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齐长青跟顾知巫上了炕,原本许锦棉睡觉的地方给了朱武,李元和许锦棉一块回郑叔郑婶那边睡觉。

  郑婶这边向来是李元不回来不会关灯,屋里的炉子也会一直烧着,保证屋里足够热乎。

  这下看到许锦棉来,郑婶简直是喜出望外,忙道:“老师快进来。锅里有热水……”

  “今晚没下雪,明天路应该好走一些。”李元就道。

  进了屋,其实也没聊几句,很快洗漱了,这就打算睡觉了。

  主要是郑叔郑婶昨天出去奔波一天,今天回来又没好好休息,早就困了。李元和许锦棉都打算早早睡,养精蓄锐,明天一早就要去镇上,又得奔波。

  床铺被褥都已经换了新的,不是原来的那些。

  李元铺好床铺,把小狐狸放上去。

  小狐狸在被褥上蹦跶,一边很好奇地看许锦棉,大概是不太明白为什么今天一起睡觉的换了人。

  “明天顺便带着小家伙去看兽医?”许锦棉钻进被窝,看着小狐狸也钻进被窝,心里感觉十分满意。

  这小狐狸一直都非常认生,只喜欢粘着李元,别的人除了齐长青 ,就连许锦棉都不给抱,现在能睡一个被窝,说明小家伙也慢慢的变了。

  老佛爷很满意。

  “恩。”李元也钻进被窝,“顺便想问问,有没有小牛犊啥的拿回来养。不过现在天冷,怕是没有小崽子。”

  “到时候去了就知道了,睡吧。”

  “晚安,老师。”

  “晚安。”

  因为第二天还有事要忙活,也没空想那些杂七杂八的,倒是睡得很快。

  早晨也只是简单地煮了面,这就大包小包的搬上牛车,李元、许锦棉跟着上了牛车,后面朱武和齐长青一块,等出了村子,确定外面的路比较好走之后,这也才上牛车。

  到了镇上就有去县里的车了,许锦棉坐上车,这就走了。

  这边李元架着牛车去了关云龙这边,给拿了不少青菜和小西红柿,顺便把朱武放下来,这才跟齐长青一块去了兽医站。

  年纪一大把的老兽医就住在兽医站,李元去的时候,正烧着炉子,还温了一壶小酒,小日子挺惬意。

  见着李元来了,老兽医赶忙戴上老花镜,一边帮小狐狸检查一边说:“灵狐寿命长,长得就慢。小家伙没啥毛病,很健康。”小狐狸见着老兽医还挺紧张,不过大概是知道当初这是救了自己命的人,被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也没挣扎。

  把小狐狸还给李元,老兽医笑眯眯道:“还天天揣在怀里?这得揣三年,生出来个哪吒吧?”

  小狐狸一靠近李元,就赶紧钻他怀里,整只藏起来不动弹了。

  “不肯离开人。”李元笑道,又问,“老先生,我想养小牛犊啥的崽子,你这有消息吗?”

  “嗯,巧了。”老兽医就道,“正好前几天上面抓了一批人,都是丧心病狂的,怀崽的也都杀了吃肉。他们去的时候都已经杀的差不多了,跟着去的兽医没用上,倒是救出来几个还没出生的小崽子。不过一般这种都觉得不吉利,养了会带来不好的东西,一般人家不肯养,现在放在我这边照料着。”

  “等过些日子要是还没人养,这些小崽子怕是活不成喽。”

  “能带我去看看吗?”李元倒是不在乎什么吉利不吉利的。

  本身一条生命的诞生就已经是奇迹,别的人以自己的私心来为这些生命划分等级,这些等级的存在本身就是荒谬的。

  “你有灵狐,拿去养吧。”老兽医倒也挺在乎这些东西,“图个心安,为你自己也为别人。”

  小崽子都在隔壁,地上铺着厚厚的干草,上面盖着被褥,边上也烧着炉子,屋里倒是挺暖和。

  被褥掀开,一头小黄牛、一头小水牛,一匹小马,一只小毛驴,不多不少,正好四只,还都是不一样的。

  “救下来十几只,就活了这四只。”老兽医道,“老话说这都是命硬的。”

  “行,我养了。”李元当场做了决定。

  老兽医也没再说什么,就帮着把小崽子都抱出来,正好牛车上还有被褥可以用,倒是方便了。

  满满当当的驮了一牛车,李元不想在外面耽搁功夫,赶紧撵了牛车往回走。

  刚走没几步,电话响了,李元拿起来一看,是朱武打来的,赶紧接听。

  那边朱武的语气有些沉,声音里压抑着愤怒,“我看到你姐夫了。在镇上跟人打架,我问了人,说是你姐夫昨天晚上就没回家,一直在镇上打牌,输了三万多,不想给钱,要写欠条,写了你爸的名字。”

  “恰巧我先前打听你姐夫的事儿,有个兄弟认识他,当场认出来了,你姐夫不承认,两边打了起来。”

  李元赶紧问了地方,倒是距离不远。

  等他赶过去的时候,都已经打完了,于天成让按在雪地里打,身上受伤情况是不知道,反正衣服都脏了,看着挺狼狈。

  朱武也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突然冒出来,道:“那边重新叫他写了欠条,是‘于天成’。我又打听过,这阵子你姐夫经常来镇上打牌,经常一晚上输三五千,有时候赢了点,基本上当天晚上就叫人来陪,直接都花了……”

  事实上于天成回来靠山镇也没多少日子,不过他折腾出来的事可有不少。

  就拿打欠条这件事来说,按理说于天成就算写了别人的名字,到时候人家也肯定能找到他的人,不过是拖延一点时间而已,甚至是还会惹怒债主,但只要是李不群知道这件事,他就一定会承认欠条,并且主动拿钱。

  很明显于天成就是这么打算的,只是没想到会有人认识他,当场给拆穿了。

  “报警吧。”李元想了想道,“叫他进去清醒清醒。看看能不能让人直接去我姐夫爸妈那里要钱,不能叫他们有机会见着我姐或者我爸妈。”

  “行。”朱武立刻道,“你在这边等一会,我去交代一下。”

  过了一会儿朱武再回来,比划了个‘ok’的手势,然后顺势上了牛车,“我不放心这事,先去靠山村,到时候也能反映及时。”

  李元想了想,多个帮手是会感觉很安全,就答应了。

  一路上撵车牛车回靠山村,另外一边要债的走了别的路,已经提前去山间村了。

  靠山村这边,李晶莹连续两天没来,今天终于是带着小元琳来了,这边李元一看,就放心了。

  外面漫山遍野的大雪还没化,不过去田里的路倒是已经清理出来,好些个菜都开了小口透气,大棚更是都揭开草垫子,接受阳光的照耀。

  二彪子这边难得就二彪子一个人蹲在院子里,顾知巫带着六个技术员出了门,平时总是在院子里晒太阳的许锦棉不在,就好像这里有什么缺了一块似的。

  屋里还是烧着炉子,暖气也热热的,只是桌子上没有摆着茶具,也没有热气腾腾的茶。

  厨房里一切都收拾的井井有条,但李元却不太有做饭的谷欠望。

  也恰巧郑婶那边打过来电话,说是炸了一些藕盒、茄盒,面叶子等。

  “阿青你去拿。”李元道。

  打发齐长青出去,李元便往沙发上一躺,“昨天我还跟阿青说让我姐夫那边随便折腾,结果倒好,今天这就出事了。你说我爸妈到底这么想的,非要捧着那么一个烂泥一样的女婿,到底有什么用……”

  “想着一家人和和睦睦的过日子。”朱武就道。

  李元忍不住笑了下,“日子不是这么过的。”

  屋里十分暖和,李元这边的沙发又靠着暖气片,在外面冻地手脚冰凉,慢慢暖和过来之后就有些昏昏欲睡。

  不知不觉得,李元还真就睡了。

  等再醒过来,身上盖了毛毯,桌子上摆着郑婶那边拿过来的吃食,除了炸的这些,还有一大盆排骨。

  “肯定是我先前送过去的排骨。”李元有些无奈道。

  这阵子郑婶那边变戏法似的做好吃的,基本上李元送过去的肉、排骨、鱼什么的,郑婶大部分都做好了又送过来了。

  “回头多买点再送过去。”齐长青就道,“不差钱。”

  “倒也是。”李元很快看开了。

  正好顾知巫带着技术员回来。

  午饭除了这些吃的,主食就是蒸了米饭,又搞了两个凉拌菜,倒也丰盛。

  刚吃完饭,朱武手机响了,看了眼李元这才接电话。

  不一会儿挂了电话,朱武就道:“钱要到了。一开始不想给,说是要找儿媳,又要找亲家,拿着手机就想打电话……”

  因为朱武早就叮嘱过,没让打电话,最后李晶莹的公婆拿钱倒也爽快。

  “拿了钱又想留着欠条,我叫他们都撕了。”

  这欠条要是留着,回头还得过来找李不群要钱。

  “这会子他们已经走了,离开村子之前看到他们出了村子,一路有说有笑的奔着靠山村这边来了。”

  这肯定是来找李不群这个亲家要钱的。

  李元摸着下巴想了想,道:“于天成最起码得关十五天,他们做爹妈的倒是一点都不担心,明显知道于天成是什么货色。我爸妈这边……让他们闹吧。”

  这事儿从中阻止也不好下手,索性不去管。

  李不群现在手头一下子估计也拿不出三万多。

  “小牛犊这些放哪养?”二彪子开口,“总不能一直放在屋檐下面吧?”

  现在是二彪子家的房子,从屋檐下面开始又延伸出去,就像是阳台似的,用玻璃方方正正的封起来,一来是能让屋子更保温,二来也是进屋的时候有个缓冲,不至于一开门就有寒气直接灌进来。

  白天的时候阳台比较暖和,小牛犊倒是也能活动活动,可阳台铺了瓷砖,不是养这些家伙的地方,一直养着肯定不是那么回事。

  “我给爸打电话问问。”李元道,“我记得爸那边有单独的屋子。”

  一个电话打过去。

  那边郑叔就道:“前阵子你说要养,你妈就催着叫收拾屋子。现在屋子已经收拾好了,多铺一些干草,晚上火墙烧热了,冻不着它们。”

  “行,那我都带过去。”李元赶紧道。

  给小牛犊它们找到住的地方,李元这就放心了。

  别的也没啥事,再等晚点外面气温下降的时候,去把大棚重新盖上干燥、草垫子啥的,透风的地方检查一遍,再烧上火龙,这就没啥事了。

  “师兄,菜生长情况都怎么样了?”李元忽然想起这事儿,一拍脑门,自责道,“我几天没去田里,把这个事儿给忘了。如果菜长得差不多,咱们还是照常出货,岳豪杰那边会提前来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