因为信王谋逆,骁骑营和兵马司都被整顿了,京中守卫和治安暂由京郊大营接手。是以如今京郊大营的兵马有大半都在城外驻扎,倒是不必再去营地点兵,省了不少事。

安阳听她这么着急,心里顿时涌出了万般不舍,同时还有一点点气恼:“你这么急要走,却没想着给我送个信,我今日不来的话,岂不是连你临行前的一面都见不着?!”

徐沐其实有想过给安阳送信的,但后来想想觉得长公主的消息必然灵通,不必自己去信她也该知道这消息。再说安阳往宫外跑这么勤快,便是今日不来,明日也会来的,到时候再让人说一声也就是了。她当时没想太多,但现在看来是有些不妥:“抱歉,是我疏忽了。”

安阳气鼓鼓的,却只换来一句轻飘飘的道歉,她缺的是这句道歉吗?当然不是!

所以长公主一气之下也没过脑子,抓起徐沐的手便咬了一口,又恶狠狠道:“没有下次了。下次你要再敢忘了我,看我怎么收拾你。”

放完狠话,安阳转身就走了,风风火火好似没有半分不舍。

倒是徐沐怔了怔,追出门喊了句:“殿下放心,我会很快回来的,你留在京城等我回来……”

安阳摆了摆手,头也没回的走了,让人看着心中无端生出几分空落来。

身后徐沐看看她的背影,又看看手上被咬的一圈牙印,不知怎的忽然就笑了,轻声嘀咕一声:“小六从前好像没有咬人的毛病啊。”

小老虎都没咬过,也就踏雪被骑的时候好像咬过她一回。

****************************************************************************

徐沐没有骗安阳,她走得真的很快,当日便出城点齐了兵马,第二日接到皇帝圣旨便直接出发了。临行前她回头向着城楼方向张望了几眼,可惜京城巍峨的城墙之上,除了往来巡逻的士卒并没有其余人。没有人替她送行,也没有人依依不舍。

这很正常,孤家寡人的徐沐从前上战场也从来没人替她送行。

可这一回率领大军离开京城,没有看见那道熟悉的身影,她心里却有种难言的失落。这失落让她频频回头,指尖摩挲了几回昨日被咬的地方,可惜现在那牙印早就消了。

这般心不在焉走了半日,徐沐这才收拾好情绪,想想自己这般表现也有些好笑——昨日她可是连给安阳送信都疏忽了,今日怎的倒还期待起对方送行了?再说有什么好送的,她上过不知多少次战场,小六也没少陪她在战场历练,如今不来相送想必也是信任自己。

徐沐这样说服着自己,但她自己信没信就不好说了,总归离京这日她的情绪一直都不高。

信王的封地在定州,距离京城不远也不近,寻常来说要走上月余的时间,行军赶路约莫也要走上大半月才能到。皇帝的意思是让她快些赶去,徐沐也想速战速决,于是一路行军极快。

一日赶了数十里路,直到暮色四合,徐沐方才抬手止步。

左右亲兵一看这手势,便向传令兵交代了两句,旋即传令兵驾马跑了一圈,传达了主将指令:“将军有令,今夜在此安营扎寨。”

徐沐出京只带走了一万兵马,剩余的大军还要拱卫京城,平叛大军的兵力还要靠沿途征调的地方军凑。是以大军出行所带辎重有限,赶起路来也快速许多。可饶是如此,京郊大营的兵马还是鲜少出征,一日赶了数十里路,不少人早累得腰酸腿软。

头一日,徐沐也不为难这些士卒,天黑便下令休整。

所幸京郊大营的将士虽少上战场,可作为拱卫京师的精锐,也并不显得散漫怠惰。停下之后安营扎寨的安营扎寨,生火做饭的生火做饭,放哨巡逻的放哨巡逻,不必仔细安排也是井然有序。

徐沐是早习惯行军的,是以骑了一天马对她来说也不见疲惫,反而在宣布安营扎寨之后便在营地中四处巡看起来——她虽曾带着京郊大营的将士入京平叛,但这些兵马对她来说仍旧是陌生的,这一路她会仔细观察,以此评估这支兵马到底有多少战力,才好安排之后的对战之事。

至于之后集结的地方兵马,徐沐其实并不太指望,毕竟地方军制糜烂这种事每朝每代都有。今上虽有励精图治之心,但继位时间毕竟还短,也管不着那许多。

如此在营地里绕了一圈,徐沐还在观察京郊大营的士卒,但京郊大营的士卒对这位主将却并不显得陌生。除了之前平叛一事之外,徐家世代积累的威名,以及徐沐自己常胜将军的美名更是早在军中传遍。或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军中早已有了不低的声望。

巡视一圈儿,见众人各行其是,徐沐心中生出几分满意来。她曾面临过太多艰难险阻,如今将要面对的是一场顺风仗不说,手下还有这一万精兵,实在不必担心什么了。

看过觉得满意,等这一圈走完饭也做得差不多了,徐沐转身便要往回走。

只是一个转身,徐沐眼角余光瞥过旁侧篝火,好似瞥见了一道熟悉的身影。她脚步霎时顿住,不确定是自己眼花,还是今日想那人太多,以至于出现了幻觉?

身后的亲兵都跟着停下了脚步,眼见着自家将军本来要走,现下却将目光转向旁侧,都意识到了反常。这些从战场上九死一生回来的精锐各个不缺警觉,一见徐沐表现有异,便纷纷提起了十二万分的警惕。他们手握刀兵,即便刀未出鞘,周遭的气氛也一下子冷凝了下来。

徐沐却抬手制止了亲兵们动作,她侧过头狐疑的看了几眼,便转过身上前两步,走到火堆旁一个低着头的士卒面前站定。

无声的对峙片刻,眼见着避不过,那人终于还是抬起了头来。她抿抿唇,有点心虚的样子,冲着徐沐露出一个尴尬又讨好的笑来——纵使妆容掩饰,又有火光摇曳,可这张脸这个人早就被刻在心底最深处,她又怎会认不出来?

徐沐当即倒抽了一口凉气,只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她当下也不顾上旁人如何看如何想,黑着张脸就将人拖走了,亲兵们见她如此面面相觑之余也不敢吱声。

只有刚出京就被逮了个正着的安阳,一边被拖走,一边还小声喊着“慢些”。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震惊):朕的皇妹呢,朕那么大一个皇妹呢,怎么说不见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