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第一百八十二章 暗藏 ...

  竺年当然没答应尉迟兰的要求,当着妹妹和娘的面,还是隔了好几年见面,多少得体面点。

  装也得装出体面来!

  尉迟兰多少觉得心里面有些不痛快,但第二天一早还是拿出大嫂的样子,和竺年一起早早起来,给妹妹张罗早饭。

  野湖码头如今极为热闹,商船不多,大都是一些往来京城的客船。

  周围都是田庄,天还没亮就有人担了菜来卖。

  这边人认识竺年的多,尉迟兰没让人下去,就让长随和厨子下船,一次买足了几天的食物。

  竺年给自己准备的船,厨房肯定是够用的。

  两个人加上一个厨子,三个人在里面也能互不干扰,快手快脚包了馄饨,烙了酥饼,炖了鸡汤。

  开始煮馄饨,竺年就把脑袋往外面一探,冲着竺婉住的船舱喊:“阿钧,起来了!”

  “哦!我已经醒了!”

  “快点,馄饨已经煮上了。”说着,他又往油锅里开始炸油条和麻球。

  尉迟兰看着在锅子里迅速变大的食物,无论看几次都觉得很有趣。

  竺婉从画舫的二层哒哒哒下来,正好看到竺年掀开盖子,在生煎包上撒芝麻葱花:“这锅子怎么这么小,还不够我一个人吃的。”

  竺年拿着铲子的手就作势打过去,两下盛在盘子里:“拿去坐好。这是船上,你以为是在家里呢?馄饨吃几个?”

  竺婉端着盘子往不远的餐桌上一放:“十五个!”

  竺年像个老父亲一样嘀嘀咕咕:“你可得吃完。”到底还是调好了汤,盛了十五个。

  没一会儿,各式早点就摆了一桌。

  天眼见亮了,船也缓缓驶出码头。

  船工们轮流吃饭,这会儿速度还不快。

  等他们吃完早饭之后,船到了沃水主航道,立刻就快了。

  画舫的底子是战船,速度要比周围经过的无论客船还是货船都要快一截,但是相对就不是很稳当。

  还好跟着来的几个人,都不晕船。

  竺婉更不用说,直接把鞋子都给脱了,在船上光着脚哒哒哒跑上去,哒哒哒跑下去。

  竺年忍了忍,觉得妹妹几年不见,得好好宝贝着,等她又哒哒哒跑过眼前的时候,实在忍不住,把人揪着,拿了纸笔一推:“做功课!”

  竺婉发出和竺年一模一样的“噫——”,满心不甘愿地坐下,也不问做什么功课,就拿了笔开始画图,嘴里面还嘀嘀咕咕:“我又不像糕糕哥,我功课都做完啦。”

  竺年就对尉迟兰说道:“先生给她现场布置几道题。”

  尉迟兰笑了笑:“你们随便画个画就行了,阿钧也待不了几天。这几天好好玩。”

  竺婉就冲着亲哥哥把下巴一抬,手上的炭笔就要丢开,结果被瞪了一眼,立刻挺直了后背老老实实画图:“奶奶带回来的那个叫橡胶的东西,研究院正在琢磨呢。上次照着你说的,用来轮胎上倒是不错,可是你之前说的内胎外胎的还不太行。试着做了几个,都用不了几回,不是瘪气就是扎爆胎,只能在平地走走。大部分需要走车的路还没铺平呢。”

  南地在竺年的努力下,道路铺设走在北地之前很远。

  但这些从最初的土水泥,到土水泥改良版,再到现在的真水泥,铺设的道路除了几个城池内的路面之外,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连接几个主要城池的道路,并且以大城为中心向周围辐射。

  什么村村通之类的,差得远。

  尉迟兰看竺婉画了一个两个轮子的奇怪车子:“这是什么?”

  竺婉眼睛亮晶晶的:“这叫自行车。研究院做了一辆,还有三个轮子的和四个轮子的,就是材料太废了,得用精钢。”

  竺年就随手画了一辆坦克:“用履带就不用担心路面了。”接着又画全地形车,“瞧瞧这种的。”

  竺婉连连赞叹:“这个好玩,回去我做几个这样的玩具。不过四个轮子的怎么弄,这个怎么瞧着好多个轮子的?”

  竺年就开始画汽车的零件图,又讲发动机之类的东西。

  长随在边上听着,早就已经完全懵逼,再看看那一桌子无比复杂的图,暗忖:难道这也要抄给陛下?照着画也画不像啊。

  尉迟兰也听不明白,但看着这些远比如今的车更加复杂的构图,总觉得这不是兄妹俩的小玩具,而是真正能跑的大家伙。

  两个人说着说着,竺年就把自己的工具箱拿了出来,然后兄妹俩一起动手开始按照刚才画的一堆图纸做起了四个轮子的小车,时不时爆发出几句争吵。

  “怎么手笨成这样?你是像老爹吗?”

  “呸!我哪里像老爹!你才像!”

  船从京县一直到沃水码头,兄妹俩就一直待在船舱里,简直是夜以继日地在造小车。

  要不是亲眼所见,尉迟兰也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和人脑袋差不多大小的奇怪车子,竟然如此复杂。

  竺婉把小车找了个箱子,和厚厚一沓图纸一起装起来:“等我回去照着造一个大的玩儿。”

  竺年就说:“你把小的这个给娘,说不定能免了一顿打。”

  “噫——我又没做错事。卫榀那小子也好意思说自己是个小公子,还不如我的几个伴读出息呢。没我聪明,没我有本事,没我能打。”

  “怎么,你真打算找个能打得赢你的?”

  “那不成。真要那样,我就找不到人成亲啦~”小姑娘满脸憧憬,“我要找个好看的!”

  竺年表示赞同:“那肯定得找个好看的。”

  竺婉接着说:“找个比兰哥更好看的!”

  竺年表示不赞同:“那肯定找不到更好看的了。”

  “切~”

  兄妹两个一言不合又吵了起来,中间还比划了两手。

  尉迟兰见过好多次,虽然船上地方小施展不开,但竺婉的拳脚功夫绝对不弱。再加上她比寻常男子更大的力气,身材也高挑,完全不存在挤女子的先天弱势。

  “马上就要靠岸了,别闹了。”尉迟兰劝架,“前面已经能看到家里的船队了。”

  沃水夏季更加宽阔的水面上,代表南王府的黑色旌旗悬挂船头,迎风猎猎作响。

  两兄妹同时探出头去看了一眼,马上回到自己船舱,快快换了一身正式的衣装。

  竺年帮竺婉整理了一下,尉迟兰帮竺年整理了一下。

  三个人站在船头的时候,已经完全是顶级贵族的模样,只看着挺拔的背影,就能让人感觉到巨大的压力。

  饶是画舫上已经习惯了竺年他们的人,也下意识屏气凝神。

  尤其是对于他们不怎么熟悉的竺婉,这两天一直觉得人家就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人是长得高挑了一些,但又可爱又会撒娇。可这会儿一看,带给人的压力却一点都不逊于两位兄长。

  那不是简单的出生高贵或者是郡主能够解释的,这位小姑娘毫无疑问是一位真正的当权者。这才和普通的贵女们的气场完全不同,更接近于早年的姜卓或者是太后娘娘。

  画舫靠近码头。

  二号码头还远不能投入使用,简陋的临时码头上,罗英在烈日下穿着一身滚了黑边的红色宫装,身后的队伍距离她起码有一丈远。

  竺年和竺婉兄妹俩的后脖颈同时绷直,寒毛直接竖了起来。

  “要被打了。”

  “肯定的。”

  “哥,你挡在前面。”

  “我大了,娘不会打我的。”

  “那还是打一顿吧。娘这么看人,瘆得慌。”

  “你得挨两顿打,回家奶奶还得揍你。”

  “奶奶才不会。她会夸我这次做得对。”

  “你去跟娘说你做得对。”

  “嘶——”竺婉呲了呲牙,不吭声了。

  说话间,船靠了岸。

  水性极佳的两兄妹,老老实实等船停好之后,才踩着跳板,稳步走到岸上,跟罗英行礼。

  罗英冷淡地应了一声,又拉过尉迟兰:“蛮蛮来,娘给你带了许多东西。”

  原本多少有些担心罗英反应的尉迟兰松了一口气,笑着叫了一声:“娘。”

  这是他同竺年成亲之后,第一次见罗英。虽然先前收到不少从南王府送来的书信和物品,但和实际面对面是完全不一样的。

  临时码头不大。

  由于罗英在这里,周围的人不敢靠近。

  他们一行人几步走出来之后,竺年微微愣了一下,嘀咕了一句:“怎么这么多人?”

  在他的印象里,二号码头这里原先没什么人家。距离最近的村子,也就比银城到军屯近一点。在这里的人都是码头建设的工人和官吏,以及少部分的家属和来做做这边生意的小商贩。

  怎么这些人一眼望不到头呢?

  他还在疑惑,人群却突然兴奋起来。

  “是小王爷来了!”

  “小王爷和先生都来啦!”

  漫天颜色鲜艳的鲜花就抛了过来。

  竺年一个愣神,满头满脸就挂满了鲜花,顺手接了一朵顺眼的,在自己鬓边簪上。

  “啊——”人群中传来一声尖叫,“那是我扔的花!小王爷簪了我的花!”

  “小王爷和先生来了就好了!”

  罗英回头看了看个子高了许多,脸也长开了的儿子,瞧着他鬓边的红花,笑着接了几朵,给尉迟兰和女儿也簪上,随后自己也簪了一朵。

  人群中愈发热烈。

  “这些都是听说你们要来的沃州百姓,已经在这边待了好几天了。”

  竺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好。

  尉迟兰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有着骄傲。

  这才是他认定的君王,能够让百姓信服,也必将万民敬仰。

  他的糕儿,他的陛下,不能为任何人所取代。

  竺年缓了缓情绪,扬声说道:“我们来了!”

  一眼望不到头的沃州百姓们更加卖力尖叫,又伴随着他的手势安静下来,不知道怎么回事,眼眶就红了。

  “放心好了。大太阳的,你们也不嫌晒得慌,赶紧回去吧。”

  竺婉看着自家兄长一点没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这么多百姓竟然就自发让开了一条路,往他身边站了一步:“糕糕哥,他们好相信你。”

  “是他们受委屈了。”

  离得近的百姓,听到他的话,全都啜泣起来。

  罗英交代身边的护卫维持住秩序。

  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情绪又比较激动,很容易出事情。

  好在这些人不是一天就聚集起来的,护卫们已经有了经验。

  等走到桃花坞附近,就能看到周围搭建了许多凉棚。里面有免费提供的茶水,有简单饭食、甜汤,有专门的人在打扫卫生。

  尉迟兰看着满园的桃树,一些人正顶着烈日摘桃子:“没能亲眼见到桃花盛开,倒是见到了收成。”

  有随行的官员说道:“移栽头一年,花也不敢让多开,桃子也不敢多留几个,只是个意思。没想到个头不小,味道也不错,待会儿诸位赏脸尝尝。”

  竺年随口应下:“总得叨扰一段时日,父皇让我暂管这里呢。”

  罗英听到“父皇”两个字,就狠狠皱了皱眉,直接说道:“他自己没儿子吗?抢我家孩儿算什么本事?”

  竺婉拉了拉罗英的手:“娘,您别这么想。定是他家的儿子不如您的儿子能干呗。他家的女儿就更比不上您的女儿啦~”

  官员听得一脸尴尬,罗英倒是笑了出来:“尽调皮,倒是像你哥哥,多过像我和你爹。”

  “嘿~”竺婉回头看了看竺年,倒是没说自己小时候真以为自己是哥哥生的。

  在她很长一段时间的记忆中,并没有爹娘,只有哥哥。

  嗨呀,反正也是一个爹娘生的,她和哥哥相像不是应该的嘛。

  罗英看着女儿走着走着,又挨到了竺年身边,在心里面叹了口气,没阻止。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原先竺年和尉迟兰在这里住的地方,和银城差不多是个单独的小院,但布置明显是罗英来了之后弄的。

  罗英看到了之后又是一阵不高兴:“你那父皇就这么待你们?你们给他认认真真做事,就让你们住这么一间小屋子,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姜国的官吏们听得满脸臊红,纷纷把头低下。

  竺年摆摆手,先让他们出去,才对罗英解释:“谁能想到我们还会再来呢,本就是临时待上一两个月而已,费心弄这些做什么?老二、老三都一起住这儿呢。”

  罗英这几天还是睡船上,在这里不过是方便办公。

  她有心想多说几句,但想想还是把儿子和尉迟兰都拉进怀里抱了抱:“辛苦了,受委屈了。”

  当质子,哪里是什么好事情?

  其中的忍辱负重,哪里是认了姜卓这个皇帝当义父的“荣宠”?

  竺年还好,大大咧咧地笑:“哪儿啊。前几年东奔西跑的,这两年倒是还能静下来好好养养,您看我都长高了!”

  罗英拍了拍他的脑袋:“是长高了不少,跟你爹一般高了。”又对尉迟兰说道,“蛮蛮长得更高,亲眼见到你们,我就安心了。”

  “娘马上就要回动漫了。你们都是大人了,多的话我也不多说,你们两个相互扶持。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爹娘都在的,别自己硬撑。”

  “这么快?什么时候走?”

  “现在就走。再不走,我们的军舰就要被人学去了。”

  一旁的官员听着罗英意有所指的话,把头低得更低,连腰都弯了下去。

  竺年和尉迟兰虽然不舍,但知道罗英在沃州停留这么多天已经是出格,再加上竺婉也确实不能再一个人在外面乱晃,只能刚进到屋里,简单看了看罗英亲自送来的东西,又把人送到船上。

  距离他们下船不到半个时辰,黑压压的舰队就离开了码头。

  舰船上,罗英和竺婉等看不到竺年和尉迟兰之后,才回到罗英的船舱,在床沿坐了下来。

  母女俩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欺人太甚!”

  “小肚鸡肠!在船上这么多天,我连和糕糕哥单独说一句话都没有。”

  罗英喝了一口茶,像是把满肚子的怒火咽了下去:“你哥说什么了?”

  “嘿!”竺婉把先前自己带上画舫的小包袱连同木杆子一起拿了过来,另外还有个小箱子,打开是做的木头车,“这是这两天我和哥哥一起做的,哥哥说给您玩儿,让您别打我。”

  罗英看着长相奇怪又精致的四轮小车,放在桌面上滚了几下,脸上露出几分笑:“你们啊,这是把我当小孩儿哄呢?”

  小车里面构件精巧,但没什么能藏东西的地方。

  装小车的箱子里,放着一堆图纸,怎么看也只是小车的图纸,并没有太特别的地方。

  竺婉把自己的小包袱往罗英的床上一丢,拿起木杆,两头一拧:“唉,怎么有点卡住了?”

  她力气大,小心控制着力气,慢慢左右旋了旋,突然“啊”了一声:“忘记这个是有机关的。”

  “搞不懂你们兄妹俩。”罗英怎么看都是一根完整的木头杆子,顶多能拿来当棍子使,突然见木棍的“脑袋”掉了下来,露出里面卷着的纸。

  竺婉把里面的纸掏出来一卷,又拆了一段木杆,再掏出一卷纸,连续几回之后木杆被重新装了回去,船舱里简陋的折叠小桌上高高堆起纸卷。

  她们把纸卷打开,里面全是舆图,遍布北地。

  舆图上有各种记号,背后密密麻麻用蝇头小楷写满了各种信息。

  竺婉一看:“这都是兰哥写的啊。”

  罗英已经开始埋头研究起舆图来了。

  这么厚的舆图和备注,都是竺年和尉迟兰在船上现写现画的。

  为了遮盖疲惫,他们甚至还画了点妆,让自己的黑眼圈不怎么明显。

  好在他们本身也不是特别显熬夜的人,稍稍上一点点粉就看不出来。

  下午竺年还见了码头这边的官吏,在外面转了一圈,掌握了工程进度,交代了接下来的工作,又解决了几个技术难题。

  尉迟兰也没去休息,和还没有离开的沃州百姓聊了聊,搜集了一下他们的困难和诉求。

  两人全部忙完,晚饭的时间还比平时要晚一点,等睡觉的时间就更晚了。

  几名跟随二来的长随等人,都已经打起了哈欠,他们才去休息。

  这一觉他们倒是睡得沉,但是没睡过头。天还没亮就起来,天一亮就已经收拾好了,坐了画舫往沃州府城外的小码头去。

  虽说是小码头,但为了这么一个小码头,得拓宽河道,工程量一点都不比大码头小。

  亏得他们的画舫小,不然还未必能停靠在临时码头上。

  不过也不能长时间停靠,等他们下船之后,马上就有领航员领着画舫一直到三里地外的一个地方停泊。

  等船工回来,城门口却不见竺年一行人的踪影,问了旁边的人才知道:“被接走了?”

  “是啊。知府大人亲自来接的。”

  “打从知道了小王爷和尉迟先生要来,知府大人天天盼着呢。”

  “这不昨天知道人已经到了,昨天下午就在城门口守着,到了月亮出来了才回去,还特意嘱咐了,说要是小王爷他们哪怕半夜来,也得给开门。”

  “开大门!”

  “小王爷和尉迟先生,那肯定是得走大门的。”

  “今天一早,知府大人就来守着了,一直守到现在。”

  “小哥儿几个是跟着小王爷他们来的?是要去府衙吧?来,做我的车,我送你们过去。”

  “不用客气,靠自己两条腿走过去得好远呢。”

  船工们也不是正经船工,只是个兼职,主职是御林军,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监督和保护竺年夫夫。

  他们不客气地坐上了热情邀请的路人的驴车:“那就多谢这位大叔了。”又更正道,“现在不能叫小王爷,得叫王爷啦。”

  王爷比小王爷大,沃州百姓们像是自己加官进爵一般,表示满意。

  等船工们被带着看不到影子了,他们才聚起来说道:“皇帝讨老婆的眼光差了点,认儿子的水平还是可以的。”

  “自己生儿子的水平也就那样。”

  “也对。这才抓着别人家的孩子不放呢。”

  “少说这些,免得给小王爷……王爷招祸。”

  “咱们心里面想想就行啦。不行,我一会儿进城了得先去龙王庙上柱香!”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 (/ω\\):我家先生天下第一好看。

  阿钧(??????)??:我一定能找个更好看的。

  糕儿╰(*°▽°*)╯:没有啦!

  糕儿╰(*°▽°*)╯:最好看的这个已经被我娶回家啦~

  (完)