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智脑成精,军师登基(基建)>第133章 二合一 天下瞩目,科举改……

  时刻关注英才班动向, 日日心中有隐忧的那些大臣们,感觉悬着的一颗心落地了。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前些日子,被一个个单独叫过去的人, 估计就是说这个事情吧?

  有人用不可置信的眼神望着前排的那些大臣。

  在这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传出来, 难道他们都已经被陛下说服, 决定支持这个决定?

  上次就阻拦过的那些人, 一股热气上头,就想要站出来反驳。

  但是回头一想, 上次就没有争过,现在英才班那么多次月考周考,明显能看出女子天资一点也不弱。

  现在就更没有底气去争了。

  越想越郁闷,越想越难受, 觉得有什么东西将自己缠住了一样。

  眼瞅着前面那些个大臣,能站出来起个头,但是等啊等, 等啊等, 硬是一个都等不到。

  只能狠狠心,自己硬着头皮站出来。

  “陛下, 臣以为此举不妥, 科举乃多年稳固朝纲之大计,若是贸然改变,怕是会出乱子,而且也从未有女子做官的先例, 怕是无法服众啊。”

  城静枫心中坚定,几乎没有任何言论能左右她的想法。

  而且心中无比明确后,几乎瞬间就能找到反驳点。

  “女子都能做皇帝了,为什么不能做做官, 你现在不就是正在征求我的意见吗?”

  下面的大臣下意识接话道:“陛下您可不一样,不管是谁,恐怕都没法与您匹敌。”

  他像是找到了有力的证据,说话的语气都带上了一些底气:“上次陛下您不也说了吗?苦读百年,也定不及您十之一二。”

  还用她的话来堵她。

  城静枫往龙椅上一靠,语气轻松的激道:“爱卿不及我,不也站在这金銮殿上了吗?爱卿觉得自己站在金銮殿上,也是浪得虚名了?”

  轻松的语气缓和了紧张的防御情绪,但是其中的内容,却是让人不自觉的想要反驳。

  能力被质疑,绝对不行!

  “臣能站在金銮殿上,绝不是浪得虚名,是因为当初科考得榜眼,后又能力出众,才有今日成就。”

  他有些不服气,自己有现在的成就,就是自己努力一步步走上来的!

  城静枫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l

  也笑道:“爱卿也说了,是靠自己的能力,可没有说是因为自己是个男子,只要能力够,即使是女子,又有什么不能服众的?”

  “科举挑选的,是有能力的人,而不是比不过女人的男人。”

  这话一出,群情激愤。

  就连最前面几排人,也都面上带有古怪的笑意,相互望了望,眼神中的含义很明显——若是没有提前被知会,他们可能也真的要忍不住跟着愤怒了。

  连被提前打招呼的人,都感觉到心绪的波动,更何况猝不及防的听到这个消息的群臣。

  “陛下甚言,不管您想如何帮助女子提高地位,也不能如此侮辱我们。”

  “是啊,我们都是多年苦读,一次次科举力压群雄靠考上来的,为官多年也矜矜业业,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陛下偏帮女子也无可厚非,毕竟您也是女子,但是能进学堂读书,就已经是很大的恩赐了。”

  “当年又没有女子可以参加科举,怎么能说咱们是比不过女子才上位的小人呢!”

  城静枫心里暗笑,其实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这段时间在英才班“挑拨离间”用多了,感觉类似的事情做起来也得心应手多了。

  没想到把那些老奸巨猾,作恶多端的人筛掉,留下这些一根筋干实事的,还有这种好处。

  她镇定自若。

  淡淡道:“我可没有指名道姓,诸位爱卿这样争着对号入座,是不是心中确有心虚呢?”

  她轻巧地从这个问题中抽身,留下僵住的一群大臣。

  仔细回想一下陛下刚刚说过的话,好像确实也没有说他们。

  仿佛心中憋着一口气,一拳打空,连棉花都没有挨到。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被她这样一绕,眼看着身上的那股气都散了不少。

  城静枫心满意足的让旁边候着的,端上来一壶早早备好的菊花茶。

  端起茶盅,轻轻用盖子撇了撇,浅酌一口。

  润了润喉咙。

  轻轻松松的事情哪有什么好玩的,做完就随手扔到一边,或者做到一半就安排给别人干了。

  这样偏偏不让她干,她反而越是有动力,越是有兴趣。

  这个时候,大臣们这个时候反应过来,他们不是事先要说女子不能参加科举,不能为官的事情吗?

  怎么一次次被陛下带偏了!

  都是陛下的话太气人。

  但是用什么理由再去辩驳呢?

  与女子生儿育女的天道不和?

  不行不行,上次就用过了,陛下可是秉持逆天而行,一点也不怕老天的奇女子。

  说女子实力不够或者能力不足?

  不说别的,英才班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据,从第一次月考开始,几乎次次都是压倒性的胜利。

  就连提出,要有人顾家,陛下都能说出若是实力不行,就让男子在家里洗衣做饭带孩子的话来。

  这还有什么办法?

  越想越头疼,似乎在满是绝路的迷宫中打转。

  “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意见的话。”

  城静枫的声音一传来,正在苦思冥想的人都急了。

  也顾不上别的,纷纷扯一个理由就上。

  “陛下,这女子进学本就是少数,恐怕最后人数也没有多少,全天下一起更改模式,制度更改,考舍也要修,花费颇多,实非明智之举。”

  城静枫一听,乐了,看来没什么后招了。

  她一脸无所谓:“没事,桦国现在国库充盈,是吧连爱卿?”

  连子明出列躬身道:“经过三轮大丰收,国库中存粮充足,每个厂房产出收费,还有每日水泥路收取的过路费,现在国库比我继任以来的任何一年,都高出五倍不止。”

  城静枫笑道:“听清楚了吧,五倍,不用替我省钱,咱有的是钱!”

  众人都为这个数据惊讶不已。

  五倍不止!

  怪不得陛下做什么,都一副从不考虑钱财的样子。

  到底是怎么挣出来的呢?他们虽然感觉时时刻刻都在发展,但是到处也都在用钱,还要修建那么浩大工程的水力发电站,居然还能余出这么多钱财和粮食。

  仍然有人在继续绞尽脑汁思考反驳的方法。

  城静枫注意到,有一个人明显脸上露出笑意,像是很有信心一般。

  果然下一秒他就出列道:“陛下,这次取用的人多,但是自然科学一门,深奥玄妙,她们进学时间尚短,而且水平参差不齐,若是为了能让女子进入朝堂,强行取用,恐怕会收取一些水平不足的人,这样会埋下深远的祸患。”

  “在臣看来,这次科举不如还是按照原本的思路和方案进行,且等一两年在看看。”

  城静枫原本心中严阵以待,没想到等来的是这样的反驳。

  这不是正中她下怀?

  城静枫道:“水平参差不齐没关系,我在出题目的时候,本就会设置难度梯度,若是连六十分都没有,那就算排名在前面一千名,也不予录取,不论男女。”

  “至于取消,不如诸位想几个问题。”

  “我想修建的水力发电站,现在工部最顶尖的匠人,也只能监督完成初步建造,后续技术部分,朝中有人会吗?”

  “关于农业方面,实验室定向培育各种粮食,在各种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区域,都能适应种植,都能有高的产量,不说亩产过万,就说亩产再次翻倍,朝中有人会吗?”

  “水泥铺路、机械纺织等等目前这些,都还好学,等电出来了,设计电器,铺设电路,各种电力的大型运用,朝中有人会吗?”

  “且不说以后的更多发展,现在我想要做的这些事,朝中有人看得懂吗?”

  城静枫这一连串的质问,直接让大家懵了。

  朝中有人会吗?

  被带着质问的语气砸到他们身上之后,就好像变成了——你们有人会吗?你们能行吗?

  最难受的是,扪心自问,他们确实不行,也确实不会不懂。

  朝中一片寂静。

  这个时候,最前面几个大臣,都按照一开始所承诺的,纷纷出列支持。

  “臣支持科举改革,朝中需要这样的人才。”

  “臣附议,不论男女,朝中位置,有能者居之。”

  随着一个个人出来支持,风向也开始慢慢扭转。

  这个时候突然从队列中冲出一个头发微白的大臣。

  一边喊着:“纲不可乱,纲不可乱啊,陛下三思!这样做,一定会让天下大乱的。”

  他的声音嘶声力竭,充满悲怆,一边喊还一边朝着金銮殿的柱子上跑去。

  俨然是一副要撞柱自杀,以死明志,以血警醒的样子。

  城静枫原本轻松悠闲的眼神,骤然变得凌厉了起来。

  想死可以,别脏了她以后上朝的愉快心情。

  她朝后面守卫在金銮殿门口的侍卫打了个手势。

  原本是为了镇压一部分的准备,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一直高度警惕的侍卫们,原本就绷紧了身体,时刻准备出击。

  城静枫指令一下,迅速就有人飞身上前。

  眼看着好像要来不及,其中一个来自凉州军的禁军守卫,从腰间的宽厚腰带中,取出一个银裸子。

  眼睛瞄准那老臣的膝盖后方,手腕一抖,用力射去。

  迅猛有力的银裸子,正中他的后膝盖窝。

  原本朝着旁边柱子奔跑的身影,一下子停了下来,瘫软在地上。

  在金銮殿门口的侍卫,也已经到达了他身边,将其飞快地压住。

  城静枫最讨厌被威胁,原本带着点轻松和笑意的语气,消失殆尽。

  冷冷说道:“既然命都不想要了,这个官肯定也不想当了,那就正好告老还乡吧。”

  然后对其余众人沉声说道:“我意已决,无需多言,科举改革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也别说我没给你们机会,若是朝中有人能造出适用于水力发电站的发电机,那才叫真骨气,我还就听你的意见,不改了。”

  说完,她便生气的拂袖离去。

  魏定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然后再看看想要撞柱自杀,以死明志的老臣。

  心里轻叹一口气:“原本全都是老狐狸也是有优点的,起码不会连陛下吃软不吃硬这种事情都看不出来。”

  若是真生气了,最后他还要去哄人,这可真是头疼。

  也不说话,直接当着群臣的面,也不从正门退出金銮殿,而是顺着城静枫离去的方向追去。

  “陛下果然和将军私交甚好。”

  “将军会不会帮忙说说话?”

  “怎么可能,你也不想想当年大闹京城的定远侯嫡女,魏定可就是她一手教出来的。”

  有朝中老臣听到这个声音,脑海中,也不自觉的浮现了那个霸道无比,大闹京城的飒爽女子,那个风姿,还有当年的那些事情,即使过去这么多年,他们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女子真的比男子差吗?

  多年以前似乎也有一段惊世骇俗的对话。

  “夫人领军本领丝毫不弱于我,若是能让她一同上战场,匈奴即使大军压境,臣也有必胜的把握。”

  ——“魏将军莫要说笑了,战场岂是女儿家能上的,我大雍男子难道都比不上一个女子,若是真让女人上了战场,国威颜面何在?”

  曾经的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

  他们不由得回忆起陛下登基那天的事情,是不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后,陛下已经对魏将军产生了疑心。

  不管怎么想,看着连以死明志都不行。

  他们都升起了一种无力感,做出配套水力发电站的发电机?这怕是只有英才班的学子能做到的事情吧。

  甚至只有那几个聪明绝伦,次次考试前列的人,才有希望吧。

  等恍恍惚惚,步履蹒跚地离开朝堂的时候,他们才突然意识到,从一开始起,他们就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从一开始觉得纺衣织线是女人的活,默认纺织厂招收的几乎绝大部分是女工开始,他们就已经陷进去了。

  然后觉得认识几个字也没什么问题,毫不在意的让女子上扫盲班的时候,就注定没有回头路了。

  越到后面,想要推翻的可能性就越小,他们手中的筹码和证据就越弱。

  一直到现在,前有陛下这般耀眼的成绩,后有需要无数人来维护和建造的工程,一旁还有虎视眈眈的英才班中的天才女子。

  不容小觑啊,一个个连官场都还没有踏入,就已经在民间有了不小的威望。

  回望过去,才突发现这个可谓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都不敢想,就在前几年,这一片土地上,几乎没有多少女子识字,女子并不能进学堂,也不能考科举,更别说封王拜相了。

  但是现在,就在不知不觉间,天下百姓识字的多了,女子也都进了学堂,看似荒唐的扫盲班,甚至名字都起得让人升不起一丝威胁感,但是现在已经成了民间最有威望的学堂了。

  就连好像只是矮子里面拔高子选出来的高级班,现在更是成了百姓眼中不输于科举的一条向上的路。

  到现在,女子居然就要开始科举了!

  等离开了皇宫,这种改变的惊骇,才切切实实的落在了心中。

  升起无限的感慨。

  “虽说我们确实不如那些老狐狸一样,心里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但是也不至于这么傻吧?这么明显都看不出来。”

  “陛下最开始多慢啊,不就是弄个纺织厂,和认识几个字的扫盲班,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好像还沉浸于丰收的喜悦中,手上还有好多小事情要忙。”

  “我也记得,当时光顾着高兴去了,要么就是忙得昏天暗地的,难得被重用,那叫一个斗志昂扬。”

  “后面就更没办法了,你说陛下想要多收几个有天赋的学生,也没说别的,难道我们做臣子的还能拒绝?”

  “还有那个报刊,一听就是利国利民,有助于天下稳定的好东西,怎么也想不到,还会在提高女子地位的时候起作用。”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带劲,似乎是想要将自己的不满和无力,都通过吐槽全部说出来。

  但是这样一吐槽完,他们最终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

  “以后我们在金銮殿上,身边不会真的有好多女子吧。”

  “岂止啊,说不定以后还会有女官员一起共事,我想想就觉得不自在。”

  “共事?这怎么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周老学士的小女儿,从小跟着他一起长大,饱读诗书,周老学士的那些弟子,个个都说自己自愧不如,他们都有不少入仕了,要是她想,估计也没有问题。”

  这么一说,朝臣们也都想起来了,确有此事。

  有人始终无法扭转从小形成的思维,皱眉道:“若是这样和在我们男人堆里办事,以后还嫁的出去吗?”

  “对啊,真是不知廉耻,成天和一群男子在一起,还有谁愿意娶她。”

  这话一出,其余几人,有的积极附和,有的却不做声了。

  路边有小女孩路过,手里还捧着扫盲班最新的教材。

  听到了他们说的话,小脸皱到了一起,一副不吐不快的样子。

  憋了一小段路,眼看前面有一条熟悉的小巷子,最后还是捏着嗓子,故意变音娇嫩道:

  “都当大官了,谁还要嫁人去伺候别人啊,当然是娶好看的小哥哥回家,让他哄我开心啊!”

  她说完就赶紧溜到一边的小巷子里,嗖的一下就蹿不见了。

  几个信誓旦旦的大臣,僵在原地,一脸不可置信,仿佛被雷击中了一般。

  ***

  因为国土面积急速扩大,所以这次科举取贤人数,也是以往的数倍。

  看到这一则公告,无数苦苦等待的学子,心中都升起了巨大的喜悦。

  笑容还没有扬上去,就半途卡住了。

  看见下面的内容,甚至都忍不住揉揉眼睛。

  科举正式分为文科和理科,文科则按照以往科举考试方式,照常进行。

  理科针对自然科学这一个学科,全方位的考察考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基本能力,重点考察对于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希望考生能直接为桦国飞速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文科和理科的考试,同时进行,最后录取人数为总人数的各一半。

  最重要的是——报名居然没有任何限制,只要不作奸犯科,都能报名,女子也行!

  随着皇榜的正式张贴,各个州府的布告也相继发出。

  所有备考的学子们,都极为关注政策的变化。

  “这样说来,我们的名额,岂不是被理科抢走了一半。”

  “可是扩招了这么多人啊。”

  “你傻啊,要是没有理科,这些名额不都是我们的。”

  “这个最低分数线是怎么回事,若是我没有考到合格线,是不是即使在前一千名,也当不了官?”

  “应该是这个意思,你看文理科都新增了这个规定,我们肯定是被理科连累了。”

  科举考生们翻来覆去研读政策,总觉得自己原本可以有的名额被理科抢了。

  普通百姓则没有这种顾虑。

  他们都惊呆了,但是在震惊之余,好像也没有感觉那么难接受。

  围起了一个巨大的山林养鸡场的一村人,乐呵呵讨论:“这简直太好了,向西这个女娃娃这么聪明,不当官可惜了。”

  老人小孩穿着羊毛衣,也乐呵呵道:“这李四娘做了这么多实事,可比那些只会耍威风的大人好多了,不就是当个官吗?以后说不定还能做出更多好东西。”

  桦国短短两三年时间,先后经历了干旱,旱灾,蝗虫,绝粮,改朝换代,女帝登基,亩产翻倍,几千斤的粮食,飞速发展,甚至快要一统天下。

  许多百姓,早就看开了许多,经过不断地打破原有观念,又在震惊中重新塑造一个新的之后,心脏早就变得强大不已。

  女子科举这种并不涉及生命底线的事,似乎还没有当初亩产千斤来的震惊大。

  有农家夫妇,在田间干活时,还开玩笑道:“媳妇,看见没,你也可以去科举,要不你也去上个扫盲班看看?”

  旁边和他一样皮肤黝黑的妇女,伸手佯装要打他:“说什么呢,我都这么一大把年龄了,害不害臊。”

  当然也有接受不了了,甚至有的官员,都直接压住了布告没有发。

  但是因为有火车的原因,各地几乎都是连通的,即使没有布告,消息也飞快的传到了那些地方百姓的耳朵里。

  “咱闺女上次英才班落选之后,还哭得厉害,她当时可是三百多名,这要一千个人呢!她是不是也能去当官了?”

  类似惊喜的声音,在全国各地也纷纷响起。

  冲击英才班失败,被家里人叫回家做农活/烧火做饭/带弟弟妹妹/嫁人的女孩们。

  全都毫不犹豫的拿起书本,回到高级班继续上课。

  甚至为了那一点彩礼钱,被逼无奈上了花轿的女孩。

  也被昔日的同学追着花轿,通知了这个消息。

  毫不犹豫的掀了红盖头,穿着红衣跟着同班的女孩朋友一起跑了。

  前面骑着驴迎亲的男子,呼喊拉扯无效。

  怒道:“你个上过花轿的女人,看谁还会要你,若是没考中,以后只能嫁给人家当后娘。”

  身着红衣的女孩笑容灿烂:“做梦去吧,以后等我当了官,你这样的,求我我都不让你入我后院。”

  特意来通知她的女孩们,也笑语嫣然。

  “你们男子都喜欢貌美的女子,难道我们女子就不喜欢貌美的男子了吗?以后收一个养眼放在后院,难道不比你强?”

  “好啦,快走,回去上课,咱们这次一定要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