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逃去关外开荒种地>第75章 .杀猪吃肉 ·

  李富贵家忙完秋收后, 一大家子全都上山刨药材去了。

  反正已经有这么多人知道葛根的秘密了,赵晟索性也不瞒着了,直接把自家四哥也一起拽上了山。

  这么多人, 秋收后突然上山, 十分反常, 自然是引起了全村人的好奇。

  只有千日做贼, 那有千日防贼。

  就算是保密工作做得再细致,也防不住有些人的窥伺, 即便每天早出晚归的,也有些人借着玩笑的名义去掀车上的帘子。

  再加上现在院子里种的作物也都收割了,院子里没有遮挡,只要有心人趴在院门一看, 有些秘密自然也就藏不住了。

  村里人知道赵晟和黄豆腐这帮人是去挖葛根的,但还没想到葛根能卖钱。

  毕竟村里消息闭塞, 很少有人往县里去, 就算去了县里,没病没灾的, 人家也不会往药铺去。

  所以葛根这事暂时还让村里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董家人倒是隐隐约约猜到葛根能换钱,但也不知道具体价格。

  董家跟黄家和李家的关系极好,而且他家有别的营生, 也不想跟着瞎掺和, 自然是不会往出说的。

  为了转移村里人的注意力,黄豆芽打算把那些被挖断了的葛根做成葛根粉,反正这样的葛根也卖不上价格,做成葛根粉还能填饱肚子。

  葛根粉的做法不难, 就是有些费力气。

  首先要把葛根的外皮削去,然后将里面白色根茎切成块, 用石磨磨成水面,反复搓洗,然后滤去杂质。

  将洗葛根剩下的水放在桶里,而沉淀在桶底的白色粉面就是葛根粉了。

  把葛根粉装进布袋子中,把布袋子吊在屋檐下,葛根粉里面的水可以从布袋子中渗出去,等到水流干后,再把葛根粉铺在席子上晾晒个两三天,葛根粉就算是做成了。

  葛根的出粉率极高,十斤葛根能出大约两斤半的葛根粉,别人挖断的葛根也全送给了黄豆芽。

  毕竟每隔三天,赵晟和黄豆腐就要去一趟县里帮大家卖药材,大家踏着他们的人情,给点断了的葛根也是应该的。

  葛根皮和筛出的杂质被直接扔进猪圈里,是极好的猪食,就连葛根粉上层的清水,也能让猪长膘。

  赵晟家的小猪,每天吃得肚皮溜圆。

  再加上赵晟每天还能捡两三袋子橡子,猪槽子里就从来没缺过吃食。

  小猪独自待在圈里,除了吃就是睡,没几天,就已经明显大出它的兄弟姐妹们一大圈了。

  黄家的两头驴都被牵到了山上去,黄豆芽只能自己推磨,她身边又跟了三个娃娃,整天叽叽喳喳的,十分吵闹。

  不过也正是因为她们娘几个整天在院子里忙叨,还真就把村里人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村里不少人以为他们挖葛根,就是为了留着吃的。

  不过那些心眼多的,可不是那么好骗的。但是他们心眼虽多,但却不敢往外闯,自然找不到门路,就只能在背后咒骂几句,气得眼睛通红。

  赵晟这个秋天的收获颇丰,不仅有自家四哥帮忙推车,他又让四嫂赶牛车,他自己又推一个车,一下子就弄了三架车装东西。

  葛根不怎么占地方,装在袋子里,直接放在郁臭苗上面就行。

  当他们去远一点的大山时,赵晟仍旧是想割多少郁臭苗就割多少,还能顺便摘些山里红和山梨等野果子,每天把三架车装得满满登登的。

  虽然帮着照看狗子,但毕竟人家两口子还帮自家拉着东西,黄豆芽不想太占便宜,索性就把赵甫两口子的伙食也承包了。

  这帮人一大早就要往山里去,黄豆芽每天早早起床,把早饭做好了,直接把四哥四嫂喊来家里吃饭,这样王氏也不用起早做饭,可以多睡一会儿了。

  三人吃早饭时,黄豆芽就在锅里烙葱油饼,留给他们中午在山上吃。

  将醒好的面团揉至表面光滑,将面团搓成长条,再分成拳头大小,将其擀成薄片。

  在面片上刷上一层油并撒上些盐和葱花,用刷子刷匀。然后将面片盘起长条,打一个活结,并把面头压在饼下。

  用手略微压扁,用擀面杖将饼擀圆。小火烧热倒入油,放入薄饼,两面煎熟成金黄色。

  这样做出来的葱油饼,香酥可口,绵软劲道,让人百吃不厌。

  每天早上,即便吃饱了,赵晟和赵甫每人还要再吃三五张酥香的饼子解馋,王氏饭量小一些,但也能吃一大张。

  黄豆芽会留下三五张葱油饼给孩子们解馋,凉了的饼子依旧质地柔软,味道醇香,狗子和黄念武天天都吃不够。

  葛根在下霜之后就不能继续挖了,几人忙乎了二十多天,每家都赚了不少钱,一个个笑逐颜开,比庄稼丰收了还要喜悦。

  在地上冻之前,黄豆芽整整晒出了八十多斤的葛根粉。

  十一月初,关外大雪纷飞,整个莲花山村都被雪花覆盖住了。

  天刚冷时,赵晟就已经把火炉安好了,只要屋里烧着火炉,即便外面天寒地方,小土屋依旧暖烘烘的。

  从秋收起,赵晟家的小家禽们就被陆陆续续杀了不少。

  因为家里养猪,黄豆芽就不想花冤枉钱买别人家的猪肉,但又想吃肉,所以这帮小家禽自然就得跟着倒霉了。

  家里杀鸡杀鸭,最开心的莫过于小灵芝了,她爱吃鸡肝,只要给她一块鸡肝,她就能老老实实地靠墙坐着,自己捧着鸡肝吃,不去打扰爹娘吃饭干活。

  虽然不缺肉吃,但鸡鸭肉自然没有猪肉香,眼见着天一天比一天冷,赵晟就惦记着把家里的猪杀了吃肉。

  入冬以来,赵晟每天给猪吃纯糠,偶尔还放些豆饼,从山上捡来的橡子更是从不缺席,小猪长膘长得飞速。

  养了一年小猪,现在长得膘肥体壮的,约莫都要上三百斤了。

  其实若是再养养,这猪肯定能更肥实,但赵晟懒得等了。

  不光是因为馋了,也是因为每天喂猪、清理猪圈怪麻烦的,大冬天弄一身味,还得在外面散了味再进屋,实在太折腾人了。

  赵晟选了个好日子,提前一天去通知了在赵家村的家人们,然后找来自家四哥帮忙杀猪,自己跟大舅哥、大表哥一起按住猪,非常利索地把猪杀了。

  赵甫是个全才,石匠和木匠活都是自学的,对于杀猪这种相对比较简单的活,那更是瞅两回就学会了。

  找人帮忙杀猪就是要谢礼的,赵晟想着与其找外人,还不如找亲哥,肥水当然不能往外人田里流。

  除了赵家二嫂和赵家奶奶留在赵家村看家外,剩下的赵家人基本全来了。

  赵家老爹和赵贺一人赶一架牛车,老早就往莲花山村过来,想着过来帮帮忙。

  不过到底是路远,等他们赶到时,这头二百七十多斤的大肥猪已经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赵子睿是第三次来莲花山村,前两次来时,还是他四叔五叔娶亲的时候。

  赵子轩和妹妹都是第一次来莲花山村,刚到小婶家时还有些害羞。

  狗子见到堂哥堂姐们,也有点羞涩,被黄豆芽鼓励了好几回,才领着哥哥姐姐们回他家,进屋上炕玩耍。

  家里来了这么多小客人,黄豆芽也十分大方,把她珍藏的甜杆拿出来一捆,让几个小客人嚼着尝尝甜味。

  因为黄念武和狗子的年纪小,黄豆芽照看他俩时,不敢让他俩吃甜杆,所以地里的甜杆就一直没收割,还骗他俩说那是高粱。

  等到腌酸菜时,黄豆芽才让赵晟趁机把甜杆收进屋里,砍成一段段的,藏在地窖里,想着冬天时再拿出来给几个孩子解馋。

  黄豆芽家的小零嘴有不少,虽然家里的黑天天和菇娘果被几个孩子看住了,但她还是趁机晾晒了一布袋的菇娘果。

  黄豆芽抓了几捧菇娘果和熟花生,放在平时装吃食的小簸箩里,上面放着分成段的甜杆,让赵子睿抱着,让他们先去狗子家玩耍。

  孙氏好久没见小孙女了,进屋先把小孙女抱在怀里香亲。

  这对奶孙香亲半天,孙氏才想起来要去厨房帮忙,不过小灵芝搂着奶奶的脖子不撒手,也就只能作罢了。

  猪杀完后,赵甫和李宝柱帮忙切猪肉,给猪肉分成块,这样冻起来后,吃肉的时候拿一块就行,吃的时候也方便。

  赵晟和黄豆腐则在雪地里洗猪肠子,金氏和周氏负责灌血肠。

  孙大娘领着黄豆芽和王氏在厨房忙活。

  黄豆芽做饭的手艺虽然好,但要做正宗的杀猪菜,还得找孙大娘来帮忙。

  毕竟她家可是年年都杀猪,年年都做杀猪菜,经验可是相当丰富了。

  外面天冷,剩下那些上了岁数的爷们,就直接脱鞋上炕唠嗑去了。

  赵家爷爷进了小孙子家的屋后,立马脱了外面厚重的衣服,还顺手点了烟袋。

  赵家爷爷是个爱抽烟袋的,一点烟,屋里就烟雾弥漫,十分呛人,孙氏倒是习惯了,但她怕小孙女被熏到,就把孩子包得严严实实的,抱到了隔壁。

  小灵芝刚到四叔家的炕上,就好奇地用大眼睛四处打量,看到炕上这么多小孩,有点发懵。

  小灵芝就认识狗子,但狗子正四处跑呢,小灵芝不敢往他跟前爬,就拽着奶奶的衣袖,示意奶奶帮忙。

  赵贺家的三个孩子还是第一次见到小堂妹,几个孩子也不在炕上疯闹了,全都聚在奶奶跟前,逗小妹妹玩。

  小灵芝很快就跟堂哥堂姐们混熟了,不一会就玩到了一块去,满炕乱爬,几个孩子舞了嚎疯的,都快要把房顶掀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