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郑婶就叹气,可当着魏洋洋的面又不好说什么,便直接闭上嘴不说话了。

  李元其实知道郑婶要说什么。

  这些年郑叔郑婶两口子在一块,是一直想要孩子,可就是要不上,见着孩子也喜欢,是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别人家要拿孩子不当人看,不正经养活的。

  其实如果不是要给孩子上昂贵的私人幼儿园,或者让孩子上昂贵的私人学校,只是给孩子一口吃的,让他吃饱,让他穿得暖和,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开销并不会很大。

  即便是一年到头只是在家里种地,不出去打工,一年粮食卖一点也能给孩子添几件不错的衣服,至少冬天不会冷到,而且家里粮食多,怎么样都能让孩子吃饱。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是因为穷,不是因为不可抗力,就是还能让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把孩子往死里逼。

  眼睁睁真实发生的事情。

  魏洋洋就在眼前呢。

  “咱们帮着安排吧。”许锦棉道,“元元,等会儿你去请村长来家里吃饭。这件事既然咱们遇上了,正好有地方安排,那就不如顺水推舟的给安排了。”

  “行。”李元点头。

  有许锦棉发了话,好像这事儿就成功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了。

  李元带着魏洋洋去客房休息,怕他不习惯,自己也在客房陪着。反正客房的床十分大,两个人在上面打滚都行,李元就干脆一块躺在床上睡了一觉。

  外面齐长青进了李元的卧室睡觉。

  郑叔郑婶一块进厨房准备酒席,有些肉什么的都提前化冻准备好,还有汤什么的也都提前熬上。

  一直睡到晌午十一点多,李元爬起来去洗漱,准备去请村长来。

  到了客厅,李元看到沙发上的朱武和李泽缘,愣了下,赶紧揉揉眼睛,以为看错了。

  “我让朱武来的。”许锦棉道,“请他帮忙。”

  至于请朱武帮什么忙,许锦棉没解释,李元也没问,摆了摆手去穿大衣,直接出门了。

  到了村长家,正好那边要吃饭,李元便赶紧跟李洪将单独说了这个事儿,又说许锦棉这边打算帮着安排魏洋洋,不让他再回家过日子了。

  李洪将略微一想,自然是没有什么不能答应的,果断跟李元一块出门。

  到了外面,李洪将就道:“那家人也是……当家的是老大,老二也想着当家。前几年孩子还小,直接送去学校上学,平时住校也见不着面,等以后上了大学不就不用操心了……”

  其实李洪将说的也没错,现在九年级之前是义务教育,就算学校收一些杂费之类的,如果家庭实在是困难或者特别复杂,学校一般都会给减免。

  等上完初中,如果学习好,等到了高中,学校同样会给减免一些费用,如果学的更好,还会有奖学金。

  再考上大学,到时候学费就可以直接贷款,等毕业工作了再慢慢还钱,利息很低很低,郭嘉对于学生一向都特别厚待,即便是穷,只要肯学,就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且也不会给家里多少负担。

  但是,家里没有给魏洋洋上学的机会。

  “上学了,就翅膀硬了。”李元笑着说了句。

  村里这种情况还挺多的,不少人家都怕自家孩子上了大学会留在城里,所以在高考的时候会特地跟自家孩子谈心,大学不用上,家里直接给安排跟着熟人去城里打工,让熟人帮忙看着,过个两三年就有二十左右,就回家结婚,一年两年之内必须生孩子,成家立业了,再出去打工就不用管了。

  怕孩子上了大学,找到留在城里的机会,将来不管老家的老人了。

  这些事也不是瞒着孩子,而是跟孩子谈心,里里外外的都说清楚了,孩子从小到大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自然会答应,于是就成了一个循环。

  而像是李元这种能上大学的情况,其一是因为他太优秀,学校需要他去上大学,这是学校的成绩,学校不可能放弃,不可能让李元高考结束就去打工;其二,李元自己也想上大学,而李不群好歹是第一年给了学费,让他去了,因为李不群爱面子,李元考上大学让他在村里有面子了。

  其三,李不群一点都不傻,他很快确定了以后要让李晶莹养老,就当没有李元这个儿子了。

  两个人一块回到大房子,饭桌上已经摆好了酒席,就等着李元和李洪将落座了。

  魏洋洋也在,他现在还不能吃东西,抱着一杯白开水。

  在场的都不是外人,李元就直接把小狐狸拿出来放到地上,让他自己玩。

  红豆轰隆隆地跑过来,趴在小狐狸面前摇尾巴。

  小狐狸抬起爪子,摸了摸红豆的狗头,爬到红豆身上,让红豆驮着跑。

  李元一看,忍不住道:“这小家伙,学会骑狗了。”

  “三条腿不方便跑,他也不爱跑。”齐长青小声道,“前几天我教了几次,这就学会了。”

  “原来是你!”李元伸手戳齐长青。

  齐长青就笑。

  桌子底下的动作谁都没看到,也或许是看到了,不过都没在意。

  饭桌上,主要还是说魏洋洋的事儿。

  都是一个村的,情况可能知道的不太具体,但也大差不差,只是魏洋洋平时几乎不在村里露面,那边几个人都忙,平时也很少提起魏洋洋,叫这孩子几乎成了隐形人。

  昨晚上如果出事,怕是大家才会想起来,原来村里还有这么个人。

  “有地方安排,就是大棚那边,正好帮着李虎分担分担。”许锦棉就道,“吃住都管,也用不着回家啥的,工资直接让元元帮忙拿着,回头买什么都行。”

  这是防备那边来要工资。

  “能安排就行,回头我去跟李志平说。”李洪将直接给出保证,这件事他管了。

  事情就这么三言两语地说定了,接下来又说起项目的事情。

  这些日子李洪将是挺忙,因为等过了年开春,周围的村子马上就要开项目,青菜和小西红柿都要种起来了,只是大家都没有经验,可不就得来找李洪将取经么。

  来取经,那就是求人办事,肯定不能空着手来,再不然也得多说几句好话,捧着李洪将。

  叫人捧着,再拿点微不足道的好处,那肯定是没有人不高兴的。

  李洪将这些日子可真是过得很不错,不过他也很清醒,知道项目跟许锦棉这边的课题直接挂钩,而且靠山村近水楼台先得月,肯定得靠山村先好了才能再顾着别的村子。

  这会子李洪将提起来这件事,就是有这个顾虑。

  许锦棉就给他吃定心丸,“放心,以后项目多得是,肯定优先在靠山村做试点,跟别的地方不一样的。”

  “那些技术员还是来咱们靠山村学的技术,回头有问题还得请咱们帮忙解决的。”李元也跟着说。

  这样的话,李洪将就能放心了。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李洪将临走前还打了包票,这事儿用不着魏洋洋露面,他直接去那边说,保证把事情给办成了。

  李元这边也就没人准备露面。

  等着李洪将走了,魏洋洋帮着收拾餐桌,跟着李元一块进了厨房,站在边上看着李元把碗盘放进洗碗机,低声道:“我都不知道,原来村长这么好。”

  “倒也不是。”李元也压低声音,“如果你之前去求村长,他不见得能这样做。”

  “啊?”魏洋洋呆了一下。

  李元就道:“你之前没有去处,便是跟村长说了,他也只能跟你爸妈说说,叫你回家。可即便是当天能让你回家,或许当着村长的面,你爸妈能对你好点,你两个姐姐也能对你好一点,那等村长离开呢?”

  等村长离开之后,所有人的面貌肯定还会变成以前那样。

  那为什么现在再找村长,结果就不一样呢?

  “因为我们给你安排好了去处,你不用回那边也有地方住。而且,村长要靠我老师才能继续发展村子……”

  “事情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但也不是真的那么复杂。”

  魏洋洋恍恍惚惚的点头,他好像有些明白了。

  原本村长愿意帮忙,或者是出于责任也罢,或者是心善也罢,但如果魏洋洋不能很好的安排,也只能治标不治本。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子,关起门来,各家过各自的日子,旁人即便是能说道几句,可在事情不严重的情况下,旁人也只能说说而已。

  说是魏洋洋是村里的隐形人,那难道就真的一个人都不记得他了?至少魏洋洋家那边的邻居肯定知道他这么个人吧?但大家也只是私底下说说,或者偶尔的当着魏洋洋爸妈的面说说,问题根本不能解决,也仅仅只是说说而已。

  但是,今天村长之所以直接给李元这边打包票,甚至是都不需要魏洋洋出面,这件事他就管了,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村长觉得这样做能让许锦棉以后在项目上对靠山村更倾斜一点。

  “回去休息吧,以后那间客房就给你留着了。”李元推着魏洋洋出来,又说,“等明天我带你去大棚那边见见李虎,他是我小学同学,我俩从小关系就特别好……”

  送魏洋洋回房间休息,李元也顾不上别的了,赶紧进工作间忙。

  从昨天晚上开始一直折腾到现在,这事儿才算是暂时解决了,李元忙着课题研究,一直忙到晚上,见着齐长青在客厅逗红豆,教他握手的时候主动换爪子,这才想起来,齐长青还有几天功夫就要离开了。

  那种即将分别的压迫感又回来了。

  “果然人闲着的时候就是容易胡思乱想。”李元拿了个草莓啃了一口,拿出怀里的小狐狸。

  小狐狸看了眼红豆,不打算找这只狗狗玩,自个儿跑到靠枕上趴着,居高临下地看下面的红豆他们。

  齐长青拿了一小块肉干奖励红豆,打发他去自己玩,道:“又想什么了?”

  “想着你就要走了,不在家过年。”李元说着自己也忍不住笑,“婆婆妈妈、黏黏糊糊、拉拉扯扯的,一点都不干脆。”

  “那我也不能现在就走,总得能留多久留多久。”齐长青也笑,“是我黏黏糊糊的恨不得把自个儿黏在大房子里。”

  “那咱们可别太闲了。”李元站起来,“忙得时候就不会想那么多了。”

  现在也确实是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即便是晚上,也有事情忙:得去老人那边转悠转悠,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反正是作为小辈的义务和心意,不能别人不去做,自己就跟着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