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穿越之农门风光>第59章 完结

  水车的震撼效果对楚蘅几人来说并不大,只稍稍有些意外,借着水花带起的凉意问起了关于水车的详细情况。

  杨舒又结合实际再跟他们说了一次,在场的人都听的很认真,让杨舒有种自己是在当老师讲课一般。

  看完水车,又绕着村子走走,消化的差不多了,杨舒又带着他们回去,然后继续做吃食。

  这天几个人走的时候那是全撑的肚皮圆滚滚,走的时候还带了不少吃食回去,楚干上车前摸着肚子说,“要天天这么吃,我迟早得成个大胖子。”

  然后就被他哥敲了下脑袋,“你倒想天天吃,有人天天给你做吗?”

  同样的东西,也不知为什么,杨舒做出来就是比前其他人做的味道要好很多,若换成别人做的,他绝不可能吃这么撑。

  楚蘅对杨舒说,“味道都成,就按你之前说的,这边能做的那你就开作坊生产,要不能的你就找人把做法写下来,我安排人直接去京都,现做现卖。”

  杨舒没什么意见,说把那些吃食的做法写好后就给他送去,螺蛳粉和臭豆腐还是跟往常一样供应,虽然生意没从前那么好,但也没差太多,而且味道好,别家的也比不了。

  楚蘅他们离开后,晚上杨舒就同杨家人说了新开一个作坊,然后修房子以及修一家客栈的事。

  新作坊做零食,房子自家住,而客栈给来往来的商队住,至于会不会有商队来杨舒倒不怎么担心,他对自己弄出来的这些吃食还是很有信心的。

  只不过这摊子看起来挺大,家里人都挺担心。

  杨母看着杨舒,“这作坊不用新修也成吧,那臭豆腐和螺蛳粉占的地也不大,稍微挤挤就够了。还有你说的什么客栈,这修来做什么,难不成还有人专门到村子里来住客栈?”

  给家里修房子这事杨母倒没什么意见,人多,孩子们也长大了,挤在一起住是不太方便。

  其他人也看着杨舒说一次性修太多,要花的银子也不少,虽然现在赚了些,但这房子一修只怕就一点不剩了。

  倒是杨老汉一直没开口,杨舒听完其他人的话后就问杨老汉,“爹,你怎么说?”

  杨老汉沉吟半响才说,“就听老四的,这银子是他赚的,也不是拿出做坏事,他要修就修,你们还年轻有手有脚的,银子没了还能再赚,不急这一时半会儿。”

  杨老汉一直很有想法,在很多事情上也看的通透,他这么说了,杨家其他人也不反对了。

  很快,杨家就传出消息要修房子了,还要开一个新作坊。

  村子里没进作坊的人都开始上杨家来打听,不过得到的答复还是跟之前一样,只收哥儿和女人,男人不收,不过修房子这活儿会请村里人,也给工钱。

  作坊的事不仅东山村的人惦记,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也都一直盯着呢,东山村这些人的日子自从杨家那两个作坊开了后就好过了起来,可惹人羡慕的很。

  杨舒几个嫂子的娘家也找了过来,也想送一个人到作坊干活,赚些钱。

  不过杨舒给提了另一个想法,他可以教这三家人每家一样做吃食的手艺,做出来的货就供给作坊这边,杨舒出钱收,然后签一个合约,前十年做的吃食都只能供给作坊,不能往外卖,十年后是继续给作坊供货还是自己做生意,杨舒不管,杨家其他人也不会强迫他们。

  大嫂刘氏和三嫂徐氏的娘家人都不错,很好说话,杨舒一开口他们就答应了,甚至还觉得十年时间太短,让他改的长一些。

  二嫂李氏的娘家人有些跳,李氏的哥嫂还想贪图更多,但被杨舒一个眼神就给震住了,他之前在唐家村做的事附近几个村子都知道了,这是个不好惹的,他连自己岳家的面子都不给,更不用说其他人,所以后头也没敢再说什么,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张氏几人纷纷朝杨舒道谢,杨二郎跟李氏还特意来跟杨舒做了个保证,如果李氏娘家人做出了没良心的事,那李家人从此以后就跟他们没关系了,他们绝对不帮李家人。

  不仅如此,杨二郎还警告了一番李氏的哥嫂让他们别太贪,否则就一文钱都别赚。

  应付完了这些人情世故,杨舒就开始琢磨起怎么修房子和客栈了,他不怎么会画图,就简单的画了个大概,打算跟等找工头后跟人比划,而里面的装修则全部由他来设计,所以就简单画了一个框架,最主要的是做家具,各种各样的。

  房子还没开始修,杨舒就找了谭木匠跟邻村的几个木匠,跟他们定起了床柜桌椅这些。

  等房子修好就马上能搬进去,材料不是土就是木头,修好也不用敞,能直接入住。

  除了修房子外,杨舒还要写那些小零食的做法,因为他不会写字,杨三郎又回书院去了,杨舒就去县里找楚干,楚干是乐意写的,就是偶尔需要点吃食投喂,看在他干活情况下,杨舒还是愿意给他做,反正他和唐宁也要吃。

  杨舒和唐宁还在楚家住了两天,这两天还帮唐彩在县里安顿好了,唐彩进了一个绣坊,老板是个寡妇,独自一人撑着绣楼,招的都是些在家里过不下去没活路的女人和哥儿,唐彩能进也是因为这点。

  老板心善,杨舒也帮了一把,给小小提了几个经营建议,又给说了几个新鲜的花样子让他们绣,然后得了一群人千恩万谢。

  这世道就是这样,有许多人吃过苦受过难,但依旧在拼命的想努力活下去,能有一条生路就已经是最大的幸事了。

  部分小零食的做法写好就直接交给了楚家人,杨舒则跟唐宁回村子,修房子的事是杨老汉跟杨母在管,杨舒则继续研究吃食,像辣条这些可以交给作坊的人做,但调料得他自己来,暂时不能全交出去。

  除此外,杨舒还新增了一样东西,火锅底料!

  虽然没辣椒,味道上有差,但清汤的火锅同样有魅力,而红汤的依旧用茱萸代替辣椒。

  杨舒准备了菜,先给自家人住着吃了一顿,即便天还有些热的,都吃的满头大汗的,但对味道依旧是赞不绝口。

  杨舒相信,没有人能抵抗火锅的魅力,等火锅一出场,东山村这个名字会更加广为人知。

  楚蘅他们可以在京都开一家火锅店,底料也可以放在零食铺子里卖,孙老爷的商队也一样可以运到其他地方卖,总之,这个生意是怎么都不会差的。

  忙忙碌碌时间就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好像有很大变化又好像什么变化都没有。

  腊月中,杨家的房子修好了,一个大大的四合院,还是小二层的,看着很是气派。

  在气派的同时也让村子里其他人觉得放了心,觉得修了这么好的房子,杨家人暂时应该不会搬走,他们现在可一点都不想杨家人搬走。

  也就短短半年,杨舒在村里说话都快比村长更管用了。

  杨舒没想过搬,在乡下也是一样的过,往后的事可以往后再考虑。

  秋收后没多久就有商队来村子买螺蛳粉和臭豆腐了,跑一趟正好回家过年。

  商队一来,村子甚至整个县城都比以前要热闹很多,这些商队不仅仅买螺蛳粉臭豆腐,青峰县其他有的东西也会捎带,而他们也是从别的地方运了货来卖的。

  今年来的商队并没有多少,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征兆,也意味着明年会更好。

  之前定的家具开始搬进新房子,崭新的房子,崭新的家具,忙忙碌碌这一年,对杨老汉他们来说或许是忙忙碌碌大半生,能住进这样的房子,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和激动,家里孩子跑跑跳跳闹成一团,杨舒也牵着唐宁的手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就觉得这样的日子便好,已经足够圆满了。

  作者闲话: 很抱歉大家,这个文没准备充分就开始写了,写着写着就觉得不对劲儿,想纠正又晚了,所以就尽快完结了。

  写的实在不好,但还有小伙伴在看,真的很谢谢你们,下一本我会好好准备,准备好了再开文,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