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游戏竞技>武为王道>第一百零二章 前路迷茫

更新时间2011-10-28 9:52:36 字数:3109

 文字是有感情的,一字一句皆是作者心血,即便是史家也不能外,真正的观史者往往能一纸而知史家心境,就算写得再客观,这流露在字面上的感情也是无法作假的。历史系毕业的林放舟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就林家而言,林知也当算是一个历史人物,以此角度入手剖析,阅过《林氏春秋》便是阅过林知一生心路。

  在林家过去的描述中,林知追根溯源,可谓事无巨细,无论事件真假,都予以收录,由此可知他内心对家族怀有的感情何其真切,以至一切能反映家族历史的故事,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他不放过。而在林知对婚前的记载中,林放舟总能看到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当时的林知必定有满腔的壮志凌云,看到那轻狂的文笔,林放舟感觉自己都被感染了,好像曾几何时自己也是如此。

  这种行文一直延续到林知婚后的几年,竟在某一年出现了拐点。林放舟发现自那一页之后,林知的文风大变。他的笔触突然变得钝拙了许多,以往的英雄气转眼便弥散干净,换作某种不知名的抑郁情怀。他的记录也在此后一年里变得少得可怜,那一年惟一件超过一百字的记载讲的是林行帆的出生。而族里的几位老人在那年去世一事,却只得不足二十个字的篇幅,简直就是一言蔽之,甚至干脆地写某某,某年某月病逝,如此而已。反观之前,如果族里有人去世,林知一定长篇记述下那人的生平,以资为证。

  这种情况持继了长达一年,期间林放舟甚至可以感觉出家史的断层。这一年记满了一页,也仅此一页,林放舟观察发现了书页存在隐约的褶皱,页根处有一道细小的口子,似乎是撕到半路而留下的。

  是谁想要撕掉这一页?

  林放舟在心里问道。他想答案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林知。

  二十多年前的褶皱里到底埋藏了一段怎么样的往事?林知在书中却只字未提,这显然违背了他自己立下的原则。

  一定发生了什么!林放舟如此肯定地对自己说。

  这一页无疑地成了整本《林氏春秋》的分水岭。林放舟苦于无从深究,只得带着疑问读下去。

  很快历史便来到了林放舟出生的那一年,1994年12月14日。

  “甲戌年丙子月甲戌日,次子降世,母子平安,家族皆欢。是日三峡开建,国喜也。族内长老以此子为贵人,催吾送予先生测命,遂许行之,送邻村周生测命。周生看后,击掌告吾,此子有霸王气相,然命途凶舛,日后不为大恶,必修大仁。命格虽由天定,亦须造化相佐,此子恰与时运相合,故其龙气凝聚之所,阴阳造化之地乃在川蜀,若此子生年不入川蜀半步,造化不成,则与凡人无别。”

  看到此处,林放舟不由得想笑。

  难道我还有反革命的命?

  但林知的下一行却叫他笑不出来:“吾答曰:命既天定,不敢强求,霸王虽好,不及凡人。日后吾必将告之,勿使入川蜀之地。”

  原来父亲并不认为我有霸王的命。

  林放舟颇感失望,在父亲的眼中,自己日后也不过是凡人一个,也许这才是“放”字的正解。林放舟不敢深究,只好按捺着性子读下去。

  此后林知所记之事渐渐增多,不过一年便回复到过去的水平,然而林放舟惊讶地发现林知的关注点在那几年,以一种难以察觉的变化一点点地在转移。过去对国事关切更多一些,然而后来他对国事似乎不再那么热心,除非是国家要事,不然不会见诸春秋,而对家庭的关注却日益增多,到了后来甚至发展到事无大小的程度。从这种倾向中可以看出林知的心境与二三十年前那个年青的他已经有了质的差别,到底还是变小了。

  林知的记录是如此“周详”,可知他对这家倾注了多少心血,但林放舟看完《林氏春秋》之后,心里却是别外一番感受。

  “这就是人的一生,年少轻狂,意气文字,但终究不可能一世猖狂,总有一件事会让你输得很惨,然后你的人生观也将随之更改,变得圆滑,老气横秋,就连心也变小了,这就是你的一生。哼……这也将是我的一生。”林放舟无不伤感地自言自语道。

  人活一辈子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从他年少之时便有了答案,但是一路走来,他却发现这个答案几经修改,如今他已然记不得当时的答案是什么了。于是再问一遍,人活一辈子到底是为了什么?然而此时的他却觉得更加迷茫。

  “你娶妻生子,然后我娶妻生子,再然后我的儿子娶妻生子,再然后呢?”林放舟向《春秋》发问道,“你的一生很渺小,几十年或者一百年后,母亲那时应该已经死了,我……应该也死了,说不定连我的儿子都……那时谁还会记得你?你记这些东西又有什么用?你什么都没有做,你把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记起来有什么用?这就是你的一生!而我……只是你人生的重复,也许路不一样,但终局应该不会太的差别。”说着,林放舟不禁泪流满面,“对历史来说,你我终有一天都将不曾存在!”

  几经敲门,林放舟才终于开了门,看着林放舟眼中的血丝,刘衣然不禁哽咽,“你还好吧?”

  林放舟没回答,他拿过刘衣然手中的汤水,“不要打扰我。”然后,关上书房的门。

  面对林放舟的冰冷,刘衣然感觉有些心寒。在她心目之中,她的男人不应该现在这个样子的。对着那扇无情的门,她忍不住泪流如注,终究她还是转身离开了书房。

  刘衣然回到厨房,一边洗碗一边抹着眼泪,这些天她受的委屈实在太多了。突然一双沧桑的双手伸进了洗碗盘,刘衣然抬一看,竟是婆婆,“妈……”她赶紧擦拭去脸上的眼泪,却止不住眼眶里涌出来的泪。

  林母赶紧洗了手,给刘衣然拿来一盒纸巾,“想哭就哭吧,哭一哭就好了。”

  刘衣然猛地将林母抱住,靠在她的怀里,眼泪仿似决堤。

  林母轻轻抚了抚她的头,“女人虽然不比男人坚强,但是男人也有脆弱的时候。放舟像极了他父亲,喜欢把事情藏在心里,等他把心里的痛苦收拾好,他自然也就好了。不用担心的。”

  “可是我好怕啊。”

  “别怕。你要相信他。你对他的信任就是对他最好的支持。好了,擦擦眼泪,我们做点好吃的,吃了好吃的东西,他的心情就会好一点,小时候小放一闹脾气,我就做点好吃的给他吃,这样他就不闹腾了。”

  刘衣然噗嗤一笑,擦去了眼泪道,“好,我们一起做点他喜欢吃的。哦,对了,妈,我到现在还没跟你学过做菜,你就不打算教我几手?”

  林母听后,心里高兴不已,“你这丫头,来,我就教你做我的最拿手的几道菜。”

  说话间,厨房里锅碗瓢盆便合奏出一曲幸福的交响乐。

  不多时一道道色香味美的菜肴在婆媳两双巧手烹制之下接连出炉,很快便摆满了一桌,飘香四溢,十里之外都能叫人食指大动。

  “妈,衣然。你们怎么做了这么多菜啊?”李霜霜抱着小武道从门外递来,见到婆媳两人正在桌边摆弄碗筷,这几天压抑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嗯,”刘衣然快乐地应道,她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等会林放舟看到这一桌子的好菜会是什么反应,“妈,我去叫放舟过来吃饭。”

  “等等。”林母挡住她道,“你别去,让小武道去。”说着,她向李霜霜使了个眼色。

  李霜霜会意地点点头,举起小武道,对他说,“小武道,咱们叫叔叔去好不好啊?”

  小武道闻言,蹬了蹬小腿,她母亲就当是他答应了,抱着他向书房方向走去。

  看到嫂子去叫丈夫去了,刘衣然便趁这点时间欣赏欣赏自己辛苦得到的劳动成果,但突然她却发现桌上的碗筷数目并不正确,家里现在有六个大人和一个孩子,桌子上却摆了七副碗筷。她的心一跳,犹豫着该不该说与婆婆知道,不然等会林放舟看到了,一定会睹物思人的。

  “妈,这碗筷……”

  林母看了刘衣然焦虑的模样,却笑了笑,道,“我故意的,就当是老头子陪咱们全家吃的最后一顿团圆饭,他欠咱们的。”

  刘衣然眼里一下便噙了泪花,她点点头,“嗯,我懂了。”

  然而就在这时,饭厅外却传来李霜霜慌张的叫唤,“妈,糟了。”

  林母和刘衣然听了,不由得一惊。

  这时李霜霜抱着小武道,小跑进饭厅来,手攥了一张纸条,见到林母后,便立刻将纸条递给林母,道,“小叔走了。”

  林母一看纸条,却见上面写道,“我想出去走走而已,不用来找我。”

  刘衣然腿脚一软,顿坐到椅子上,小武道也不全时宜地嚎啕大哭起来。

  “你要去哪?”自动售票机问道。

  林放舟想了想,却是想不出去哪好,他抬头看了看列车信息表,找到了最近的一列车,然后道,“重庆。”

  起点中文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