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雍高帝纪>第31章

  “丞相,怎么样?”王晟刚一出宫,候在外面的李七便将从雍国特意带来的青色鹤氅披在他身上,王晟看了在前面引路的卫士一眼,不答反问:“兵士都安顿好了?”

  “是。方才属下和赵国的一个将军一同安排的,除了留二十亲卫随丞相一同住在馆驿外,其余人都已经安顿好了。孙将军和他们一起,属下随丞相走。”

  王晟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算是听到了。李七察言观色,见此也不再多言,专心赶路。

  另一边,王晟走后,赵王没过多久便也散朝,左相陈潜跟入后殿,赵王喝了口茶,令人给陈潜也上了一盏,疑惑道:“陈爱卿有何事?”

  陈潜正是而立之年,比王晟也只小几岁,只是未蓄胡须,面容又有些女相,故而王晟乍一看时,便以为他十分年少。这时他在赵王对面坐下,也啜了口茶,将杯盏捧在手里,慢慢道:“王上可知,王晟为何命人沿途分发雍国产的干馍?”

  他说到“雍国”二字时,特意咬字重了些,期望赵王能听懂他弦外之音,可惜赵王一头雾水地把问题又向他抛了回去,“方才他自己不是解释过了吗?”

  “王上,他是在收买人心。”

  赵王先是迷茫了一阵,随即恍然大悟,长长地“啊”了一声,过了一阵面上却又浮现出不赞同的神色,缓缓摇了摇头,“爱卿多虑了,几张馍能收买什么人,总不能因为拿了别国一张馍就跑那边去吧。”

  陈潜也不好多说,他知道王晟收买的不是现在的人心,而是将来的人心,换言之,他此行是在为日后安抚赵人早作打算。这位雍相就如此自信,以为雍赵争锋,最后一定是雍国取胜?居然未雨绸缪到这种地步。陈潜几乎想要冷笑,却到底没笑出来。

  “王上,此人非等闲之辈,又深为雍王倚重,引为辅翼,久必为患。依臣看来,不如早图。”

  赵王愣了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仿佛听到了极好笑之事,笑了半晌方才停下,“人家不远千里来送粮,解了寡人的燃眉之急,就因为路上发了几张干馍,爱卿就要寡人杀了一国之相?爱卿啊,你自己说说,哪里有这样的事——把寡人的弓拿来!”

  陈潜却不接这话,自顾自地继续道:“若果真除掉王晟,则必然与雍国结仇,只是眼下正是寒冬,非用兵之时,雍王即使有心发兵,也得等开春以后,届时冬麦已收,自然不惧与之一战。假使雍王乘冬发兵,北方盛寒,必教他有来无回。”

  他说话时一直觑着赵王的脸色,见他皱着眉头,不像是听进去的样子,悄悄叹了口气,解释道:“雍王灭魏一役,足见其武略。今见其相,亦非常人。臣闻雍王外出,即以国事全托于王晟,其见信如此。若此二人协心,日后必为强敌,不如先去其一。”

  陈潜说着,凑近了些,声音渐渐压低,“王上若患杀之无名,且有损道义,不妨看雍王借救魏之名灭魏一事。雍王陈兵十余万于洛阳城下,如此大军,岂是从天而降?若本意为救魏而发兵,何须带这许多人马?可知雍王早有灭魏之意,只不过是借吴城之事发难而已。王晟今日当庭诡辩,皆因雍国已获全胜,所谓成王败寇,既是胜了,便自有万般说辞。王上以为杀王晟无名,然雍王灭魏又因何名?”

  早有内侍送来赵王平日常用的铁胎弓,赵王仔细擦拭弓身,闭起一只眼睛对了对准,口中不以为然道:“欸!爱卿多心了。什么强敌,寡人看刘符不过是一黄口小儿,奶都没断干净,洛阳那一战虽然打得精彩,但他要是敢对我赵国也这么做,进了河东,便是进了笼子,寡人让他连上党都出不去!至于王晟,不过一介书生罢了,书生能有多大的能耐?至于让寡人无缘无故地背上一个擅杀外臣的名声么?”

  陈潜听着,面色变了一变,随即恢复如常,“王上若顾忌名声,臣可略施小计,要王晟自乱阵脚,再借故杀之,管教雍王无话可说。如今王晟已在王上股掌之间,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万望大王莫效宋襄之仁。”

  “寡人看没这个必要。左相莫不是以为,战场上寡人打不过他们,非要用这些阴谋诡计吧?”赵王将弦上弓,轻轻拉了拉,站起身来,“寡人要去练箭了,顺便再去看看将士们,陈爱卿若无事,便退下吧。”

  赵王既已下了逐客令,陈潜也无法再说什么。他这大王一向重武轻文,又性情耿介,不喜阴谋,而他一是手无缚鸡之力,二是所出之策又常常不能为外人道,故而正为赵王所不喜。如今他好不容易坐到这左相之位,若再纠缠此事,必惹赵王不快。幸而他也非固执之人,也就不再坚持,对赵王见礼之后便告辞了。

  赵王不答应也无妨,他自有办法,绝不会让王晟在他赵国自来自去,如入无人之境。

  “丞相,赵国的大臣都是什么样的啊?”李七一进门就问。

  王晟挡住李七伸过来的手,自己拍了拍大氅上的雪,“都是大臣,能有什么不同。”不知想到什么,他手上的动作顿了顿,眉头暗暗皱起,“赵王性情直率,口无遮拦,但也是明白人。赵王弟年幼鲁莽,不堪大用。右相许敬年迈昏愦,不足为虑。我唯独担心左丞相陈潜,今日他廷上那一番话,恐怕藏着杀机。”

  李七原本被刘符派来就是护卫王晟安全的,这时听了“杀机”二字,登时警惕起来,“那丞相,属下去通知一声孙将军,让他做好准备。”

  “不必。一千人马停驻京城,已极为敏感,此时不宜轻举妄动,以免授人以柄。你去传我的命令,叫偏将军严令士卒,除非奉命,否则不得擅出,违令者斩。”

  “遵命!”

  李七领命后却不急着走,面色有些踌躇,王晟知他心中所想,安抚道:“不必太过忧虑。来的路上我叫士卒分发粮食,也是想让出使一事人尽皆知,一旦生变,赵国也当有所顾忌,你自去便可。”

  “是。”

  李七正要动身,忽然听到门外士卒来报,说是赵相陈潜来拜访,现在已在正厅等候。

  “丞相,这……”李七心说,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这边刚说完他话露杀机,那边他就莫名其妙地前来拜访,肯定来者不善。

  王晟脱下大氅,将两肩的水珠细细抹去,折好放在塌上,低头整整衣衫,“也罢,总是躲不过的,你先去吧。”

  李七搔搔头,出门去了。

  王晟不疾不徐地去正厅迎人,临到门外,才加急了脚步,见了陈潜便道:“不知尊驾来此,有失远迎,还请赵相恕罪。”

  陈潜笑道:“雍相何必见外,在下虽远在三晋,却对雍相早有耳闻,闻君为政一年,蜀中即大治,国中称美,中原亦以为善政。在下欲与雍相相交久矣,惜乎久不得见,正巧今日雍相到此,在下也可略尽地主之谊。”说着,提起一坛酒,“此为汾清,天下闻名,出了赵国可就喝不到了。”

  蜀中之治,是王晟一直想从刘符口中听到的,这时被陈潜先点破,他却只觉有惊无喜。蜀地偏远,蜀道险峻,陈潜却似对其颇有了解,若要王晟说说赵国各地的情况,在此次使赵之前,他自问是答不上来的。王晟心中一凛,面上却不显,侧身请陈潜入座,缓缓道:“二川之地,久不通于中原,故蜀中之民,不习教化,教以廉耻,即有小成,至于大治,实不敢当,料多妄传耳。”

  “哎,雍相谦虚了。”陈潜揭开酒封,一股子醇清的香气便冒了出来,“清、正、甜、净、长,汾清是也,雍相尝尝。”

  王晟笑着摆摆手,“晟身体有疾,素来不能饮酒,却要辜负赵相一番美意了。”

  “这汾清的好处雍相可有所不知,冬日温些喝,既能祛寒保暖,又可温中健胃。”陈潜呵呵一笑,盯着王晟,似是怕他不放心,“在下先饮如何?”

  王晟与他对视,“晟当真滴酒不能沾,若勾起旧疾,怕误了正事。”

  “既然如此,也罢!这坛好酒可就便宜在下了。”陈潜也不坚持,招呼王晟的护卫给自己温上酒,又道:“雍相一路进京,都有何见闻?在下久居庙堂,连这太原城都不怎么出,雍相若是不弃,不妨与在下说说。”

  王晟失笑,“晟忙于赶路,一路上又大雪弥天,目不见物,未尝失路便已是幸运,又何来见闻?”

  陈潜一手挽住袖口,一手从碗中取起注子,倒入杯中,杯中腾起袅袅的热气,他凑到鼻下闻了闻,满足地叹了口气,向后靠了靠,仿佛十分放松,一边啜饮一边道:“雍相从长安出发,竟绕到了晋城,一路取道上党、阳邑,这些可都是我赵国的军事要地,依在下看——”他说到这里,顿了一顿,似笑非笑地看着王晟。王晟右手拇指轻拨了一下桌角又顿住,却面色如常,也不打断,静静等着陈潜后面的话。陈潜不急着开口,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叹出了一口酒气,才继续道:“嘿,也算不上幸运,还不是迷路了!”

  此言既出,二人间绷紧的弦便霎时松了。

  “赵相说笑了。晟在洛阳有些政务,我王得赵王书信时,晟恰好在洛阳,与赵不远,因此便领命北上。”王晟这事做得明显,故而早已猜到赵国会有人看得出来,却不料陈潜提起这事后却并没有出言点破的意思,王晟一时拿不准此人究竟作何想,因此便拿事先准备好的托辞搪塞过去,要看他下一步且如何走。

  却没想到陈潜忽然终止了谈话,直接站起身来向他告辞,“今日天色已晚,在下便不叨扰了。这酒雍相不喝,便分给下人罢。若是满意,在下改日再带几坛来。”

  王晟怔了一瞬,随即跟着站起,将陈潜亲送至门口,侧身道:“今日多承赵相厚意,恕不远送。”

  “雍相留步,在下改日再来拜访。”陈潜言罢,作了一揖,洒然而去。

  王晟将两手拢进袖子里,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站着,大雪不多时便盖住了他的肩膀,他却也未觉出冷来。今天这场谈话不知所云,又戛然而止,他细细回想,好像从头到尾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看似被他引得说了许多,细想却又似乎没说什么。若说是试探,却也不像,反而倒像是特意来敲打他。王晟左手下意识地伸向腰间,却摸了个空,他的佩剑早在面见赵王前便已卸下了,还未来得及系上,此时腰间空无一物,让他心里也隐隐有些空落落的。王晟蜷起手指,思索愈深一分,眉间的褶皱便也愈深一分——

  赵国一行,恐怕要横生枝节。

  远处散市的击钲声响起,他回过神来,拢拢衣襟,踩着庭中的积雪,沉默地向屋中走去,转身时面色已恢复如常。

  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

  丞相:在作死的边缘大鹏展翅

  陈潜:瞧,我发现了一个落单的雍国丞相!不要放过他,裹上鸡蛋液,粘上面包糠,下锅炸至金黄酥脆控油捞出,隔壁雍王都气哭了x

  ---

  预警:有盆友问王上这一世有没有女人,我觉得应该先在这里说一下,这篇文比较现实向,刘符作为一个正常的开国皇帝(啊,我剧透了吗!),肯定不会是因为喜欢男人就不生鹅子的,丞相当然也不会答应,毕竟事关国本。所以不能接受这一点的盆友可能要注意避雷了x

  用耽美圈的说法,大概是叫,攻黄瓜不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