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穿到六零致富发家>第73章 招工

  江景瑜看到账上那么多钱,看看时机,觉得到了开分厂的时候了。

  分厂的位置选在了省城。

  一个是省城的地理位置、面临的市场有优势,还有的就是对比了一下,他们愿意批地方给他们,不会跟市里那边把着关卡想要和她争主动权。

  他们到一个地方建厂是有优势的。

  尤其是他们这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肯定会在当地招工。

  这就能给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税收,和消费。

  现在到年底也没多少时间了,等到了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改革开放,他们就要迎来机遇。

  而且知青也开始回城了。

  他们回城,却又没有那么多的岗位可以安置。

  这些青年在社会上游荡,也是一批不稳定因素。

  他们在当地招人,政府部门只有敞开大门欢迎的。

  而且这是省城。

  批下来的地现在看不是繁华路段,发展二十年后呢?

  到时候光是地皮就是一笔偌大的资产。

  秋季广交会的事告一段落之后,江景瑜就带着人来到了省城。

  要在这里建一个分厂,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就算有些东西之前已经定的差不多了,到了实际在做的时候也不停的会有新的问题蹦出来,需要他们解决。

  现在的省城之后某些繁华的地段,现在还是偏僻的郊外。

  她要慎重选择。

  在招人的时候有些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了,并且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家里的小辈们没有合适的工作,都推荐去考试。

  在夏季的时候举办了第二场高考,考中的人对比庞大的报考人数依旧不多,能考上的都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

  他们这里招聘的告示一贴出去,报名处就挤满了人,这相当一部分是回城无业的知青。

  他们考试通过了,还要再调查他们的履历,确定没有什么前科才会录用。

  因为他们主要招的是销售人员,这方面主要考的是口才和记忆力,更看重情商,文化方面的知识有要求,但不高。

  初试是笔试,复试是面试。

  不幸的是林燕玲她大嫂的弟弟第一关就被刷下去了。

  他在考试的时候填的回答是那种大爷形式的销售,参照供销社高高在上的售货员,抬起下巴看人,一副你来买东西,是你福气的样子。

  他们团队之前没有这样性格的人,以后市场经济,更不可能要这样的员工。

  来应聘的采购人员文化水平要求就高了一些,有人脉有关系的优先,待遇福利都足。

  江景瑜在看简历的时候,看到好几个都是有联络的子侄后辈。

  比如这个,是某国营饭店采购部的小舅子。

  这个是某工会副会长的侄子。

  这个是某纸品厂生产部部长的小儿媳妇……

  他们的身份,就是他们的优势。

  可以帮他们节省成本。

  用更少的钱买更多的材料。

  她不排斥关系户,只要不是来这里耍大爷,而是来这里做事,一起创造更大的价值的,她都欢迎。

  林燕玲大嫂小弟考试不通过,第一关就刷了下来,她大嫂面对这个结果,不服气了:“妹夫,他一个高中生都进不去,你们的要求也太严格了吧?”

  江景腾:“大嫂,别人是在我们贴告示的时候才知道,他是确定我们这个时间段就会有招聘的,之前应该有做一些准备吧?”

  有准备都考不过,没得说,要是没准备,那就是他自己不上心。

  这样的事都不上心还有什么好说的。

  别的不说,如果找他要一下之前考试的经历,基本上就知道他们市场销售部的风格了。

  这话说的大嫂脸上有些撑不住。

  江景腾又补上,“大嫂,你也别急,我们这回招的主要是销售人员,到时候是要到处跑的,经常去外面出差,如果没有业绩的话,也不能成为正式员工,我觉得这份工作也是不太适合他。”

  林燕玲开口劝:“大嫂,他要是经常在外面跑,还不如找更合适的,你娘家那边应该不喜欢他做这种工作吧?”

  这话听的她叹了一口气,她妈最疼爱这个小弟,经常在外面各地跑的话肯定会不舍得的,偏偏这个工作性质就这样。

  她不死心:“你们就没有别的工作啊?”

  江景腾:“采购要求更高,人也更少,竞争大。”

  大嫂吸气。

  采购,这可是个肥差啊。

  “要求怎么高了。”

  江景腾:“能给我们带来更低成本,签合同的,同等情况下优先录用。”

  大嫂:“……”

  她死心了。

  但是小弟这没有工作也不是办法。

  “你们什么时候还招工吗?”

  江景腾:“以后会是会的,现在没确定。”

  大嫂:“你这个职位了,还不能确定啊?”

  江景腾:“这要看我们到时候的具体情况。”

  他知道不远了,但他不想说。

  他去看了大舅哥小舅子的试卷,也见了一面,时间不长,却也能看出来,吊儿郎当,招进来了就是当大爷的。

  何必给自己找麻烦。

  老丈人听到这里咳嗽了两声,“不适合这份工作,就去别的地方吧,他现在还跟小孩似的,都没想过自己适不适合就去考试了,老大,你是当姐夫的,要帮他把关。”

  他当时听到就觉得这人介绍到女婿那边不太好,不过不好就这么折了儿媳妇的面子,就没插手。

  现在看女婿合情合理的推了,他就顺水推舟。

  要是他招进去了之后出了什么差错肯定会影响女婿的,那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他把这个工作推给了大儿子:“这件事情你帮你小舅子多上点心。”

  林大面露为难,小舅子上个弄丢的工作就是他介绍的。

  面对其他人,林大嫂不好说,但是看到自家男人脸上为难的神色,她暗暗瞪了他一眼:你有什么问题?

  他默默的垂下眼帘:没问题。

  他在这边工作的年限长,虽然不出彩却也没什么差错,平平稳稳的到现在,也有自己积累的人脉,介绍临时工的岗位是没问题的,只是因为小舅子自身不上心,介绍一个黄一个。

  这个已经是第二个工作了。

  都是因为马大哈犯了些错、干活偷懒被劝退。

  下一个介绍做什么呢?

  看仓库大门的吧,这个轻松,不不不,这个要是不上心出了差错,那就是大错了,换一个,守大门?

  这个他不知道愿不愿意去……

  林大嫂会想着想让江景腾帮忙,就是看中了妹夫那边的福利待遇,她听妹妹说了那边的待遇,是真的好,而且话事人就是亲戚,转正也好说。

  只是现在泡汤了。

  江景腾默默的摸了摸鼻子,把这个问题扔回给大舅哥。

  其实真要是招进去了,能不能过试用期都不好说。

  他们那边也是有试用期的。

  试用期就是临时工的待遇,两个月后大部分都能转正,剩余的少部分不能转正的,基本上是不适合这个岗位需要调岗,还有极少部分就是自身态度有问题了。

  江景腾暗暗叹息,这人说多坏,也没有。

  就是还把自己当个小孩子。

  不想干活,偷懒,遇到什么问题不想面对了就辞职走人,反正回家不愁他的吃喝。

  这是个蜜罐子里养大的孩子。

  一直下去也不是办法,还能养一辈子不成?

  只是这是大舅哥的小舅子,轮不到他说话。

  他要是多嘴了,还两面不是人。

  张有毅是个刚回城的知青。

  他下乡已经有近十年了,一直没放弃,等着回来,等到政策一有些松动呢,他立刻就抓住了机会回来了。

  只是回来了,没有工作。

  家里人到处帮他问询,全都不要人。

  偶尔要的,也是临时工。

  刚他爸听到有人孩子有工作,想要卖了工作换一笔钱,正在想着要不要集全家之力帮他凑这一笔钱的时候,又传来消息,工作已经卖出去了。

  张有毅只能苦笑。

  工作太抢手了。

  他知道,等着知青们陆陆续续的回来,工作还会更抢手。

  他要是这段时间找不到工作,以后找到的机会更渺茫。

  他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还要在家里吃白饭。

  父母兄弟没有意见,还有嫂子弟妹。

  时间长了他自己也受不了。

  正在想着实在不行就自己做点小生意的时候,他偶然听到别人说车站那边有厂招工。

  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立刻就过去看了,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结果去到一看,真的有招工启示!

  他好不容易越过拥挤的人流报了名。

  等到挤出人群的时候,他衣服有个扣子被挤掉了,鞋子不知道被踩了多少脚,记不清了。

  报了名,就等着五天后的初试了。

  他不怕考试,就怕没有参加考试的机会。

  好味食品厂。

  他在这五天利用各种途径在到处打听各种信息。

  说起来,他对好味食品厂并不陌生。

  他还在乡下的时候,他爸妈补贴他,买不到肉,就是去买火腿肠和肉罐头的。

  印象深刻,味道很好。

  现在再一打听,这个厂位于易水县乡下,这边的是个据点,员工数量近千,有实力,而且福利待遇也好,他辗转打听到了一位沾亲带故在这间厂里工作的人的工资,在省城也算是上等了。

  而且福利很好。

  每次过年的时候都是让员工笑开怀的日子。

  发的东西很实在。

  这么一间厂,却很年轻,创立到现在还不到十年,却已经把产品销售到了海外。

  这还不满足,仍在积极扩张。

  越打听,越热血沸腾。

  等到了考试的时候,他看到了壮观的一幕,特意借了学校的教室在休息日给他们考试用。

  人太多了。

  估计有几百个人,如果不是报名的时间短,人还会更多。

  他还看到了认识的熟人。

  在这个时候,他们都变成了竞争对手。

  考试的内容是怎么打听都打听不到的。

  等到试卷发下来,他有些吃惊。

  考试的前半部分要填写的是个人信息,个人成就,擅长部分,下面的是问答题。

  有一些是对好味厂的理解,有一些是政策的看法,还有的是销售遇到一些具体事项如何处理……

  这是别开生面的一次考试。

  但他不虚。

  慢慢的思考,他把空白的地方填满。

  然后就是等待了。

  等待初试结果出来,在这期间,他差不多回到了等待高考成绩的紧张时刻。

  高考,他已经死心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回的初试,他通过了,复试,也通过了。

  拿到这个结果的时候,他出了一身汗。

  然后就是惊喜。

  他真的通过了!

  然后就是入职培训,并且在培训期间就是为期两个月的试用期。

  带他的人是有经验的,跟他说了,一般试用期的人都能通过,并且转正。

  只要好好努力,不是问题。

  他跟着人在省城里转了一圈,深刻的了解产品的各种信息,熟悉了他们之后的工作内容,就出差了。

  他要出差的地方,就是他当初下乡的地点,那里对他来说比较熟悉。在那个小城,还没有他们的业务往来,现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那里把空白填上属于他们的色彩。

  在外出差,经常会遇到问题,一个是旅途途中可能会发生什么意外,

  车次误点是经常的,车子故障也不少遇到。

  另一个就是工作开展不顺利了。

  有的人并不想要尝试新东西,有的根本就见不到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产品再好,别人不愿意买也没办法。

  因为这些原因,他的第一个月拿的是基本工资,他没有自己独立拿到业绩。

  等到了第二个月,他开张了,拿到了三十多块钱的工资。

  第三个月,不仅转正了,他的业绩翻了几倍,拿到手六十多块,这比他爸的工资还要多一些。

  要知道,他爸可是老工龄了。

  一下子,他的腰板就挺直了。

  之后他就听到带他的徐峰说,他们这里要建分厂了,很快又要招人了。

  他把这个消息记下,去看了那块地方,老大一块地,离他们这里,也就是车站也并不远。

  那块地之前是荒地。

  或许有的人会认为偏僻了一些,但是张有毅看来,觉得这里很好。

  距离火车站近,有国道有省道,还有高速路口,说是距离市区远,到时候这里发展起来了,设个公交站点就方便了。

  而且,这块地盘很大。

  他看到了许多人在这里弯着腰忙碌,大家有的搬砖,有的搅拌水泥,有的平整土地,有的砌墙……

  在这工地上的有建筑队的专业人士,也有不专业的散工,他们是来这里干短工的。

  看到这里的情况,他心里一动,去问了徐峰,“峰哥,这里还要临工吗?我可不可以介绍朋友过来?”

  他的朋友不少,还有跟他一样是从乡下回来的知青,他之前回家的时候还撞见过,有的人还在找工作,有的人已经死心了,在偷偷的从乡下拿东西回来卖,这个不体面,也有风险。

  只是为了生活,有风险也不得不去做罢了。

  要是他们可以来这里做临工的话,相信他们不会拒绝。

  徐峰:“有朋友需要是吧,行,我帮你问问。”

  回头就告诉他:“缺有经验的建筑工人,你有认识的吗,得要靠谱的,出了差错,你这个介绍人也要被连累。”

  张有毅一振:“我有认识的!”

  徐峰拍了拍他的肩膀,理解:“那就赶紧通知去,现在刚开工,有些人还没得到消息,很快就知道了。”

  他立刻回去把他几个还闲着的朋友拉了过来,都是青壮年,而且在乡下什么活没做过,各种体力活,都可以。

  现在有了正经活干,一个个很卖力,加上人多力量大,这个厂房很快把围墙围了起来。

  每天这里进进出出的,热闹的不像话。

  他也在这里看到了厂长,她来工地上视察,听到徐峰说那边那人是厂长的时候,他很惊奇,“那真的是厂长吗?这么年轻?”看着比他小。

  脸上的皮肤状态再怎么保养也不会是年纪太大的人会有的光泽,不过身上的气势确实不一般,行走在工地里十分自如。

  有认识她的人表露出来的尊敬也不像是假的。

  张有毅理解这不是假的。

  他知道了这位厂长的事迹以后也只有佩服的份。

  徐峰就笑:“真的,她之前也来过,不巧你那时候都在出差途中,没遇见。”说着,张有毅目光有些激动,这个时候厂长似乎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在他身上穿的厂服上面看了一眼,走了过来:“徐峰同志,许久不见,还有这位同志,你也是我们厂的员工吗?”

  张有毅紧张了起来:“对,我是去年十一月招聘进来的市场销售部张有毅,厂长你好!”

  他看到厂长听了他话后,露出个笑容,伸出手来,“你好,现在几个月了,感觉怎么样?,还适应吗,工作上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张有毅:“适应的,没什么不适应的。”他说着都有些词不达意起来。

  厂长似乎发现了,她问:“你之前去的是哪里出差?可以跟我说说吗。”

  “我去了王山县还取了林仪市……”说起他这段时间的经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侃侃而谈。

  等到厂长离开,他忍不住感慨,“咱们厂长真是平易近人。”

  徐峰哈哈笑了起来:“是啊,我是和她一个县的,那时候招工进去的时候我还不是市场销售部的,在厂里打杂,那个时候忙不过来,有空的人都去帮忙扩大厂房,我也去了,你知道吗,干活的时候厂长就在我隔壁。”

  “我那时候还不知道,后面听到有人叫她厂长,吓了我一跳,他她干活比我还快!我当时可以提一筐砖,她比我的还要多,干活又快。”

  听到这话,张有毅不信,“真的假的?”他相信厂长很能干很有主意,但是力气这个是男性天生比较占优势。

  徐峰:“我骗你做什么,这是真的,我们那边的人都知道,厂长她爱人是部队转业回来的,听说一直带着她做各种训练,她也是天赋异禀的那一类人,有一回,就在我还没有进厂的时候,有机器设备从上面掉了一部分下来,如果砸到人能把人把脑袋都砸扁,咱们厂长就在那里,一只手就把那机器给拎起来了,然后轻轻的放到了地上……”

  张有毅觉得无法想象,这像是在说戏法。

  但是这样说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老人都这么说,他只能信了。

  这就是天生神力吧。

  回来没多久,他又出门了,自从进入一九七九年,他在外面跑的多,能看得到市场越来越兴旺了,在大家看不到的角落,越来越多的人从家里走了出来。

  有修鞋的,有修伞的,有补衣服的,还有卖农产品的,收破烂的……

  他们做的都有些小心翼翼,不敢张扬,只要他们不过线也不会像之前那样把他们抓去教育,而且之前很多地方的集市都被迫停止了,现在也重新开放。

  大家买卖更自由了一些。

  跟他购买给他业绩的单位也越来越多了。

  等到他出了一趟长差回去的时候,就看到这第二分厂大体已经基本建好了。

  厂房有两层高,地方宽,前前后后修了四栋厂房。

  两个大仓库。

  有专门的办公楼,还有修建的十分大气的食堂,以及正在修建的宿舍。在宿舍侧边还有地方,已经打了地基,他问了一下,“那是做什么?”有的人说那是留着建新厂房用的,有的人说那是做仓库的,也有的人说那是放车的……

  各种说法都有。

  在厂房主体部分完工,机器搬迁入内,又招了一大批员工的时候,他听到了厂长在台上发表的宣言。

  “欢迎大家进入这个新的大家庭,我知道,大家都是带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进来的,我会带着大家,一起向这个美好的未来前进……”

  说的他笑了,他现在的生活已经很美好了,还能有更美好的?

  还真有。

  厂长说了之后的规划,宿舍旁边那块打了地基却没继续修建的地用途揭晓了,那块地是要建楼房的,到时候会按照工作年限和工作表现分给大家。

  只要是正式员工,都有可能。

  这话一出,气氛轰然,看着厂长的目光热烈似火。

  张有毅恨不得立刻就使出自己十八般功夫,把业绩提上去,然后得到属于自己的房子。

  那可是房子啊!

  他现在回家就挤在板凳上睡觉,翻个身不小心都会掉下去,甚至他都喜欢上出差了,因为出差了晚上睡得更宽裕一些。

  有房子在前面吊着,张有毅下定了决心,只要拼不死,就往死里拼,他就不信了,他拼不出一套自己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