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虎和他妈妈来了,李元跟他们说了会儿话,又问了下病情。

  李虎高兴的不行,说:“医生说恢复的很好,以后只要不受刺激,安静地过日子,只需要每年再看诊一次就行了。”

  “那是再好不过。”李元也很高兴。

  聊天的功夫,时间不知不觉得就过得特别快,手术室的灯灭了,护士跑出来通知,让家属直接去病房那边。

  郑叔问了句,“可都还好?”

  “母子平安。”护士说。

  大家赶紧跑去病房,那边已经都安排好了,是独立病房,两个孩子都很健康,个头倒是不太一样,一个大一个小,都躺在小推车里,闭着眼睛,手指头蜷缩着,整只看上去都特别特别小,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样子。

  李元急哄哄地跑过来,等靠近了,又不敢动作太大弄出声音了,甚至是喘气都不太敢,蹑手蹑脚地看小孩。

  身上红彤彤的,看着跟红皮猴子似的,模样其实也不咋好看,甚至是都没个人样。

  “这也不太能看出来长得像谁啊……”李元往后退了几步,小声说。

  “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的,鼻子长得像爸,嘴巴像妈。”齐长青也凑过去看了眼。

  李元又凑过去看,形状的话,好像真的有点像。

  “只有一个保姆照顾不过来吧?”李元低声道,“要不去月子中心看看?咱们这是两个孩子呢,而且妈也得好好休息。爸这几个月一直在照顾妈,也不能让他再操心了。”

  刚出生的小孩子,没几个小时就饿了、拉了、尿了,这就得哭,一般照顾孩子的都是几个人轮流照顾,要不根本没时间休息。

  正好李元觉得自个儿和齐长青两个人都是不差钱的,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没有必要自己去拼命。

  “我找了两个。”齐长青小声道,“之前不知道哪天生,一直等着的。我已经给那边打电话了,那边马上坐飞机过来,今晚就能到,到时候叫她们帮着照料孩子就好了。”

  小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还不用吃奶,也有护士教着怎么照顾,倒是也不太难。

  就是小婴儿软软的,而且个头还特别小,那小手,比成年人的手指头也大不了多少,怎么抱,怎么帮着翻身,换衣服啥的,都得护士教,再别的,也不敢自作主张。

  李元和齐长青一人照顾一个,郑叔照顾郑婶,先前请来的保姆给送饭。

  有时候李虎也过来帮忙。

  好几口子人来来回回的折腾,一天总算是撑了下来,等晚上齐长青叫来的保姆,也就是育儿嫂一到位,人家那专业的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无论是抱孩子,还是换尿布什么的,都跟护士教的一模一样,李元和齐长青一块盯着看了看,也就放心了。

  住院七天,再挪到市区这边的房子继续住着。

  李元和齐长青得回靠山村,临走前问:“妈,你想吃啥?回头我让阿青买了送过来,别管什么,只要是地球上有的,都能送来。”

  “这边什么都不缺,普普通通的吃饭就行。”郑婶也没那么些讲究,又说,“过些日子回村,叫你阿爷阿奶见见。”

  “行,过几天我和阿青再来接你们。”李元就道。

  正好李虎妈妈治疗告一段落,这次就跟着一块回去。

  出门的时候,浑浑噩噩的是个不知冷热饱暖的傻子,再回来的时候,就正常人一样了,见着村里人基本上都能认出来,说话也特别知书达理。

  当年李虎妈妈是小学老师,她自己的文化水平可不止小学,是上过大学的,之所以成了小学老师,还是因为老家是靠山村这边,不想离开自己爹妈太远,这才跟李虎的爸爸结了婚。

  原本要是一直顺风顺水,就当年李虎妈妈那口碑和学历,现在再怎么样,也绝对混的不差了。

  可惜世事无常,当年出了事,治不了,一直熬到现在,这才算是稍微好了点。

  不过比起李虎妈妈恢复了这样的事情,村里人更关心的还是郑叔郑婶这边。

  先前就知道郑婶怀的是双胞胎,好些个人都担心顺利不顺利,又自以为郑婶早早搬出去住院,肯定是情况不太好,这得是凶多吉少的。

  就是有那种人,巴不得别人惨。

  心里巴不得别人惨,面上还得假惺惺地来关心,“元元,你妈还好吧?出去这么长时间也没见回来,这是出事了?”

  也有幸灾乐祸的,就说自己当年的‘丰功伟绩’,“以前生孩子,哪有那么讲究,都是生前一天还下地干活,就村里的那谁谁谁,生孩子当天还在地里干活,生的时候都没怎么费力,几分钟就生出来了。”

  “以前的人哪有那么矫情,也不用去医院,找有经验的婆子帮忙就行了,有的都不用人帮忙,自己就生了。”

  “是啊,我生我家大小子的时候,就没去医院。”

  这些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事儿,也说听来的事儿,要说他们是恶意的吧,人家也没诅咒什么的,就是说有人不去医院生孩子,而且以前还没开放的时候,生孩子更是如此,那时候连医院都没有呢。

  李元也就笑笑,没说什么,只有人问郑婶平安不,生男生女的时候,才会说:“我妈很好,生了两个小子。”

  跟村里人说完话,李元又特地拿出半蛇皮袋糖来,挨家挨户的给,一家给一大把。

  又买了鞭炮,郑叔郑婶那边,自家大房子这边,都放了鞭。

  热热闹闹的折腾一番,好叫大家都知道,李元多了两个弟弟。

  在外面忙了很久,等到晚上了,李元这才回大房子歇息。

  这时候,田地里合适的玉米早就采摘完毕了。

  玉米这种东西,即便是采摘下来,变化也不会停止,必须得煮熟,或者冷冻,要不然就得真空包装,要不然就会飞快地成熟,变得不适合煮着吃了。

  不过大房子这边,各种储存方法都有,设备都是现成的,只是需要人工采摘而已。

  李元晚上吃到的就是冷冻起来的玉米,清甜可口,还爆汁,口味十分脆甜,真的像水果一样。

  “你走的当天,玉米就都摘了。”顾知巫解释,“分析结果也出来了,营养价值的话,其实没太大变化,不过口感好了不少,老师很喜欢,打算推广种植。”

  水果玉米属于杂交品种,营养价值的话,还是玉米的营养价值,而且跟种植地区有关,污染什么的很容易就能去除,所以从课题研究角度 水果玉米价值不大,对课题没多大帮助,但因为口感好,所以许锦棉人为的准备推广种植。

  李元啃了口玉米道:“我也赞同这一点。不过推广种植后,卖的话能顺利吗?”

  “咱们的水果玉米跟别的产地出产的,优势并不多,不过老师也说了,咱们靠山村,甚至是靠山镇送出去的菜,已经慢慢打响品牌,到时候并不会影响水果玉米的销售。”顾知巫道。

  “我明白了。”李元点头。

  这就相当于,一个品牌做好了,别人都会下意识认同,甚至是明知道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但很多人都会下意识选择熟悉的品牌,也更愿意相信熟悉的品牌。

  于是水果玉米这个吃了效果没什么很大区别,只是因为口感好的玉米,就成了搭品牌顺风车的一员。

  许锦棉抱着茶水,晃晃悠悠地出来,问:“你妈什么时候回村?”

  “再养些日子,到时候保姆也跟着过来,得直接住大房子。”李元道。

  “随便住。”许锦棉笑道,“我还挺喜欢小孩子的。”

  “我也挺喜欢。”李元也跟着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齐长青就抱着枕头过来了,蹲在床前,眼巴巴地看李元。

  李元正想着好好休息休息。

  小狐狸本来都跑到床脚准备睡觉了,察觉到床前蹲着个人,就特地跑过来,蹲在床上跟齐长青对视。

  “元元。”齐长青低声道,“你想要孩子吗?”

  李元困得不行,伸手摸了摸,正好摸到小狐狸,就往前推了推,“给,这不就是我的孩子。”

  “我是说真正的人。”齐长青捞起小狐狸抱着,盘腿坐在床前的地毯上,“你喜欢孩子。”

  李元睁开眼睛看齐长青,见他竟然是认真的,“我是喜欢孩子,不过现在不着急。咱俩还年轻,二人世界才过了几年,以后再领养孩子也不迟。我天天带着小狐狸,这家伙总是不肯独立,我已经快要被粘怕了。”

  而小狐狸至少能自理,小孩子却不一样,更粘人不说,而且年纪小的时候,还得人照顾。

  “也是。”齐长青发现自己钻牛角尖了,他们早就说好了的,等将来再领养孩子,而且小狐狸也的确是非常非常粘人。

  “是我钻牛角尖了。”他很老实的承认。

  李元重新闭上眼睛,“知道钻牛角尖就行,快去睡吧。”

  都这么晚了,今天忙的不可开交,李元现在一句话都不想说。

  齐长青没回卧室,还是坐在床前,开始思考以后的事情。

  等郑叔郑婶来大房子这边住,两个孩子,再加上三个保姆,虽然房间够,但住起来肯定是有点不方便,尤其是当两个人想要做点别的事情的时候。

  也许两个人关在卧室的时候,窗外突然有人呢?

  “元元,正好天暖和了,以后咱们到野地里玩吧。”

  “行行行,你说了算。”

  “爸妈那边的房子空着,也可以去那边住。”

  “啊……阿青,你快去睡觉!”李元挣扎着爬起来,抬脚踹他,“你再不去睡觉,咱们就分手!”

  想睡觉的时候,身边有个人总是嗡嗡嗡地说话,偏偏又困得不行,李元感觉自己都快要疯掉了,要不是他现在特别困,身上也没有力气,他真能抓着齐长青暴揍一顿,然后真的分手!

  说完这话,李元就直接睡了。

  齐长青吓了一跳,再不敢说什么,灰溜溜地回了房间。

  等第二天早晨起来,李元神清气爽,拎着小狐狸,要求他自己玩,不许再跟着他。

  小狐狸不愿意,一跳一跳的跟在后面。

  “你现在身体健康,对家里这些人也熟悉,跟红豆关系也不错,是时候自己生活了。”李元跟小家伙讲道理,“而且我又不是离开很远,我就在家里,如果我出门的话,肯定会把你带上……”

  小狐狸开始嘤嘤嘤。

  红豆凑过来,也不敢靠近,就趴在边上看。

  齐长青听到动静过来,同样也没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