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穿越明朝当县令>第51章

  这边温瑜的种田计划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那边王以溪却遇到难题。

  原来在他竞标成功之后,跟一群商户去庆祝, 结果酒后失言不小心把温瑜是自己妹夫一事嚷嚷出来,以至于如今流言四起,都说王家事靠着亲眷的支持才拿下项目。

  当然, 这些话他们是不敢对着温瑜说,但遇到王以溪就难免冷嘲热讽了。尤其是跟王家同样但却没捞到什么好处的徽商同乡, 看到王以溪就要挤兑两句, 搞得他现在被周围人孤立, 吃饭都自己独自一人。

  “他娘的!”王以溪郁闷的走出酒楼,刚才在里面他又跟那帮人吵起来了,现在他在蒙阳待的难受,又不想去麻烦温瑜。腹中饥饿难耐, 难道以后不能出门了吗?他心烦气躁的随便找了一家卖面的路边摊。

  老板是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中年人,察觉到王以溪身上穿戴非富即贵,立刻满脸堆笑走上前。王以溪随便点了几个小菜, 又要了一碗面,菜上齐之后尝了两口, 然后紧皱眉头,“这也太难吃了。”他从小锦衣玉食, 来蒙阳更是被养叼了嘴,这种粗制滥造的食物怎么能满足他的胃。

  小摊老板看他面色不虞,小心翼翼的给他送上壶茶,说这是店里附送的。

  王以溪刚好想要漱漱口, 就漫不经心的端起茶碗抿了抿,然后就愣住了:“这茶……名字叫什么?怎么感觉之前没喝过。”

  老板凑上去:“回公子话,这是我们村里山头采的野茶,我们祖祖辈辈都喝这种,没有名字。”

  王以溪又品了品,只觉得这茶闻起来香气冲,入口甜味重,虽然没有那么醇厚的感觉,但却清新悠长,再加上观其外形芽叶细嫩,颜色翠绿可爱。相信如果送到北边一定会受到京中妇人们的喜爱。想到这里王以溪便不再磨蹭,跟老板买了一些茶叶,然后带着东西去找温瑜。

  温瑜看到王以溪还有些奇怪,城中的流言他其实也有所耳闻,但他心知王家二哥心高气傲,是绝对不会愿意让他这个县令出头的。为了不让他难堪,这些天索性就躲着对方。但如今王以溪竟然主动来找自己,温瑜便打算好好听听究竟是何事。

  二人相见,王以溪也不废话,直接便将茶叶之事跟温瑜细细道来。“你是说蒙阳的野茶送到别处能卖上大价钱?”

  王以溪点头兴奋道:“当然,妹夫你要信我,虽然做生意不行,但眼力我还是不缺的。这茶水我们喝肯定觉得没味儿,女子小孩必定会喜欢。”说完就给温瑜沏了一壶,看温瑜喝完后兴奋的问他感觉怎么样?

  “咳、是挺好喝的。”温瑜尴尬的咳了两声,他能说自己喝起来这些东西都一个味道吗,什么回味啊清香啊他全都没尝出来,不过确实挺甜的。王以溪得到肯定后更加开心,然后没等温瑜讲话,又自言自语道:“虽然茶叶外形不错,但茶汤冲出来颜色不够鲜亮。单凭这点怕是难登大雅之堂啊。”

  温瑜有些不以为然:“这还不好办,包装广告就能解决的事。”虽然他对茶一窍不通,但营销炒作这种事作为一个现代人他简直再熟悉不过了。

  王以溪眼睛一亮:“有道理啊,之前的彭县牡丹节不就是妹夫的手笔,想来你深谙此道,不如这事就交给你吧!到时候受益我们分账!”

  温瑜:“……”好吧,如果这个经营的好,对蒙阳也有益处,最起码百姓进钱的活计又多了一项。

  温瑜发现自己真是劳碌命,刚闲下来一点,又开始给自己找活干。

  对于茶叶温瑜本身是没有了解的,只知道貌似之前唐宋时期大家喝的都是抹茶团茶,但现在温瑜所见的大部分都是跟现代一样的散茶。

  于是他特意翻了些书,发现这又要归功于我们伟大的太、祖朱八八身上了。原来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发现民间贡茶被层层加码,贪污受贿者数不胜数,茶区百姓受尽贡茶之苦,,于是在洪武二十四年时便下令不再进贡团饼茶,更换进贡散茶叶,减轻茶农的劳苦,对于督造贡茶的官吏,也不准趁机加码、受贿。如此一来,之前花团锦簇的“斗茶”活动就消失殆尽了。

  了解到这个原因温瑜叹了口气,看来之前想的在茶本身做文章是行不通了。

  那只剩一种办法,于是发布公告,官府要设计一种盒子,希望盒子款式精致小巧,但也别太复杂,争取能做到量产。

  温瑜在城中放置了几个打木箱,木箱上有个开口,看起来像是简易版的邮筒。有意者可以将设计稿加上说明投入到木箱中,后面写明自己的地址,一个月后官府会统一评审,前三名均可获得巨额奖金。

  此消息一出,全城沸腾。一是金钱的诱惑,二是近来又是下雨又是流民,城中已经好久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出现了。这次投稿没设置门槛,就是说无论你是什么人,都可以参加。不少大字不识的都参一脚,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不少富裕的人家还鼓励自己家中孩子投稿,可能也把这当成是素质教育的一环了吧。

  温瑜本来是打算请专业画师和工匠一同设计,这次征稿不过是一时兴起,从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反而搞成全民活动了,想也是,古代娱乐生活单调,大家无所事事所以对新事物抱有很高的热情。

  既然百姓喜欢,温瑜索性再扩大奖金池,不止前三,只要十名以内都有奖励,百姓欢呼雀跃,以往大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工作回家后说会儿话就休息了,现如今家家户户都准备了纸笔,晚上点灯埋头作画。还有些实战派,不愿意整日面对笔墨,学木匠活计直接动手做。

  甚至温瑜近日还审理了一些因为这件事打起来的案子,有说自己创意被人抄袭的,还有的争论谁的设计更出众的,弄得温瑜头疼不已。

  这边城中设计活动即将收尾,那边温瑜和王以溪大量收购买茶的山地,此事一旦成功,怕是周围地价就要暴涨,不过他俩只买了三分之一。

  因着一种新茶想要入驻市场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少不了同行排挤诬陷等。为了让蒙阳茶尽快打进上流社会,免不了要让利给他人,这点二人都十分清楚。

  设计大会最终截止期限已经到了。一共收上三千多份投稿,不少人的设计粗制滥造只有一页纸,但也有精细道印了整整一本书交上来。

  温瑜来了兴致,打开书仔细翻了两页,然后无语。

  这书一个名叫柴玉司的童生所写,他先是痛斥了一番如今蒙阳城里兴起的经商热潮,接着又谈到这次设计大赛,用他的话讲就是“奇巧淫技,不知羞耻。”还委婉的批评了一番温瑜这个县令,说他应该整顿县内风气,约束现在街上随意行走的女子们,认为她们应该在家相夫教子,还有由于最近蒙阳经济发展好,周围人都想来这里安家,还出现不少寡妇再嫁的事例,这也非常不好。要温瑜给守寡的女子颁发贞节牌坊,以资鼓励。最后还附上几首自己所作的诗词,抒发志向。

  温瑜面无表情的把手里的书丢给元宝,吩咐他带进厨房烧火,现在只觉得自己仿佛吞了只苍蝇一样恶心。

  其他的温瑜都只当他是个普通的杠精,看个笑话。但按理说蒙阳地处蜀中,民族众多,风气还算开放,女子上街这种事在这里屡见不鲜,偏偏他拿出来说嘴,对付这种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无视他。温瑜暗自运气。

  接着跟评审翻看其他作品,不出所料,一大半都不合格……要不就是想法天马行空不切实际,一个包装盒竟然设计了整整十八个暗扣!精致是精致了,估计每次取茶叶的人要疯;

  要不就是风格严重偏离主题,这次茶叶面向的是大明贵族女性和小孩子,搞了一帮胡子一大把的文人印在上面,然后提上几句酸诗,让他怎么卖出去!

  但是确实也有好的,众人探讨了好几天,选出了前十名。而且温瑜惊讶的发现,第一第二竟是同一人的作品。

  这两个设计分别主打可爱和清雅两种风格,一个包装盒子呈圆形,上面罩了一层锦缎,盒子上还别了各种各样的动物耳朵,猫狗狐狸兔子一应俱全,甚至还有蜀地特产竹熊样子的。

  另一个则是常规的方形盒子,上面见到刻了几枝桃花,又在远处勾勒几笔描绘出小船的形状。一副落花流水的情景跃然于眼前。

  这两个盒子温瑜都爱不释手,忙让衙役们根据信后留下的住址去找设计者。衙役们领命,没一会儿就神情古怪的进来对温瑜道:“大人,这后面的地址填的是县令府啊。”

  “什么?”温瑜大吃一惊,接过图纸查看,上面确实写着送到温家,再看作者名字玉殿春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温瑜露出笑意,对衙役道:“这个你就不用管了,交给我吧。”衙役领命。

  温瑜快步走回府,跟下人询问之后就去找温玉兰了。此时院子里玉兰花已经开败,只剩墨绿的叶子,虽然已经入夏,但院子里依然很清凉。温玉兰看见温瑜惊喜的叫了一声,然后上前询问:“大哥怎么来了?”

  温瑜笑着举起手中的画稿:“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我都不知道小妹竟然还有此等才能。”

  温玉兰低头羞涩的笑了笑:“我哪会什么,不过是自己在家画着玩儿的,想着能帮到大哥就再好不过了。”

  果然,妹妹都是小天使。温瑜再一次心中感叹,话说回来,早在许久之前温玉兰就给自己做过衣服,当时就注意到其在这方面有天赋。温瑜接着问道:“玉兰你的两个稿件都被评上了,你以后可想往这方面发展。”

  温玉兰一脸茫然:“什么发展,大哥这是何意?”

  温瑜解释:“我是说,既然你这么喜欢这些东西,而且还有才华,我在这次大会中还看到许多跟你差不多的女子,有人连字都不认识,但做出来的就是好看,不如干脆成立一个学校,请擅长绘画的师父给你们培训,以后就专门帮人设计包装,反正你设计的大哥肯定买单。”

  温玉兰眼前一亮,旋即又黯淡下去:“我不过是个女子,日后终归是要嫁人相夫教子的,学这个又有什么用。”

  作者有话要说:  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是文征明写的咏玉兰的诗,不过现在他应该才十几岁,还在求学,这里就当架空了吧……

  晚上还有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